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舞蹈:创新转化,蓄势待发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延杰 任文惠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3年第3期64-77,I0004,共15页
2022年的中国舞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艺术创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舞蹈批评方面都出现新的热点、争议和探讨。本文在回顾这一年舞蹈作品演出的基础上,梳理了舞蹈界在新媒体传播以及跨界融合背景下关于舞蹈艺术... 2022年的中国舞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艺术创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舞蹈批评方面都出现新的热点、争议和探讨。本文在回顾这一年舞蹈作品演出的基础上,梳理了舞蹈界在新媒体传播以及跨界融合背景下关于舞蹈艺术本体发展和当代性的探讨;提出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下舞蹈艺术面临的机遇和调整;回顾了舞蹈界在本土与国际的视角下对中国式现代化舞蹈道路的探索,以及在舞蹈评论方面中国传统艺术批评精神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舞蹈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新媒体 跨界 学科建设 舞蹈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舞蹈:跨界“破圈”中的身体舞动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延杰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2期38-50,共13页
文章回顾了2021年舞蹈艺术发展特点,即宏大题材舞剧的小人物视角、舞蹈创作中多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引人注目的区域舞蹈发展以及“国风”舞蹈综艺的“破圈”现象;梳理了2021年引发舞蹈界争议的话题,包括现实题材创作、中国当代舞的界... 文章回顾了2021年舞蹈艺术发展特点,即宏大题材舞剧的小人物视角、舞蹈创作中多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引人注目的区域舞蹈发展以及“国风”舞蹈综艺的“破圈”现象;梳理了2021年引发舞蹈界争议的话题,包括现实题材创作、中国当代舞的界定以及基于舞种风格的评价标准;分析了这些争议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反思和建议。此外,文章认为2021年舞蹈评论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评论对象方面还有局限性;第二,在评论方法上缺乏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第三,对国际舞蹈动态缺乏关注和了解,并围绕这三个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舞蹈 舞蹈创作 现实题材 当代舞 2021舞蹈 舞蹈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身体剧场的当代舞蹈艺术特质和文化内涵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延杰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0年第2期65-74,共10页
文章将陶身体剧场放置在更广阔的文化史背景下,通过比较中西方当代舞蹈艺术发展轨迹上的共通与差异,解析陶身体剧场凭借怎样的特性在国际舞台上备受关注,进而通过分析陶身体剧场作品,将探讨扩展至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如何与国际艺术界进行... 文章将陶身体剧场放置在更广阔的文化史背景下,通过比较中西方当代舞蹈艺术发展轨迹上的共通与差异,解析陶身体剧场凭借怎样的特性在国际舞台上备受关注,进而通过分析陶身体剧场作品,将探讨扩展至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如何与国际艺术界进行真正的对话与交流。文章认为陶身体剧场的作品创作,打破了之前只有艺术家才可以对作品做出意义表达和解读的垄断地位,将解读和感受作品的权力分享给观众,颠覆了以往艺术家和观众的等级秩序,使观众回归自身的主体性。这正是当代艺术作品的核心价值所在,即通过作品使艺术家和观众平等地共同享有个人主体性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身体剧场 当代艺术 当代舞蹈 个人主体性 舞蹈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芭蕾的创新要有基础”——访新中国第一代芭蕾编导家蒋祖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延杰 蒋祖慧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3年第7期114-124,I0004,共12页
一、“中国人就要搞中国的舞蹈”张延杰(以下简称“张”):您早年在中央歌舞团、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舞蹈研究所和苏联的求学经历,为您后来的芭蕾编导和创作打下基础。您在崔承喜舞蹈研究所和莫斯科国立戏剧学院求学期间,有哪些事情给... 一、“中国人就要搞中国的舞蹈”张延杰(以下简称“张”):您早年在中央歌舞团、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舞蹈研究所和苏联的求学经历,为您后来的芭蕾编导和创作打下基础。您在崔承喜舞蹈研究所和莫斯科国立戏剧学院求学期间,有哪些事情给您的触动很大并留下深刻印象?您觉得对您后来的芭蕾编导工作产生了哪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芭蕾 蒋祖慧 崔承喜 求学经历 编导工作 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