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寻根’思潮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学术工作坊笔谈
1
作者
黄子平
李庆西
+9 位作者
韩少功
陈思和
许子东
李杭育
陈晓明
王尧
宗仁发
张清华
洪治纲
来颖燕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2,共18页
四十年后话“寻根”我与子东在去珠海的路上,听说有这个会,“寻根文学四十年”,子东问要不要去?我说去啊,去了不必讲理论(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之类),四十年了嘛,“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就讲故事好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另外一个以地名...
四十年后话“寻根”我与子东在去珠海的路上,听说有这个会,“寻根文学四十年”,子东问要不要去?我说去啊,去了不必讲理论(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之类),四十年了嘛,“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就讲故事好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另外一个以地名命名的会议是“大连会议”(1962),“杭州会议”(1984)成为第二个,别的有没有,我还没有想到。结果来了以后,我讲的故事全部被庆西否定了,所有的地点、时间都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会议
寻根文学
文化主体性
珠海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间的交叠——海飞的“故事海”与“大世界”
2
作者
来颖燕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海飞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谍战小说和剧本,但其实他一开始是在纯文学的赛道出场的。在新作《大世界》里,剧本与小说乃至所谓的类型文学与纯文学的区间慢慢交叠、模糊,昭示着文学隐秘的生长通道就在于法无定法。他一边熟谙谍战小说的处理方...
海飞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谍战小说和剧本,但其实他一开始是在纯文学的赛道出场的。在新作《大世界》里,剧本与小说乃至所谓的类型文学与纯文学的区间慢慢交叠、模糊,昭示着文学隐秘的生长通道就在于法无定法。他一边熟谙谍战小说的处理方式,一边又让其中的元素在不同的文体河道之间自由流淌,但重心最后都落在了对未知人性的探究上,而非只是穷尽真相。对于小说和对于人性的认知互相支撑,暗中为海飞的创作之路预示了地图。这提醒我们,类型文学和纯文学之间的界线可以是虚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飞
谍战
纯文学
幽默
人性
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学期刊与“文学策展”
3
作者
来颖燕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77,共6页
文学期刊之于文学的意义因时而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演变之路蜿蜒曲折,文学期刊在其中扮演的虽非第一主角,却是绕不开的基石。它与作家、作品,乃至文学思潮是彼此咬合的齿轮,互相促生,彼此共荣,一个个文学的时代磁场就此产生。彼时...
文学期刊之于文学的意义因时而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演变之路蜿蜒曲折,文学期刊在其中扮演的虽非第一主角,却是绕不开的基石。它与作家、作品,乃至文学思潮是彼此咬合的齿轮,互相促生,彼此共荣,一个个文学的时代磁场就此产生。彼时的文学期刊如此重要,是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究其根柢,盖因当时有限的传播媒介决定了期刊,特别是名刊的“关注”,是遴选作家和作品的重要参考。如今,文学的载体和媒介早已溢出传统文学期刊的边界,网络时代的到来直接打开了作品传播渠道的闸门,阅读习惯、外部环境和社会气候也已翻天覆地,文学之林,变得景深丰富。但五色迷目,枝叶掩映之中,要如何重新寻得进入这片森林的小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期刊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思潮
蜿蜒曲折
因时而变
文学的意义
传播渠道
传播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致广大而尽精微——朱婧小说里的光与美
4
作者
来颖燕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1,共5页
读朱婧的小说,会觉得时间感在慢慢丧失--她笔下的故事脉脉流淌,不疾不徐。但明明,这些故事里主人公的人生有着明确的时间刻度,他们在某个阶段、某一刻,正经历着波澜和起伏。更悖论的是,写作对于朱婧而言,也有着明晰的时间区间。朱婧出...
读朱婧的小说,会觉得时间感在慢慢丧失--她笔下的故事脉脉流淌,不疾不徐。但明明,这些故事里主人公的人生有着明确的时间刻度,他们在某个阶段、某一刻,正经历着波澜和起伏。更悖论的是,写作对于朱婧而言,也有着明晰的时间区间。朱婧出道很早,生于1980年代的她完整地经历了那个时代青年写作的狂热、喧嚣乃至落寂。她从《萌芽》的新概念大赛崭露头角,接着是一段顺风顺水的日子,被关注,被报道,被推到前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风顺水
时间区间
不疾不徐
《萌芽》
时间刻度
致广大
尽精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说家要懂这个世界”——从毕飞宇《青衣》谈起
被引量:
2
5
作者
来颖燕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本文从毕飞宇的小说《青衣》切入,兼及他的《地球上的王家庄》等作品,探究毕飞宇的小说如何在俗世和高冷、具体和抽象、及物与不及物之间往复博弈、谋得平衡。这其中潜有毕飞宇一以贯之的小说创作理念:“好小说要有具体的细节和生动的形...
本文从毕飞宇的小说《青衣》切入,兼及他的《地球上的王家庄》等作品,探究毕飞宇的小说如何在俗世和高冷、具体和抽象、及物与不及物之间往复博弈、谋得平衡。这其中潜有毕飞宇一以贯之的小说创作理念:“好小说要有具体的细节和生动的形象,但同时它又应该有抽象性和概括力。”这也成就了毕飞宇的语言特质:简洁却具有一种格言的力量,狡黠而又夸张幽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飞宇
《青衣》
俗骨
调性
形而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短篇小说的情节与感觉
被引量:
1
6
作者
来颖燕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81,共6页
小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从来扑朔迷离——它表现真实,又逃离真实;它从现实世界的根系里汲取所有的养分和要素,又自洽地葆有独立的品格。它注定要陷入指向寰宇的决心与言短意长的体裁限制的裂隙之中,但正是这间隙逼迫它不断变换身形,腾挪...
小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从来扑朔迷离——它表现真实,又逃离真实;它从现实世界的根系里汲取所有的养分和要素,又自洽地葆有独立的品格。它注定要陷入指向寰宇的决心与言短意长的体裁限制的裂隙之中,但正是这间隙逼迫它不断变换身形,腾挪脚步,去靠近和追随现实。对于小说一类中篇幅最受限的短篇而言,这样的悖论最为显眼。但这种限制却如显色剂,放大了真相——小说与现实,既纠缠又平行,如同在绘画的领域里,大自然有自己的法则,而颜料和画笔同样有着自己的法则,但二者注定相遇,并互相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离
悖论
短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实坐标中的虚构约定--读林棹《潮汐图》
7
作者
来颖燕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75,共5页
打开《潮汐图》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与作者林棹拟下了一个虚构约定。小说在起首就开宗明义:“我是虚构之物。我不讲人物,因为我根本不是人。我有过许多名字,它们一一离我而去,足以凑成我的另一条尾巴。……我是虚构之物,是尚未定型的动物...
打开《潮汐图》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与作者林棹拟下了一个虚构约定。小说在起首就开宗明义:“我是虚构之物。我不讲人物,因为我根本不是人。我有过许多名字,它们一一离我而去,足以凑成我的另一条尾巴。……我是虚构之物,是尚未定型的动物。”尽管在之后的故事里,我们得以把这个重要的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的“我”--一只离奇古怪的雌性巨蛙的形象一点点拼凑完整,但一开始“我是虚构之物”的宣言,已经无法让这只巨蛙从容地在现实世界拥有具体而明确的位置,但它所涉之处,又皆在现实的坐标之中,于是,《潮汐图》的波澜在虚幻与真实之间起伏摇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叙述者
巨蛙
虚幻与真实
虚构
潮汐
约定
开宗明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寻根’思潮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学术工作坊笔谈
1
作者
黄子平
李庆西
韩少功
陈思和
许子东
李杭育
陈晓明
王尧
宗仁发
张清华
洪治纲
来颖燕
机构
香港浸会大学
《书城》
不详
复旦大学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中文系
苏州大学
文学
院
《作家》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
院
杭州师范大学人
文学
院
《上海文学》
出处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2,共18页
文摘
四十年后话“寻根”我与子东在去珠海的路上,听说有这个会,“寻根文学四十年”,子东问要不要去?我说去啊,去了不必讲理论(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之类),四十年了嘛,“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就讲故事好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另外一个以地名命名的会议是“大连会议”(1962),“杭州会议”(1984)成为第二个,别的有没有,我还没有想到。结果来了以后,我讲的故事全部被庆西否定了,所有的地点、时间都不对。
关键词
大连会议
寻根文学
文化主体性
珠海会议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间的交叠——海飞的“故事海”与“大世界”
2
作者
来颖燕
机构
《上海文学》
杂志社
出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文摘
海飞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谍战小说和剧本,但其实他一开始是在纯文学的赛道出场的。在新作《大世界》里,剧本与小说乃至所谓的类型文学与纯文学的区间慢慢交叠、模糊,昭示着文学隐秘的生长通道就在于法无定法。他一边熟谙谍战小说的处理方式,一边又让其中的元素在不同的文体河道之间自由流淌,但重心最后都落在了对未知人性的探究上,而非只是穷尽真相。对于小说和对于人性的认知互相支撑,暗中为海飞的创作之路预示了地图。这提醒我们,类型文学和纯文学之间的界线可以是虚线。
关键词
海飞
谍战
纯文学
幽默
人性
宿命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期刊与“文学策展”
3
作者
来颖燕
机构
《上海文学》
杂志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77,共6页
文摘
文学期刊之于文学的意义因时而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演变之路蜿蜒曲折,文学期刊在其中扮演的虽非第一主角,却是绕不开的基石。它与作家、作品,乃至文学思潮是彼此咬合的齿轮,互相促生,彼此共荣,一个个文学的时代磁场就此产生。彼时的文学期刊如此重要,是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究其根柢,盖因当时有限的传播媒介决定了期刊,特别是名刊的“关注”,是遴选作家和作品的重要参考。如今,文学的载体和媒介早已溢出传统文学期刊的边界,网络时代的到来直接打开了作品传播渠道的闸门,阅读习惯、外部环境和社会气候也已翻天覆地,文学之林,变得景深丰富。但五色迷目,枝叶掩映之中,要如何重新寻得进入这片森林的小径?
关键词
文学期刊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思潮
蜿蜒曲折
因时而变
文学的意义
传播渠道
传播媒介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G237.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致广大而尽精微——朱婧小说里的光与美
4
作者
来颖燕
机构
《上海文学》
出处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1,共5页
文摘
读朱婧的小说,会觉得时间感在慢慢丧失--她笔下的故事脉脉流淌,不疾不徐。但明明,这些故事里主人公的人生有着明确的时间刻度,他们在某个阶段、某一刻,正经历着波澜和起伏。更悖论的是,写作对于朱婧而言,也有着明晰的时间区间。朱婧出道很早,生于1980年代的她完整地经历了那个时代青年写作的狂热、喧嚣乃至落寂。她从《萌芽》的新概念大赛崭露头角,接着是一段顺风顺水的日子,被关注,被报道,被推到前台。
关键词
顺风顺水
时间区间
不疾不徐
《萌芽》
时间刻度
致广大
尽精微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家要懂这个世界”——从毕飞宇《青衣》谈起
被引量:
2
5
作者
来颖燕
机构
《上海文学》
杂志社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文摘
本文从毕飞宇的小说《青衣》切入,兼及他的《地球上的王家庄》等作品,探究毕飞宇的小说如何在俗世和高冷、具体和抽象、及物与不及物之间往复博弈、谋得平衡。这其中潜有毕飞宇一以贯之的小说创作理念:“好小说要有具体的细节和生动的形象,但同时它又应该有抽象性和概括力。”这也成就了毕飞宇的语言特质:简洁却具有一种格言的力量,狡黠而又夸张幽默。
关键词
毕飞宇
《青衣》
俗骨
调性
形而上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篇小说的情节与感觉
被引量:
1
6
作者
来颖燕
机构
《上海文学》
出处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81,共6页
文摘
小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从来扑朔迷离——它表现真实,又逃离真实;它从现实世界的根系里汲取所有的养分和要素,又自洽地葆有独立的品格。它注定要陷入指向寰宇的决心与言短意长的体裁限制的裂隙之中,但正是这间隙逼迫它不断变换身形,腾挪脚步,去靠近和追随现实。对于小说一类中篇幅最受限的短篇而言,这样的悖论最为显眼。但这种限制却如显色剂,放大了真相——小说与现实,既纠缠又平行,如同在绘画的领域里,大自然有自己的法则,而颜料和画笔同样有着自己的法则,但二者注定相遇,并互相激发。
关键词
逃离
悖论
短篇小说
分类号
I207.42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实坐标中的虚构约定--读林棹《潮汐图》
7
作者
来颖燕
机构
《上海文学》
杂志社编辑部
出处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75,共5页
文摘
打开《潮汐图》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与作者林棹拟下了一个虚构约定。小说在起首就开宗明义:“我是虚构之物。我不讲人物,因为我根本不是人。我有过许多名字,它们一一离我而去,足以凑成我的另一条尾巴。……我是虚构之物,是尚未定型的动物。”尽管在之后的故事里,我们得以把这个重要的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的“我”--一只离奇古怪的雌性巨蛙的形象一点点拼凑完整,但一开始“我是虚构之物”的宣言,已经无法让这只巨蛙从容地在现实世界拥有具体而明确的位置,但它所涉之处,又皆在现实的坐标之中,于是,《潮汐图》的波澜在虚幻与真实之间起伏摇摆。
关键词
第一人称叙述者
巨蛙
虚幻与真实
虚构
潮汐
约定
开宗明义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寻根’思潮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学术工作坊笔谈
黄子平
李庆西
韩少功
陈思和
许子东
李杭育
陈晓明
王尧
宗仁发
张清华
洪治纲
来颖燕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区间的交叠——海飞的“故事海”与“大世界”
来颖燕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文学期刊与“文学策展”
来颖燕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致广大而尽精微——朱婧小说里的光与美
来颖燕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小说家要懂这个世界”——从毕飞宇《青衣》谈起
来颖燕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短篇小说的情节与感觉
来颖燕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现实坐标中的虚构约定--读林棹《潮汐图》
来颖燕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