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茧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8
1
作者 周永桥 骆成玉 杨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344-345,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茧症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 回顾性总结 6例腹茧症的临床资料。 结果  6例腹茧症患者术前均误诊 ,5例诊为肠梗阻 ,1例诊为腹部包块 ,6例均给予全部或部分包膜切除术 ,1例行肠排列术。 结论 腹茧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术... 目的 探讨腹茧症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 回顾性总结 6例腹茧症的临床资料。 结果  6例腹茧症患者术前均误诊 ,5例诊为肠梗阻 ,1例诊为腹部包块 ,6例均给予全部或部分包膜切除术 ,1例行肠排列术。 结论 腹茧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术前诊断困难。上消化道造影、B超及CT对诊断有帮助。治疗常选择行全部或部分包膜切除、肠排列、肠切除、粘连松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茧症 诊断 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与功能外科时代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处理的策略 被引量:17
2
作者 骆成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69-271,共3页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处理 乳腺癌 外科 微创 腋淋巴结清除术 判断预后 临床分期 BERG 胸小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键 骆成玉 +4 位作者 季晓昕 杨齐 林华 周永桥 段煜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将71例Duke’s A、B期的低位直肠癌,按照序贯原则设计,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施行腹腔镜和开腹TME,比较2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将71例Duke’s A、B期的低位直肠癌,按照序贯原则设计,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施行腹腔镜和开腹TME,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16.9±20.7)min显著短于开腹组(133.6±20.0)min(t=-3.456,P=0.000),术中出血量(84.4±27.6)ml显著少于开腹组(145.7±34.0)ml(t=-8.349,P=0.000),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6±1.0)d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4.0±1.0)d(t=-5.898,P=0.000),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12.2±3.0)枚vs.(12.3±2.6)枚(t=-0.127,P=0.899)]。腹腔镜手术组保肛率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83.3%(30/36)vs.60.0%(21/35),χ2=4.775,P=0.029]。71例随访24~60个月,中位随访40个月,2组局部复发各1例,远处转移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χ2=0.000,P=1.000)。结论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腔镜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淋巴结病理改变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骆成玉 季晓昕 +4 位作者 林华 杨齐 张键 刘宝胤 关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腔镜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淋巴结的病理改变。方法随机对照分析200例乳腔镜和常规各100例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收获的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比例、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平均淋巴结大小以及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结... 目的研究乳腔镜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淋巴结的病理改变。方法随机对照分析200例乳腔镜和常规各100例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收获的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比例、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平均淋巴结大小以及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乳腔镜组和常规组在收获淋巴结总数(1 781枚和1 737枚)、转移淋巴结比例(11.9%和13.4%)、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17.8±5.8和17.4±4.9)以及平均淋巴结大小(0.33和0.38 cm)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总共3518枚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包括淋巴结膜破裂、淋巴结内出血、淋巴结囊分离和淋巴结碎裂)的分析,乳腔镜组和常规组中淋巴结出现病理形态改变分别占6.8%和6.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脂肪抽吸法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不影响淋巴结的整体病理性质,不会对淋巴结造成更多的损伤,没有增加淋巴结病理形态改变的可能性。脂肪抽吸法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不增加手术的危险,具有肿瘤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腔镜 腋窝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 病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16例报告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宝胤 骆成玉 +1 位作者 段煜飞 李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8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月16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经脐置入多孔道trocar,曲线形腹腔镜器械先切除胆囊并使用推结器丝线打结结扎胆...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月16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经脐置入多孔道trocar,曲线形腹腔镜器械先切除胆囊并使用推结器丝线打结结扎胆囊动脉及胆囊管,然后行阑尾切除,4例由脐孔行拖出式阑尾切除,12例应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切除阑尾并使用推结器丝线打结结扎阑尾动脉及阑尾根部。结果 16例均获成功,未放置引流。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80.4 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专用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安全、可行,但较传统腹腔镜手术操作困难,需要有一个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 单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68例 被引量:30
6
作者 张勇智 骆成玉 +1 位作者 杨齐 张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678-679,共2页
目的 总结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经验体会。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2月168例急性胆囊炎行LC。CO2气体建立气腹,常规四孔法。结果 159例成功完成LC,9例因胆囊粘连致密易出血中转开腹,其中1... 目的 总结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经验体会。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2月168例急性胆囊炎行LC。CO2气体建立气腹,常规四孔法。结果 159例成功完成LC,9例因胆囊粘连致密易出血中转开腹,其中1例Mirizzi综合征Ⅱ型。28例温氏孔放置引流管。168例随访3~60个月,平均36.5月,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严格掌握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指征,规范腹腔镜操作技术,适时中转开腹,合理放置引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胆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与阻碍护士参与医护查房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白洁 刘宇 +1 位作者 李馨 倪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观察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的现状,探讨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为今后护士能更主动和更有效地参与医生查房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2个病区中的12名护士进行观察和访谈,对质性资料... 目的:观察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的现状,探讨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为今后护士能更主动和更有效地参与医生查房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2个病区中的12名护士进行观察和访谈,对质性资料进行分析,了解责任护士的查房现状与护士参与查房的感受,分析促进和阻碍护士参与医生查房的因素。结果:100%的责任护士认同医护共同查房的模式,认为能较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提高护士专业知识水平,促进医护对患者宣教的一致性,提升医护合作意识;但同时也存在护士对查房重视不足,主动参与性差,医护查房时间以及病床管理匹配方面有冲突,医生合作意识不足等阻碍因素。结论:目前查房形式仍是以医生为主,护士跟随倾听。为了促进医护共同查房的效果,建议管理者调整相关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模式,促进医护间合作与交流,加强护士在职培训,提升护士知识水平,使护士真正参与到共同查房中,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医疗照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护士 查房 医护合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4例报告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国庆 骆成玉 +1 位作者 丁毅 吴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7期596-597,611,共3页
目的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7月~2010年10月,对胆囊息肉样病变14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50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脐部做-2em弧形切口,置入R—Port单孔多通道套管(康基公司生产),建立CO:气... 目的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7月~2010年10月,对胆囊息肉样病变14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50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脐部做-2em弧形切口,置入R—Port单孔多通道套管(康基公司生产),建立CO:气腹,使用5mm腹腔镜及硬质弯曲组织分离钳及电钩,完成胆囊切除。结果6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第1例手术时间为90rain,第2、3例手术时间均为65min,余61例38~62min,(46.5±2.4)min。不放置引流管,术后未发生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术后3~5天出院,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术后随访2周~17个月,平均6.5月,无切口感染、脐疝、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手术 单孔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乳手术治疗多灶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段煜飞 骆成玉 +1 位作者 张键 季晓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2期1073-1074,共2页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临床研究 手术治疗 多灶性 恶性肿瘤 Ⅱ期乳腺癌 西方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的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季晓昕 骆成玉 +3 位作者 张键 杨齐 王国庆 林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影响。方法45例Ⅱ、Ⅲ期乳腺癌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组),根据体检、B超及钼靶像计数腋窝淋巴结总数和阳性、阴性淋巴结数,与未行新辅助化疗直接手术治疗的79例乳腺癌(...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影响。方法45例Ⅱ、Ⅲ期乳腺癌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组),根据体检、B超及钼靶像计数腋窝淋巴结总数和阳性、阴性淋巴结数,与未行新辅助化疗直接手术治疗的79例乳腺癌(直接手术组)比较,观察腋窝淋巴结的变化。结果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组检出腋窝总淋巴结和阳性淋巴结为(16.9±5.9)枚和(2.5±2.2)枚,显著低于直接手术组的(20.8±8.0)枚和(3.9±3.0)枚(t=-2.856,P=0.005;t=2.790,P=0.006),2组阴性淋巴结分别为(14.4±5.4)枚和(16.7±7.0)枚,无统计学差异(t=-1.904,P=0.055)。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组40例随访6—19个月,平均10个月;直接手术组67例随访7—21个月,平均12个月,2组各有4例复发。结论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所检出的淋巴结总数和阳性淋巴结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密度与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复发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宝胤 骆成玉 +1 位作者 张键 季晓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2期1060-1062,106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X密度等级与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7月,18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在术后5~8年(平均6.1年)进行随访,对术前X线乳腺钼靶像按照BI-RADS标准,以乳腺百分密度分为<25%、25%~50%、51%~75%... 目的探讨乳腺X密度等级与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7月,18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在术后5~8年(平均6.1年)进行随访,对术前X线乳腺钼靶像按照BI-RADS标准,以乳腺百分密度分为<25%、25%~50%、51%~75%、>75%4个等级,以包含乳腺密度在内的11个相关因素做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再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评价乳腺密度与乳癌保乳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放疗和乳腺密度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Waldχ2=9.429,P=0.002;Waldχ2=9.346,P=0.002);4个密度组的复发率依次为6.2%(3/48)、12.0%(6/50)、11.6%(5/43)、28.2%(11/39),乳腺密度越高,局部复发风险越大。乳腺密度不是术后转移的影响因素(Waldχ2=2.944,P=0.400),各密度组间远处转移率依次为16.7%(8/48)、14.0%(7/50)、7.0%(3/43)、7.7%(3/39),远处转移风险不随乳腺密度增高而加大。术后化疗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术后转移的影响因素(Waldχ2=4.334,P=0.037;Waldχ2=4.417,P=0.036)。结论乳腺密度与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有相关性,但不是术后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密度 乳腺癌 局部复发 保乳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Cor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副乳52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鑫 骆成玉 +4 位作者 李海连 崔智淼 刘宝胤 段煜飞 丁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9-330,334,共3页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切除副乳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采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52例62个副乳,局部麻醉,全程超声引导,使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完整切除副乳。结果 1例皮下瘀斑,所有患者切...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切除副乳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采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52例62个副乳,局部麻醉,全程超声引导,使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完整切除副乳。结果 1例皮下瘀斑,所有患者切口均无感染及血肿,均无皮瓣坏死等严重术后并发症,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52例随访2~26个月,平均13.4月,术后外观良好,上肢活动功能不受影响,疗效满意。结论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切除副乳手术安全,美容效果好,值得在有条件的单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乳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MRI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季晓昕 骆成玉 +1 位作者 张士淮 石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研究增强MRI用于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收集2007年3月~2011年11月乳腺癌63例,Ⅱ期45例,Ⅲ期18例。接受2~4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CEF或ET,分别在新辅助化疗前和新辅助化疗后即手术前接受2次增强MRI检... 目的研究增强MRI用于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收集2007年3月~2011年11月乳腺癌63例,Ⅱ期45例,Ⅲ期18例。接受2~4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CEF或ET,分别在新辅助化疗前和新辅助化疗后即手术前接受2次增强MRI检查,全部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3~6周手术,术后切除组织送病理学检查评估肿瘤大小。结果新辅助化疗后经增强MRI评估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49例,疾病稳定(SD)5例,无疾病进展(PD)者,总有效率92.1%(58/63)。术后病理评估化疗有效率93.7%(59/63)。MRI评价的敏感性为93.2%(55/59),特异性为25.0%(1/4),阳性预测值94.8%(55/58),阴性预测值20.0%(1/5),准确率88.9%(56/63)。除CR 9例外,54例增强MRI测量肿瘤残存病变最大径线0.6~5.1 cm,病理镜下残余肿瘤最大径线0.5~4.8 cm,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呈高度相关性(r=0.834,P=0.001)。结论增强MRI可以准确反映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组织的变化,在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标准化手术技术 被引量:23
14
作者 骆成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 手术技术 乳腔镜 标准化 手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 血管神经 关节活动 全身情况 淋巴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肠道损伤的防范与对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骆成玉 夏恩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01-204,共4页
关键词 肠道损伤 术中 腹腔镜手术 妇科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对慢性不明原因腹痛的诊断与治疗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齐 骆成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5-69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慢性不明原因腹痛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56例慢性不明原因腹痛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先进行腹腔镜探查,发现异常进行对应处理。结果明确病因48例(85.7%),包括腹腔粘连25例,慢性阑尾炎8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慢性不明原因腹痛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56例慢性不明原因腹痛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先进行腹腔镜探查,发现异常进行对应处理。结果明确病因48例(85.7%),包括腹腔粘连25例,慢性阑尾炎8例,小肠憩室2例,肠结核2例,淋巴瘤2例,子宫内膜异位5例,输卵管粘连2例,胃癌术后腹膜转移1例,阑尾黏液腺癌1例。手术治疗43例,其中3例中转开腹。56例均无术后并发症。随访率92.9%(52/56),失访4例。52例术后随访3个月~3年(中位数19.4月)。死亡1例(腹膜转移癌)。腹痛完全缓解(未再出现术前腹痛症状)35例(62.5%),疼痛减轻(疼痛程度减弱或间隔延长)12例(21.4%),总有效率83.9%(47/56)。结论腹腔镜在慢性不明原因腹痛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慢性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微创功能治疗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8
17
作者 骆成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乳腺外科的微创化,可明显减少常规手术的并发症并达到功能保留和外形美观等特点,在乳腺疾病患者术后的精神和心理康复方面具有常规手术难以达到的突出效果,使外科医生长期追求的创伤更小、治疗效果更好、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兼顾患者的美... 乳腺外科的微创化,可明显减少常规手术的并发症并达到功能保留和外形美观等特点,在乳腺疾病患者术后的精神和心理康复方面具有常规手术难以达到的突出效果,使外科医生长期追求的创伤更小、治疗效果更好、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兼顾患者的美观和心理效应的手术目标得以取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化 功能治疗 乳腺肿瘤 常规手术 乳腺外科 外形美观 乳腺疾病 心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腔镜辅助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崔智淼 骆成玉 +2 位作者 李鑫 刘宝胤 丁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 areola complex,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至2015年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治疗的46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别行乳腔镜... 目的探讨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 areola complex,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至2015年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治疗的46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别行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实验组,23例)及乳腔镜辅助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合并症、复发率、转移率以及术后外观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均无观察到术后合并症、复发及转移。两组患者术后外观评价满意率(95.65%vs 65.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治疗早期乳腺癌安全、可行,美容效果、术后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乳腔镜辅助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腔镜 改良根治术 Ⅰ期成形 假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