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7篇文章
< 1 2 1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馆改造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晓东 刘彦婷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改造 教育学院 建筑群 围合 广场 主楼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化设计在中国的建筑创作与思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徐卫国教授、徐丰先生访谈 被引量:26
2
作者 徐卫国 徐丰 <城市建筑>编辑部 《城市建筑》 2010年第6期108-113,共6页
当前数字化设计潮流的强劲涤荡,常使建筑师兴奋地想起20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的蓬勃兴起。此时正值建筑师告别“现代”转向“后现代”以及“解构主义建筑”的历程中,而数字技术以一种革命性的力量推进设计领域的迅速扩容,使其跃迁到新... 当前数字化设计潮流的强劲涤荡,常使建筑师兴奋地想起20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的蓬勃兴起。此时正值建筑师告别“现代”转向“后现代”以及“解构主义建筑”的历程中,而数字技术以一种革命性的力量推进设计领域的迅速扩容,使其跃迁到新的技术时代,向世人展示出其自身的无限张力及其支撑下建筑创作的发展无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创作 中国 现代主义建筑 解构主义建筑 数字技术 设计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年历史·60年辉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立60周年
3
作者 朱文一 边兰春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历史 吴良镛 梁思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概况
4
作者 程晓青 洪跃冰 《华中建筑》 2006年第3期141-142,共2页
1 概况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是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的清华大学建筑系。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设建筑系和城市规划系;2001年4月,原暖通空调专业从热能系进入建筑学院,组建建筑技术科学系;2003年10月,成立... 1 概况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是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的清华大学建筑系。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设建筑系和城市规划系;2001年4月,原暖通空调专业从热能系进入建筑学院,组建建筑技术科学系;2003年10月,成立景观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暖通空调专业 建筑技术科学 城市规划 梁思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5
作者 秦佑国 《城市建筑》 2005年第2期77-80,共4页
一、学院简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设建筑系和城市规划系;2001年4月,原暖通空调专业从热能系转入建筑学院,组建建筑技术科学系;2003年10月,成立景观学... 一、学院简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设建筑系和城市规划系;2001年4月,原暖通空调专业从热能系转入建筑学院,组建建筑技术科学系;2003年10月,成立景观学系.目前,学院有4个系: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建筑技术科学系;5个研究所: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住宅与社区研究所、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和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所;具有甲级资质的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安地建筑设计顾问公司是学院规划设计实践的基地和对外窗口;此外,跨院系成立的科研综合体--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依托在建筑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技术科学 暖通空调专业 城市规划 景观学 梁思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微更新”教学成果--富国里游乐场、富国里社区客厅及一个盒子的社会属性 被引量:3
6
作者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城市建筑》 2018年第25期103-109,共7页
项目名称:富国里游乐场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项目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富国里小区指导教师:程晓青建筑设计:丁剑书,李馨用地面积:4 300 m^2建筑面积:4 416 m^2项目类型: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塑胶,竹钢,钢,废旧物品再利用设计时... 项目名称:富国里游乐场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项目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富国里小区指导教师:程晓青建筑设计:丁剑书,李馨用地面积:4 300 m^2建筑面积:4 416 m^2项目类型: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塑胶,竹钢,钢,废旧物品再利用设计时间:2017年9月~2018年3月图纸版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摄影:丁剑书项目名称:富国里社区客厅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项目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社区居民 宅间绿地 社会属性 游乐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十八):摆脱束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2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学生参展作品
7
作者 朱文一 王毅 任俊宇 《世界建筑》 2013年第1期124-125,共2页
本文介绍了威尼斯双年展及建筑双年展的概况,并从主题介绍、参展概况、作品展示及参展启发4个方面,概述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参展情况。
关键词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国际建筑院校设计展 学生模型作品 摆脱束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建设、课程设计与课内外的教学联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乡居住领域教学的整体观
8
作者 邵磊 张杰 《住区》 2014年第2期22-27,共6页
从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论出发,结合教学体系的反思、教学内容的改革、职业素养的培育、教学方法的变化和相关经验的借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构建了多学科交叉的、系统性的、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住房与社区发展的整体性教学体系。
关键词 住房与社区发展 人居环境科学 整体论 住宅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签约及捐赠仪式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行
9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13年第11期12-12,共1页
2013年10月19日,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签约挂牌及捐赠仪式、北京院科研与设计成果展、建筑实践教育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行。
关键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实践教育 捐赠仪式 国家级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工程 成果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文化背景下的潘家园改造试验——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国际联合设计课 被引量:1
10
作者 边思敏 朱育帆 邬东璠 《住区》 2019年第4期51-58,共8页
本文从题为“潘家园改造”的设计课程展开,介绍了清华大学风景园林硕士国际联合教学的框架与特点,突出了多元文化背景、多种教学方式配合带来的视角广度和多样性。讨论了潘家园作为典型文化空间的重要意义及其面临的尴尬现状,进而将文... 本文从题为“潘家园改造”的设计课程展开,介绍了清华大学风景园林硕士国际联合教学的框架与特点,突出了多元文化背景、多种教学方式配合带来的视角广度和多样性。讨论了潘家园作为典型文化空间的重要意义及其面临的尴尬现状,进而将文化特质的延续与生长确立为设计改造的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剖析清华大学、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加泰罗尼亚理工学院学生的改造方案,探讨了不同文化语境中面对同一议题的多种思路,并就各方案的解读角度、空间组织手段、文化延续体现等方面进行了横向比较。最后讨论了景观设计在当代城市空间更新中可能具有的积极角色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设计课程 潘家园 多元文化 清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能耗建筑的整合设计与实践——以清华大学O-House太阳能实验住宅为例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弘 李珺杰 董磊 《世界建筑》 2014年第1期114-117,128,共4页
针对建筑、技术和工程的整合设计是可持续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议题。城市住宅面临人口密度高、建造方法传统、建筑物理性能缺陷、系统设备老化和资源紧缺等诸多问题,且这些问题在中国大中城市尤为显著,因此,整合可持续策略与住宅建筑设... 针对建筑、技术和工程的整合设计是可持续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议题。城市住宅面临人口密度高、建造方法传统、建筑物理性能缺陷、系统设备老化和资源紧缺等诸多问题,且这些问题在中国大中城市尤为显著,因此,整合可持续策略与住宅建筑设计成为一项挑战。本文意在建立一个基于中国住宅市场情况、在零能耗住宅设计到建造的过程中、整合可持续策略的技术框架。O-House是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参赛作品之一,是一个面向中国住宅市场的零能耗建筑。该实例证明了建筑的组成发展模式、建筑设计和材料、建筑与可再生资源策略利用的一体化、建筑与系统设备一体化、建筑与室内家具一体化等整合设计的策略和流程。文末列举了可持续住宅设计的利用范围领域,同时指出未来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优势和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能耗 太阳能住宅 整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中的建筑设计教学思考与实践——兼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教学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毅 王辉 《世界建筑》 2013年第3期125-127,共3页
新世纪以来,建筑学面临着从环境保护、地域文化传承到快速城市化等诸多方面产生的问题和挑战。作为建筑学专业核心课程,建筑设计也需要做出应对。本文从建筑设计教学的目的明确、建筑设计题目的设置以及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论述... 新世纪以来,建筑学面临着从环境保护、地域文化传承到快速城市化等诸多方面产生的问题和挑战。作为建筑学专业核心课程,建筑设计也需要做出应对。本文从建筑设计教学的目的明确、建筑设计题目的设置以及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论述了转型期的建筑设计课程应该进行的调整和改革,并对近年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做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清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课程“城市翻修”主题系列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文一 范路 商谦 《世界建筑》 2011年第4期116-127,共12页
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本科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专题"大沽船坞工业遗址改造设计",包括教学计划、教学重点及教学启示等内容。
关键词 设计课程教学 工业遗址改造设计 大沽船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法的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环境评价——以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B区为例 被引量:48
14
作者 汪浩 《华中建筑》 2007年第5期96-100,共5页
该文尝试运用SD法对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B区的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进行分析和评价。首先基于SD法制定调查问卷,并针对各评价项目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再进一步通过比较不同类别被验者的评价数据,分析不同使用者对空间环境感受的差异及其产生... 该文尝试运用SD法对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B区的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进行分析和评价。首先基于SD法制定调查问卷,并针对各评价项目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再进一步通过比较不同类别被验者的评价数据,分析不同使用者对空间环境感受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从而得出更为全面的空间环境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学解释法 公共空间 评价教学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数字建筑设计教学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卫国 黄蔚欣 于雷 《城市建筑》 2015年第28期34-38,共5页
数字技术正在理论和实践等不同层面对建筑设计及相关行业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并将带来整个建筑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在这一快速变革的时代,建筑设计教学应当以积极的姿态担当起知识传播和前沿探索的责任。本文在论述"数字技术正... 数字技术正在理论和实践等不同层面对建筑设计及相关行业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并将带来整个建筑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在这一快速变革的时代,建筑设计教学应当以积极的姿态担当起知识传播和前沿探索的责任。本文在论述"数字技术正在改变建筑设计内容"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介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数字建筑设计教学,并通过一系列学生作业案例呈现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与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教学 数字建筑设计 数控加工与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理学院北院院落环境行为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滔 姜娓娓 《华中建筑》 2001年第4期91-92,共2页
该文主要是通过定量的、定性的统计和分析.借助Matlab软件,对清华大学理学院北院院落的空间组织、建筑元素的意义等与环境行为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描述了调研的过程.并得出一些结果、体会等。
关键词 清华大学理学院北院 空间组织 环境行为 城市规划 室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发展历程访谈辑录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亦师 《世界建筑》 2018年第12期119-125,共7页
历史当事人的口述是拓展史学空间、廓清历史谜团的重要渠道。从2018年5月份起,笔者陆续对参与清华设计院创建及对其发展了解的20多位老先生进行访谈,着重梳理了1990年代以前的设计院的发展历程。在查证档案材料的基础上,按照设计院发展... 历史当事人的口述是拓展史学空间、廓清历史谜团的重要渠道。从2018年5月份起,笔者陆续对参与清华设计院创建及对其发展了解的20多位老先生进行访谈,着重梳理了1990年代以前的设计院的发展历程。在查证档案材料的基础上,按照设计院发展的历史阶段、围绕重要的工程项目,把这一次获得的口述史料摘选合并成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 设计院 建筑系 口述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了历史改善了环境──清华大学理学院设计简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恽爽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41,45,共6页
文章通过大量的调研以及对设计者的访谈,对新近落成的清华大学理学院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理学院的总体规划布局、功能、风格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清华园 高校 建筑设计 理学院 历史 环境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建筑教育空间的变迁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晓喜 《世界建筑》 2017年第7期28-35,共8页
清华大学建筑学科自1946年由梁思成先生创建以来,已经历了70余年。在这70年中,主要教育教学空间三度搬迁,更随着建筑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转变经历了多次的内部调整,向着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 清华大学 建筑教育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之创建背景及早期发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亦师 《住区》 2018年第5期143-150,共8页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成立于1958年教育大跃进的大背景中,也是清华推行"真刀真枪搞毕业设计"和"大兵团作战"经验的产物,但1958年之前的三校建委会和基建委员会所进行的建设则为设计院积累了技术经验并培养了技术人才...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成立于1958年教育大跃进的大背景中,也是清华推行"真刀真枪搞毕业设计"和"大兵团作战"经验的产物,但1958年之前的三校建委会和基建委员会所进行的建设则为设计院积累了技术经验并培养了技术人才。设计院成立后即参与到国庆工程及其配套项目的设计和修建中,1959年-1966年又承担了大量校内工程和校外的居住小区建设,成为建筑系、土木系的"实习工厂",实现了生产部门("院")与教研系所("系")的密切结合,形成有别于普通国营设计院的人事制度和管理、运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 设计院 建筑系 大跃进 口述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