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屑回注的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笑雨 张可霓 +2 位作者 郭朝斌 陈开军 李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7-144,共8页
岩屑回注技术经济环保,但其发展时间较短且浆液流变学性质复杂。为探究浆液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相互作用,开发模拟器,建立孔隙/裂隙介质中宾汉流体型浆液的岩屑回注三维全隐式积分有限差分模型,通过流体状态方程编程实现其运移模拟。模... 岩屑回注技术经济环保,但其发展时间较短且浆液流变学性质复杂。为探究浆液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相互作用,开发模拟器,建立孔隙/裂隙介质中宾汉流体型浆液的岩屑回注三维全隐式积分有限差分模型,通过流体状态方程编程实现其运移模拟。模拟器综合考虑了浆液的非牛顿流动过程,浆液与水的混合流动过程,浆液与水混合流体的沉淀与稀释过程,沉淀对地层孔隙度、渗透率的影响。从而实现对三维非结构网格、非均质孔隙/裂隙介质中的浆液运移情况的数值模拟,在不同岩性、浆液性质、注入条件下,分析浆液运移规律、地层压力分布、盖层封闭性,预测回注储量,确定最优回注方案,评估潜在风险。通过理想模型展示模拟器功能,发现浆液在停注期产生大量沉淀堵塞地层,因而间歇回注会使得地层压力激增而更快达到破裂压力。实际工程中应特别注意短周期间歇注入对地层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屑回注 浆液 宾汉流体 数值模拟 间歇回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技术在低渗透油气藏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立政 卢秀德 孙兆岩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8-81,10,共4页
"连续油管压裂技术"是在传统压裂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连续油管实现"一次多压"的目标,从而达到"大型压裂,迅速增产"的目的。文章针对合川须家河组及红河油田长8油藏水平井低孔低渗、油水关系复杂、勘探开发... "连续油管压裂技术"是在传统压裂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连续油管实现"一次多压"的目标,从而达到"大型压裂,迅速增产"的目的。文章针对合川须家河组及红河油田长8油藏水平井低孔低渗、油水关系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后期出水严重等特点,为了经济有效地开发该类油气资源,提出采用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技术,在分析压裂效果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优化推荐了压裂方案。通过合川区块和HH37P116井的现场试验,最终实现了水平段多段压裂以及油井的增产目标。该技术的成功实践为今后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技术的发展应用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技术 低渗油气藏 水平井 分段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浅调整井固井防水窜技术 被引量:22
3
作者 邱燮和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87,98,共4页
从多个层面深入分析了哈萨克卡拉赞巴斯油田的浅层调整井固井的复杂难点,该油田存在开采年限长、井眼密度大、地层压力无规律、地层连通性好、孔隙度高、地层水活跃、地层岩石含水丰富、地温低、井浅等一系列客观因素,因此有针对性地选... 从多个层面深入分析了哈萨克卡拉赞巴斯油田的浅层调整井固井的复杂难点,该油田存在开采年限长、井眼密度大、地层压力无规律、地层连通性好、孔隙度高、地层水活跃、地层岩石含水丰富、地温低、井浅等一系列客观因素,因此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防水型固井材料,从固井工艺、水泥浆体系方面寻找解决措施,研究了一套防水型水泥浆体系,该体系具有防水、快凝早强、膨胀等多个功能,并通过现场的应用,总结出一套适合该油田作业的双凝、慢替固井工艺,解决了卡拉赞巴斯油田的严重水窜和固井质量欠佳等问题,获得了92%以上固井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井 低温 水窜 固井 防水 快凝 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超高温全金属桥塞研制与室内试验测试 被引量:2
4
作者 程宇雄 武广瑷 +3 位作者 吴世运 王黎 姜浒 顾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100,116,共8页
针对目前可溶桥塞承压强度低、降解速率慢、无法适用于超高温环境的问题,创新性提出适用于超高温环境的全金属桥塞设计方案,同时开展可溶镁基合金的室温、高温下力学性能试验及高温溶解性能试验,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完成桥塞关键部件... 针对目前可溶桥塞承压强度低、降解速率慢、无法适用于超高温环境的问题,创新性提出适用于超高温环境的全金属桥塞设计方案,同时开展可溶镁基合金的室温、高温下力学性能试验及高温溶解性能试验,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完成桥塞关键部件材料优选,最终试制耐超高温全金属桥塞实物样机并开展室内试验测试,从室温承压性能、高温承压性能和溶解性能3个方面验证实际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相对于高伸长率可溶镁基合金,高强度可溶镁基合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下降幅度较小,伸长率变化幅度较大;在超高温环境中,可溶解镁基合金溶解速率呈现慢-快-慢现象,在溶解后48~72 h内溶解速率最快;研制的耐超高温全金属桥塞在205℃、质量分数2%的KCl水溶液中最高可承受压差70 MPa,并保持10 h有效密封;在模拟工况下的密闭容器中8 d可完全溶解,满足设计要求并具备入井条件。该研究可为开发适用于超高温环境的全金属桥塞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全金属桥塞 可溶镁基合金 耐超高温 承压试验 溶解试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