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报告文学,作为叙事性非虚构写作方式
被引量:
5
1
作者
丁晓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83,共8页
基于近代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而生成的报告文学,由其称名,可知这是一种特殊的"报告的"文学。在很长时期内,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等是它基本的文体特征。文随世移,报告文学在与时应变的演化中,特别是在"全媒体"传播时...
基于近代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而生成的报告文学,由其称名,可知这是一种特殊的"报告的"文学。在很长时期内,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等是它基本的文体特征。文随世移,报告文学在与时应变的演化中,特别是在"全媒体"传播时代,它本有的新闻性优势明显弱化,相应地,作家注重非虚构的叙事审美,以适应新的书写对象和读者新的接受期待。报告文学已由原先的"新闻文学",转型为现在的作为叙事性非虚构写作方式;由"报告的"文学,转型为"文学的"报告。非虚构性、叙事性、文学性构成了新变后的报告文学文体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
叙事性
非虚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虚构文学的逻辑与伦理
被引量:
20
2
作者
丁晓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96,共7页
非虚构包括了报告文学但不等于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非虚构文类中的一种主要文体。非虚构文学以对易被忽视、遮蔽的存在的深切关注和作者亲历亲验的在场性书写,拓展写实类作品写作的时空,接通了这类文学形式与普通人生活的关联,复活了作...
非虚构包括了报告文学但不等于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非虚构文类中的一种主要文体。非虚构文学以对易被忽视、遮蔽的存在的深切关注和作者亲历亲验的在场性书写,拓展写实类作品写作的时空,接通了这类文学形式与普通人生活的关联,复活了作品的生活质感和个体生命气息,存真了现实的多种真实,从而呈现出了一个更为全面多样的对象世界。考察行进中的非虚构文学,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琐屑和偏窄,思想性与文学性不足,以非虚构之名行虚构之实,甚至有与资本合谋赚取读者对于非虚构的消费,等等。非虚构文学的逻辑存在于它的命名之中,“诚实写作”是其基本的伦理准则。有必要进一步确认非虚构文学的逻辑,规范其写作伦理,使非虚构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有信度、有温度、有力度的写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
逻辑
伦理
问题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非虚构国家叙事的审美之维--以何建明的创作为视点
被引量:
6
3
作者
丁晓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9-138,共10页
文学创作的价值不只是文学,与其反映的对象紧密关联;但文学创作的意义又只有通过文学的形式才能达成。非虚构国家叙事,这里主要指报告文学的主题写作,是新时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主题的优先与审美的缺失,是其不少作品中存在的突...
文学创作的价值不只是文学,与其反映的对象紧密关联;但文学创作的意义又只有通过文学的形式才能达成。非虚构国家叙事,这里主要指报告文学的主题写作,是新时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主题的优先与审美的缺失,是其不少作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促成宏大正大的题材主题与审美品格建构之间的有机融合,是实现这一体类作品高质量创作的关键。何建明是报告文学国家叙事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家。本文以何建明的创作为视点,全面论析非虚构国家叙事审美生成的特性、主体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对作品审美品格达成的影响。并且通过对何建明主要代表作的具体分析,论述非虚构国家叙事可资借取的审美之维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非虚构
国家叙事
审美
何建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美困境与报告文学自身特殊性--兼论赵瑜的报告文学创作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53,共6页
近年来,报告文学呈现数量多、精度低的反差,受市场冷遇的同时也面临创作断层、内部文体之争的困境。报告文学的文体价值和审美价值值得反思和重新挖掘。报告文学有着鲜明的文体特殊性,作为知识分子的非虚构写作,报告文学具有时代责任和...
近年来,报告文学呈现数量多、精度低的反差,受市场冷遇的同时也面临创作断层、内部文体之争的困境。报告文学的文体价值和审美价值值得反思和重新挖掘。报告文学有着鲜明的文体特殊性,作为知识分子的非虚构写作,报告文学具有时代责任和审美意义双重品格。报告文学的"讲真话"是基于采访、文献、叙事、语言等全面的美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
审美困境
文体特殊性
赵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报告文学,作为叙事性非虚构写作方式
被引量:
5
1
作者
丁晓原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
《东吴学术》编辑部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8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媒体’时代中国报告文学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6BZWO2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岸中国现代散文学史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8ZDA264]阶段性成果。
文摘
基于近代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而生成的报告文学,由其称名,可知这是一种特殊的"报告的"文学。在很长时期内,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等是它基本的文体特征。文随世移,报告文学在与时应变的演化中,特别是在"全媒体"传播时代,它本有的新闻性优势明显弱化,相应地,作家注重非虚构的叙事审美,以适应新的书写对象和读者新的接受期待。报告文学已由原先的"新闻文学",转型为现在的作为叙事性非虚构写作方式;由"报告的"文学,转型为"文学的"报告。非虚构性、叙事性、文学性构成了新变后的报告文学文体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报告文学
叙事性
非虚构
Keywords
reportage
narrativity
non-fiction
分类号
I055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虚构文学的逻辑与伦理
被引量:
20
2
作者
丁晓原
机构
《东吴学术》编辑部
常熟理工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96,共7页
文摘
非虚构包括了报告文学但不等于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非虚构文类中的一种主要文体。非虚构文学以对易被忽视、遮蔽的存在的深切关注和作者亲历亲验的在场性书写,拓展写实类作品写作的时空,接通了这类文学形式与普通人生活的关联,复活了作品的生活质感和个体生命气息,存真了现实的多种真实,从而呈现出了一个更为全面多样的对象世界。考察行进中的非虚构文学,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琐屑和偏窄,思想性与文学性不足,以非虚构之名行虚构之实,甚至有与资本合谋赚取读者对于非虚构的消费,等等。非虚构文学的逻辑存在于它的命名之中,“诚实写作”是其基本的伦理准则。有必要进一步确认非虚构文学的逻辑,规范其写作伦理,使非虚构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有信度、有温度、有力度的写作方式。
关键词
非虚构
逻辑
伦理
问题
治理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非虚构国家叙事的审美之维--以何建明的创作为视点
被引量:
6
3
作者
丁晓原
机构
《东吴学术》编辑部
常熟理工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9-138,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媒体’时代中国报告文学转型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BZW025。
文摘
文学创作的价值不只是文学,与其反映的对象紧密关联;但文学创作的意义又只有通过文学的形式才能达成。非虚构国家叙事,这里主要指报告文学的主题写作,是新时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主题的优先与审美的缺失,是其不少作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促成宏大正大的题材主题与审美品格建构之间的有机融合,是实现这一体类作品高质量创作的关键。何建明是报告文学国家叙事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家。本文以何建明的创作为视点,全面论析非虚构国家叙事审美生成的特性、主体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对作品审美品格达成的影响。并且通过对何建明主要代表作的具体分析,论述非虚构国家叙事可资借取的审美之维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新时代
非虚构
国家叙事
审美
何建明
分类号
I207.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困境与报告文学自身特殊性--兼论赵瑜的报告文学创作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浏
机构
《东吴学术》编辑部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53,共6页
文摘
近年来,报告文学呈现数量多、精度低的反差,受市场冷遇的同时也面临创作断层、内部文体之争的困境。报告文学的文体价值和审美价值值得反思和重新挖掘。报告文学有着鲜明的文体特殊性,作为知识分子的非虚构写作,报告文学具有时代责任和审美意义双重品格。报告文学的"讲真话"是基于采访、文献、叙事、语言等全面的美学建构。
关键词
报告文学
审美困境
文体特殊性
赵瑜
分类号
I207.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报告文学,作为叙事性非虚构写作方式
丁晓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虚构文学的逻辑与伦理
丁晓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时代非虚构国家叙事的审美之维--以何建明的创作为视点
丁晓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审美困境与报告文学自身特殊性--兼论赵瑜的报告文学创作
刘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