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助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才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水源 《成才之路》 2013年第30期4-4,共1页
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数学,就得思考数学问题,通过思考而探究,通过探究而解决,通过解决而获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借助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才能呢?就... 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数学,就得思考数学问题,通过思考而探究,通过探究而解决,通过解决而获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借助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才能呢?就这个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谈点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知识 学生探究 才能 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 思维活动 学习数学 数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提高学生写作才能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艺文 《成才之路》 2014年第24期60-61,共2页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学习语文,就是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学习作文,就是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学生的作文程度差异明显,总有一些学生的作文让教师拍案叫绝,也总有些学生的作文味同嚼蜡。“会写”完全源于学生已养成了良好...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学习语文,就是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学习作文,就是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学生的作文程度差异明显,总有一些学生的作文让教师拍案叫绝,也总有些学生的作文味同嚼蜡。“会写”完全源于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积累就多了;多想多思,就有感悟了。这样一来,写起作文来就会感到轻松、容易,一挥而就,下笔成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习惯 学生 写作才能 语文习惯 写作习惯 学习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渠道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3
作者 王淑卿 《教师》 2012年第34期71-71,共1页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的学习氛用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这样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的学习氛用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这样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作文的情况,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不断调整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策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写出具有个性特色的文章来,常常根据实际情况,营造出融洽、和谐、欢乐、上进的氛围。很多学生在这种愉快的、民主的氛同中,一看到文题,个性化的语言就脱口而出,下笔成文,转眼写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个性 习作水平 个性化作文教学 多渠道 学习情境 学生作文 教学效果 能力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教学实效提高课堂效率
4
作者 吴文贵 吴丽限 《成才之路》 2014年第3期31-31,共1页
数学教学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之下为完成数学课程目标而展开的教学实践活动,该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有序展开。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注重实效性,呼唤打造高效课堂,更加要求“教”和“学”两种行为在实践... 数学教学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之下为完成数学课程目标而展开的教学实践活动,该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有序展开。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注重实效性,呼唤打造高效课堂,更加要求“教”和“学”两种行为在实践活动中的和谐统一。但是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数学课堂往往不尽如人意:教师备课很认真,上课也讲得很细致,但课堂气氛却异常的沉寂,坐在台下的学生也无动于衷;有时虽然教师也能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学生表现也很活跃,但到学生自己独自解决数学问题时还往往是束手无策,效果还是不太理想。课堂上最可怕的就是师生之间无效的劳动,没有思考和实践的课堂是无益的。教学实践也充分告诉我们,在每一节数学课堂上,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教得怎么样,它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合理地利用时间,以调整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进入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过程中去。可见,课堂上注重教学实效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效率 教学实效 教学实践活动 学生表现 教师备课 数学课程目标 数学课堂 数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