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复杂性与分形叙事——建构一种新的叙事理论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龙迪勇
-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
<鄱阳湖学刊>
-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0,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叙事的空间维度研究"阶段性成果(07CWZ007)
-
文摘
抽象总是在某种框架之下进行的,框架不同,所抽象出的对象的面貌也就不一样,时间、空间、因果等范畴就是这样的框架。在以往的经典叙事学研究中,"时间"、"因果"范畴占据着支配性地位,且往往把因果关系简化成一对一的线性关系,由此形成根深蒂固的因果—线性叙事模式。事实上,一对一的线性序列不过是因果关系的理想状态或特殊范例,其更为一般的状态是"多对一"与"一对多",可将建立在此种因果关系基础上的非线性叙事模式命名为"分形叙事"。"分形叙事"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多对一",强调的是多因一果,是一种面向"过去"的分形;"一对多"强调的则是一因多果,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分形。
-
关键词
复杂性
非线性叙事
分形叙事
时间性
因果性
-
分类号
I054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论中国茶文化研究的跨学科趋势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俊暐
-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鄱阳湖学刊>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3,共3页
-
文摘
尽管对茶文化研究古已有之,但将其作为一门真正的甚或独立的学科,却是近二十多年的事。一直以来,许多茶文化研究仍然限于茶事的罗列、材料的整理以及对器物的形式研究,缺乏系统的、深层次的理论建构,但这并不妨碍有志之士从更深、更新的角度去拓宽中国茶文化研究的理论视野。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些年来,中国茶文化研究陆续与其他学科开始了跨学科研究,特别是不少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均从不同的专业切入,以新视角观照中国茶文化。这些尝试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求新求异,更可作为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另一种出路。当然,新的角度与方法并不意味着绝对的进步,也正是因为“新”,所以有可能存在一些尚需谨慎论证的问题,也必然引发更多争议。但我们也相信,这种争议能成为前进的动力。
-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
跨学科
博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
学术研究
茶事
整理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农业文明与中国古典诗词的蔬菜书写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胡颖峰
-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鄱阳湖学刊>编辑部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0-134,共5页
-
文摘
"自然书写"是近年来随着过度工业化发展后,人类环保意识崛起下颇受关注和推广的一个文学主题。虽然"自然书写"这一名词大部分是用在当代文学里,但在历史悠久的古典文学中已有一个传统。缘于道家的自然,是《老子·二十五章》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宇宙运行的最高法则,其内容就是"自然而然",或径曰"纯任自然"。(1)老子提出的是对世界的整体观照。文学中的自然则较限于自然物,
-
关键词
古典诗词
书写
农业文明
道法自然
蔬菜
中国
工业化发展
环保意识
-
分类号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中国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的非叙事性话语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琦
-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鄱阳湖学刊>编辑部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20-25,33,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与都市文化"(2009JJD840013)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院级课题青年项目"中国早期都市流行歌曲叙事与传播研究"(编号1108)
-
文摘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词作家设置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干预叙述者,通过这些叙述者,他们巧妙地运用公开的评论、隐蔽的评论以及含混的评论等多种非叙事性话语或直接或间接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主张。本文重点探究中国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的非叙事性话语的含义、类型及特点,并试图探讨非叙事性话语在歌曲叙事中发挥的功能。
-
关键词
中国早期都市流行歌曲
叙事
非叙事性话语
-
Keywords
the urban pop music in early China
narrative
non-narrative discourse
-
分类号
J61
[艺术—音乐]
-
-
题名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的和谐
被引量:1
- 5
-
-
作者
余悦
-
机构
江西社会科学杂志社
<鄱阳湖学刊>
-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19,共3页
-
文摘
今年8月,第八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在银川召开。学者们就当前学术期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从学术期刊的生存环境、自身规律、社会责任、时代要求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当下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新思路:其一,面对市场经济,提出学术期刊的共享性和外部性存在,使得它不适合市场动作,只能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由政府与相关科研机构买单。其二,学术期刊评价问题,转载期刊和评价机构必须秉持公正客观的立场和态度,改变目前学术活动中对转载和引用的过度倚重,要考虑调整评价办法和标准。其三,要体现学术品牌的价值,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学术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通过提升学术期刊的品牌来实现,既要担当社会责任,又要承载历史使命。其四,期刊的信息化建设,将推动着期刊工作的变革、创新和发展。期刊社要采取各种措施,提升办刊人的素质。本次论坛多有精彩之论,这里仅以笔谈的形式摘其要而发表,以飨读者。
-
关键词
社会责任
和谐
历史
学术期刊
职业道德
办刊方向
立德
立功
-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B83-02
[哲学宗教—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