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
1
作者 王一陶 《江西农业》 2020年第4期65-65,共1页
我国的森林病虫害问题较为严重,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危害宝贵的森林资源。营林措施有助于预防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恶化,提高森林自我调控能力,为林业发展营造健康的环境,起到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作用。
关键词 营林措施 森林资源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苏特灵Bt防治黄褐天幕毛虫的试验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海秀 阚宏坤 +1 位作者 郑长城 冉亚丽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29,共3页
该文应用苏特灵 Bt生物杀虫剂防治黄褐天幕毛虫 Malacosoma neustria,筛选适宜的用药浓度 ,防治最佳虫龄和时间 ,为大面积防治提供可靠依据。试验结果表明 :60 0~ 80 0倍液 ,1~ 2龄幼虫群集网幕中施药 ,杀虫率 95.5%以上。
关键词 苏特灵Bt 黄褐天幕毛虫 防治试验 山杏害虫 生物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杀铃脲(氟幼灵)悬浮剂防治松毛虫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峰 杨海秀 +1 位作者 阚宏坤 冉亚立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1-42,共2页
本文通过使用20%杀铃脲悬浮剂不同剂量防治松毛虫的试验,并与同类药剂相比较,得出以60g/hm2的用药量防治效果可达96.4%。是一种经济适用,防效高又有利于保护天敌和环境的仿生农药。
关键词 杀铃脲 松毛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捕器的空间位置对红脂大小蠹防治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一陶 《防护林科技》 2019年第8期33-34,共2页
针对辽宁省区域内出现的红脂大小蠹,研究了诱捕器不同挂置高度、放置坡位和颜色等3个因素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挂置高度方面,2m的高度处理平均诱捕量最高;放置坡位方面,山腰处放置处理平均诱捕量最高;诱捕器颜色方面,红色的诱捕... 针对辽宁省区域内出现的红脂大小蠹,研究了诱捕器不同挂置高度、放置坡位和颜色等3个因素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挂置高度方面,2m的高度处理平均诱捕量最高;放置坡位方面,山腰处放置处理平均诱捕量最高;诱捕器颜色方面,红色的诱捕器处理平均诱捕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诱捕器 防治效果 空间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氏白僵菌侵染杨干象幼虫体壁的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曹庆杰 迟德富 +1 位作者 宇佳 冉亚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101,共6页
为了解布氏白僵菌对杨干象幼虫的侵染过程,利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研究了布氏白僵菌对杨干象幼虫体壁的侵染过程及超微结构变化。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接种12 h后,分生孢子成功附着于杨干象幼虫体壁不同区域,如气孔、感器周围与节间膜部位... 为了解布氏白僵菌对杨干象幼虫的侵染过程,利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研究了布氏白僵菌对杨干象幼虫体壁的侵染过程及超微结构变化。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接种12 h后,分生孢子成功附着于杨干象幼虫体壁不同区域,如气孔、感器周围与节间膜部位;接种24 h后,最早观察到布氏白僵菌以芽管或菌丝的形式穿透杨干象幼虫体壁,无附着孢产生;接种90、96 h后,由虫体内穿出的菌丝在虫体表面开始大量繁殖。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菌丝在穿透过程中伴随着机械压力与组织溶解现象。接种第24 h时,菌丝穿入表皮;到第36 h时,大量菌丝侵入到皮细胞层中;到第48 h时,菌丝侵入皮细胞层后使皮细胞层发生变形,菌丝周围出现电子密度很低的光晕;到第60 h,表皮层与皮细胞层分离,菌丝周围的细胞器溶解,细胞核遭到破坏,菌丝周围出现絮状溶解物,这种现象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证实了菌丝侵入杨干象幼虫体内过程中有酶的参与。到第72 h时,细胞内排列松弛变成空泡;第84 h时,菌丝段以无隔、1个隔或2个隔的方式在血腔内大量繁殖;到第96 h,菌丝从表皮中穿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杨干象 侵染过程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槐繁殖种植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一陶 《园艺与种苗》 CAS 2022年第12期47-49,共3页
国槐是辽宁省优良的园林树种之一,耐寒、耐阴,可在多种土壤上生长,用途广泛,具有药用价值。该文对国槐的习性、繁殖技术、移栽种植技术等要点等做了简单总结,为扩大该树种在园林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槐 繁殖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分类型对林下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一陶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8期38-39,共2页
以辽宁北票地区的油松纯林和油松+山杏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林分类型对林下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交林对土壤p H值和有机质含量提升显著,可提高土壤质量。混交林在碱解氮和有效磷方面有较好的提升效果。
关键词 北票 油松纯林 油松混交林 土壤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