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风俗保群”到“文化寻根”——重审“寻根文学”中的文化再造问题
1
作者 钟媛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7,共8页
引言。1914年8月10日,李大钊在《甲寅》杂志的第一卷第三号上发表《风俗》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从“风俗之力”论及“亡群”与“保群”的关系。他提出“夫群之存亡,非人体之聚散也……群之分子,既先天后天受此力之范制,因以成共是... 引言。1914年8月10日,李大钊在《甲寅》杂志的第一卷第三号上发表《风俗》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从“风俗之力”论及“亡群”与“保群”的关系。他提出“夫群之存亡,非人体之聚散也……群之分子,既先天后天受此力之范制,因以成共是之意志,郁之而为风俗,章之而为制度,相维相系以建其群之基。群,其形也;风俗,其神也。群,其质也;风俗,其力也”,并进一步主张,以“群枢”(也即知识分子精英)达到这一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俗保群 寻根文学 李大钊 文化再造 文化寻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女性”的内面及其叙事的难度与限度 ——评刘庆邦《女工绘》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庆蕾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1-167,共7页
刘庆邦的《女工绘》聚焦1960、70年代的“革命女性”,作品的叙事重点不在于重现历史女性的革命风采,而是重点表现革命女性的内面特征与情感景观。作家通过对交织在革命女性主体之上的个体/时代、女性/男性等多组关系的艺术处理,塑造了... 刘庆邦的《女工绘》聚焦1960、70年代的“革命女性”,作品的叙事重点不在于重现历史女性的革命风采,而是重点表现革命女性的内面特征与情感景观。作家通过对交织在革命女性主体之上的个体/时代、女性/男性等多组关系的艺术处理,塑造了内涵丰富的革命女性群像,为当代文学革命女性叙事提供了新的艺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庆邦 《女工绘》 “革命女性” “可见的女性” 历史无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及其时代意志”——艾伟小说简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庆蕾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65,共8页
艾伟的小说有着相对恒定的美学风格和艺术追求,对于"人性""时代意志"及其相互关系的持续思考和追问构成了艾伟小说主题的核心。但在表现方式上,艾伟又是多变的,他的小说具有精致的形式和结构,进入主题的视角繁复多... 艾伟的小说有着相对恒定的美学风格和艺术追求,对于"人性""时代意志"及其相互关系的持续思考和追问构成了艾伟小说主题的核心。但在表现方式上,艾伟又是多变的,他的小说具有精致的形式和结构,进入主题的视角繁复多元,作品充满陌生感。在价值立场上,艾伟较少做二元对立的价值判断,而是着力表现二元之间的辩证性与相对性,表现人性与生活本质性的混沌与暧昧之处,这些特征构成了艾伟小说独特的美学风格,也是其作品的重要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伟 性别书写 潜意识叙事 “时代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