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骨诱导后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复合植骨材料对兔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郑德宇 刘建生 +3 位作者 杨依勇 秦书俭 包翠芬 姚素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1-444,476,共5页
目的探讨成骨诱导后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与β-磷酸三钙(TCP)构成的人工植骨材料修复兔颅骨缺损的作用。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人UCB-MSCs;取传3代细胞应用条件培养基进行成骨诱导2周后,绘制细... 目的探讨成骨诱导后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与β-磷酸三钙(TCP)构成的人工植骨材料修复兔颅骨缺损的作用。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人UCB-MSCs;取传3代细胞应用条件培养基进行成骨诱导2周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检测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OCN)和钙离子的含量;成骨诱导后UCB-MSCs与β-TCP复合培养后形成人工植骨材料,用扫描电镜观察成骨诱导后的UCB-MSCs在β-TCP表面的生长状况;按人工植骨材料的形状制作兔颅骨全层缺损模型,术后4周行颅骨X线摄片,分析人工材料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结果采用Percoll(1.073 g/mL)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得到的UCB-MSCs大小较为均匀、梭形或星形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成骨诱导前后细胞的生长曲线测定无明显变化;UCB-MSCs内AKP、培养基中的OCN含量和细胞内钙离子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1);成骨诱导的细胞在β-TCP表面生长良好,在细胞周围有白色的钙盐沉积。人工植骨材料植入骨缺损4周后,发现复合材料与颅骨缺损中间大部分被高密度影所充填。结论成骨诱导后的UCB-MSCs呈现成骨细胞特性,在β-TCP表面生长状态良好;与β-TCP构成人工植骨材料具有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诱导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Β-磷酸三钙 人工植骨材料 骨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顶核通过小脑-下丘脑通路参与卒中后抑郁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媛 隋汝波 +1 位作者 张欣 林宇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是否参与了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并初步研究介导这种作用的途径。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卒中组、卒中后抑郁组、小脑顶核损毁组和小脑上脚交叉损毁组,进行行为学观察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大鼠下...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是否参与了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并初步研究介导这种作用的途径。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卒中组、卒中后抑郁组、小脑顶核损毁组和小脑上脚交叉损毁组,进行行为学观察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外侧区Glu、GABA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卒中组大鼠下丘脑外侧区Glu、GABA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卒中组相比,卒中后抑郁组、小脑顶核损毁组和小脑上脚交叉损毁组下丘脑外侧区Glu、GABA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结论本实验初步提示小脑顶核可能参与了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其途径可能通过小脑-下丘脑通路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顶核 下丘脑外侧区 小脑-下丘脑通路 发病机制 卒中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核转录因子NF-кB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屈琴 焦金菊 +2 位作者 王长辉 王青青 杜迎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71-1672,1694,共3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水平和NF-κB的影响,探讨抗AS的部分机制。[方法]制成AS大鼠模型后,设4个组:①模型对照组(高脂饲料);②低剂量给药组[高脂饲料+Res30mg/(kg·d)];③中剂量给药组[高脂饲料+Res60m...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水平和NF-κB的影响,探讨抗AS的部分机制。[方法]制成AS大鼠模型后,设4个组:①模型对照组(高脂饲料);②低剂量给药组[高脂饲料+Res30mg/(kg·d)];③中剂量给药组[高脂饲料+Res60mg/(kg·d)];④高剂量给药组[高脂饲料+Res120mg/(kg·d)],连续灌胃给药5周后,测定各组血脂和血管壁组织NF-кB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各给药组TG、TC和LDL-C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HDL-C较对照组有所升高;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分析均显示各给药组NF-кB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白藜芦醇可调节AS大鼠血脂,降低AS大鼠主动脉壁NF-κB的表达,从而抑制AS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动脉粥样硬化 核转录因子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芬地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脑水肿和AQP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孟飞 衣服新 +1 位作者 叶志军 贾媛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后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脑内的表达及N-甲基-D-天冬氨基酸(NMDA)受体拮抗剂艾芬地尔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 lartery occlusion,MAC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含...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后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脑内的表达及N-甲基-D-天冬氨基酸(NMDA)受体拮抗剂艾芬地尔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 lartery occlusion,MAC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以评估脑水肿的程度;免疫组化,免疫蛋白印记法测量AQP4(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艾芬地尔组脑组织含水量、梗死灶周围AQP4表达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艾芬地尔组能显著减少脑组织含水量,减轻梗死灶周围AQP4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损伤后脑组织的AQP4表达上升,脑水肿明显,给予艾芬地尔后可抑制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芬地尔 脑缺血 脑水肿 水通道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对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姚素艳 李全胜 郑德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7-842,共6页
目的探讨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HA)对体外培养状态下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无菌状态下复苏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取传4代的细胞,向培养基内加入CHA,使其终浓度达到0、25、50、100、200、500μmol/L,应用CCK-8体... 目的探讨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HA)对体外培养状态下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无菌状态下复苏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取传4代的细胞,向培养基内加入CHA,使其终浓度达到0、25、50、100、200、500μmol/L,应用CCK-8体外抑制实验进行筛选CHA的最佳抑癌浓度。选择CHA最佳抑癌浓度,作用于CNE-1细胞系。检测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中端粒酶活性、抑癌基因p27和p16的表达、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4)的表达。结果经CCK-8体外抑制实验进行筛选CHA的最佳抑癌浓度为100μmol/L。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的CHA,维持10d,CNE-1细胞株中其端粒酶活性为1.621,远低于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和未处理的CNE-1细胞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CHA处理CNE-1细胞株10d后,抑癌基因p27和p16均有少量的表达,而在阳性对照组(HT1080细胞)和未处理的CNE-1细胞几乎没有表达。应用CHA处理CNE-1细胞株10d后,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量与阳性对照组(HT1080细胞)和未处理的CNE-1细胞相比明显降低。结论应用100μmol/L CHA 10d,可以降低CNE-1细胞株端粒酶活性、增加抑癌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CHA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作用是通过活化抑癌基因和抑制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鼻咽癌 抑癌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 端粒酶 P27 P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对小鼠耳蜗毒性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伟霞 王爱梅 +2 位作者 包翠芬 惠丽杰 常志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619,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顺铂耳毒性模型,研究不同剂量顺铂对小鼠耳蜗毒性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69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顺铂2.5 mg/(kg.d)组、顺铂3.5 mg/(kg.d)组和顺铂4.5 mg/(kg.d)组,腹腔连续注射5 d。通过听脑干反应(auditory br... 目的建立小鼠顺铂耳毒性模型,研究不同剂量顺铂对小鼠耳蜗毒性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69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顺铂2.5 mg/(kg.d)组、顺铂3.5 mg/(kg.d)组和顺铂4.5 mg/(kg.d)组,腹腔连续注射5 d。通过听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BR)测试观察用药前后小鼠听力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耳蜗中的表达。结果不同剂量顺铂组小鼠体重和听力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并且随着顺铂给药剂量的增加,小鼠耳蜗中caspase-3表达亦明显增强。结论应用顺铂可建立小鼠耳毒性模型;caspase-3参与了顺铂致小鼠耳蜗细胞损伤的过程,提示内耳细胞凋亡可能是顺铂的耳毒性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耳蜗 CASPASE-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1对白介素1β诱导的关节软骨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冯欣 李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探讨STAT-1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关节软骨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软骨细胞同步化后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的软骨细胞);IL-1β组(加入IL-1β,浓度为10 ng/ml);阴性对照组(加入IL-1β和空白质粒);STAT-1转染组(加入I... 目的探讨STAT-1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关节软骨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软骨细胞同步化后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的软骨细胞);IL-1β组(加入IL-1β,浓度为10 ng/ml);阴性对照组(加入IL-1β和空白质粒);STAT-1转染组(加入IL-1β和siRNA-STAT-1重组质粒)。检测各组细胞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采用MTT法检测4组细胞培养24、48、72 h时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4组细胞STAT-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细胞培养24 h时,各组细胞的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37,P=0.087)。细胞培养48 h和72 h时,各组细胞的增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54,P<0.05;F=3.871,P<0.05);其中IL-1β组、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率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STAT-1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为(12.11±1.34)%,IL-1β组为(65.62±2.56)%,阴性对照组为(60.73±3.21)%,STAT-1转染组为(21.32±2.21)%,4组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77,P<0.05);其中IL-1β组和阴性对照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TAT-1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STAT-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150,P<0.05);其中IL-1β组和阴性对照组STAT-1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TAT-1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端粒酶活性为(81.65±5.28)%,IL-1β组为(60.32±5.32)%,STAT-1转染组为(76.76±3.45)%。3组端粒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040,P<0.05);其中IL-1β组端粒酶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和STAT-1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T-1在IL-1β诱导的衰老关节软骨细胞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通过影响端粒酶活性而参与软骨细胞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STAT-1 白介素 端粒酶 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Bax在小鼠海马发育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邵姝元 张敬坤 +1 位作者 张莉 郭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31-1833,共3页
目的探讨Bcl-2和Bax在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对小鼠海马发育中Bcl-2和Bax蛋白进行分析。结果 Bcl-2免疫组化结果:胚龄(embryonic day,E)16 d CA1区有少量阳性细胞。E18 d,海马各区均可见阳... 目的探讨Bcl-2和Bax在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对小鼠海马发育中Bcl-2和Bax蛋白进行分析。结果 Bcl-2免疫组化结果:胚龄(embryonic day,E)16 d CA1区有少量阳性细胞。E18 d,海马各区均可见阳性细胞,以锥体层居多。生后(postnatal day,P)1~21 d,海马各区阳性细胞先密集后稀疏,以P7 d最密集,CA3区最密集。P28 d后趋于稳定。锥体细胞层Bcl-2阳性表达细胞的平均光密度(AOD)值先增加后减小,P7 d为最大值(P<0.01),P28 d后趋于稳定(P>0.05)。Bax表达结果与Bcl-2结果相似。Bcl-2/Bax比值E18 d~P1 d逐渐降低(P<0.01),之后趋于稳定(P>0.05)。结论 Bcl-2和Bax在胚胎期和生后早期小鼠海马有高表达,其凋亡高峰是生后1 d。成年及老年后保持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BCL-2 BAX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及抑制剂K252α和UO126对颗粒细胞增殖及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洋 赵丹玉 +3 位作者 王艳杰 高海宁 杨小静 柳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1-274,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抑制剂K252α、UO126对颗粒细胞增殖情况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用NGF及K252α、UO126作用培养的小...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抑制剂K252α、UO126对颗粒细胞增殖情况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用NGF及K252α、UO126作用培养的小鼠卵巢腔前颗粒细胞,采用2-(2-甲氧基-4-硝苯基)-3-(4-硝苯基)-5-(2,4-二磺基苯)-2H-四唑单钠盐(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实验分析颗粒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增殖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CNA表达的改变。结果:NGF组(A值1.58)明显促进颗粒细胞增殖,与对照组(A值1.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NGF=0.000),而应用K252α、UO126之后,颗粒细胞的增殖下降,K252α组(A值1.21),NGF+K252α组(A值1.19)、NGF+UO126组(A值1.14)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K252α=0.001,PNGF+K252α=0.001,PNGF+UO126=0.000)。同时NGF组PCNA相对表达量为5.21,与对照组(表达量1.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NGF=0.000);而K252α组、NGF+K252α组、NGF+UO126组PC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8、0.84、0.41,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K252α=0.02,PNGF+K252α=0.000,PNGF+UO126=0.000);同时与NG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K252α=0.000,PNGF+K252α=0.000,PNGF+UO126=0.000)。结论:NGF促进颗粒细胞增殖的同时也刺激PCNA表达增高;抑制剂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C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K252α UO126 细胞增殖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肾单位发育过程中的经典凋亡和坏死性凋亡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姝元 刘玉玲 +1 位作者 郭敏 李晓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4-878,共5页
目的观察小鼠肾单位发育过程中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现象。方法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胚龄12、14、16、18 d胎鼠肾单位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结果小鼠肾单位发育过程中的程序性细胞死亡主要有经典... 目的观察小鼠肾单位发育过程中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现象。方法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胚龄12、14、16、18 d胎鼠肾单位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结果小鼠肾单位发育过程中的程序性细胞死亡主要有经典凋亡、坏死性凋亡和副凋亡3种方式。随着小鼠胚龄增加,凋亡指数逐渐升高,在胚龄18 d达到高峰[(29.45±3.34)%,P<0.05]。Bcl-2和Bax蛋白表达也逐渐增加,均于胚龄18 d达到高峰,分别为(80.52±4.06、33.67±3.42,P<0.05)。结论小鼠肾单位发育过程中各部位PCD的表现具有明显差异,出现了多种细胞凋亡形式,其中以经典凋亡为主,还出现了坏死性凋亡和副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单位 发育 程序性细胞死亡 坏死性凋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卵巢癌CAOV3细胞凋亡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丽平 温有锋 张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3-897,共5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人卵巢癌CAOV3细胞凋亡的关系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的变化,探讨bFGF促进人卵巢癌CAOV3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的信号机制。方法:利用无血清饥饿诱导卵巢癌CAOV3细胞凋亡。分为对照组、bFGF...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人卵巢癌CAOV3细胞凋亡的关系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的变化,探讨bFGF促进人卵巢癌CAOV3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的信号机制。方法:利用无血清饥饿诱导卵巢癌CAOV3细胞凋亡。分为对照组、bFGF组、PKB抑制剂组。应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荧光染色法观察bFGF对CAOV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RT-PCR检测bFGF对PKB、GRP78表达的影响。结果:bFGF呈剂量依赖性激活PKB信号通路,呈时间依赖性促进GRP78mRNA及蛋白表达(P<0.01)。与对照组相比,bFGF可加速CAOV3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增殖,抑制无血清培养诱导的细胞凋亡。PKB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可阻断bFGF的上述作用。结论:bFGF可能通过PKB信号通路上调GRP78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抑制饥饿诱导的卵巢癌CAOV3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蛋白激酶B 卵巢肿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闯 刘学政 +1 位作者 左中夫 冯月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观察病程3个月、6个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及血管生成素-1(angiogenin,Ang-1)对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应用STZ制备SD大鼠糖尿病模型。将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3个... 目的观察病程3个月、6个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及血管生成素-1(angiogenin,Ang-1)对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应用STZ制备SD大鼠糖尿病模型。将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3个月组(DM3组)、糖尿病6个月组(DM6组),Ang-1治疗3个月组(ANG3组)、Ang-1治疗个月组(DM3组)、糖尿病6个月组(DM6组),Ang-1治疗3个月组(ANG3组)、Ang-1治疗6个月组(ANG6组)及正常对照3个月组(CON3组)、正常对照6个月组(CON6组)。尾静脉一次性注射STZ(55mg·kg-1)诱发大鼠糖尿病。ANG组大鼠每只眼球每15d球后注射Ang-1溶液0.05mL(0.2μg Ang-1)。每组大鼠各5只,分别饲养到3个月、6个月时处死,取大鼠视网膜进行电镜观察。结果(1)视网膜毛细血管超微结构:CON组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内异染色质分布均匀,细胞器、细胞核形态正常,基底膜结构清楚,连续完整。DM组内皮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变性,核染色质浓缩、边集,分布于核膜下;基底膜明显增厚。ANG3组血管壁、内皮细胞核及周细胞核形态正常;ANG6组血管壁完整无断裂,基底膜增厚不明显。(2)组间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均数比较:ANG3(228.0±16.2)nm与DM3(245.5±11.9)n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6(251.5±19.3)nm与DM6组(310.6±28.0)nm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ng-1对ST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损害有明显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超微结构 血管生成素-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与内耳 被引量:1
13
作者 宝东艳 王爱梅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334-337,共4页
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于1986年在B淋巴细胞核提取物中被检出,因其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的增强子κB序列(5'-GGGACTTTCC-3')特异结合而得名。作为一种关键的转录因子,NF—κB几乎存在于机体各种组... 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于1986年在B淋巴细胞核提取物中被检出,因其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的增强子κB序列(5'-GGGACTTTCC-3')特异结合而得名。作为一种关键的转录因子,NF—κB几乎存在于机体各种组织细胞中,对炎性和免疫反应、细胞凋亡及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物进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F—κB也参与了哺乳类耳蜗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的重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核因子-KAPPA 病理生理学 内耳 B淋巴细胞核 免疫球蛋白 特异结合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垚 冯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35-1937,共3页
目的:探讨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肾脏中是否存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2只。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模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 目的:探讨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肾脏中是否存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2只。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模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肾小球体积增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腔扩大,灶状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而治疗组肾组织改变与模型组相比有所减轻。模型组α-SMA、PC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治疗组α-SMA、PCNA的水平较模型组减低(P<0.05)。结论:氯沙坦可以抑制α-SMA、PCNA的表达,抑制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抑制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而减轻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氯沙坦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增殖性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对顺铂致毒小鼠耳蜗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邸阳 于利 +2 位作者 田原 林宇涵 王爱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顺铂(cisplatin,CDDP)致毒小鼠耳蜗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UA组(...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顺铂(cisplatin,CDDP)致毒小鼠耳蜗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UA组(腹腔注射熊果酸80mg/kg)、CDDP组(腹腔注射CDDP 4.5mg/kg)和CDDP+UA组(一侧腹腔注CDDP 4.5mg/kg,同时对侧腹腔注射熊果酸80mg/kg),每组15只。各组动物均连续腹腔注射给药5天,每天1次,给药前及停药后24h行ABR检测,然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图像分析及蛋白质印迹技术观察小鼠耳蜗中TRPV1的表达。结果 CDDP组小鼠耳蜗TRPV1表达和ABR阈移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UA+CDDP组小鼠ABR阈移及TRPV1表达较CDDP组明显降低(P<0.05),且TRPV1表达变化与ABR阈移改变高度相关(|r|>0.7,P<0.05)。结论 UA可抑制CDDP所致TRPV1的高表达,有效降低CDDP的耳毒性,改善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顺铂 耳蜗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白赟 叶丽平 高远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联系,以HSP60为代表的热休克蛋白通过诱导自身免疫,增强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HSP27为代表的热休克蛋白可以抑制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免疫反... 近年来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联系,以HSP60为代表的热休克蛋白通过诱导自身免疫,增强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HSP27为代表的热休克蛋白可以抑制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免疫反应,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殖、迁移、凋亡,增加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这些热休克蛋白作用的新认识对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自身免疫应答 TOLL样受体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对Aβ_(25-35)诱导的大脑皮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静 赵宏 +2 位作者 秦书俭 姚素艳 郑德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研究绿原酸(CHA)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激活巨噬细胞导致大脑皮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生后0~3 d左右的Sprague-Dawley(SD)大鼠乳鼠,取出大脑皮层细胞然后做体外培养。培养8 d后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 目的:研究绿原酸(CHA)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激活巨噬细胞导致大脑皮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生后0~3 d左右的Sprague-Dawley(SD)大鼠乳鼠,取出大脑皮层细胞然后做体外培养。培养8 d后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培养2 d,再加入10μmol/L Aβ25-35制作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实验分为单独培养组、共同培养组、单独培养Aβ组、共同培养Aβ组和共同培养CHA组分别作用0.5、1、2、4、6 h后检测各组的结果。细胞损伤程度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和记数判定。p38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有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活化的蛋白激酶2(MAPKAPK-2)和热休克转录因子(HSP27)三种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水平由Western blot检测。通过免疫荧光观察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结果 CHA显著抑制Aβ25-35处理所致的颗粒细胞密度的减少并且改善细胞的形态。Aβ25-35可以使p38MAPK的磷酸水平明显增加,在2h的时候磷酸化水平达到最高峰,4h后就逐渐下降,而使MAPKAPK-2和HSP27的磷酸化水平降低,2h降低最明显。结论 CHA通过抑制Aβ25-35诱导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激活的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可以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淀粉样β蛋白25-35 大脑皮层细胞 巨噬细胞 p38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活化的蛋白激酶2 热休克蛋白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多巴治疗前后帕金森大鼠脑内γ-氨基丁酸A受体的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晓巍 崔宏福 +2 位作者 姚素艳 刘建生 郑德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7-680,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治疗前后脑内皮质、黑质、纹状体部位γ-氨基丁酸A受体(gamma aminobutyric acid A receptor,GABAAR)的分布变化规律。方法首先制备PD大鼠模型,经检测成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左旋多巴甲酯+...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治疗前后脑内皮质、黑质、纹状体部位γ-氨基丁酸A受体(gamma aminobutyric acid A receptor,GABAAR)的分布变化规律。方法首先制备PD大鼠模型,经检测成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左旋多巴甲酯+苄丝肼治疗4周,治疗后经行为学检测,选择成功的治疗后的PD大鼠,于治疗后4、8、12周分别留取大鼠脑皮质、黑质和纹状体部位的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对比PD大鼠治疗前后脑内上述部位GABAAR的分布、表达情况变化。结果治疗后4、8、12周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脑内黑质和皮质部位的GABAAR阳性表达的细胞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而纹状体部位的GABA_AR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1)左旋多巴甲酯+苄丝肼治疗PD大鼠,可以使症状改善。(2)PD大鼠治疗前后脑内不同部位GABAAR的变化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Γ-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顺铂诱导离体小鼠耳蜗毛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晓 周明生 +1 位作者 于利 王爱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在顺铂诱导离体培养小鼠耳蜗毛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出生后3d的健康昆明小鼠380只(760耳),分离出耳蜗基底膜760条,体外培养24h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8、16μg/ml顺铂组,每...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在顺铂诱导离体培养小鼠耳蜗毛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出生后3d的健康昆明小鼠380只(760耳),分离出耳蜗基底膜760条,体外培养24h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8、16μg/ml顺铂组,每组190条,对照组加入2ml新鲜培养基,顺铂组分别加入2ml含不同浓度顺铂(4、8、16μg/ml)的新鲜培养基,再继续培养24h后,应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耳蜗毛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ERS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和内质网凋亡途径标志物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2,caspase-12)在耳蜗毛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4、8、16μg/ml顺铂组耳蜗毛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53%±0.50%、27.12%±2.64%和60.01%±2.75%,均高于对照组(3.67%±0.76%),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不同浓度顺铂组耳蜗GRP 78和caspase-12的蛋白表达水平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并随顺铂浓度增大而显著增强(P<0.01)。结论顺铂可诱发小鼠耳蜗毛细胞ERS,ERS可能在其诱导的小鼠耳蜗毛细胞凋亡中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顺铂 耳蜗 凋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对离体培养小鼠耳蜗毛细胞钙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立伟 刘芳芳 +1 位作者 于利 王爱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观察顺铂对离体培养小鼠耳蜗毛细胞钙蛋白酶(calpain)表达的影响,探讨顺铂致耳蜗毛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取出生后3d的昆明小鼠300只(600耳),分离出耳蜗基底膜600条,体外培养24h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8、16μg/ml顺铂组,每组150条;... 目的观察顺铂对离体培养小鼠耳蜗毛细胞钙蛋白酶(calpain)表达的影响,探讨顺铂致耳蜗毛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取出生后3d的昆明小鼠300只(600耳),分离出耳蜗基底膜600条,体外培养24h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8、16μg/ml顺铂组,每组150条;对照组加入2ml新鲜培养基,顺铂组分别加入2ml含不同浓度顺铂(4、8、16μg/ml)的新鲜培养基,再继续培养24h后,应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耳蜗毛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alpain 1(μ-calpain)和calpain 2(m-calpain)在耳蜗毛细胞的表达。结果 4、8、16μg/ml顺铂组耳蜗毛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63%±0.20%、38.40%±2.64%和64.24%±0.05%,均高于对照组(5.55%±0.12%),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不同浓度顺铂组μ-calpain和m-calpain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且m-calpain的表达随顺铂浓度的增高而明显增强(P<0.01)。结论顺铂可通过calpain通路诱导小鼠耳蜗毛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耳蜗 毛细胞 钙蛋白酶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