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吴茜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89,共12页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农户共同富裕指数,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共同富裕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有助于促进农户共同富裕,数字普惠金融三个子维度(数字金融覆盖广度...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农户共同富裕指数,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共同富裕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有助于促进农户共同富裕,数字普惠金融三个子维度(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对农户共同富裕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农户数字素养、金融素养水平存在增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户共同富裕的中介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在不同共同富裕程度农户间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且数字普惠金融三个子维度均对东部地区农户共同富裕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仅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中西部地区农户共同富裕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户共同富裕 农户数字素养 农户金融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基于红色文化符号表征的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邱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37,共7页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确立,是伴随着红色文化的政治符号化进程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携带政治信息、具有政治意义的红色文化符号的大量建构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形成的重要渠道。从符号学角度认识红色文化...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确立,是伴随着红色文化的政治符号化进程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携带政治信息、具有政治意义的红色文化符号的大量建构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形成的重要渠道。从符号学角度认识红色文化,将“马克思主义”的能指与所指剥离来分析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结构和概念体系,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的“意群链”在深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内涵的同时,形成了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形式和知识结构,初步构建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为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形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舆论导向、构筑国家民族意识与阶级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符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