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哲学研究何处去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阁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2,共4页
当前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学术主义与非学术化交错并存,二是庸俗主义泛滥。其结果就是使哲学越来越远离生活。而化解这两方面问题的一个可能的途径就是回归马克思的生活哲学,即那种把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主动参与... 当前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学术主义与非学术化交错并存,二是庸俗主义泛滥。其结果就是使哲学越来越远离生活。而化解这两方面问题的一个可能的途径就是回归马克思的生活哲学,即那种把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主动参与生活并以人类的幸福和他人的完美为最高诉求的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学术主义 非学术化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与生产力理论的逻辑联系
2
作者 张西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7-61,共5页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观 生产力理论 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世纪 新的“历史”——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评介
3
作者 邱实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48-150,共3页
高等教育出版社近期推出的《中国历史》(六卷本)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该书由著名史学家张岂之先生主编 ,汇聚数十名史学专家 ,历时七载 ,数易其稿 ,精心撰著而成。与已往历史教材相比 ... 高等教育出版社近期推出的《中国历史》(六卷本)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该书由著名史学家张岂之先生主编 ,汇聚数十名史学专家 ,历时七载 ,数易其稿 ,精心撰著而成。与已往历史教材相比 ,该书呈现出下列特点 :一、内容全面、丰富 ,史料可靠、可信 ,论述平实、公允 ,文字明白晓畅。二、吸取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重新认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 ,不断校正过去的偏颇 ,体现出与时共进的显著特点。三、继承了史论结合的修史系统 ,所作议论要言不繁 ,恰到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大学教材 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