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庆油田长81储层成岩相类型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
30
1
作者
任大忠
孙卫
+3 位作者
魏虎
周树勋
张一果
张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9-387,共9页
为探讨华庆油田长81储层成岩相类型及相内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在储层沉积特征背景上,开展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压汞、图像孔隙、X线衍射、油水相渗等测试实验,并结合试油及试采数据资料验证。研究表明,不同成岩相类型具有建设...
为探讨华庆油田长81储层成岩相类型及相内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在储层沉积特征背景上,开展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压汞、图像孔隙、X线衍射、油水相渗等测试实验,并结合试油及试采数据资料验证。研究表明,不同成岩相类型具有建设性与破坏性双重作用,具体表现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的差异上。室内实验对成岩相与微观孔隙结构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描述具有一致性以及与试油、试采数据吻合性,指出依据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能够预测并评价该类储层有利空间。长81储层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中绿泥石衬边残余孔溶蚀相粒间孔发育,为优势储集带;强压实-碳酸盐+伊利石胶结相孔隙被破坏,损失严重,储集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庆油田
成岩相
微观孔隙结构
优势储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0.2 Mt/a 催化裂化装置用能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勇
王宁波
+3 位作者
王明峰
张书勤
张娟利
马晓迅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7,共5页
借助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动量衡算和能量平衡、火用平衡的三环节理论,对催化裂化装置的反应-再生系统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过量主风和补燃干气造成烧焦罐线速高、停留时间短、氧浓度低和水蒸气分压大,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烧焦利用...
借助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动量衡算和能量平衡、火用平衡的三环节理论,对催化裂化装置的反应-再生系统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过量主风和补燃干气造成烧焦罐线速高、停留时间短、氧浓度低和水蒸气分压大,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烧焦利用热减少和回收利用率低,装置能耗增加。通过降低主风、停烧干气、减小回炼比和提高剂油比等措施降低工艺总用能;改造余热锅炉,以提高能量转化效率;优化换热、减少过程火用损和热损失等改善能量回收率,可降低能耗31.04%,节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能耗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永宁采油厂双河西区注水井腐蚀结垢控制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国明
贠玉平
+2 位作者
王亚雄
安思彤
唐组友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79-184,共6页
针对双河西区注水系统腐蚀结垢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的问题,对其腐蚀结垢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水中溶解氧、细菌以及成垢阴阳离子的存在是导致回注水腐蚀结垢严重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筛选出pH值调节剂、除氧剂、杀菌剂以及缓蚀阻垢剂作...
针对双河西区注水系统腐蚀结垢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的问题,对其腐蚀结垢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水中溶解氧、细菌以及成垢阴阳离子的存在是导致回注水腐蚀结垢严重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筛选出pH值调节剂、除氧剂、杀菌剂以及缓蚀阻垢剂作为水质防腐防垢的药剂,处理后水质腐蚀速率降低89.7%,结垢速率降低72.5%,腐蚀结垢程度减弱,达到回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腐蚀
结垢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侧向测井裂缝孔隙模型考察与改进
被引量:
10
4
作者
陈义国
赵谦平
+1 位作者
杨文博
李鸿范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1-174,共4页
裂缝孔隙评价是裂缝性油(气)藏研究的内容之一。针对碳酸盐岩地层提出的基于双侧向测井的裂缝孔隙模型不适应砂岩地层基质孔、渗相对较高以及基质孔隙泥浆侵入对双侧向差异影响较大的问题,分析了裂缝性砂岩地层的双侧向测井电流传播...
裂缝孔隙评价是裂缝性油(气)藏研究的内容之一。针对碳酸盐岩地层提出的基于双侧向测井的裂缝孔隙模型不适应砂岩地层基质孔、渗相对较高以及基质孔隙泥浆侵入对双侧向差异影响较大的问题,分析了裂缝性砂岩地层的双侧向测井电流传播路径,并从基质孔隙及裂缝孔隙并联导电模型入手提出了改进的双孔隙裂缝孔隙评价模型。考察各种裂缝孔隙模型的应用效果发现,改进模型明显提高了裂缝孔隙的计算精度,能够为裂缝孔隙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向测井
裂缝孔隙
模型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庆油田长81储层成岩相类型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
30
1
作者
任大忠
孙卫
魏虎
周树勋
张一果
张茜
机构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 地质学系
陕西
延长
石油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9-387,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1ZX05044)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2011KTZB01-04-01)
文摘
为探讨华庆油田长81储层成岩相类型及相内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在储层沉积特征背景上,开展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压汞、图像孔隙、X线衍射、油水相渗等测试实验,并结合试油及试采数据资料验证。研究表明,不同成岩相类型具有建设性与破坏性双重作用,具体表现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的差异上。室内实验对成岩相与微观孔隙结构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描述具有一致性以及与试油、试采数据吻合性,指出依据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能够预测并评价该类储层有利空间。长81储层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中绿泥石衬边残余孔溶蚀相粒间孔发育,为优势储集带;强压实-碳酸盐+伊利石胶结相孔隙被破坏,损失严重,储集性较差。
关键词
华庆油田
成岩相
微观孔隙结构
优势储集带
Keywords
Huaqing Oilfield
diagenetic facies
micro-pore structure
favorable reservoir belt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0.2 Mt/a 催化裂化装置用能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勇
王宁波
王明峰
张书勤
张娟利
马晓迅
机构
陕西延长石油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陕西
延长
石油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碳氢高效利用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7,共5页
文摘
借助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动量衡算和能量平衡、火用平衡的三环节理论,对催化裂化装置的反应-再生系统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过量主风和补燃干气造成烧焦罐线速高、停留时间短、氧浓度低和水蒸气分压大,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烧焦利用热减少和回收利用率低,装置能耗增加。通过降低主风、停烧干气、减小回炼比和提高剂油比等措施降低工艺总用能;改造余热锅炉,以提高能量转化效率;优化换热、减少过程火用损和热损失等改善能量回收率,可降低能耗31.04%,节能效果明显。
关键词
催化裂化
能耗
节能
Keywords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saving
分类号
TE624.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宁采油厂双河西区注水井腐蚀结垢控制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国明
贠玉平
王亚雄
安思彤
唐组友
机构
陕西延长石油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延长
油田股份
公司
研究
中心
中原油田采油工程技术
研究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79-184,共6页
文摘
针对双河西区注水系统腐蚀结垢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的问题,对其腐蚀结垢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水中溶解氧、细菌以及成垢阴阳离子的存在是导致回注水腐蚀结垢严重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筛选出pH值调节剂、除氧剂、杀菌剂以及缓蚀阻垢剂作为水质防腐防垢的药剂,处理后水质腐蚀速率降低89.7%,结垢速率降低72.5%,腐蚀结垢程度减弱,达到回注要求。
关键词
注水井
腐蚀
结垢
控制方法
Keywords
reinjection water well
corrosion
scaling
control technique
分类号
TE98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侧向测井裂缝孔隙模型考察与改进
被引量:
10
4
作者
陈义国
赵谦平
杨文博
李鸿范
机构
陕西
延长
石油
(
集团
)
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院
中海
石油
(中国)
有限责任公司
湛江分
公司
研究院
中国
石油
长庆油田分
公司
第三采油厂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1-174,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6CB202404)资助.
文摘
裂缝孔隙评价是裂缝性油(气)藏研究的内容之一。针对碳酸盐岩地层提出的基于双侧向测井的裂缝孔隙模型不适应砂岩地层基质孔、渗相对较高以及基质孔隙泥浆侵入对双侧向差异影响较大的问题,分析了裂缝性砂岩地层的双侧向测井电流传播路径,并从基质孔隙及裂缝孔隙并联导电模型入手提出了改进的双孔隙裂缝孔隙评价模型。考察各种裂缝孔隙模型的应用效果发现,改进模型明显提高了裂缝孔隙的计算精度,能够为裂缝孔隙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
双侧向测井
裂缝孔隙
模型改进
Keywords
dual-lateral logging
fracture porosity
model improvement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庆油田长81储层成岩相类型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任大忠
孙卫
魏虎
周树勋
张一果
张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0.2 Mt/a 催化裂化装置用能分析与改进
黄勇
王宁波
王明峰
张书勤
张娟利
马晓迅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永宁采油厂双河西区注水井腐蚀结垢控制
李国明
贠玉平
王亚雄
安思彤
唐组友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双侧向测井裂缝孔隙模型考察与改进
陈义国
赵谦平
杨文博
李鸿范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