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锦州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离职相关因素调查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霞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12期37-39,共3页
目的:调查护士主动离职意愿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辽宁省锦州市某两家"三甲"医院的208名护士主动离职意向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婚姻状况及不... 目的:调查护士主动离职意愿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辽宁省锦州市某两家"三甲"医院的208名护士主动离职意向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婚姻状况及不同学历的护士对主动离职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工作15年以上的护士离职意愿最低,造成护士产生离职因素的主要是职业本身特点、福利待遇。结论:建议医院及护理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护士离职意愿,并在提高护士福利待遇、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减轻护士工作压力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离职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穿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浩 于静蕊 李志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110-411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肿瘤患者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穿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护理模式与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抽取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将其编号,单号为观察组(n=105),双号为对照组(n=105)。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肿瘤患者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穿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护理模式与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抽取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将其编号,单号为观察组(n=105),双号为对照组(n=105)。观察组应用CNP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并在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率及健康教育达标率调查。结果观察组发生穿刺处渗血5例、机械性静脉炎4例、PICC堵塞3例、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PICC脱出1例;对照组分别为12、10、8、6、6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779,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4.3%(78/1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2%(101/105);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71.4%(75/105)、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1.4%(96/105);两组满意率和健康教育达标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8.3168和12.5956,P<0.05)。结论对行PICC穿刺的肿瘤患者进行护理时,将CNP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使护理人员尽早发现并发症,并尽快采取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和健康教育达标率,而且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有效地改善了护患关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实现了医院优质、高效、低耗的目标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肿瘤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多中心上市后临床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石远凯 许建萍 +22 位作者 吴昌平 张燕 杨俊泉 周涛 刘峥 茅卫东 张沂平 王嵬 于忠和 邬麟 陈建华 王娟 安永辉 蔡建辉 刘明 陈振东 李青山 任朝英 杨志勇 李宝兰 赵敏 刘哲峰 刘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79-684,共6页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多个化疗周期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单臂临床试...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多个化疗周期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单臂临床试验,对需接受多周期化疗的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恶性实体瘤患者连续2~4个周期预防性给予PEG-rhG-CSF。结果:PEG-rhG-CSF初级预防给药后,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第1个化疗周期的4.76%(13/273)分别降至2~4个周期的1.83%(5/273)、1.15%(2/174)和2.08%(2/96),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第1个化疗周期的11.36%(31/273)分别降至2~4个周期的6.23%(17/273)、2.87%(5/174)和3.13%(3/96)。第1次随访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ebrile neutropenia,FN)的发生率为0.73%(2/273);FN持续时间中1例为2 d,1例为5 d;第2~4次随访的FN发生率均为0;次级预防给药后,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筛选期的25%(7/28),分别降至后续1~3个周期的3.57%(1/28)、0(0/28)和6.67%(1/15),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则从71.43%(20/28)分别降至10.71%(3/28)、14.29%(4/28)和0(0/15)。研究中抗生素的使用率为10.48%(44/420)。结论:每个化疗周期应用1次PEG-rhG-CSF可有效预防恶性实体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多个周期应用可以显示同样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肿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模型构建与验证
4
作者 杨静怡 潘冰 +2 位作者 冯圣翔 明杰欣 于洪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600,共5页
目的探索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P2Y_(12)受体拮抗剂)发生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 目的探索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P2Y_(12)受体拮抗剂)发生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IB)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锦州市中心医院诊断为ACS并行PCI的老年患者1590例,根据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114例和验证集47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S患者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发生UGIB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并评估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并比较列线图模型与PRECISE-DAPT评分系统对UGIB的预测价值。结果训练集与验证集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UGIB的发生率为3.90%(62/15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4,95%CI:1.032~1.097,P=0.000)、饮酒(OR=2.433,95%CI:1.220~4.823,P=0.011)、心力衰竭(OR=3.734,95%CI:1.882~7.404,P=0.000)、消化道溃疡/出血(OR=3.030,95%CI:1.391~6.618,P=0.005)、肌酐(OR=1.017,95%CI:1.014~1.040,P=0.000)为ACS患者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发生UGIB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预测因子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其训练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6(95%CI:0.739~0.872),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0.737~0.945),而PRECISE-DAPT评分系统评估UGIB的曲线下面积为0.674(95%CI:0.583~0.766),显著低于列线图模型(P<0.05),表明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训练集P=0.846;验证集P=0.326)显示列线图模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拟合度。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年龄、饮酒、心力衰竭、消化道溃疡/出血、肌酐为ACS患者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发生UGIB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高,拟合度好,临床实用性强,为临床上预测UGIB风险提供了较实用的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出血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人才方略 推动医院发展
5
作者 张玲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0-61,共2页
近年来,面对医疗市场竞争,锦州市中心医院把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培养和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坚持深化人事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流动等方面的管理机制,打开人才引进渠道,营... 近年来,面对医疗市场竞争,锦州市中心医院把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培养和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坚持深化人事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流动等方面的管理机制,打开人才引进渠道,营造人才成长氛围、完善专业技术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优势,与事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推动了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人才培养 科技人才 专业技术人才 事业发展 建立健全 人事制度改革 人事体制改革 良性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医院夜间管理的有效方法
6
作者 高永良 《中国医院》 1999年第5期42-43,共2页
加强医院管理,是医院管理者一项经常性的并且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不断加强医院夜间的管理则是更加重要的工作,做为医院管理者尤应重视起来。
关键词 夜间工作 夜间医院 医院管理者 危重患者 院长查房 管理工作 八小时以外 值勤人员 医院总值班 效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群重金属混合暴露与肝功能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拴政 殷国桓 +6 位作者 赵梅朵 李昂 吴景涛 柳晓琳 魏岚萍 徐晶 许群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为探索单一及混合重金属暴露与肝功能的关联,为重金属暴露的健康效应提供证据,于2016—2018年在辽宁省的重金属污染区进行了横断面研究,共纳入了1 266名调查对象。收集了调查对象的血液样本和问卷信息,检测了血液样本中的铬(Cr)、镉(Cd... 为探索单一及混合重金属暴露与肝功能的关联,为重金属暴露的健康效应提供证据,于2016—2018年在辽宁省的重金属污染区进行了横断面研究,共纳入了1 266名调查对象。收集了调查对象的血液样本和问卷信息,检测了血液样本中的铬(Cr)、镉(Cd)、钒(V)、锰(Mn)、铅(Pb)浓度用来代表调查对象的金属暴露,同时检测了血液样本中9种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与丙氨酸转氨酶之比(AST/AL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ALB/G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水平。首先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探索单一重金属暴露与肝功能标志物的关联,进一步采用加权分位数和(WQS)回归与Quantile g-computation模型分析重金属混合暴露与肝功能标志物的关联并计算每种金属的贡献占比。研究发现,重金属Cr、Cd、V、Mn、Pb单一及混合暴露均与AST/ALT、GLB、TBIL、DBIL存在正向关联,而与ALB、ALB/GLB、TP存在负向关联(P<0.05)。其中,V在混合重金属暴露对AST/ALT、GLB、TBIL的总体效应中贡献占比最大,Cr在混合重金属暴露对ALB/GLB、DBIL的总体效应中贡献占比最大,而Mn和Cd分别在混合重金属暴露对ALB、TP的总体效应中有最大的贡献占比。单一及混合重金属暴露均与肝功能标志物存在关联,可能导致肝功能损伤,其中V在正向关联中贡献最大,而Cr、Cd在负向关联中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混合暴露 肝功能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蛋白介导的雌激素受体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调控作用
8
作者 隋昕 隋天意 +2 位作者 张旭 冯旭 王东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4-1098,1106,共6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结蛋白的表达及其通过雌激素受体(ER)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调控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动脉瘤患者手术区颈外动脉分支(正常动脉血管)和颅内动脉瘤切除标本2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动脉血管和颅...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结蛋白的表达及其通过雌激素受体(ER)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调控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动脉瘤患者手术区颈外动脉分支(正常动脉血管)和颅内动脉瘤切除标本2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动脉血管和颅内动脉瘤中结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检测颅内动脉瘤组织及正常血管中结蛋白和DES mRNA的表达。将VSMC分为control组、shNC组、shDesmin组、pcDNA3.1/NC组、pcDNA3.1/Desmin组和pcDNA3.1/Desmin+3-MA组。shNC组、shDesmin组、pcDNA3.1/NC组、pcDNA3.1/Desmin组分别转染shNC、shDesmin、pcDNA3.1/NC和pcDNA3.1/Desmin质粒,pcDNA3.1/Desmin+3-MA组在转染前加入10μmol/L 3-MA预处理6 h。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VSMC中DES mRNA和结蛋白的表达;用CCK-8实验检测沉默DES对VSMC增殖能力的影响;用Transwell实验检测沉默DES对VSMC迁移能力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沉默DES对VSMC中ERα/ERβ比例和表型调节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结蛋白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动脉血管(χ^(2)=16.601,P<0.001);与shNC组比较,shDesmin组VSMC中结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细胞增殖力增强(P<0.05),细胞迁移数量增多(P<0.001),ERα/ERβ比例升高(P<0.001);与pcDNA3.1/NC组比较,pcDNA3.1/Desmin组VSMC中人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人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pcDNA3.1/Desmin组比较,pcDNA3.1/Desmin+3-MA组VSMC中SM-α-actin、SM-MH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MMP-3、TNF-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结蛋白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低表达。沉默DES促进VSMC增殖、迁移,进而可能促进VSMC表型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结蛋白 血管平滑肌细胞 雌激素 表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yG指数、TyG-BMI指数和TG/HDL-C比值与绝经后女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文锋 屈宝泽 +2 位作者 刘明新 宋阳 张哲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7-553,共7页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中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三酰甘油-葡萄糖体质指数(TyG-BMI)指数和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与Gensin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研究...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中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三酰甘油-葡萄糖体质指数(TyG-BMI)指数和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与Gensin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确诊为NSTE-ACS的绝经后女性患者共489例,平均年龄(66.0±7.3)岁。根据Gensini评分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分组(Gensini评分<32分,241例)和高分组(Gensini评分≥32分,248例);根据患者慢性病种类,分为糖尿病亚组(138例)及非糖尿病亚组(351例)、高血压亚组(322例)及非高血压亚组(167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亚组(141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亚组(348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入院后次日空腹状态下相关化验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y G指数、TyG-BMI指数和TG/HDL-C比值与Gensin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亚组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并比较3个指标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能力。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比较3个指标与Gensini评分的线性关系。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yG指数(OR=2.879,P=0.002)和TG/HDL-C比值(OR=1.168,P=0.005)是Gensini评分≥3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Ty G指数在不同亚组人群中仍是Gensini评分≥3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亚组(OR=3.121,P=0.001)、高血压亚组(OR=3.120,P<0.001)、NSTEMI亚组(OR=3.622,P=0.006)、UA亚组(OR=2.728,P<0.001)。Ty G指数对Gensini评分≥32分的预测能力优于Ty G-BMI指数(P<0.05),但相较于TG/HDL-C比值,预测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y G指数(r=0.436)、TyG-BMI指数(r=0.170)和TG/HDL-C比值(r=0.406)与Gensini评分均呈线性正相关(均为P<0.001)。Ty G指数和TG/HDL-C比值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程度相似,但两者均优于Ty G-BMI指数。结论在绝经后女性NSTE-ACS患者中,TyG指数和TG/HDL-C比值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TyG指数和TG/HDL-C比值对Gensini评分≥32分的预测能力以及二者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程度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女性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三酰甘油-葡萄糖体质指数 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液体量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周秀秀 于静蕊 +2 位作者 杨华 符冉 石瑞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通过对该项实验的研究,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达到减少临床上危重症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湿化过程所引起的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对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ICU使用呼吸机的50例患者进行实验研... 目的:通过对该项实验的研究,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达到减少临床上危重症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湿化过程所引起的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对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ICU使用呼吸机的50例患者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气道湿化液体量与痰液量、吸入气体温度及湿度等影响因素表现出显著相关(P<0.05),且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并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论:病室的温度越高、患者吸入气体湿度越大、痰液量越少,其所需的气道湿化液体量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气道湿化 湿化液体量 影响因素 相关分析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高明 王涤非 +4 位作者 林奕辰 杨慧晶 吕欣浓 费宁 李晓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方法检测T2DM正常白蛋白尿患者(51例)与DN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组40例,临床白蛋白尿组28例,肾功不全组20例)的BMD及骨代谢指标。结果 25羟维生素D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方法检测T2DM正常白蛋白尿患者(51例)与DN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组40例,临床白蛋白尿组28例,肾功不全组20例)的BMD及骨代谢指标。结果 25羟维生素D3(25-OH-D3)在正常白蛋白尿组最高,在DN各组间随着肾功能的恶化逐渐降低(P<0.05)。DN各组血清骨钙素(BGP)及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均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DN各组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肾功不全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及肾功不全组各部位BMD值均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多元相关分析表明腰椎BMD及股骨颈BMD与年龄、血Cr、BUN、尿MA/Cr、βCTX、PTH成负相关,与血Ca、25-OHD3、BGP、T-PINP成正相关,女性患者腰椎BMD及股骨颈BMD与绝经年限成负相关。结论随着T2DM患者肾功能逐渐下降,其骨量减少的程度逐渐加重,T-PINP、BGP、βCTX、25-OH-D3等骨代谢指标较BMD更敏感地反映DN早期骨代谢的变化。DN患者的BMD与年龄、绝经年限、尿MA/Cr、25-OH-D3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安静思 路璐 +3 位作者 安刚 王雪鹰 杨阳 崔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3830-3835,共6页
背景糖尿病足(DF)发病率高、预后差,既往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DF发生呈正相关,但DR与DF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尚不清楚。目的分析DR与重症DF及DF截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于锦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F患... 背景糖尿病足(DF)发病率高、预后差,既往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DF发生呈正相关,但DR与DF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尚不清楚。目的分析DR与重症DF及DF截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于锦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F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Wagner分级分为轻症组47例、重症组49例,根据是否截肢分为非截肢组74例、截肢组22例。比较轻症组和重症组、非截肢组和截肢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DF和DF截肢的影响因素。结果 96例DF患者中,重症DF 49例(51.0%),DF截肢者22例(22.9%)。重症组吸烟者占比、白细胞计数(WBC)高于轻症组,空腹血糖(FBG)、血清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HGB)、脂代谢异常发生率低于轻症组(P<0.05);轻症组和重症组DR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肢组糖尿病(DM)病程、吸烟者占比高于非截肢组,TG、高血压患病率低于非截肢组(P<0.05);非截肢组与截肢组DR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情况、TG水平、DR分期是重症DF的影响因素,吸烟情况、DR分期、高血压患病情况是DF截肢的影响因素(P<0.05)。DR分期越高,患者重症DF发生率越高(P<0.05),但DF截肢发生率差异并无此情形(P>0.05)。结论 DR分期为重症DF及DF截肢的影响因素,伴随DR病变逐渐加重,重症DF发生率逐渐增加,DR可作为重症DF发生的有效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足 截肢术 危险因素 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导航下神经内镜经kocher点额中回入路微创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被引量:46
13
作者 葛新 陈晓雷 +1 位作者 孙吉庆 李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3D-Slicer软件简易导航下神经内镜经kocher点额中回入路微创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使用3D-Slicer软件简易导航精准定位,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8例患者资料,评价该手术方法的... 目的探讨应用3D-Slicer软件简易导航下神经内镜经kocher点额中回入路微创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使用3D-Slicer软件简易导航精准定位,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8例患者资料,评价该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和疗效。结果术后24 h复查头CT显示血肿清除率平均为95.65%,术后意识障碍程度明显减轻并有统计学意义(T=28,P<0.05)。8例患者均接受持续随访,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7例存活,1例死亡。1人因脑积水需要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结论通过3D-Slicer软件简易导航下神经内镜经kocher点额中回入路微创手术治疗丘脑血肿破入脑室是可行的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Slicer软件 简易导航 kocher点入路 神经内镜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线含铂两药化疗方案治疗117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黎黎 王莉 +2 位作者 陈卓 张林 刘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44-648,共5页
目的观察以铂类药物为基础联合吉西他滨(GEM)、长春瑞滨(NVB)、紫杉醇(TAX)或其他一线化疗药物两药化疗对术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117例老年(>60岁)晚期NSCLC患者,术后分别给... 目的观察以铂类药物为基础联合吉西他滨(GEM)、长春瑞滨(NVB)、紫杉醇(TAX)或其他一线化疗药物两药化疗对术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117例老年(>60岁)晚期NSCLC患者,术后分别给予GP(GEM+铂类)、NP(NVB+铂类)、TP(TAX+铂类)、其他一线化疗药物+铂类共四种化疗方案,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性别、手术方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进行假设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117例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23%、17.52%、8.05%。GP、TP、NP组和其他化疗药物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6.0、5.2、6.1和5.5个月(P>0.05),中位PFS为5.7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一线含铂两药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NSCLC的疗效与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但GP、NP、TP及其他一线化疗药物+铂类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老年人 铂化合物 存活率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被引量:108
15
作者 葛新 陈晓雷 +1 位作者 孙吉庆 李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连续收集同一术者手术病例120例,分成开颅手术组和神经内镜手术组,每组60例。通过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GCS、NICU滞留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和术后3个月G...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连续收集同一术者手术病例120例,分成开颅手术组和神经内镜手术组,每组60例。通过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GCS、NICU滞留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和术后3个月GOS,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所有120名患者接受持续随访,随访时间大于3个月。内镜手术组和开颅组2组病例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内镜组为(1.5±0.4)h,开颅组为(3.9±0.6)h(P<0.01);血肿清除率内镜组为95.84%±2.72%,开颅组为87.48%±7.84%(P<0.01);术后第1、3、7天GCS评分内镜组分别为:10(6,12),12(8,13),13(10,13),开颅组分别为6(5,9),7(5,11),8(5,12()P均<0.01);NICU滞留时间内镜组为(3.55±4.21)d,开颅组为(9.10±4.72)d(P<0.01);术后并发症内镜组无颅内感染病例,坠积性肺炎5例;开颅组颅内感染6例,坠积性肺炎41例,内镜组优于开颅组(P均<0.05);术后3个月GOS评分,内镜组3(3,4),开颅组2(2,3)(P<0.01)。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微创高效的特点,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式,多个方面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4
16
作者 牛玉军 陈荣霞 +3 位作者 谷娜 吴凤霞 杨晓军 何翠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研究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输尿管囊肿患者进行了平片、静脉肾盂造影(IVP)、超声(US)、膀胱造影、CT及MRI检查并结合膀胱镜、临床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18例输尿管囊肿患者术前均作... 目的:研究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输尿管囊肿患者进行了平片、静脉肾盂造影(IVP)、超声(US)、膀胱造影、CT及MRI检查并结合膀胱镜、临床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18例输尿管囊肿患者术前均作出了正确影像诊断及分型,US、IVP及膀胱镜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结论:多种影像学检查的联合应用对输尿管囊肿具有很高的诊断效果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疾病 囊肿 尿路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膀胱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诊断意义 被引量:17
17
作者 何蕊 徐兰峰 +2 位作者 宋秀军 陈舒 江其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17-1018,共2页
目的:分析抗核抗体线性免疫印迹分析法(ANA-LIA)和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ANA-LIA使用德国IMTEC公司IMTEC-Hum anGmbH抗核抗体谱试剂检测;抗核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目的:分析抗核抗体线性免疫印迹分析法(ANA-LIA)和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ANA-LIA使用德国IMTEC公司IMTEC-Hum anGmbH抗核抗体谱试剂检测;抗核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300例,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263例,ANA荧光法与ANA-LIA免疫印迹法检测阳性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30例同时进行ANA、ANA-LIA检测,结果一致率73.3%;ANA-LIA漏检率20%,错检率6.7%。结论: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缺乏特异性,而抗核抗体谱免疫印迹法具有高特异性,但存在着较高的漏检率,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检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熊瑜琦 李镝 +1 位作者 康宁 乔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怀疑伴有癌性小结节(直径<2 cm)的肝硬化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20例,平均年龄(59.7±6.4)岁。所有病...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怀疑伴有癌性小结节(直径<2 cm)的肝硬化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20例,平均年龄(59.7±6.4)岁。所有病灶分别采用常规磁共振(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和MRDWI(弥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取50、400、800 s/mm2)扫描,以病理组织学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MR与MRDWI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效能差异。结果本研究68例患者共检出93个直径<2 cm的肝内小结节,其中69个(74.2%)肝内小结节被病理证实为肝癌病灶,40个(58.0%)为高分化、24个(34.8%)为中分化、5个(7.2%)为低分化;另外24个(25.8%)肝内小结节被病理证实为良性病灶。常规MR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敏感度为75.4%(52/69),特异度为62.5%(15/24),准确度为72.0%(67/93);MRDWI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敏感度为88.4%(61/69),特异度为83.3%(20/24),准确度为87.1%(81/93)。MRDWI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常规MR(P<0.05);根据病理分化程度进行亚组分析发现,MRDWI诊断高分化小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亦大于常规MR(P<0.05),但两者诊断中、低分化小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两位医师对常规MR和MRDWI图像的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值分别为0.77和0.86。结论 MRDWI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效能优于常规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可作为早期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首选检查手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毒素粗提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卢香兰 许崇安 +4 位作者 王萍萍 金波 刘云鹏 孙颖 朱志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蟾蜍毒素提取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杀伤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无水乙醇、二甲基亚砜(DMSO)、PBS缓冲液浸溶中华大蟾蜍的耳后腺及皮下腺分泌物,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蟾蜍毒素提取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杀伤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无水乙醇、二甲基亚砜(DMSO)、PBS缓冲液浸溶中华大蟾蜍的耳后腺及皮下腺分泌物,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3种浸液均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其抑制强度依次为乙醇浸液>DMSO浸液>PBS浸液。5 ng/ml的乙醇浸液、50 ng/ml的DMSO浸液、500 ng/ml的PBS浸液均能使K562细胞发生G2/M期阻滞。结论:蟾蜍毒素粗提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伴有G2/M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蟾蜍毒素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0
20
作者 张国荣 罗影 +1 位作者 于海燕 闵连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41-1645,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和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文数据库中2001年1月—2012年10月公开发表的采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提取相关信...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和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文数据库中2001年1月—2012年10月公开发表的采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提取相关信息,采用Stata 11软件Meta分析流程,选择合适方法计算合并的RR值及95%可信区间(CI),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估计。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7篇文献,其中报道高压氧治疗HIE有效率的文献有38篇,病死率的文献有7篇,后遗症发生率的文献有12篇。合并结果显示,干预组较对照组的有效率高〔RR=0.29,95%CI(0.25,0.34),P<0.05〕,干预组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RR=0.23,95%CI(0.13,0.39),P<0.05;后遗症发生率:RR=0.30,95%CI(0.23,0.39),P<0.05〕。漏斗图示存在明显不对称性,Egger检验结果 (t=-3.95,P<0.05)显示存在发表偏倚。结论高压氧治疗HIE较常规治疗方法更为有效,并且能够有效降低HIE患儿的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缺氧缺血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