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江海学刊》改版问题的汇报 被引量:1
1
作者 姚北桦 《江苏社会科学》 1984年第9期22-24,共3页
现在我就《江海学刊》明年改版问题,向社联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作一汇报。《江海学刊》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刊物。一九八二年复刊以来,在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院、省社联的领导下,在全省专家、学者和社... 现在我就《江海学刊》明年改版问题,向社联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作一汇报。《江海学刊》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刊物。一九八二年复刊以来,在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院、省社联的领导下,在全省专家、学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支持下,刊物发表了一批优秀或比较优秀的学术论文,反映了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推动和繁荣学术研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改版 学术论文 学刊 最新研究成果 哲学社会科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经济社会 常务理事 社会科学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协同:走向现代治理的主体建构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天勇 韩璞庚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30,共4页
现代治理是社会各方参与合作共治的过程,能否建立起适应现代治理的主体体系是决定治理成败的首要因素。治理主体体系与治理格局是辩证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治理主体就会支撑起什么样的治理格局。我国的治理主体和治理格局先后经历了一元主... 现代治理是社会各方参与合作共治的过程,能否建立起适应现代治理的主体体系是决定治理成败的首要因素。治理主体体系与治理格局是辩证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治理主体就会支撑起什么样的治理格局。我国的治理主体和治理格局先后经历了一元主体与政治全能主义、多元主体与"强政府—弱市场—弱社会"治理格局、多元协同主体与"强政府—强市场—强社会"治理格局的演变。建立支撑现代治理的主体体系,要着重推进各治理主体的治理范围、治理权力的科学划界;要分别抓住简政放权、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地位的形成和强化社会管理的突破口;要建立健全多元主体体系的制度机制和法律法规并依法施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治理 治理主体 治理格局 建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学视角下的生态文明趋势及生态反思与生态自觉--关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希刚 韩璞庚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6-61,共6页
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认识前提,它包括生态文明意识、生态问题反思与生态人性自觉。在生态意识层面上,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趋势,在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始终伴随着人学思想的演变与影响。... 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认识前提,它包括生态文明意识、生态问题反思与生态人性自觉。在生态意识层面上,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趋势,在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始终伴随着人学思想的演变与影响。在生态反思的层面上,顺应工业革命的近代人学思想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形成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自然观,是现代生态环境恶化的思想根源。在生态自觉的层面,生态文明的转向需要倡导促进生态文明的新的人学,在促进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人性的完善,使人成为与生态文明社会相适应的生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思想 生态文明 生态共识 生态反思 生态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丁卯胡乱”与清鲜初期交涉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4
作者 魏志江 潘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8-231,共4页
1627年,后金汗皇太极以征讨盘踞皮岛之明将毛文龙为名,发动了对朝鲜的战争,史称“丁卯胡乱”。丁卯之役迫使朝鲜在江都和平壤盟誓,与后金结成“兄弟之邦”。这两个盟约与丙子之役(1936年)时强迫朝鲜国王奉表称臣,性质具有根本的不同。... 1627年,后金汗皇太极以征讨盘踞皮岛之明将毛文龙为名,发动了对朝鲜的战争,史称“丁卯胡乱”。丁卯之役迫使朝鲜在江都和平壤盟誓,与后金结成“兄弟之邦”。这两个盟约与丙子之役(1936年)时强迫朝鲜国王奉表称臣,性质具有根本的不同。至于岁币,实际上是作为兄弟之邦的朝鲜向后金赠送礼物而已。因此,丁卯胡乱所导致的结果,并未形成所谓的金鲜之间的朝贡关系,而只是后金在政治上取得了与朝鲜平等的“兄弟之邦”之地位,经济上达到了迫使朝鲜献纳礼币及其开市通商的目的,从而有助于解决后金国内经济困乏与其势力急剧扩张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后金(清朝) 朝鲜 “丁卯胡乱” 清鲜交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真与高丽曷懒甸之战考略 被引量:7
5
作者 魏志江 潘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2-120,共9页
文章对金建国前女真与高丽曷懒甸之战的背景、过程及尹■九城撤废等问题作了详尽的考证,并指出丽真曷懒甸之战的结果,加速了女真诸部的统一,也阻止了高丽向东北地区的扩张。
关键词 女真 高丽 丽真曷懒甸之战 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的困境与启蒙理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淑静 丁惠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3,共4页
现代性的困境就是统一性规范的缺失,而造成这一困境的深刻的根源就是启蒙理性二元对立的逻辑,也就是以主体性原则为中心的意识哲学范式。要在深层解决现代性与启蒙理性的纠缠关系,一方面启蒙理性导致了现代性的困境,而另一方面也正是启... 现代性的困境就是统一性规范的缺失,而造成这一困境的深刻的根源就是启蒙理性二元对立的逻辑,也就是以主体性原则为中心的意识哲学范式。要在深层解决现代性与启蒙理性的纠缠关系,一方面启蒙理性导致了现代性的困境,而另一方面也正是启蒙理性为现代性困境的解决提供了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启蒙理性 意识哲学范式 现代性 主体间性 交往理性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 被引量:18
7
作者 范旭斌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47,共5页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社会上各种不同的利益,尤其是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需要立法、行政、司法保障,即立法...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社会上各种不同的利益,尤其是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需要立法、行政、司法保障,即立法者对此做出概括性规定,并通过宪法解释明确公共利益的内涵,在具体立法中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行政机关依据正当程序对此进行具体的判断;在出现纠纷时启动司法程序,由法院针对个案中的具体事实,进行最后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个人利益 对立统一 法律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历史”的秘密——从“法哲学批判”走向“经济学批判”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淑静 丁惠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7-39,共3页
"劳动"是"历史"的秘密。马克思坚信,历史不是抽象的,历史是现实的。而要使历史从抽象走向现实,就必须使劳动从抽象走向现实。"抽象历史"的根源是"抽象劳动"。"剩余价值"直捣"... "劳动"是"历史"的秘密。马克思坚信,历史不是抽象的,历史是现实的。而要使历史从抽象走向现实,就必须使劳动从抽象走向现实。"抽象历史"的根源是"抽象劳动"。"剩余价值"直捣"抽象劳动"的心脏,但"剩余价值"在窥见了劳动的本质的同时证实了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丧失了人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和剩余价值的分析揭示了劳动以及从事劳动的人的真实面目: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是人的存在方式。"现实的人"从事的"现实劳动"展现的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历史 法哲学批判 经济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朝隐逸情调与美学风貌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功正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74-78,共5页
中国隐逸的历史状貌及其在六朝的表现 隐逸是中国社会的中上士层的特有现象,它几乎绵延于整个历史进程中,它是由中国士与社会统治集团之间的特有关系所决定的。这种关系在处置上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张缩余地。儒家提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中国隐逸的历史状貌及其在六朝的表现 隐逸是中国社会的中上士层的特有现象,它几乎绵延于整个历史进程中,它是由中国士与社会统治集团之间的特有关系所决定的。这种关系在处置上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张缩余地。儒家提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藏”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生活 陶渊明 朝隐 谢灵运 世说新语 魏晋六朝 文学审美活动 隐逸思想 东晋南朝 寻阳三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的巨丽形态──汉赋美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功正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7-83,共7页
关键词 汉赋 巨丽 美学 赋家 《七发》 司马相如 《天子游猎赋》 扬雄 子虚 审美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挑战与学术理论期刊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璞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共2页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学术理论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 学术研究市场 中国期刊 国内期刊 文化市场 全球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园诗义界新论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132,共8页
田园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名称发端于唐宋人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明清时期,田园诗开始用来指称一类题材的陶诗或一个流派的诗作,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内涵,并与田家诗概念混同使用;现当代以来,田园诗的狭义与广义内涵分... 田园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名称发端于唐宋人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明清时期,田园诗开始用来指称一类题材的陶诗或一个流派的诗作,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内涵,并与田家诗概念混同使用;现当代以来,田园诗的狭义与广义内涵分别被文学批评家强调和突出。近些年,人们开始对田园诗进行定义,虽逐步完备,但仍有欠周密之处。从词源学的角度看,田园一词兼有田庄别业和农村两种涵义,田园诗就是以这两种意义上的田园为空间场景,以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和日常生活为题材,以士人和农民为主要人物形象,以乐和苦为基本主题的诗歌,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诗 概念界定 狭义 广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周扬的文艺思想 被引量:3
13
作者 庄锡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19-25,共7页
论新时期周扬的文艺思想庄锡华与许多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折磨致死的文论家相比,周扬是幸运的。劫后余生,终于迎来了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新时期。周扬获得了一次弥足珍贵的机会,可以从容不迫地对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想踬蹶坎坷的历史进行... 论新时期周扬的文艺思想庄锡华与许多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折磨致死的文论家相比,周扬是幸运的。劫后余生,终于迎来了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新时期。周扬获得了一次弥足珍贵的机会,可以从容不迫地对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想踬蹶坎坷的历史进行一次严肃的反思,对自己的曲折心路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创作方法 新时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文艺与政治 左翼文艺 周扬文艺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 “两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春兰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3期53-57,共5页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基础,保持养老保险基金长期的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运作的根本目标。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省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严重,具体体现在:基金需求加大、支出增加;基金区域间发展不平...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基础,保持养老保险基金长期的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运作的根本目标。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省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严重,具体体现在:基金需求加大、支出增加;基金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个人账户"空帐"日益严重;基金收支缺口不断扩大等。本文在对江苏省基金收支失衡分析的基础上,对基金收支失衡进行了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等四个方面的原因分析。为实现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本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例如: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减隐性债务;差别化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基金征缴率;确保基金保值、增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收支失衡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适度人口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如勇 《西北人口》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本文对中国适度人口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分析了中国适度人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中国适度人口研究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 适度人口 人口控制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国内法兰克福学派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涛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46,共3页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存在时间最长、对当代西方社会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支,自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兴起之际,法兰克福学派就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在近年来对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审理中,...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存在时间最长、对当代西方社会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支,自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兴起之际,法兰克福学派就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在近年来对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审理中,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丰硕成果,总体研究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出现了不少文献基础扎实、理解准确、立论公允的上乘之作。当前的研究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在对学派的专题性研究上,现代性问题、大众文化批判取代以往的资本主义论和美学,成为重点;第二,个案研究上,在哈贝马斯研究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同时,过去不太受重视的阿多诺研究和本雅明研究成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战略切入点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芸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8-222,共5页
节约型城市是将节约经济模式贯穿和渗透在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高科技基础之上进行生产消费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但在节约型城市的建设中节约型经济体系不够健全,城市生态建设滞后,政策和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 节约型城市是将节约经济模式贯穿和渗透在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高科技基础之上进行生产消费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但在节约型城市的建设中节约型经济体系不够健全,城市生态建设滞后,政策和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影响节约型城市的构建。当前亟须完善节约经济、政府支持、培育节约型社区,以指标评估为监测器,促进节约型城市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型城市 节约经济 节约型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美学之精神结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功正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24-131,共8页
本文把中国文学美学之精神作为结构来考察,认为它具有组合型特征。在结构现象体上,内外层的交融构成宏博的意识机制;在总体精神上,是人文、现实、玄远、天人合一、生命、宇宙精神的复合体;在表现形式上,区域体文化精神差异性显著;在具... 本文把中国文学美学之精神作为结构来考察,认为它具有组合型特征。在结构现象体上,内外层的交融构成宏博的意识机制;在总体精神上,是人文、现实、玄远、天人合一、生命、宇宙精神的复合体;在表现形式上,区域体文化精神差异性显著;在具体形态上,具有雅、俗两种类型;在审美理想上是“圆”的完美精神,在审美方式、思维上,是视觉思维的全幅展示,感觉经验的贯通、审美情调的典雅空灵。类型性情感结构与主体相关,有对应性物象,个人心态不断选择沉淀的意象,遂形成审美体验上沉淀式的经验回味和新感觉经验的移入。由此所规范的审美功能也是组合型的,这一切便使得美学精神繁富万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美学效应 美学精神 情感结构 精神结构 文化精神 审美理想 审美体验 组合型 审美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型美学——《诗》《骚》美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功正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41-46,共6页
海内外对《诗》《骚》影响中国诗学的作用,谈论了何止万语千言,但其眼点都是《诗》《骚》的艺术表现技巧,很少从深度层次上去探究、说明。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说:“遇有浮沉,时有得失。畴才汇于末世,利禄萃其性灵;廊庙山林,... 海内外对《诗》《骚》影响中国诗学的作用,谈论了何止万语千言,但其眼点都是《诗》《骚》的艺术表现技巧,很少从深度层次上去探究、说明。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说:“遇有浮沉,时有得失。畴才汇于末世,利禄萃其性灵;廊庙山林,江湖魏阙,旷世而相感,不知悲喜之何从;文人情深于诗骚,古今一世也。”《诗》《骚》美学之所以被中国文人所接收,并代代相承,其更深原因何在呢?这正是我们所要接触并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精神 中国诗学 原型 诗经 中国文人 中国文学 审美化 表现技巧 章学诚 群体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历史进程与存在方式之重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总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6-142,160,共8页
超越政治史规范下的文学史观,是重建唐诗史论构架的关键;而对其文学体式、艺术渊源、时代精神、文化特征诸端的剖析与省察,是重构唐诗史的理论基点,从而在文学与历史的双重属性、审美与现实的两重层面认识中,见出其历时性与共时性兼具... 超越政治史规范下的文学史观,是重建唐诗史论构架的关键;而对其文学体式、艺术渊源、时代精神、文化特征诸端的剖析与省察,是重构唐诗史的理论基点,从而在文学与历史的双重属性、审美与现实的两重层面认识中,见出其历时性与共时性兼具、互涵、统一的时序结构与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方式 唐诗 历史进程 文学传统 时代精神 文学史 社会心理 诗歌创作 唐代诗歌 政教文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