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法定刑立法的改进与完善——以明确性原则为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建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58,共6页
法定刑是立法者在为具体犯罪配置刑种和刑度时所采取的方式,采取不同的法定刑立法,不仅会影响分则条文明确与否,而且会对司法人员能否准确、适当地裁量刑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而法定刑是刑法立法必须重视与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由于绝... 法定刑是立法者在为具体犯罪配置刑种和刑度时所采取的方式,采取不同的法定刑立法,不仅会影响分则条文明确与否,而且会对司法人员能否准确、适当地裁量刑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而法定刑是刑法立法必须重视与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由于绝对确定的法定刑与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性缺陷,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无疑是我国法定刑立法的理想选择。为了彻底贯彻相对确定的法定刑立法模式,有必要对我国现行法定刑立法进行审视、批判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刑 明确性原则 法定刑模式 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确刑法规范的违宪审查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军 《法治研究》 2010年第4期66-69,共4页
刑法的明确性原则以人权保障为价值诉求,明确性意味着国家发动刑罚权的条件是有限且具体的。只有明确的刑法规范才能真正制约和规范刑罚权,有效保障民众的法自由和法安全,而不明确的刑法则不仅会导致民众行为的萎缩,而且会造成司法机关... 刑法的明确性原则以人权保障为价值诉求,明确性意味着国家发动刑罚权的条件是有限且具体的。只有明确的刑法规范才能真正制约和规范刑罚权,有效保障民众的法自由和法安全,而不明确的刑法则不仅会导致民众行为的萎缩,而且会造成司法机关适用刑法的恣意。对于不明确的刑法规范,各国违宪审查机关大都依据"不明确即无效"的理论,裁决其无效。在构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时,由制刑权的专属性特征所决定,不宜机械模仿国外的模式,应设立宪法委员会,作为从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并代表其行使违宪审查权的专门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确性 违宪审查 人权保障 宪法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