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学理论是史学研究的先导
1
作者 苏双碧 《人文杂志》 1988年第1期16-17,共2页
“历史理论和方法论研究”专栏,本期和读者见面了。它开辟得迟了一点,总算是多了一块园地。相信在史学界的支持和培育下,会开出鲜艳的花朵,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个专栏,开出容易,坚持下去不易,... “历史理论和方法论研究”专栏,本期和读者见面了。它开辟得迟了一点,总算是多了一块园地。相信在史学界的支持和培育下,会开出鲜艳的花朵,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个专栏,开出容易,坚持下去不易,出新则难,能为大家所喜爱则更难。这要靠学术界的支持。本期我们发表了张岂之和彭树智教授的文章和几位史学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者的一组笔谈,作为导言,以后的正文还要靠更多的专家作下去。欢迎惠寄您的新作,希望听到您的批评和建议,以求把这个专栏办好,我们将为此而努力耕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理论 史学研究 历史理论 中国特色 历史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彭树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的结构、形式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包霄林 《理论月刊》 1987年第1期18-20,共3页
一、实践的结构实践的结构应分解为主体、客体、手段和结果这四个部分,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实践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主体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因此,主体和客体是实践结构的两个基本成分。
关键词 实践活动 主客体相互作用 实践结构 主体化 改造社会 本质力量 人类实践 改造自然 社会性 物质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服哲学中的经验论色彩——朱德生教授对当前哲学的思考
3
作者 包霄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2-93,共2页
(朱德生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现年58岁。主要著述有:《简明欧洲哲学史》、《西方认识论史》、《认识论史话》、《一个哲学家的旁白》等。朱德生教授长期担任西方哲学史的教学工作,但他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特点与功能等问题也... (朱德生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现年58岁。主要著述有:《简明欧洲哲学史》、《西方认识论史》、《认识论史话》、《一个哲学家的旁白》等。朱德生教授长期担任西方哲学史的教学工作,但他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特点与功能等问题也作了大量的研究,以史带论,在最近几年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形成了对哲学原理的系统看法。他认为,我们的时代是改革的时代,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许多传统观念需要突破,而在哲学领域内首先要破除的观念就是经验论的影响。目前在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中,经验论的色彩太浓,没有充分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只要克服不了经验论,便难免要表现为独断论和教条主义。“几十年来,确切点说,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却又一再重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是为什么呢?有些病根可能我们不没有意识到,否则历史是不会嘲弄我们的。在这些没有被意识到的病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基本问题 经验论 朱德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经验主义 教授 教条主义 辩证矛盾 以史带论 西方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实践哲学简论
4
作者 包霄林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9,共7页
关键词 现代实践哲学 人为事物 实践活动 人的主体性 实践辩证法 研究实践 实践价值论 劳动实践 认识论 实事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作用
5
作者 苏双碧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年第1期28-32,共5页
探讨历史研究的对象和作用,是属于历史科学理论的范畴.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指历史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作用”是指研究历史对人类社会的进程所产生的影响,亦即研究历史和现实的关系问题.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便会使历史研究沉入... 探讨历史研究的对象和作用,是属于历史科学理论的范畴.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指历史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作用”是指研究历史对人类社会的进程所产生的影响,亦即研究历史和现实的关系问题.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便会使历史研究沉入对枝节的、零碎的、个别的历史事件的研究和叙述,而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则一无所知;同样的,弄不清研究历史的作用,便会陷进为历史而历史的泥坑.因此,弄清楚历史研究的对象和作用对史学工作者来说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科学 历史研究 研究历史 研究的对象 生产斗争 阶级斗争 历史知识 列宁 无产阶级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史论关系谈几个历史思维模式问题
6
作者 李桂海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1期43-48,共6页
在历史研究中,如何正确处理“史”与“论”的关系,也就是史料与史学理论的关系,一直是历史学界探索的问题。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掌握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但是史学并不是史料的堆积、综合和排比,仅仅掌握了史料还不等于历史研究。只有... 在历史研究中,如何正确处理“史”与“论”的关系,也就是史料与史学理论的关系,一直是历史学界探索的问题。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掌握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但是史学并不是史料的堆积、综合和排比,仅仅掌握了史料还不等于历史研究。只有将掌握的史料经过理论的思维和升华,能够解释和回答历史向人们提出的问题的时候,才算走进了历史研究的大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 历史思维 历史研究 史论关系 思维过程 思维模式 以论带史 历史学家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季使节制度近代化开端述评 被引量:1
7
作者 危兆盖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3-38,共6页
清季使节制度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相当艰难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在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从总体上看,清季使节制度的近代化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从1861年到1875年的尝试阶段;从1875年到1894年的建立阶段;从189... 清季使节制度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相当艰难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在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从总体上看,清季使节制度的近代化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从1861年到1875年的尝试阶段;从1875年到1894年的建立阶段;从1892年到1911年的纵深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它丰富的内容、鲜明的特点,本文只就第一阶段尝试阶段作些粗浅的论述,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政府 近代化 同治朝 遣使 蒲安臣 使节 述评 近代中国 中国中心主义 外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季使节制度近代化后斯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危兆盖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56-60,共5页
关键词 近代化 清政府 历史考察 外交使节 职业化 职业外交官 外交实践 近代中国 驻外使节 外务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政治观的变化与趋势分析
9
作者 张业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7-50,共4页
当代中国农民从改革开放的政策中获得了比以往更充分的生产自由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每个农民家庭摆在同一个生产起跑线上,按劳分配在农村的真正的自然体现,无时无刻不在刺激每一个生产者,那些留恋过去大集体时期的“平均主义世界”... 当代中国农民从改革开放的政策中获得了比以往更充分的生产自由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每个农民家庭摆在同一个生产起跑线上,按劳分配在农村的真正的自然体现,无时无刻不在刺激每一个生产者,那些留恋过去大集体时期的“平均主义世界”的懒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 政治观 趋势分析 真实集体 乡干 农村政治 感性 理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镇景观建设和住宅社区规划的和谐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明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48,共5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等问题却不断加剧,如今,和偕悦目的景观环境日益成为当代都市人消费的新宠,“诗意地居住”让人怦然心动,景观及景观环境已从消费的附加升格为舒适型生活不可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等问题却不断加剧,如今,和偕悦目的景观环境日益成为当代都市人消费的新宠,“诗意地居住”让人怦然心动,景观及景观环境已从消费的附加升格为舒适型生活不可或缺的特殊消费品。在未来城镇景观建设和住宅社区规划中.必须以人为本.充分适应都市人住宅消费新的需求特点,建设更多的花园城市、园林社区和生态住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环境 园林社区 城镇 生态住宅 社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伍廷芳:为中国文化申辩
11
作者 危兆盖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2-77,共6页
关键词 伍廷芳 中国文化 中西文化 西方文化 西方文明 美国文化 教育制度 政治制度 西方人 中国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士类”的命运:国运的风向标
12
作者 危兆盖 《人民论坛》 2006年第07A期62-64,共3页
“士”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特殊的社会阶层,进可以为官作宰,退可以为绅教馆。其影响上可至皇家官府,下可左右社会舆论。士风影响世风,士类的命运也是国运的风向标、晴雨表。实际上,任何政权都存在代表社会良知的“士类”人群,都必须顺应士... “士”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特殊的社会阶层,进可以为官作宰,退可以为绅教馆。其影响上可至皇家官府,下可左右社会舆论。士风影响世风,士类的命运也是国运的风向标、晴雨表。实际上,任何政权都存在代表社会良知的“士类”人群,都必须顺应士心民意,才可和谐安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社会 社会阶层 社会舆论 社会良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劳动市场的涵义、特征和发展模式初探
13
作者 赵石宝 杨敏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7-23,共7页
劳动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虽然劳动力不再是商品,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开放劳动市场。社会主义劳动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模式。开放和管好劳动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一、劳动市场的基本涵义所... 劳动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虽然劳动力不再是商品,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开放劳动市场。社会主义劳动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模式。开放和管好劳动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一、劳动市场的基本涵义所谓劳动市场,是指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矛盾,以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的社会形式,是对过去那种单纯通过行政手段分配活劳动的形式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劳动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