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阈中的“服务产品”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峰明 牛变秀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111,共14页
“服务劳动”和“服务产品”同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或者说,第三产业发展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系问题,是劳动价值论争论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长期以来没有给以科学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对主张“拓展”创造价值的“劳动”的... “服务劳动”和“服务产品”同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或者说,第三产业发展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系问题,是劳动价值论争论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长期以来没有给以科学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对主张“拓展”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含义和适用范围的“拓展论”提出质疑,并以马克思的原典理论为依据,阐明:(1)服务劳动与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时代不容忽视的问题。马克思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从正面系统、直接地阐发了自己的见解。(2)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看,一小部分服务劳动因其生产物质产品而在“可能性”上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绝大多数服务劳动因其中耗费的服务劳动力商品和其他物质商品而具有价值,但本身则不创造价值。一切服务劳动和服务产品,只要它们是商品并具有价值,就必然是“物质的”,或者说是物质的东西所具有的。服务产品的商品特征和价值规定,与其中的非物质内容比如它的政治的、精神文化的内容,与它的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规定没有任何关系。(3)要正确认识服务劳动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必须辩证地看待社会的“劳动体系”。社会生产的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劳动的性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同时这些劳动又密切相联,彼此不可或缺。不创造价值的劳动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更不意味着就是剥削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服务劳动 服务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文明发展观的主体新建构 被引量:3
2
作者 邢久强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34,共4页
人类要走出困境,需要自觉的主体精神的觉醒,并且要将这种自觉的主体精神具体化为指导人类发展的实践理念,即形成合理的合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观。新的人类文明发展观,是以自觉的主体性为其哲学内核的,它要求主体性的自觉弘扬,要求... 人类要走出困境,需要自觉的主体精神的觉醒,并且要将这种自觉的主体精神具体化为指导人类发展的实践理念,即形成合理的合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观。新的人类文明发展观,是以自觉的主体性为其哲学内核的,它要求主体性的自觉弘扬,要求人类理性的合理运用,要求用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要求以更新了的自觉的人类中心意识、人类主体意识去寻求自由之路。本文从主体发展观、理性发展观、类发展观和新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四个方面来阐述新的发展观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发展观 理性发展观 人类发展观 人类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
3
作者 杜蕊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00,104,共4页
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的提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北京深化改革开放、应对现实挑战、建设和谐首都的一个新宣示。它立足我国现代化进程,结合首都资源禀赋、比较优势、阶段特性,依托先进技术基础和科... 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的提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北京深化改革开放、应对现实挑战、建设和谐首都的一个新宣示。它立足我国现代化进程,结合首都资源禀赋、比较优势、阶段特性,依托先进技术基础和科技创新经验,利用奥运后迅速汲取的全球交往能力和影响,扩大规模效应、后发效应、整合效应,实现从资源到权力的转化,提升首都城市的实力和竞争力。实施这一战略,对履行首都城市的服务使命,探索中心城市的文化命题,构建智慧城市的文化版图,建立文化建设的北京表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和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新 科技创新 首都文化 北京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耕:“光荣的路是狭窄的”
4
作者 王峰明 《学术界》 2001年第2期240-254,共15页
关键词 毕业 学士学位 《中国社会科学》 访谈记录 光明日报 建树 硕士 理论 先生 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