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电话号码变更的通知
1
作者 本刊记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602-602,共1页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编辑部 电话 杂志 中国 网络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脑血管病论坛2005会议纪要
2
作者 邹左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288-288,共1页
关键词 脑血管病 会议纪要 论坛 中国 神经外科学会 神经外科专家 2005年 继续教育 国际会议 讲习班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与抑郁患者使用抗抑郁药有关
3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脑血管事件 抗抑郁药 抑郁患者 风险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抑郁症 C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病变预示卒中风险增加
4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风险 卒中 美国密歇根大学 预示 眼科中心 眼科检查 警示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及血管成形术后30d内卒中和死亡的危险因素
5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血管成形术后 死亡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内动脉狭窄 ART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患者无症状性冠状动脉疾病患病率的研究
6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289-289,共1页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卒中患者高病残率和高病死率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无症状性CAD患者可通过一定的预防措施获益,但其患病率仍不清楚。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的Calvet等评估了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卒中患者高病残率和高病死率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无症状性CAD患者可通过一定的预防措施获益,但其患病率仍不清楚。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的Calvet等评估了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冠状动脉狭窄率50%以上的无症状性CAD的患病率及其与传统的血管危险因素和头颈部大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缺血性卒中 AD患者 病患病率 无症状性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冠状动脉狭窄 ART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强化降压随机研究的前期试验 被引量:2
7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3-23,共1页
急性脑出血(ICH)后,早期强制性降低血压治疗的疗效尚不能肯定。此项研究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皇家王子阿尔弗雷德医院的Anderson与中、日、韩等国学者为评估这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大样本研究的前期工作。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随机研究 ANDERSON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试验 降压 降低血压 强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血小板抑制剂——普拉格雷可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8
作者 本刊记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585-585,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抑制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粥样硬化斑块 冠心病患者 噻氯匹啶 临床试验 前体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或内膜切除术后高手术风险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
9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4-14,共1页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Hitinder等前期所进行的一项随机试验显示,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支架置入术(带有保护装置)术后30d和术后1年的疗效并不亚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他们又报道了该研究3年的随访结果。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随访结果 手术风险 美国密歇根大学 后高 颈动脉狭窄 随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降脂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罗苏伐他汀40mg/d)
10
作者 本刊记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602-602,共1页
关键词 强化降脂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罗苏伐他汀 他汀类药物 低密度脂蛋白 临床试验 冠心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患者6个月时的功能状态对长期生存的影响
11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211-211,共1页
关键词 长期生存 缺血性 卒中患者 状态 大学附属医院 队列研究 卒中后 奥斯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卒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12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71-171,共1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独立危险因素 卒中患者 死亡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大学附属医院 长期生存 卒中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和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高危患者的长期观察结果
13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225-225,共1页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狭窄 高危患者 治疗 美国密歇根大学 颈动脉疾病 随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未增加出血的风险
14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532-532,共1页
目前认为,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创伤性血肿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考虑到不同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通过不同的抑制性通路发挥作用的,本研究的作者们对CEA术后出血、需行第2次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分析。该研究资料纳... 目前认为,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创伤性血肿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考虑到不同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通过不同的抑制性通路发挥作用的,本研究的作者们对CEA术后出血、需行第2次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分析。该研究资料纳入1997年11月-2001年10月在英国中部城市Leicester接受CEA的所有病例,对出血患者第2次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以年龄、性别为匹配标准),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用药史及术中和术后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术后出血 术后应用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第2次手术 风险 出血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放疗后外周血的基因表达标记
15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195-195,共1页
德国海德堡癌症研究中心放射肿瘤科的Zabel等通过检测放疗后的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的外周血内转录子水平的分子标记,探讨放疗后AVM消失过程的生物学机制。他们在患者放疗前、后的特定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样,采用cDNA和寡微点阵技术,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放疗后 表达标记 外周血 基因 生物学机制 微点阵技术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血流动力学严重不足的急性颈内动脉夹层急性期自膨式支架置入术
16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329-329,共1页
伴血流动力学不足的颈内动脉夹层(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ICAD)可表现为突发脑梗死或进行性神经功能衰退。Jeon等学者回顾性评价急性ICAD伴重度血流动力学不足急性期行自膨式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中共纳入8... 伴血流动力学不足的颈内动脉夹层(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ICAD)可表现为突发脑梗死或进行性神经功能衰退。Jeon等学者回顾性评价急性ICAD伴重度血流动力学不足急性期行自膨式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中共纳入8例ICAD伴重度血流动力学不足的急性期患者,年龄20—55岁,均接受自膨式支架置入术,其中男7例,女性1例,NIHSS评分为5~21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患者 血流动力学 支架置入术 动脉夹层 自膨式 颈内 NIHSS评分 art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的执行摘要
17
作者 Goldstein LB Bushnell CD +1 位作者 Adams R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78-280,共3页
卒中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医疗问题,所带来的人力和经济代价是惊人的。美国每年约79.5万人发生卒中,其中约61万为首次发作,现在美国有640万卒中后存活患者。
关键词 卒中 一级预防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正
18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06-20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