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拒绝平庸:诗歌小众时代的精神对话
1
作者 李少君 张清华 +4 位作者 汪政 何言宏 子川 黄礼孩 马铃薯兄弟 《扬子江(评论)》 2011年第4期77-84,共8页
值《扬子江》诗刊改版之际,本刊邀请《扬子江》诗刊特聘执行主编子川,与诗歌评论家汪政、张清华、何言宏,诗人李少君、马铃薯兄弟,诗歌民刊《诗歌与人》主编黄礼孩等,就诗歌与时代、诗歌刊物的品格、官刊与民刊等话题进行笔谈。
关键词 诗歌 精神对话 平庸 扬子江 评论家 张清华 诗刊 主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文学批评观——广东青年文学批评家十人谈
2
作者 张奥列 郭小东 +7 位作者 陈志红 陈剑晖 贾益民 潘智彪 何龙 谭加洛 李挺奋 陈实 《学术研究》 1986年第5期88-91,共4页
张奥列(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当今文学批评,已经同哲学、美学紧紧融合,具有宏观的气度,思辨的色彩。批评回到了自身,不再是创作的附庸。它具有独立的意识,自身的价值。但是,文学批评的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是否又潜藏着某种令人思虑的东西... 张奥列(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当今文学批评,已经同哲学、美学紧紧融合,具有宏观的气度,思辨的色彩。批评回到了自身,不再是创作的附庸。它具有独立的意识,自身的价值。但是,文学批评的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是否又潜藏着某种令人思虑的东西呢?文学批评观的多元,是批评个性的寻求。今天,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批评模式,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去进行文学批评。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可以是鉴赏评判的,也可以是哲学思辨的;可以远距离审视,也可以近身切入。但不管何种方法,都离不开批评的研究对象——创作本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艺批评 批评家 批评观 文学作品 批评个性 思维方式 文学创作 发展态势 批评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