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cDNA文库的构建及铁结合蛋白基因(Ferritin)序列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贺静静 李晔 +6 位作者 李太武 苏秀榕 王孟前 李松伟 周军 马斌 李强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9-295,共7页
取正常泥蚶肌肉组织获得总RNA,纯化mRNA后,利用含SfiⅠ酶切位点的CDSⅢ引物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通过LD-PCR合成cDNA双链,经胶回收除去短片段,与pDNR-LIB载体进行连接,电转化到大肠杆菌DH10B中,构建形成原始文库,进行滴度测试和重组率... 取正常泥蚶肌肉组织获得总RNA,纯化mRNA后,利用含SfiⅠ酶切位点的CDSⅢ引物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通过LD-PCR合成cDNA双链,经胶回收除去短片段,与pDNR-LIB载体进行连接,电转化到大肠杆菌DH10B中,构建形成原始文库,进行滴度测试和重组率鉴定。结果表明原始文库的滴度为3.17×105cfu/ml,重组率为86.3%,插入片段多在500—2500bp间。随机挑选458个克隆测序,经分析获得94种已知基因及87种未知基因。其中包括铁结合蛋白(Ferritin)的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序列全长895bp,5'-端非编码区为163bp,3'-非编码区为213bp,开放阅读框为519bp,编码172个氨基酸。推测其蛋白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0kDa和4.89。氨基酸序列与皱纹盘鲍、太平洋牡蛎、血红扇头蜱、文昌鱼、中华蟾蜍、非洲爪蟾、小家鼠以及人等的同源性有62%—82%。比对结果表明,铁结合蛋白基因在动物进化中高度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文库 序列分析 泥蚶 铁结合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卵子发生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顾晓英 竺俊全 +2 位作者 许式见 尤仲杰 王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8,共6页
采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卵巢结构及卵子发生过程的形态学变化,以探究可口革囊星虫卵子发生过程及特征。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的卵巢位于收吻肌基部,由小叶组成的带状或块状组织。卵原细胞在卵巢中发育至早期卵母细胞时期单... 采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卵巢结构及卵子发生过程的形态学变化,以探究可口革囊星虫卵子发生过程及特征。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的卵巢位于收吻肌基部,由小叶组成的带状或块状组织。卵原细胞在卵巢中发育至早期卵母细胞时期单个或成团脱离卵巢入体腔液中,卵母细胞团细胞很快分离为单个细胞;卵母细胞在体腔液中发育成熟后进入肾管;生发泡破裂是卵母细胞成熟的标志;体腔中卵母细胞无滤泡膜,卵黄膜的形成与发育靠卵母细胞本身;卵径小于60μm的卵母细胞呈圆形,卵径大于60μm的卵母细胞为卵圆形,形态上成熟的卵母细胞短径约115—120μm、长径约140—145μm、卵黄膜厚7—9μm。以卵原细胞与卵母细胞发育的形态学特征为依据,将可口革囊星虫的卵子发生过程划分为:卵原细胞增殖期(卵径<10μm)、卵母细胞小生长期(卵径10—20μm)、卵母细胞大生长期Ⅰ(卵径20—60μm)、卵母细胞大生长期Ⅱ[大小为(60μm×70μm)—(120μm×145μm)]、卵母细胞成熟期及退化期6个阶段,反映了可口革囊星虫卵子发生过程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口革囊星虫 卵子发生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