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青少年的媒体使用、媒体信任与政治信任——基于一项全国性问卷调查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明新 沙贺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75,共10页
建构政治信任是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目标,媒体则是塑造该群体政治信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广东、湖北、甘肃三省六地近1400名在校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媒体使用和媒体信任对青少年群体政治信任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青少年的媒体使... 建构政治信任是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目标,媒体则是塑造该群体政治信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广东、湖北、甘肃三省六地近1400名在校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媒体使用和媒体信任对青少年群体政治信任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青少年的媒体使用既直接促进政治信任,还通过媒体信任对政治信任产生间接影响。媒体使用对青少年的政治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即青少年使用媒体获取时政信息越频繁,其对于政治行为者、政府、政党、政治制度和政治系统的信任程度就越高。官方媒体信任和非官方媒体信任都能显著促进青少年的政治信任,且两种媒体信任在媒体使用和政治信任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从政治传播视角揭示了媒体使用对青少年政治信任的多重影响路径,彰显和证实了媒体信任在该群体政治信任培育中的重要价值。将中介变量媒体信任划分为官方媒体信任和非官方媒体信任两个维度,丰富和拓展了学界对媒体信任和政治信任之间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传播 政治信任 政治社会化 媒体使用 媒体信任 青少年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恩周 李敏 +1 位作者 陈淑侠 张威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1期117-118,共2页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核心在于“铸魂”。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与认同,可以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而劳动教育的新时代价值意蕴具有育人新高度,可以充实劳动课程内涵...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核心在于“铸魂”。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与认同,可以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而劳动教育的新时代价值意蕴具有育人新高度,可以充实劳动课程内涵,提高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劳动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蓝色素变色实验的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小平 张旻媛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52,共3页
综合表述了紫甘蓝色素的变色原理图.以紫甘蓝汁作为酸碱指示剂设计实验,在球型冷凝管中制成色彩炫丽的pH色柱,促进学生形成指示剂变色范围的概念,在稀释溶液和测定常见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实验中培养实验者的动手能力,在设计判断盐酸... 综合表述了紫甘蓝色素的变色原理图.以紫甘蓝汁作为酸碱指示剂设计实验,在球型冷凝管中制成色彩炫丽的pH色柱,促进学生形成指示剂变色范围的概念,在稀释溶液和测定常见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实验中培养实验者的动手能力,在设计判断盐酸滴定碳酸钠终点现象的实验中激发参与者的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蓝色素 pH色柱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微型课题导引”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440-442,共3页
"微型课题"源于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把"微型课题导引"作为一种美术教学形式进行实践研究,旨在以师生共同营造一种以科研为途径,以学生获得主动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活... "微型课题"源于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把"微型课题导引"作为一种美术教学形式进行实践研究,旨在以师生共同营造一种以科研为途径,以学生获得主动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微型课题 导引 教学形式 艺术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以“生成”为常态的语文课堂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杰 薛海兵 +1 位作者 杨彬 陈松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8,共6页
陈杰:预设与生成的话题已不时新.但追求以“生成”为常态的语文课堂始终是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课前如何做好能引发生成的预设?课堂上如何抓住生成的火花?生成之后又该怎么办?今天我们以陈松泉老师执教的《咬文嚼字》一课为例... 陈杰:预设与生成的话题已不时新.但追求以“生成”为常态的语文课堂始终是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课前如何做好能引发生成的预设?课堂上如何抓住生成的火花?生成之后又该怎么办?今天我们以陈松泉老师执教的《咬文嚼字》一课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生成” 预设与生成 《咬文嚼字》 语文教师 课前 执教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通电自感“异常”图像的探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志山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76,共3页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利用"DISLab"对通电自感实验暂态问题的"异常"图像进行半定量探究,发现了"异常"原因,让学生利用该系统解决了由系统本身带来的"问题",为以后利用该系统探究问题提供了一定的...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利用"DISLab"对通电自感实验暂态问题的"异常"图像进行半定量探究,发现了"异常"原因,让学生利用该系统解决了由系统本身带来的"问题",为以后利用该系统探究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LAB 通电自感 异常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语文教学的课型建构 被引量:6
7
作者 薛海兵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7期33-37,共5页
循证教学作为基于证据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成为国内外对于教学有效性深入探究的重要方向。循证语文教学主张建构循证课型,将语文教学实践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循证课型的建构主要从教学目标、实施原则、课堂结构、实现路径与操作流程... 循证教学作为基于证据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成为国内外对于教学有效性深入探究的重要方向。循证语文教学主张建构循证课型,将语文教学实践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循证课型的建构主要从教学目标、实施原则、课堂结构、实现路径与操作流程等方面着手,试图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认知理性,同时对语文重视感性和偏重人文作出补充和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教学 语文教学 教学范式 循证课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以“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伟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44,共3页
本文以"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为例,探讨开展具有"问题探究情境、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的高中生物学实验,让生物学实验成为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载体,发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
关键词 科学探究 科学思维 实验教学 问题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美、空灵与超越:探寻苏派教学之美 被引量:2
9
作者 薛海兵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4,共3页
江苏教育已形成了鲜明的苏派教学风格,主要体现为温和而优雅的人格映射,清简而智慧的策略选择,自然而飘逸的行为表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这三种风格特征则分别呈现为醇美、空灵和超越的审美形态。
关键词 教育流派 苏派教育 教学风格 温和优雅 清简智慧 自然飘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堂教学的雅正品格简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薛海兵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3,共4页
语文课堂教学的雅正品格是以中庸为哲学基础,以中和为审美标准,以辩证法为方法指导,在释雅为正和释雅为美两个维度上,建构辩证和谐的新型课堂所需遵循的美学品质。以雅正品格为主要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通过强化学科规范意识、加强... 语文课堂教学的雅正品格是以中庸为哲学基础,以中和为审美标准,以辩证法为方法指导,在释雅为正和释雅为美两个维度上,建构辩证和谐的新型课堂所需遵循的美学品质。以雅正品格为主要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通过强化学科规范意识、加强辩证思维训练和开展情趣审美教育等策略,处理好格调与才情、理性与诗意、审美与实用、法度与通变等关系范畴,才能充分体现雅正品格的辩证性、正确性、尚雅性和价值性等特征。雅正追求有助于语文教学脱离目前的非科学、非理性和非审美状态,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正品格 中庸哲学 格调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叙事介入中获得自我确证——苏轼《方山子传》的叙事学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海兵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3-46,共4页
在唐宋两代散文名家中,苏轼的传记文数量虽然不多.但是都“以其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容.为宋代乃至宋以后的散文创作提供了可资学习的摹本”①。《方山子传》作为苏轼传记文中极具鲜明个性的文本,清沈德潜曾评价说:
关键词 《方山子传》 叙事学 苏轼 自我确证 解读 散文创作 传记文 沈德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豹》的不同译本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晓跃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豹》 人教版 高中 语文教学 第一册 奥地利 里尔克 咏物诗 教学参考 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班主任的“借力”艺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洪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30,共2页
班主任工作是繁重的,仅靠班主任事必躬亲,会被繁重、琐碎、永不休止的事忙得团团转以至焦头烂额,即使班主任有三头六臂,也是鞭长莫及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班主任要善于借八方之力,形成教育的合力,把自己从中解脱出来,以达到... 班主任工作是繁重的,仅靠班主任事必躬亲,会被繁重、琐碎、永不休止的事忙得团团转以至焦头烂额,即使班主任有三头六臂,也是鞭长莫及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班主任要善于借八方之力,形成教育的合力,把自己从中解脱出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不但可以利用班级内部的“良力”管理班级,还应该树立开放的管理意识,充分利用对班级有利的外部力量,消弭班级的不良风气,使班级处于一个良好的教育“力场”之中,促进班级健康发展。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班主任应如何“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艺术 管理意识 事半功倍 不良风气 成教育 班级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率:素质教育评价的至重砝码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炎斌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89-91,共3页
教育评价、教育目标、教育活动是现代教育教学系统三大因素。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应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和解决。“高效”是素质教育的“特质” ,实现“高效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径。素质教育的“效率”是“投入”与“产出... 教育评价、教育目标、教育活动是现代教育教学系统三大因素。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应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和解决。“高效”是素质教育的“特质” ,实现“高效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径。素质教育的“效率”是“投入”与“产出”之比 ,其投入包括时间、物力、人力、脑力等投入 ,其“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评价 效率 高效化 投入 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体、艺“2+1项目”的实施与评价
15
作者 周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408-409,470,共3页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进行实验并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进行实验并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把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与传统美术活动课程有机结合,将会走出一条崭新的活动课程资源与学科课程内容重组、课题研究与学校特色教育相契合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艺术2+1项目” 活动课程 实施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堂教学的法度范畴简论
16
作者 薛海兵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4-47,共4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度可以理解为规范,是重要的价值范畴。一切系统均有其组织法则,教学中自然也存在规范。而且,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的本质更主要的是一项规范性活动。”在马克斯·范梅南的教育观中,符合规范的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度可以理解为规范,是重要的价值范畴。一切系统均有其组织法则,教学中自然也存在规范。而且,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的本质更主要的是一项规范性活动。”在马克斯·范梅南的教育观中,符合规范的教育策略与方式利于形成个人才识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度范畴 中国传统文化 教育的本质 价值范畴 教育策略 范梅南 马克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长不应缺席全体学生的毕业照
17
作者 吴洪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52,共1页
临近毕业,校长和毕业生一起拍张毕业照留作纪念,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了。然而,笔者发现在拍毕业照时却普遍存在一种“怪现象”:校长参加完第一个班级的拍照后就离开了,接下去的班级合影在第一排除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外,
关键词 毕业生 全体学生 校长 缺席 班主任 班级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李愿归盘谷序》教学设计
18
作者 杨彬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61,共3页
【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另辟蹊径、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2.理解作者因仕途坎坷而流露的复杂深微的情感。【教学重点】品味作品融《诗》《骚》、赋、骈为一体的雄健清朗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送李愿归盘谷序》 教学设计 艺术风格 教学目标 别具一格 教学重点 《骚》 《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传统文化 实现言意创生
19
作者 杨彬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16,共3页
2018年11月15日至17日,“第六届‘中语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广西桂林举行,我有幸代表江苏省参加此次盛会,执教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一文,忝列高中组第一名。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送李愿归盘谷序》 言意 回归 课堂教学大赛 中青年教师 江苏省 高中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有埋首躬耕,方能仰望星空
20
作者 杨彬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78,共3页
1997年的仲春时节,乍暖还寒,潮湿阴冷。我的心情也如当时的天气一样,寒凉到了极点。由于考研时的低级失误,我以一分之差与心仪的文艺学专业失之交臂。中文系书记热心地帮我张罗工作,使我最终落户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但我内心还是有些不甘。
关键词 江苏省南通 仰望星空 文艺学 躬耕 中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