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世界的眼光反思自我以健康的期刊生态重构学术--“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综述 |
侯小丰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2
|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媒体30年的生态学返观 |
高翔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3
|
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 |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4
|
辽代契丹服饰考略 |
张国庆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7
|
|
5
|
太平天国奠都前南京人口考论 |
侯竹青
陈志刚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6
|
“异化理论”中的自由观透视——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侯小丰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7
|
“生态人”假设的当代困境及解决 |
李凡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8
|
秦汉至明清时期北部中国华夷观念演变的几个特点——兼论华夷观在华夷族群封贡体系中的地位 |
陈志刚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9
|
先秦时期的华夷观念及其演变 |
陈志刚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0
|
“十七年”东北工业小说的自我解构 |
高翔
夏永为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1
|
明朝在朝鲜之役前后的军事情报活动论析 |
陈志刚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2
|
生态-消费悖论下的居民消费引导机制研究 |
李凡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3
|
东北现代家族小说本土性探索品格论析——以《科尔沁旗草原》为例 |
刘瑞弘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4
|
略论辽国军队的征调制度 |
张国庆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5
|
交邻有道,实为保土之方:论明代封贡体系的重心与本质 |
陈志刚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6
|
东北沦陷时期家族小说的主流话语与叙事模式 |
刘瑞弘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7
|
普列汉诺夫的文艺生态观 |
高翔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8
|
早期《新青年》散文的意义生成与文体确立 |
高翔
刘瑞弘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9
|
辽朝军名杂考 |
张国庆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20
|
数字时代学术媒体的模式选择 |
高翔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