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迈向学习与研究的开放时代--再访国际远程教育先驱特里·安德森教授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志军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0,43,共8页
2004年,《开放教育研究》曾访谈过国际远程教育先驱特里·安德森(Terry Anderson)教授。该访谈以融于远程教育教与学的教育技术为主题,从宏观视野对加拿大远程教育的管理与实践以及安德森教授本人的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过去... 2004年,《开放教育研究》曾访谈过国际远程教育先驱特里·安德森(Terry Anderson)教授。该访谈以融于远程教育教与学的教育技术为主题,从宏观视野对加拿大远程教育的管理与实践以及安德森教授本人的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过去十年,国内外远程教育飞速发展,作为这一领域先行者的安德森教授又提出了交互等效原理,用以指导MOOCs和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迄今,他已出版(包括合作出版)11本专著,其中《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已译成中文)2009年获远程教育领域的最高荣誉——查尔斯·E·魏德曼奖;他与乔恩·德龙(Jon Dron)提出的三代远程教育学理论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传播;他还提出基于社会媒体的群体教学理念引领开放联通时代的学习,并设计了一个名为Landing的"精品"社交网络以充分发挥小组、网络和集合体三种社会组织对学习的促进和支持作用。他主编十年的开放期刊《国际开放远程学习研究评论》(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on Distance and Open Learning,IRRODL)成为国际远程教育领域被SSCI收录的两本期刊之一。本访谈主要围绕其研究历程和重要研究成果:三代远程教育、等效交互原理、基于社会媒体的开放学习与研究,以及当前风靡世界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展开,希望能为读者呈现社会化网络时代学习和研究日益开放的综合图景和成功案例,也期待我国未来的学习和研究能够日渐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开放学习 开放研究 社会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坂元昂:教育技术学托起开放学习的未来--第三届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中的三人谈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晓东 希建华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0,共7页
坂元昂先生是日本教育工学创始人之一,早在1962年他在日本《学习心理学》杂志9月号上刊登论文,首次提出"教授工学"、"教育工学"等概念,并且提出"从教育现场发现教学法则",并以"系统"观点对这... 坂元昂先生是日本教育工学创始人之一,早在1962年他在日本《学习心理学》杂志9月号上刊登论文,首次提出"教授工学"、"教育工学"等概念,并且提出"从教育现场发现教学法则",并以"系统"观点对这些法则"组织化"("组织化"从汉文角度可以理解为"结构化")。基于这些基本观点,坂元昂先生于1971年在《教育工学的原理与方法》著作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工学的定义,也就是从那时起,坂元昂先生立志于"教育的工程学"这一信念始终没有改变过,也一直影响着日本教育工学的实践与发展。该书于1979年由我国著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教授翻译出版,书名《教育工艺学简介》,对我国早年开展电化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学者产生了深刻影响。坂元昂先生现任日本东京未来大学校长,原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大学考试中心副中心长、国家媒体教育开发中心中心长(现兼任上述机构的名誉教授),原日本教育工学会会长、日本信息媒体学会会长,现任(社团法人)日本教育工学振兴会会长,(NPO法人)实践能力认证机构理事长,教育信息化推进协议会代表,NO DEMAND教学交流国际财团理事长,亚洲E-Learning促进委员会委员长(AEN)等。坂元昂先生1955年毕业于著名的东京大学心理学专业,而后又在东京大学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并升入博士课程学习,在东京工业大学理工学部担任副教授期间,于1967年获得东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后担任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部教授、东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综合理工学专业教授等职。他在日本国家最高教育决策机构(教育课程编订和教育政策审议会议)中担任重要职务,如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委员、大学审议会特别委员、日本学术会议第四分会委员、日本社会教育审议会临时委员、日本学术审议会科学经费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学术审议会教育媒体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临时委员、产业结构审议会临时委员、终生学习审议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和特别委员等。坂元昂先生曾获得过日本文部大臣奖(1985年)、通商产业大臣奖(1993年)、文部科学大臣奖(2008年)。坂元昂先生是中国教育技术学界的知名友人,现担任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客座教授,还担任University of Surrey、North East London Polytechnic等大学的客座教授。除此,他还担任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Jap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主编,Com-puters&Education(Pergamon)、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Springs)等十几种国际期刊的审查委员,担任国际教育机构World Bank(Mass Media and Education)、Asia Bank、UNESCO、OECD、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UNESCO,Moscow)委员或顾问等职。迄今,他撰写了各种学术论文810篇、学会论文集论文550篇、编写著作120部、专著280部、研究报告230部、英语论文210篇,是一位国际著名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工学 教育游戏 核心概念 设计 开放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开放教育研究》杂志2017年外审的专家名单
3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开放教育研究 专家名单 外审 郑勤 陆素 郑旭 赵健 篇数 丰光 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外审专家的感谢信
4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09,共1页
为了科学审稿流程,进一步保证和提升学术质量,本刊编辑部于2008年年初开通了在线审稿平台(http://openedu.shtvu.edu.cn)。作者在此平台注册后即可投稿,而且可以及时查看稿件的动态;同期,我们开始采用匿名外审制度。这一... 为了科学审稿流程,进一步保证和提升学术质量,本刊编辑部于2008年年初开通了在线审稿平台(http://openedu.shtvu.edu.cn)。作者在此平台注册后即可投稿,而且可以及时查看稿件的动态;同期,我们开始采用匿名外审制度。这一提议一出,就得到教育技术、远程教育乃至教育领域的很多专家、学者的认同,初期共有50多位专家加入到我们的外审志愿者队伍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研究》 专家 外审 感谢信 杂志 2008年 志愿者队伍 学术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学习:国际研究实践与展望——访英国开放大学迈克·沙普尔斯教授 被引量:99
5
作者 魏雪峰 杨现民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共5页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个人电子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开始流行全球。移动学习是跨越多个情境的学习,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支持非正式学习意义重大。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移动学习领域国际著名学者、英国开放大学迈克...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个人电子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开始流行全球。移动学习是跨越多个情境的学习,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支持非正式学习意义重大。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移动学习领域国际著名学者、英国开放大学迈克·沙普尔斯(Mike Sharples)教授,介绍和分析移动学习的国际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迈克·沙普尔斯现为英国开放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FutureLearn公司的首席学术顾问,主要研究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和新技术设计。他发起了一系列的移动学习国际会议,是移动学习国际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obile Learning)的创会会长,还担任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副主编,承担科学教学的国际虚拟实验室(Wolfson OpenScience)、通过视频帮助理工科学生理解复杂的课程内容(JUXTALEARN)等重要项目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学习 情境 学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教育资源与大学的国际化战略——访美国纽约大学高级副教务长多尔顿·康利教授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世猛 任友群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共6页
当前,倡导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发展迅速,并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开放课件(Open CourseWare,简称OCW)是高校开放教育资源的一大组成部分,是指高校遵从某种开放协议所提供的开放的、可供全世界人免费共享的课程资源。在这... 当前,倡导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发展迅速,并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开放课件(Open CourseWare,简称OCW)是高校开放教育资源的一大组成部分,是指高校遵从某种开放协议所提供的开放的、可供全世界人免费共享的课程资源。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全球很多高校参与其中,结合其具体背景进行创新。上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对外关系部主任史蒂芬.卡尔森在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大背景下深入剖析了该校开放课件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其未来十年的发展动向。本期访谈嘉宾多尔顿.康利教授则向我们介绍了纽约大学文理学院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并讨论了纽约大学在开放课件方面的独特性和优势,以及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给教师、海外校园的学生和本校学生带来的好处。另外,康利教授还深入地探讨了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对教师角色、师生关系和课程本身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康利教授是纽约大学高级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同时也是纽约大学文理学院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负责人。康利曾于2005年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艾伦.沃特曼奖,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社会学家。纽约大学(NewYork University)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研究型私立大学,该校于1831年成立,历年来在各类大学排名中名列前茅。上海纽约大学于2011年1月19日正式获中国教育部批准,3月28日奠基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开始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全新尝试。上海纽约大学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合作举办,是国内第一所中美合作的国际化大学。该校2011年首先启动招收硕士研究生,2013年有望在全世界范围内招收首届本科生,毕业生可以拿到纽约大学的学位证书以及上海纽约大学的毕业证书。2011年4月,值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创办上海纽约大学之际,笔者在纽约大学与康利教授进行了深入沟通,随后又通过邮件多次交流。通过对康利教授的访谈,促使我们围绕开放课件运动对全球化办学与课程资源共享、开放课件资源标准化、课程中心建设、都市型大学开放课件收益的可行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大胆的分析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资源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纽约大学 国际化 教授 多尔 教育资源共享 开放课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诊改理念的职业教育三闭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路以兴 魏志慧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2,共7页
在高职院校全面推进诊改工作的背景下,将诊改理念融入混合式教学,是推进混合式教学创新的方向。然而,在诊改意识不强及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成熟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将诊改工作与混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难以达到教学创新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 在高职院校全面推进诊改工作的背景下,将诊改理念融入混合式教学,是推进混合式教学创新的方向。然而,在诊改意识不强及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成熟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将诊改工作与混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难以达到教学创新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研究构建了基于诊改理念的职业教育课前、课中、课后三闭环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对两个班级66位学生开展了实证研究,以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通过与传统模式的对比分析发现,新模式在学习成绩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可为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改理念 三闭环混合式教学 模式构建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开放大学创建过程中的政策形成研究——以上海开放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敏 魏志慧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7,共7页
2012年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这是中国首批成立的三所开放大学,是中国开放大学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里程碑。笔者站在开放大学申... 2012年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这是中国首批成立的三所开放大学,是中国开放大学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里程碑。笔者站在开放大学申办的参与者和研究者角度,在本文中探讨三个核心问题:上海开放大学有着怎样的申办历程、取得了哪些政策支持?这些政策支持是怎样形成的?从上海开放大学申办过程的政策支持可以看出中国开放大学建设的政策形成有着怎样的特征?本研究尝试以上海开放大学申办历程中所取得的政策支持为切入点,通过对这一实践案例的分析,总结探索当下中国开放大学创建过程的政策形成过程与形成特征,以期为开放大学建设及其他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开放大学 政策形成 政策支持 中国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开放课程谈全球化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访国际教育技术知名学者赵勇教授 被引量:2
9
作者 骆力明 孙众 魏志慧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共6页
赵勇教授是美国俄勒冈大学知名教授、作家,主要研究全球化教育及教育中的技术应用,曾主持设计致在培养富有全球竞争力的学校体系,开发了支持第二语言学习的大型游戏社区,建立了探索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中心。赵勇教授发表100多篇学术文章... 赵勇教授是美国俄勒冈大学知名教授、作家,主要研究全球化教育及教育中的技术应用,曾主持设计致在培养富有全球竞争力的学校体系,开发了支持第二语言学习的大型游戏社区,建立了探索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中心。赵勇教授发表100多篇学术文章、20多本专著,获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Association,AERA)颁发的早期学术成果奖(Early Academic Career Awards),并被《技术与学习杂志》(Technology&Learning Magazine)评为2010年全球教育技术界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他目前任国际教育学会的理事、美国俄勒冈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全球教育部主席,同时兼任教育评价、政策和领导力系教授。本次访谈围绕MOOCs、全球化校园、创新人才培养及青年学者发展等主题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s 高等教育 创新型人才 全球化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一种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教学质量问题——开拓教育绩效技术研究领域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祖忻 希建华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26,共6页
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试图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等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影响教学质量的环境是多维、互动和变化的,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系统方法处理教学质量问题。教育绩效技术本质上是一项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技... 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试图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等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影响教学质量的环境是多维、互动和变化的,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系统方法处理教学质量问题。教育绩效技术本质上是一项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技术,该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价(Evaluation)等范畴(简称ADDIE),即以"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找出绩效差距,分析差距成因;对症下药,设计和开发合适的改进方案;实施该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教育绩效技术要求教育组织内各部门的工作形成合力,注重综合治理(holistic approach),追求整体效应(synergistic effect),强调持续改进。教育绩效技术是在教育领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抓手。高校中的高教研究人员、远程开放教育研究人员、教育技术专家等应该是教育绩效技术专家,发挥教学系统工程指挥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绩效技术 教学系统方法 教学改革思路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学:二级学科碰撞下的火花--2009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教育学)综述暨主题报告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志慧 翁朱华 顾凤佳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32,共10页
2009年7月6-18日,由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2009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教育学)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受邀专家们主要围绕教学与学习的创新、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职业教育的... 2009年7月6-18日,由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2009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教育学)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受邀专家们主要围绕教学与学习的创新、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师发展、教育与文化、学术自由与学术知识来源等七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报告。因此,笔者在此分别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与方法和总体评价三个维度,针对每个主题的学术报告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教育学之下二级学科碰撞下的火花,即从教育领域,乃至其他领域的不同视角来审视教育学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与学习的创新 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 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职教发展 教师发展 教育与文化 学术自由与学术知识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研究的新动向——“2010中加教育与技术研讨会”述评
12
作者 翁朱华 希建华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24,共4页
中加教育与技术研讨会是由加中双方共同组织并轮流举办的国际研讨会,2009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召开,2010年于10月31日-11月2日在广东省的惠州学院成功举办。作为国际教育与技术领域的前沿论坛,会议邀请到来自加拿大和国... 中加教育与技术研讨会是由加中双方共同组织并轮流举办的国际研讨会,2009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召开,2010年于10月31日-11月2日在广东省的惠州学院成功举办。作为国际教育与技术领域的前沿论坛,会议邀请到来自加拿大和国内知名高校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教授参与交流和深入研讨,19位主讲专家对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培训、非正式学习等方面的研究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技术 教师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展“最佳教育实证研究论文”评选活动启事
13
作者 <开放教育研究>编辑部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在助力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教育研究仍比较多的停留在逻辑思辨、经验总结的层面,实证研究的素养和能力薄弱,难以服务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需求,也...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在助力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教育研究仍比较多的停留在逻辑思辨、经验总结的层面,实证研究的素养和能力薄弱,难以服务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需求,也不太符合作为实践科学的教育的本性。为了提升教育研究水平,带动国内实证研究发展,本刊拟在2018年开展“最佳教育实证研究论文”评选活动。现将评选事项通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事业 实证研究 评选活动 研究论文 启事 社会经济发展 教育研究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字化学习到泛在学习的转变——访国际知名教育技术专家金书轲教授 被引量:26
14
作者 魏雪峰 张永和 魏志慧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共5页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泛在学习,并从实践层面进行了一些尝试。然而,到底什么是泛在学习,如何使泛在学习的理念成为现实,即如何根据学习者所处情境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等具体情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学习真正发生,并让不同的学...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泛在学习,并从实践层面进行了一些尝试。然而,到底什么是泛在学习,如何使泛在学习的理念成为现实,即如何根据学习者所处情境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等具体情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学习真正发生,并让不同的学习者有着相适应的学习体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关注的话题。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多国家重视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让更多的民众更容易、更有趣、更深入地进行学习。作为未来终身学习的理想模式之一,泛在学习可以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随意获取信息、开展交流和进行学习的理想环境。本期,金书轲(Kinshuk)教授以泛在学习在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的研究和实践应用为例,介绍和分析了泛在学习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金书轲现为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Athabasca University)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NSERC/iCORE/Xerox/Markin自适应和个性化信息工业研究会主席。金书轲在英国德蒙福特大学(De Montfort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学习技术、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移动和位置感知学习系统、认知分析以及交互技术等。金书轲教授在国际知名刊物、国际会议和书籍著作中发表了300多篇学术论文,经常被邀请作大会主题报告,且是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2008年,金书轲教授被日本学术振兴会(Japan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授予杰出奖。在过去的五年中,他被邀请作为多家国际知名期刊之专刊的特邀编辑,还担任国际知名期刊的编委和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目前,他还担任欧盟、奥地利、加拿大、中国香港、以色列、意大利、荷兰、卡塔尔、中国台湾和美国等许多国家或地区政府资助项目的评审专家。此外,金书轲是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学习技术专业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的创始人和主席,SSCI索引源期刊《教育技术与社会》(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 Joumal,2010年影响因子为1.066)的创刊人和主编,美国计算机协会ACM SIG新西兰分会人机交互技术领域的创始人和主席,还曾经担任新西兰远程教育协会主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 泛在学习 自适应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联通主义到MOOCs:联结知识,共享资源——访国际知名教育学者斯蒂芬·唐斯 被引量:71
15
作者 胡艺龄 顾小清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0,共7页
网络为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革命,也对学习提出了新问题:当知识获取途径变得多样化且便捷时,如何整合全球的知识源形成意义建构的学习模式,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命题。本期高阶访谈有幸邀请到联通主义(Connectivism)和大规模开放在... 网络为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革命,也对学习提出了新问题:当知识获取途径变得多样化且便捷时,如何整合全球的知识源形成意义建构的学习模式,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命题。本期高阶访谈有幸邀请到联通主义(Connectivism)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的发起人之一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教授为我们畅谈他的开放教育研究理念与实践经验,并对如何在数字化时代进行有效学习提出解决思路。斯蒂芬作为在线学习领域的先驱,倡导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下构建学习网络(Learning Networks),即通过建立知识结点间的网络联结,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他的这一理念贯穿于最初的联通主义和MOOCs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斯蒂芬·唐斯就职于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信息技术部门,专长研究在线学习、新媒体、教学法与哲学,与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一起创建了MOOCs。他最广为人知的应属他创建了每日新闻站——OLDaily这一通过网络、邮件及RSS向全球订阅者发布前沿信息与技术的站点。斯蒂芬·唐斯同时也是学习对象和元数据领域的领先研究者,最早在教育领域采用与发展RSS内容聚合技术,并由此引出了e-Learning 2.0概念。斯蒂芬还是多家(在线)专业媒体的编辑与顾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通主义 开放教育资源 MOOCs 学习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知识,给力心智——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对外关系部主任史蒂芬·卡尔森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静 王美 任友群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1,共8页
近年来,网络公开课越来越受到中国网友的追捧,越来越多的人享受"躺在沙发上就能学习"的便捷及满足,到网上"淘课"逐渐成为时下流行的学习方式。在众多网络公开课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件①... 近年来,网络公开课越来越受到中国网友的追捧,越来越多的人享受"躺在沙发上就能学习"的便捷及满足,到网上"淘课"逐渐成为时下流行的学习方式。在众多网络公开课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件①(MIT OpenCourseWare,简称MITOCW)。2001年4月4日,MIT宣布在互联网上免费共享教学大纲、课程讲义、课程表及考试等核心课程资源,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助于教育者及学习者提升其正式与非正式教育经验。十年来,超过80%的MIT教师通过OCW自愿共享了自己的教学资源,资源量累计超过5万份,全世界约1亿学习者使用了MIT OCW课程资源,数百所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机构加入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免费共享自己的课程资源。未来十年,MIT还将一如既往地发布新课程,不断深化、丰富网站内容,促使MITOCW的影响力提升一个数量级——达到10亿学习者。目前,国内介绍MITOCW的文章并不鲜见,但大多是简单介绍,对深层内容及支持数据涉猎不多。2011年5月,值开放课件联盟(OpenCourseWare Consortium,简称OCWC)"开放课件十周年庆典"国际会议在麻省理工学院召开之际,笔者分别于会议前和会议中访谈了MITOCW对外关系部主任史蒂芬.卡尔森先生,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最新的第一手资料,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当前开放教育资源的新动向。此次会议,MIT以"解放知识,给力心智"(Unlocking Knowledge,Empowering Minds)为主题,不仅回顾了MITOCW过去十年的成长历程,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最重要的是规划了MITOCW下个十年的发展,雄心壮志地提出了"惠及10亿人"(Reaching One BillionMinds)的计划。本期访谈嘉宾史蒂芬.卡尔森就为我们介绍了MITOCW的现状、本次OCWC十周年会议概况,并从几个试点项目入手,重点解析了MIT OCW下个十年的"惠及10亿人"计划。最后,作为OCWC第一任主席,史蒂芬.卡尔森还言简意赅地介绍了OCWC,并为中国建立自己的OCW给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史蒂芬.卡尔森现任MITOCW对外关系部主任,主要负责可持续性项目、与其他机构的策略性合作、为参与MIT OCW项目的其他机构提供支持、优先领域内的特别项目以及项目评估等工作。在加入MITOCW团队之前,史蒂芬.卡尔森曾担任艾默生学院(Emerson College)成人教育部副主任,除了管理日常学术活动之外,他还开发并教授了艾默生学院的第一门基于网络的异步远程教育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课件 MITOCW 中国OC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信息化及其发展趋势--访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主席戴安娜·亚伯林格博士 被引量:33
17
作者 郑旭东 魏志慧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共6页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拥有以北美为主、遍布世界各地的2400个成员单位,他们以高等学校为主,同时涵盖信息技术产业界。戴安娜·亚伯林格(Diana Oblinger)2004年加入EDUCAUSE,...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拥有以北美为主、遍布世界各地的2400个成员单位,他们以高等学校为主,同时涵盖信息技术产业界。戴安娜·亚伯林格(Diana Oblinger)2004年加入EDUCAUSE,担任副主席,2008年担任主席至今,有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丰富经验与广泛影响。在加入EDUCAUSE前,亚伯林格曾担任北卡莱罗纳大学系统首席信息官,是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第一代首席信息官。在进入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前,亚伯林格曾在信息技术产业界供职,担任过微软公司高等教育执行主管、IBM公司学术科技研究院主管等。近年来,在亚伯林格的领导下,EDUCAUSE大力推行国际化战略,启动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如"EDUCAUSE学习倡议"(EDUCAUSE Learning Initiative,简称ELI)计划、"下一代学习挑战"(Next Generation Learning Challenges)计划等,切实推动了信息技术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在教与学方面的创新应用,改变了高等教育以行政管理的信息化为主要实践领域的格局,而把教与学视为关键领域。借参加2014年度EDUCAUSE年会之机,笔者与亚伯林格就高等教育信息化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亚伯林格阐述了EDUCAUSE的主要工作与价值观、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前景与挑战、首席信息官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演变及其素质要求、新兴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创新应用的最新进展、对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建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信息化 首席信息官 专业发展 学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高等教育与政府、大学、市场的关系——本刊记者与保罗·克拉克教授的对话纪实与思考 被引量:7
18
作者 路新民 魏志慧 +1 位作者 保罗.克拉克 张轶斌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7年第1期4-8,共5页
背景克拉克校长是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远程教育教席、上海电视大学校长张德明教授的邀请,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远程教育教席/上海电视大学联合举办的“2006远程教育国际系列... 背景克拉克校长是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远程教育教席、上海电视大学校长张德明教授的邀请,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远程教育教席/上海电视大学联合举办的“2006远程教育国际系列研修班”并做主题学术演讲报告的远程教育专家。克拉克教授来自世界远程教育人仰慕的英国开放大学。这是一所在全英110多所大学教学质量排行榜上排位第五、在学习支持服务方面连续两年排位第一的非传统教学大学。作为主管教学副校长的克拉克教授,此次前来中国的上海,自然引起中国远程教育人的极大关注。1969年诞生至今不满40岁的英国开放大学,为什么能在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英国大学傲视群雄?为什么先于其诞生并实践近50年的中国远程教育至今除规模举世无双堪称世界第一巨型大学之外,其他全都无足挂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的远程教育.包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中国高校网络教育学院以及大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的举步维艰?改革与开放的30年,中国高等教育(包括中国高等远程教育)究竟改革了些什么,开放了些什么?为什么作为生存与发展生命线的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得不到包括国人在内的世人认可?除了具体的教与学的理念、思想、技术和方法,是否存在隐藏于其背后的办学体制问题?这些困扰我们学术人多年的问题,在采访前中午的餐桌上,我们向克拉克校长抛出了让其思考并作回答的三个关键词,即开放大学与“政府”、“大学”、“市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高等教育 大学校长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市场 高等远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向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途径--访国际知名教育心理学教授保尔·科士纳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忭 顾小清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1,共8页
从行为主义学习模式到认知学习模式,再到建构主义以及协作学习模式,教学的有效性是个永恒的话题。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学习技术、学习模式和学习理论的创新和相互影响,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我们所期望的学习目标也变得模糊起... 从行为主义学习模式到认知学习模式,再到建构主义以及协作学习模式,教学的有效性是个永恒的话题。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学习技术、学习模式和学习理论的创新和相互影响,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我们所期望的学习目标也变得模糊起来。本期高端访谈,我们有幸邀请到世界知名教育心理学教授保尔·科士纳(Paul Kirschner)博士来分享他关于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洞见。科士纳博士是国际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知名专家,荷兰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和学习与认知项目负责人,芬兰奥卢大学教师教育研究访问教授。他曾任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委员会(属于学习科学国际社区下属组织)及学习科学国际社区执行委员会主席(2011-2012年)、《计算机辅助学习》期刊主编和《计算机在人类行为研究中的应用》期刊副主编,出版畅销书教学设计专著《复杂学习的十个步骤》(目前该书已是第二版)。他还与人合著《论证的可视化》、《我们所了解的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研究领域包括终身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电子学习环境和其它创新学习环境设计、开放教育资源、教育媒体应用、教师教学资源开发、认知技能和能力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协作学习 认知负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国开放大学的国家政策文本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敏 魏志慧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3年第3期98-103,共6页
以文本分析或话语分析的手法切入政策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政策研究领域的一种常用方法。政策文本分析是理解中国开放大学政策的基本手段,也是促进我国开放大学建设政策研究和政策执行的重要途径。2012年6月21日,教育部连续签发三个重要... 以文本分析或话语分析的手法切入政策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政策研究领域的一种常用方法。政策文本分析是理解中国开放大学政策的基本手段,也是促进我国开放大学建设政策研究和政策执行的重要途径。2012年6月21日,教育部连续签发三个重要批复:同意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的批复,以及同意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上海电视大学分别更名为北京开放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的批复。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政策文本集中展示了国家教育部门对新型大学建设目标的总体设计,包括建设路径和发展策略的整体设定,对中国开放大学在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教育观念等方面给予了指导性定位。概括地说,就是回答了中国开放大学该由谁来办、怎么办、办成什么样的政策问题。这是中国开放大学建设的政策依据和行动纲领,只有准确把握政策目标和行动线路,才能有效推进中国开放大学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部 开放大学 教育政策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