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左派电影族群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卫防
张文燕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共11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内地"文革"的影响和香港本土化意识的觉醒等原因,香港左派电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颓势。在这种氛围中,香港左派电影族群怀着爱国热情和对电影的挚爱,依然在延续人文脉流、保持写实传统、完善类型等方面做...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内地"文革"的影响和香港本土化意识的觉醒等原因,香港左派电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颓势。在这种氛围中,香港左派电影族群怀着爱国热情和对电影的挚爱,依然在延续人文脉流、保持写实传统、完善类型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美学贡献,并极力维系着曾经辉煌的左派文化;同时,尽管处于颓势之中,却仍在演艺人才培养、院线业的开拓及内地纪录片的发行等方面做出了产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左派电影
族群
美学贡献
文化贡献
产业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国后具有内地背景的香港电影公司成立新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卫防
张文燕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30,共11页
新中国成立后,"南下"香港的内地影人和部分香港本土影人在香港合作成立了诸多具有内地背景的电影公司。其中,张善琨的长城影业公司被改组为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张善琨等人离开。其中的原因有多种说法,但新资料进一步证明,...
新中国成立后,"南下"香港的内地影人和部分香港本土影人在香港合作成立了诸多具有内地背景的电影公司。其中,张善琨的长城影业公司被改组为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张善琨等人离开。其中的原因有多种说法,但新资料进一步证明,张善琨的离开主要是经济原因。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初期较为复杂的人员构成,使其既没有完全陷入意识形态的教化漩涡,保持着旧上海商业电影的制作路线;同时又与新中国政权有着过密的关系,并很快成为香港左派电影的重要阵地。建国初期香港粤语电影的颓势,为"左派"影人占领粤语片阵地、团结香港粤语影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刘少奇对香港粤语电影的批示,促成了内地政府出资在港成立了专门拍摄粤语电影的新联影业公司的"大手笔"。在其影响下,中联影业公司等具有精良制作水准的粤语片公司相继成立,扭转了香港粤语电影的颓势。"长城"、"新联"成立后,香港进步电影队伍相对稳定,但"递解出境"事件的发生,在港的进步影人仍存的乱向,以及夏衍对朱石麟等人的托付,又促成了凤凰影业公司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背景
香港电影公司
成立新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革”时期香港左派电影的创作和发行实况新探
3
作者
赵卫防
张文燕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6,共9页
20世纪60年代后期,香港社会和香港电影开启了本土化转型之路,娱乐化成为这种转型的主体诉求。在此语境下,香港左派电影族群却深受内地的影响,在创作上体现出了与内地电影的互文性,显现出了政治挂帅下概念化和公式化的美学同质化现象,出...
20世纪60年代后期,香港社会和香港电影开启了本土化转型之路,娱乐化成为这种转型的主体诉求。在此语境下,香港左派电影族群却深受内地的影响,在创作上体现出了与内地电影的互文性,显现出了政治挂帅下概念化和公式化的美学同质化现象,出品影片渐渐远离了香港观众。相应地,香港电影产业也遭遇颓势,制片数量严重下滑,两地之间的电影输出输入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境况。直至内地改革开放之后,香港左派电影虽有一定的恢复,但颓势却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左派电影
本土化
互文性
颓势
输出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左派电影族群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卫防
张文燕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电影
电视艺术研究所
中国
电影
艺术研究中心
<当代电影>编辑部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C026)
文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内地"文革"的影响和香港本土化意识的觉醒等原因,香港左派电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颓势。在这种氛围中,香港左派电影族群怀着爱国热情和对电影的挚爱,依然在延续人文脉流、保持写实传统、完善类型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美学贡献,并极力维系着曾经辉煌的左派文化;同时,尽管处于颓势之中,却仍在演艺人才培养、院线业的开拓及内地纪录片的发行等方面做出了产业贡献。
关键词
香港左派电影
族群
美学贡献
文化贡献
产业贡献
Keywords
Hong Kong left-wing film
group
contribution to film art
cultural legacy
contribution to film industry
分类号
J9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国后具有内地背景的香港电影公司成立新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卫防
张文燕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电影
电视艺术研究所
中国
电影
艺术研究中心
<当代电影>编辑部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30,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基金项目(09BC026)
文摘
新中国成立后,"南下"香港的内地影人和部分香港本土影人在香港合作成立了诸多具有内地背景的电影公司。其中,张善琨的长城影业公司被改组为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张善琨等人离开。其中的原因有多种说法,但新资料进一步证明,张善琨的离开主要是经济原因。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初期较为复杂的人员构成,使其既没有完全陷入意识形态的教化漩涡,保持着旧上海商业电影的制作路线;同时又与新中国政权有着过密的关系,并很快成为香港左派电影的重要阵地。建国初期香港粤语电影的颓势,为"左派"影人占领粤语片阵地、团结香港粤语影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刘少奇对香港粤语电影的批示,促成了内地政府出资在港成立了专门拍摄粤语电影的新联影业公司的"大手笔"。在其影响下,中联影业公司等具有精良制作水准的粤语片公司相继成立,扭转了香港粤语电影的颓势。"长城"、"新联"成立后,香港进步电影队伍相对稳定,但"递解出境"事件的发生,在港的进步影人仍存的乱向,以及夏衍对朱石麟等人的托付,又促成了凤凰影业公司的诞生。
关键词
内地背景
香港电影公司
成立新探
Keywords
mainland background
Hong Kong film companies
a new study on establishment
分类号
J9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革”时期香港左派电影的创作和发行实况新探
3
作者
赵卫防
张文燕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电影
电视艺术研究所
中国
电影
艺术研究中心
<当代电影>编辑部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6,共9页
文摘
20世纪60年代后期,香港社会和香港电影开启了本土化转型之路,娱乐化成为这种转型的主体诉求。在此语境下,香港左派电影族群却深受内地的影响,在创作上体现出了与内地电影的互文性,显现出了政治挂帅下概念化和公式化的美学同质化现象,出品影片渐渐远离了香港观众。相应地,香港电影产业也遭遇颓势,制片数量严重下滑,两地之间的电影输出输入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境况。直至内地改革开放之后,香港左派电影虽有一定的恢复,但颓势却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关键词
香港左派电影
本土化
互文性
颓势
输出输入
Keywords
Hong Kong left-wing films
localization
intertextuality
declining trend
import and export
分类号
J9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左派电影族群的历史贡献
赵卫防
张文燕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建国后具有内地背景的香港电影公司成立新探
赵卫防
张文燕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文革”时期香港左派电影的创作和发行实况新探
赵卫防
张文燕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