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精矿焙烧过程中硫化铊氧化行为研究
1
作者 林文军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4,140,共6页
为查明锌精矿中伴生硫化铊在沸腾焙烧过程中的反应行为,对硫化铊的氧化过程进行了热力学计算模拟和试验验证。首先通过数据检索与计算分析了氯化铊、氧化铊、金属铊、硫化铊等铊的4种主要物质的挥发特性,明确了4种主要物质的挥发性顺序... 为查明锌精矿中伴生硫化铊在沸腾焙烧过程中的反应行为,对硫化铊的氧化过程进行了热力学计算模拟和试验验证。首先通过数据检索与计算分析了氯化铊、氧化铊、金属铊、硫化铊等铊的4种主要物质的挥发特性,明确了4种主要物质的挥发性顺序为:Tl_(2)O>TlCl>Tl_(2)S>Tl;其次进行了Tl_(2)S-O_(2)体系的反应平衡分析和吉布斯自由能变计算。结果表明:在无氧环境中,随着温度升高,Tl_(2)S发生强烈挥发,1000℃后分解产生铊和硫蒸气;在氧化性气氛中,Tl_(2)S从100℃开始大量生成Tl_(2)SO_(4),1000℃后开始少量分解生成SO_(2)和Tl_(2)O;Tl_(2)S不与ZnO发生交互反应。实际焙烧过程中,800℃以后Tl_(2)S全部转化为Tl_(2)SO_(4),并稳定存在于焙砂中,可在后续浸出-净化过程中进行集中开路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平衡模拟 物相分析 硫化铊 氧化铊 热力学计算 锌冶炼 沸腾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夫赛特式炉闪速炉功能区冶炼过程的同时平衡 被引量:2
2
作者 万紫 刘常青 +5 位作者 谭军 李洁 陈启元 王辉 廖舟 张平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942-2948,共7页
基于硫化铅矿在闪速炉功能区冶炼过程的多相同时平衡原理,利用平衡摩尔量法分析和讨论熔炼温度、初始氧量和初始硫化铅量对平衡后各凝聚态产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温度下,初始氧量的增加会使硫酸铅的产量增加,而硫化铅的产量降低... 基于硫化铅矿在闪速炉功能区冶炼过程的多相同时平衡原理,利用平衡摩尔量法分析和讨论熔炼温度、初始氧量和初始硫化铅量对平衡后各凝聚态产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温度下,初始氧量的增加会使硫酸铅的产量增加,而硫化铅的产量降低;低氧量条件下不生成硫酸铅而生成硫化铅。考虑产物的后续碳还原处理,在冶炼过程中应选择高氧气输入量以生成容易处理的硫酸铅,而不是较难处理的硫化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夫赛特炉 同时平衡 铅闪速熔炼 硫化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典型锌冶炼园区不同固废处置模式生态效率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伟宁 石垚 +7 位作者 张晨牧 刘朗明 李会泉 庄才备 孙天友 胡应燕 曹春 李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61-2476,共16页
我国铜铅锌有色冶炼固废种类多、存量大,富含多种环境毒害元素如镉铬汞砷等,而目前固废末端处置方式单一,对其所含的大量铜铅锌银镍等有价金属组分也未能有效分离,固废污染防控与高效资源化利用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我国铜铅锌有色冶炼固废种类多、存量大,富含多种环境毒害元素如镉铬汞砷等,而目前固废末端处置方式单一,对其所含的大量铜铅锌银镍等有价金属组分也未能有效分离,固废污染防控与高效资源化利用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以长江经济带典型铜铅锌综合冶炼基地为例,设置直接处理(情景1)、内部循环(情景2)和协同利用(情景3)三种锌冶炼固废处置情景模式,结合物质投入产出法、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构建资源能耗、环境风险、物质循环与经济效益的多维生态效率指标核算方法体系,对三种情景模式开展生态效率综合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情景3因加强了锌冶炼固废在铜、铅冶炼系统间的协同转化,其生态效率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0.2246,较情景1和情景2分别高出313.6%和25.5%;从资源能耗角度来看,情景2单位产品能耗最高,达0.3086;而从物质循环和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情景3固废综合利用率最高,达97.6%,铜铅锌三种有价金属回收率达97.2%,利润总额达48131.3万元;但在环境风险方面,尽管情景3固废中重金属污染排放减少1470.4 t/a,但废气中铅砷镉汞等重金属污染排放却比情景1增加了3倍以上,达1.59 t/a。综上所述,情景3在固废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和经济效益方面优势显著,因此,加强铜-铅-锌产业链间固废的协同利用,不仅可大幅减少固废冗余量,提高有价金属资源的回收效率,增加经济效益,还能有效降低水、土环境污染风险,但大气中重金属污染排放问题仍亟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冶炼 投入产出分析 生态效率 固废协同利用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氧化铋从锌冶炼废水中除氯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正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研究了以氧化铋为脱氯剂,采用酸化、吸附、碱洗工艺从锌冶炼废水中去除氯。结果表明:在温度40℃、氧化铋用量为10倍氯离子质量、溶液初始pH=1.5、反应时间1 h条件下,氯去除率为93.37%,溶液中残留氯质量浓度24.85 mg/L;对吸氯渣碱洗脱氯... 研究了以氧化铋为脱氯剂,采用酸化、吸附、碱洗工艺从锌冶炼废水中去除氯。结果表明:在温度40℃、氧化铋用量为10倍氯离子质量、溶液初始pH=1.5、反应时间1 h条件下,氯去除率为93.37%,溶液中残留氯质量浓度24.85 mg/L;对吸氯渣碱洗脱氯,在温度90℃、NaOH质量浓度80 g/L、反应时间60 min、液固体积质量比5/1条件下,氯脱除率达93.64%,碱洗液中氯质量浓度20.07 g/L。脱氯后铋化合物经酸化处理可重复利用。该工艺实际上只消耗氢氧化钠,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铋 湿法炼锌 废水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冶炼渣中的银量 被引量:5
5
作者 雷素函 冯静弦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3年第B10期62-64,共3页
试样用盐酸、硝酸和氢氟酸溶解完全,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于波长328.1nm处测定银量。方法准确快速,加标回收率在99.0%~104.0%,7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0.450%~3.7%,方法适用于铅鼓风炉渣、烟化炉渣、废渣、水淬渣、熔渣... 试样用盐酸、硝酸和氢氟酸溶解完全,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于波长328.1nm处测定银量。方法准确快速,加标回收率在99.0%~104.0%,7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0.450%~3.7%,方法适用于铅鼓风炉渣、烟化炉渣、废渣、水淬渣、熔渣中银量(0.002%~0.050%)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铅冶炼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株冶铅锌联合冶炼铅渣处理的工艺优化与生产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夏中卫 廖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2年第5期15-18,共4页
株冶从2006年开始结合铅系统工艺特点,进行了以加大锌系统铅渣处理量为核心的环保效益型生产转型并取得突破,为铅生产企业赢利能力提升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分析探讨了加大渣料处理对烧结焙烧工艺过程及生产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 株冶从2006年开始结合铅系统工艺特点,进行了以加大锌系统铅渣处理量为核心的环保效益型生产转型并取得突破,为铅生产企业赢利能力提升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分析探讨了加大渣料处理对烧结焙烧工艺过程及生产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联合冶炼 锌系统 铅渣处理 烧结 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浸渣工业处理现状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卫平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锌浸出渣是具有资源禀赋和环境危害双重属性的湿法炼锌副产物,其处理对于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已成功应用多种锌浸渣处理技术如热酸浸出、回转窑挥发、烟化炉烟化、顶吹熔炼、侧吹熔炼和二氧化硫还原浸出等,但距离固... 锌浸出渣是具有资源禀赋和环境危害双重属性的湿法炼锌副产物,其处理对于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已成功应用多种锌浸渣处理技术如热酸浸出、回转窑挥发、烟化炉烟化、顶吹熔炼、侧吹熔炼和二氧化硫还原浸出等,但距离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本文从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锌冶炼浸出过程产出渣的特点,并对现有的锌浸渣工业处理技术特点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总结了锌浸渣处理的难点,最后提出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渣 浸出 回转窑 熔炼 吹炼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解阳极泥氧化亚铁离子的工艺研究
8
作者 代晓博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0-674,722,共6页
文中采用主要成分为MnO2的锌电解阳极泥氧化锌焙砂浸出液中的亚铁离子,达到除铁的目的。研究了锌电解阳极泥氧化亚铁离子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阳极泥粒径、液固比等工艺条件对亚铁离子氧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 文中采用主要成分为MnO2的锌电解阳极泥氧化锌焙砂浸出液中的亚铁离子,达到除铁的目的。研究了锌电解阳极泥氧化亚铁离子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阳极泥粒径、液固比等工艺条件对亚铁离子氧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60 min、搅拌速度为500 r/min、阳极泥粒径为0.154 mm、液固比为14∶1(单位:mL/g)的较优工艺条件下,亚铁离子的氧化率高达99.80%。此工艺使锌冶炼企业产生的电解阳极泥得到了高效利用,不仅充分利用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解决了固废堆存引起的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阳极泥 二氧化锰 亚铁离子 氧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锌浸出渣制备铊吸附剂
9
作者 林文军 葛金月 +3 位作者 蒋文 刘卫平 周向阳 杨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7,共10页
火法冶金工序中,含铊物料易挥发进入烟气洗涤工序,从而产生了大量含铊废水,带来环境污染风险;同时,铅锌行业每年产出总量达数百万吨以ZnFe2O4为主要成分的浸出渣废料,需要妥善处置。基于此,本文提出以锌浸出渣为原料,通过酸浸法提取其... 火法冶金工序中,含铊物料易挥发进入烟气洗涤工序,从而产生了大量含铊废水,带来环境污染风险;同时,铅锌行业每年产出总量达数百万吨以ZnFe2O4为主要成分的浸出渣废料,需要妥善处置。基于此,本文提出以锌浸出渣为原料,通过酸浸法提取其中的有价值元素锌和铁,通过氨络合选择性沉铁工艺实现锌铁分离,最后将沉铁产物经过冷冻干燥处理,制得铁基铊吸附剂。稀硫酸逆流浸出法处理锌浸出渣可实现较高的锌、铁浸出效率,分别达到97.05%、99.31%,得到的浸出液中锌、铁浓度分别为86.54 g/L、77.86 g/L;采用本研究提出的络合沉淀法选择性沉铁工艺可以将浸出液中99.78%的铁沉淀分离,且锌损失率控制在0.5%;冻干处理后的沉铁产物是优秀的铁基铊吸附剂,3 g/L铊的水溶液中铊去除率为98.9%,采用pH值1.5的稀盐酸可以洗脱95%的吸附铊,为铊的进一步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该工艺不仅实现了对锌浸出渣的绿色、高值化回收利用,而且成功制备出性能优异的铊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铊废水 锌浸出渣 铁酸锌 稀硫酸逆流浸出 选择性沉铁 铊吸附剂 铊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还原锌浸出渣炼铁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洋 谭军 +4 位作者 刘常青 尹周澜 陈启元 张平民 廖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78-1986,共9页
对锌浸出渣熔池熔炼碳还原炼铁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Zn Fe2O4和KFe3(SO4)2(OH)6受热分解的含铁产物是Fe2O3,Zn Fe2O4在300~1800 K温度范围内不能自发分解,KFe3(SO4)2(OH)6在652.25K即可分解;高pCO/pCO2、低温... 对锌浸出渣熔池熔炼碳还原炼铁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Zn Fe2O4和KFe3(SO4)2(OH)6受热分解的含铁产物是Fe2O3,Zn Fe2O4在300~1800 K温度范围内不能自发分解,KFe3(SO4)2(OH)6在652.25K即可分解;高pCO/pCO2、低温(但要高于炉渣熔融的温度)有利于熔体中的Fe2O3还原生成液态铁;含硫物相低温分解后的产物有金属硫酸盐K2SO4和Ca SO4,两者热分解脱硫的有利条件均是高温及低硫分压、低氧分压(但氧分压要高于硫酸盐分解生成硫化物的限值),Ca SO4热分解脱硫比K2SO4易于进行。锌浸出渣中碱性氧化物Ca O的存在,一方面可以降低Zn2Si O4碳热还原的起始反应温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炉渣碱度及炉渣中Ca O的活度,降低硫在铁液与炉渣中的分配平衡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出渣 熔池熔炼 碳还原 炼铁 热力学分析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沉铁渣和浸锌渣的焙烧预处理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洋 谭军 +5 位作者 尹周澜 刘常青 陈启元 张平民 廖舟 王心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222,共11页
采用电阻炉对湿法炼锌沉铁渣和浸锌渣进行焙烧预处理。考察氧气浓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气体流量对沉铁渣脱硫率以及焙烧矿硫含量的影响;利用XRD和SEM-EDS技术对沉铁渣焙烧矿和浸锌渣焙烧矿的物相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焙烧... 采用电阻炉对湿法炼锌沉铁渣和浸锌渣进行焙烧预处理。考察氧气浓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气体流量对沉铁渣脱硫率以及焙烧矿硫含量的影响;利用XRD和SEM-EDS技术对沉铁渣焙烧矿和浸锌渣焙烧矿的物相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焙烧脱硫处理湿法炼锌沉铁渣和浸锌渣是可行的;沉铁渣焙烧预处理的合适工艺条件为氧气浓度70%,气体流量0.2 L/min,经1300℃焙烧反应20 min,沉铁渣脱硫率为98.2%,焙烧矿硫含量从8.15%降低到0.253%(质量分数),达到炼铁入炉原料硫含量的要求;沉铁渣焙烧矿的物相组成主要是Zn Fe2O4,浸锌渣焙烧矿的物相组成主要是Zn Fe2O4和Pb2SO5,Pb2SO5的生成表明浸锌渣中Pb SO4分解脱硫不彻底,这是浸锌渣焙烧矿硫含量偏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铁渣 浸锌渣 焙烧预处理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搅拌式锌浸出槽内固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卓 周萍 +3 位作者 李鹏 肖功明 闫红杰 魏文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35-1841,共7页
基于Fluent软件,采用标准的kε湍流模型、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多重参考系稳态流动方法,对浸出槽内固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且采用示踪剂法研究流体在槽内停留时间的分布。将临界离底悬浮转速的数值模拟结果与Zwietering临界... 基于Fluent软件,采用标准的kε湍流模型、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多重参考系稳态流动方法,对浸出槽内固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且采用示踪剂法研究流体在槽内停留时间的分布。将临界离底悬浮转速的数值模拟结果与Zwietering临界转速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桨叶离底高度、桨叶间距和阻尼板高度对槽内固相浓度分布和浸出液平均停留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桨叶间距有利于固相分布均匀,延长浸出液的平均停留时间,从而促进固液相之间的传质扩散,当桨叶间距为2D(D为浸出槽直径)时,效果较优;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阻尼板高度有利于槽内固相的上浮;在允许范围内,降低桨叶离底高度有利于改善槽底沉积现象,增大浸出液的平均停留时间,当桨叶离底高度为0.3D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槽 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 多重参考系 固液两相流 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方法从锌阳极泥中分离锰与铅银矿物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向平 冯其明 +3 位作者 刘朗明 朱北平 钮因健 欧乐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7,64,共5页
针对株冶锌电解阳极泥,开展了用浮选、重选和磁选等物理方法实现锰与铅银矿物分离的工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锌电解阳极泥中,锰的主要存在形式为锰钾矿(KMn8O16),铅的主要存在形式为铅矾(PbSO4),银的存在形式为氯银矿(AgCl)、氧银... 针对株冶锌电解阳极泥,开展了用浮选、重选和磁选等物理方法实现锰与铅银矿物分离的工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锌电解阳极泥中,锰的主要存在形式为锰钾矿(KMn8O16),铅的主要存在形式为铅矾(PbSO4),银的存在形式为氯银矿(AgCl)、氧银矿(Ag2O3)和含氧硝酸银(Ag7NO11)。浮选可以较好地回收氯银矿等含银矿物,但难以分离该体系中的锰钾矿和铅矾,高梯度磁选和摇床重选可以较好的分离铅和锰,但对含银矿物的分选效果差。采用"浮选-高梯度磁选-摇床重选"联合流程方案,获得了含银48 515 g/t的高品位银精矿、含铅60.89%的铅矾精矿和含锰50.17%的锰精矿,银和铅在铅银精矿中的回收率分别达到74.71%和84.78%,锰的回收率达到9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阳极泥 锰钾矿 铅矾 含银矿物 磁选 重选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池熔炼中金属硫酸盐分解过程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群 谭军 +5 位作者 刘常青 尹周澜 陈启元 廖舟 谢富春 张平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9-1636,共8页
利用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求得冶炼废渣熔池熔炼过程中5种金属硫酸盐(FeSO4, In2(SO4)3, Fe2(SO4)3, ZnSO4, PbSO4)的分解压,确定硫酸盐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的温度;采用热重(TG)及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各金属硫酸盐的... 利用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求得冶炼废渣熔池熔炼过程中5种金属硫酸盐(FeSO4, In2(SO4)3, Fe2(SO4)3, ZnSO4, PbSO4)的分解压,确定硫酸盐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的温度;采用热重(TG)及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各金属硫酸盐的分解过程,验证热力学计算结果。结果表明,5种硫酸盐发生分解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为 FeSO4、In2(SO4)3、Fe2(SO4)3、ZnSO4、PbSO4;热力学计算得到的相变温度、分解温度与DSC曲线吸热峰位置、TG曲线质量损失阶段相吻合,且理论计算温度比TG-DSC测定温度低7.5~283.1 K;熔炼炉温度达到1316.1 K以上可使浸锌渣、沉铁渣中的硫酸盐分解脱硫较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废渣 金属硫酸盐 熔池熔炼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镀厂废水重金属去除工艺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梦君 罗园 +3 位作者 卢喜瑞 罗北平 谌书 陈海焱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7,共4页
对比研究了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Fenton-沉淀法、常温铁氧体法对电镀废水中Cu、Cr和Ni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铁氧体-硫化物沉淀法联合处理效果最好,当FeCl3和FeSO4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1890、973mg/L,调节pH至10.3,再加入Na2S至其... 对比研究了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Fenton-沉淀法、常温铁氧体法对电镀废水中Cu、Cr和Ni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铁氧体-硫化物沉淀法联合处理效果最好,当FeCl3和FeSO4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1890、973mg/L,调节pH至10.3,再加入Na2S至其质量浓度为300 mg/L时,Cu、Cr和Ni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4.51%、97.78%和96.94%,残余质量浓度分别仅为0.05、0.17、0.39 mg/L,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双氧水 氯化铁 硫酸亚铁 硫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规则Pb-S-O体系优势区图的绘制与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腾猛 谭军 +5 位作者 刘常青 李洁 陈启元 王辉 廖舟 张平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6-842,共7页
应用相律对Pb-S-O体系内组分进行分析,确定了该体系可能存在的4个三凝聚相点。结合拓扑规则和相关平衡反应的热力学计算,绘制该体系三凝聚相点之间的两种关联图:α型平面拓扑图和β型平面拓扑图。分析结果表明:β型平面拓扑图与传统Pb-... 应用相律对Pb-S-O体系内组分进行分析,确定了该体系可能存在的4个三凝聚相点。结合拓扑规则和相关平衡反应的热力学计算,绘制该体系三凝聚相点之间的两种关联图:α型平面拓扑图和β型平面拓扑图。分析结果表明:β型平面拓扑图与传统Pb-S-O体系优势区图一致,说明可以基于拓扑规则绘制Pb-S-O体系优势区图;α型平面拓扑图可以解释Kivcet炼铅工艺在高氧位、高硫位条件下直接生成大量粗金属Pb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S-O体系 优势区图 拓扑规则 热力学计算 Kivce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吹气流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萍 成慰 +2 位作者 马骥 夏中卫 廖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79-2883,共5页
通过搭建侧吹模型实验装置,对侧吹气流流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影仪记录气体侧吹流动过程,并运用MATLAB图像处理方法对实验所得气流流动特性参数等实现自动批量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气泡脱离频率与修正弗劳德数Fr’呈非线性减... 通过搭建侧吹模型实验装置,对侧吹气流流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影仪记录气体侧吹流动过程,并运用MATLAB图像处理方法对实验所得气流流动特性参数等实现自动批量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气泡脱离频率与修正弗劳德数Fr’呈非线性减小关系,与液体黏度υ呈非线性增加关系;量纲一气体穿透深度H/D随修正弗劳德数Fr’呈非线性增加趋势,而与喷管直径D、液体黏度υ呈非线性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入式侧吹 水模型 气体穿透深度 气泡脱离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铁渣回收利用中的脱硫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群 谭军 +3 位作者 陈启元 廖舟 张平民 尹周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模拟"熔池熔炼法从沉铁渣中回收铁"工艺的高温氧化脱硫阶段,考察了温度、气氛和冷却方式对沉铁渣脱硫程度及铁富集效果的影响。硫酸铁分解脱硫的热力学计算与热分析表明,硫酸铁分解脱硫的温度分别为780.0℃和875.2℃,热力学... 模拟"熔池熔炼法从沉铁渣中回收铁"工艺的高温氧化脱硫阶段,考察了温度、气氛和冷却方式对沉铁渣脱硫程度及铁富集效果的影响。硫酸铁分解脱硫的热力学计算与热分析表明,硫酸铁分解脱硫的温度分别为780.0℃和875.2℃,热力学计算得到的相变温度、分解温度与热分析曲线的吸热峰位置、失重阶段相吻合。沉铁渣脱硫阶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炉膛温度1 300℃,氧气气氛,水淬法冷却产物。此时沉铁渣的脱硫率为99.55%,铁在产物中的含量为37.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池熔炼 沉铁渣 脱硫 铁富集 热力学计算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解槽内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萍 李昊岚 +1 位作者 魏文武 苏寅彪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36-1140,共5页
应用FLUENT软件,分别对单组阴阳极、多组阴阳极锌电解槽中的电解液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针对单组阴阳极间的电解液,基于气泡产生及运动的机理计算出单个气泡在静止电解液中的上浮速度为0.017 m/s.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气泡... 应用FLUENT软件,分别对单组阴阳极、多组阴阳极锌电解槽中的电解液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针对单组阴阳极间的电解液,基于气泡产生及运动的机理计算出单个气泡在静止电解液中的上浮速度为0.017 m/s.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气泡的作用下,电解液沿阳极板向上运动,沿阴极板向下运动,形成一个大的循环;而气泡群上浮的平均速度约为0.021 m/s,与文献实验数据相吻合.针对实际生产中多组阴阳极锌电解槽,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气泡上浮曳力和电解液进出口压差驱动的共同作用下,电解液的运动态势与单组阴阳极仅考虑气泡曳力作用时的状况相同,极间电解液平均流速是无气泡作用时的1.5倍左右,这将有利于加快极板附近电解液的更新,延缓锌离子的贫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 气液流动 气泡 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高冰镍浸出渣中浸出铜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红周 王耀宁 +2 位作者 燕超 何晓梅 毋海峰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2-495,共4页
高冰镍浸出系统产出的高冰镍浸出渣中铜含量较高,研究了采用微波辅助加热、Fe_2(SO_4)_3氧化浸出工艺从渣中浸出铜,考察了微波功率、硫酸质量浓度、Fe_2(SO_4)_3用量、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铜浸出率的影响。利用JMP软件分析试验结... 高冰镍浸出系统产出的高冰镍浸出渣中铜含量较高,研究了采用微波辅助加热、Fe_2(SO_4)_3氧化浸出工艺从渣中浸出铜,考察了微波功率、硫酸质量浓度、Fe_2(SO_4)_3用量、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铜浸出率的影响。利用JMP软件分析试验结果,确定了Fe_2(SO_4)_3用量、硫酸质量浓度是影响铜浸出的显著因素,适宜的浸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 W,Fe_2(SO_4)_3质量浓度100g/L,硫酸质量浓度184g/L,液固体积质量比8∶1,浸出时间120min。在适宜条件下,铜浸出率为8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冰镍 浸出渣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