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长更替能否影响地方财政资金审计力度?——基于全国地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庞保庆 朱颖 王芳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119,207,共19页
【问题】政府预算审计是建设现代预算制度的核心环节内容,地方官员作为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会对政府预算审计力度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地方官员更替是否会影响到审计力度呢?如果会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官员之间有何差异?其背后的... 【问题】政府预算审计是建设现代预算制度的核心环节内容,地方官员作为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会对政府预算审计力度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地方官员更替是否会影响到审计力度呢?如果会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官员之间有何差异?其背后的逻辑机制是什么?【方法】论文采用2006年到2012年的全国284个地级市市长更替信息和预算审计力度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1)市长更替确实会对预算审计力度产生影响,相对于没有发生更替的年份,官员更替年份的审计力度会显著提升。这种影响会随着前任去向的差异而有所变化,当前任去向职位与本地无关时这种影响更为明显。(2)新任市长加强审计是为了更好地推行新的政策。(3)市长更替对预算审计力度的影响会因制度环境而变化,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这种影响不明显,而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则更为明显。【贡献】论文扩展了官员行为理论的分析范畴,将其扩展到预算审计领域;也进一步澄清了审计问题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员更替 审计力度 审计体系 离任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鑫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39,共7页
“分配正义”的古今概念有一个分水岭。在欧洲中世纪及以前,对穷人的救济仅仅被认为是慈善,属于个人美德的范畴。现代“分配正义”概念,即政府有责任实现财富的重新分配以帮助弱势群体,产生于18世纪。马克思对“分配正义”进行了唯物史... “分配正义”的古今概念有一个分水岭。在欧洲中世纪及以前,对穷人的救济仅仅被认为是慈善,属于个人美德的范畴。现代“分配正义”概念,即政府有责任实现财富的重新分配以帮助弱势群体,产生于18世纪。马克思对“分配正义”进行了唯物史观重构,认为经济结构制约着分配方式,仅在分配领域的重构无法解决社会的不平等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生产环节的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正义 唯物史观 社会主义 程序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配正义在社会主义中国:基于分配制度的考察
3
作者 王鑫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1,共9页
分配制度是社会制度在分配领域的集中反映,反过来会影响社会制度的稳固和变革。中国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在于毛泽东思想中奠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纠偏及发展、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完善的历程中,经历了三... 分配制度是社会制度在分配领域的集中反映,反过来会影响社会制度的稳固和变革。中国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在于毛泽东思想中奠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纠偏及发展、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完善的历程中,经历了三次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到市场化的按劳分配,再到人民共享的按劳分配。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配正义,需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本位,协调好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并通过合理化的按劳分配制度设计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正义 按劳分配 共同富裕 人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