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约广西甘蔗产量及蔗糖分含量的关键气象条件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何燕 谭宗琨 +2 位作者 丁美花 欧钊荣 杨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181-3184,共4页
通过研究广西各地甘蔗产量、榨季糖分含量与温度、降雨、日照、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关系,找出制约广西各蔗区甘蔗产量及蔗糖分含量波动的主要气象因子,并结合各蔗区气候条件状况进行分析评述。
关键词 甘蔗 产量 蔗糖分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西温度气象参数精细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罗红磊 黄小燕 +3 位作者 苏志 何如 周绍毅 杨思施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93-98,共6页
利用广西90个国家气象站和127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建站至2016年极端气温资料,采用耿贝尔分布推算了站点各重现期的极端气温,并应用GIS技术对广西的温度气象参数进行精细化研究,推算出了广西1 km×1 km分辨率的10、30、50和100年一遇的... 利用广西90个国家气象站和127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建站至2016年极端气温资料,采用耿贝尔分布推算了站点各重现期的极端气温,并应用GIS技术对广西的温度气象参数进行精细化研究,推算出了广西1 km×1 km分辨率的10、30、50和100年一遇的极端气温,分析了温度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用耿贝尔分布函数对极端气温进行拟合是合理和准确的;经过GIS格网技术推算后得到的温度气象参数更精准更细致,能准确地描述出其空间的分布特征;GIS的应用为高新科技在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领域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各重现期极端最低气温的分布是北部低、南部高,丘陵山区低、盆地平原高;各重现期极端最高气温的分布是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南宁、崇左、贵港、柳州、贺州,以及桂林市、灵川县、临桂县等地相对较高,向南靠近沿海和与湘、黔交界的北部边缘各地,以及金秀县、那坡县、靖西县、德保县等地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温度气象参数 精细化推算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广西新植蔗和宿根蔗茎伸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燕丽 冯利平 +2 位作者 丁美花 莫伟华 匡昭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3-590,共8页
利用2000–2011年广西4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的甘蔗旬茎伸长量和气象资料,分析宿根蔗和新植蔗在气象因子影响下茎伸长的差异。结果表明,新植蔗和宿根蔗茎生长具有明显差异,新植蔗茎伸长期茎高明显大于宿根蔗,进入茎生长期时的茎高本底值较小... 利用2000–2011年广西4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的甘蔗旬茎伸长量和气象资料,分析宿根蔗和新植蔗在气象因子影响下茎伸长的差异。结果表明,新植蔗和宿根蔗茎生长具有明显差异,新植蔗茎伸长期茎高明显大于宿根蔗,进入茎生长期时的茎高本底值较小,茎总伸长量较大但其伸长期较短。多数气象因子与新植蔗、宿根蔗旬茎伸长量极显著相关(P<0.05),且对新植蔗的影响大于宿根蔗。对新植蔗、宿根蔗茎伸长起直接正作用的主要因子均为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最高气温,起直接负作用的主要因子为平均气温、气压,积温、降雨量则通过其他气象因子起明显的间接作用。旬茎伸长量对降雨量存在较明显的滞后性,新植蔗滞后期多为2旬,宿根蔗多为1旬,新植蔗对日照时数的响应也存在滞后现象,两者对温度类气象因子及相对湿度均无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茎伸长量 气象因子 新植蔗 宿根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提取广西甘蔗信息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丁美花 谭宗琨 +5 位作者 熊文兵 匡昭敏 何燕 杨鑫 莫伟华 欧钊荣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4-100,共7页
甘蔗种植空间分布及面积估算是重要的农情信息,能够为政府决策、糖业企业经营规模提供科学、客观的技术支持.利用MODIS-NDVI年度内的变化规律,依据不同作物物候历不同的原理,并根据训练样本区的甘蔗光谱特性,在全区或分区范围内采用监... 甘蔗种植空间分布及面积估算是重要的农情信息,能够为政府决策、糖业企业经营规模提供科学、客观的技术支持.利用MODIS-NDVI年度内的变化规律,依据不同作物物候历不同的原理,并根据训练样本区的甘蔗光谱特性,在全区或分区范围内采用监督分类和逐步剔除相结合的方法,将广西各地甘蔗种植信息提取出来,同时进行了面积估算.通过对连片区域和一些特异点的野外验证,发现结果是非常准确的,误差在15%以内.因此本文的结果具有科学性,初步解决了"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所造成的信息提取不准确的问题.利用多时相EOS/MODIS遥感数据提取的甘蔗种植空间分布信息与甘蔗实际种植空间分布是基本相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NDVI 监督分类 甘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条件对广西地区龙眼产量的影响及其丰歉气候指标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苏永秀 丁美花 +1 位作者 李政 孙涵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8-312,共5页
根据龙眼生物学特性、产量和气候资料,通过平行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气候条件影响广西地区龙眼产量的关键时期和关键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候条件影响广西地区龙眼产量的关键时期为晚秋梢生长期、花芽分化期和开花座果期,关键气... 根据龙眼生物学特性、产量和气候资料,通过平行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气候条件影响广西地区龙眼产量的关键时期和关键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候条件影响广西地区龙眼产量的关键时期为晚秋梢生长期、花芽分化期和开花座果期,关键气候因子分别为气温、雨量、雨日和日照时数。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年份气候要素与产量的对比分析,确定了丰歉气候指标,为龙眼的栽培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开展龙眼气象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条件 龙眼 产量 关键时期 气候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西沙田柚种植气候区划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苏永秀 李政 +1 位作者 丁美花 孙涵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0-504,共5页
根据沙田柚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确定了沙田柚种植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30年的气候资料和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按1km×1km细网格推算出无测站地区区划指标的空间分布。运用GIS技... 根据沙田柚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确定了沙田柚种植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30年的气候资料和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按1km×1km细网格推算出无测站地区区划指标的空间分布。运用GIS技术划分出广西沙田柚种植的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针对各区域气候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沙田柚的合理布局以及趋利避害提高沙田柚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沙田柚 气候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喀斯特干旱农业区干旱遥感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匡昭敏 朱伟军 +3 位作者 黄永璘 杨鑫 何立 孙涵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广西中部喀斯特平原区是广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旱灾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利用EOS/MOD IS数据,采用植被状态指数(IVC)和温度条件指数(ITC),构建了干旱指数ID的遥感监测模型,统计分析了ID与农业受旱率的相关系数,从而确定了... 广西中部喀斯特平原区是广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旱灾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利用EOS/MOD IS数据,采用植被状态指数(IVC)和温度条件指数(ITC),构建了干旱指数ID的遥感监测模型,统计分析了ID与农业受旱率的相关系数,从而确定了模型中各参数的权重系数。将该模型应用于2005年秋旱监测,经与旱情实况及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干旱指数ID的有效性。通过对ID随ITC和IVC变化的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ITC和IVC都能反映旱情变化,但ITC反映旱情的敏感性高于IVC,以ITC和IVC为因子构建的干旱遥感监测模型适用于广西中部喀斯特干旱农业区的旱情遥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遥感监测 喀斯特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莫建飞 钟仕全 +3 位作者 陈燕丽 匡昭敏 何燕 李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0-157,共8页
基于C/S结构和GIS组件开发技术,利用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指标与灾害评估模型,研发了广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不同作物的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产品的快速制作,并进行了业务试验与应用。结果表明,该... 基于C/S结构和GIS组件开发技术,利用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指标与灾害评估模型,研发了广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不同作物的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产品的快速制作,并进行了业务试验与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技术较为成熟,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件式GIS 农业气象灾害 监测预警 评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广西农业干旱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陆甲 李广海 +3 位作者 李艳兰 何洁琳 李耀先 廖雪萍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07-2013,共7页
【目的】分析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M_CI)对广西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效果,探讨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广西农业干旱监测评估的适用性。【方法】利用广西89个台站的气象资料,使用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方程(FSWB)、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目的】分析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M_CI)对广西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效果,探讨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广西农业干旱监测评估的适用性。【方法】利用广西89个台站的气象资料,使用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方程(FSWB)、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M_CI)分别模拟监测1961-2010年的广西农业干旱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指数的应用效果。【结果】IM_CI对农业干旱的历史灾情、典型过程的旱情演变、季节干旱频率的时空特征及季节的干湿特点有较好的描述,总体优于FSB。【结论】IM_CI对广西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效果较好,适用于广西农业的干旱监测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农田土壤水分平衡 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干旱监测评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甘蔗秋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莉 匡昭敏 +2 位作者 莫建飞 刘芳 黄肖寒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1,共7页
为增强对广西甘蔗秋旱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能力,利用气象、植被、基础地理信息和社会经济数据,根据风险三角形理念,从广西甘蔗秋旱灾害的危险度、受灾可能性和承灾体脆弱度3个方面,选择因子构建甘蔗秋旱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采... 为增强对广西甘蔗秋旱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能力,利用气象、植被、基础地理信息和社会经济数据,根据风险三角形理念,从广西甘蔗秋旱灾害的危险度、受灾可能性和承灾体脆弱度3个方面,选择因子构建甘蔗秋旱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以确定各指标和因子的权重,构建评估模型,并计算广西甘蔗秋旱灾害风险指数,再基于GIS绘制广西甘蔗秋旱灾害风险区划,结果显示: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来宾和崇左等市的局部地区,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桂东南地区。利用灾情数据进行验证表明:广西甘蔗秋旱灾害风险分布与甘蔗灾情损失空间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甘蔗 秋旱 风险三角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海南省甘蔗产量的气象条件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欧钊荣 谭宗琨 +3 位作者 陈汇林 何燕 丁美花 杨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5366-5367,5470,共3页
通过对海南省多年甘蔗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找出影响海南甘蔗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和关键时段,并建立产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春秋降水、春夏秋相对湿度和夏季大风(台风)等气象因素与海南甘蔗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关键词 海南 甘蔗 气象条件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进化设计BP神经网络气象预报建模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吴建生 金龙 汪灵枝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1-416,共6页
利用遗传算法进化设计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连接权,并针对遗传算法局部调节能力比较弱的问题,采用从进化后的神经网络中用训练样本再次寻优的方法,建立神经网络气象预报模型,该方法克服了神经网络极易陷入局部解和遗传算法局部调节能力比较... 利用遗传算法进化设计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连接权,并针对遗传算法局部调节能力比较弱的问题,采用从进化后的神经网络中用训练样本再次寻优的方法,建立神经网络气象预报模型,该方法克服了神经网络极易陷入局部解和遗传算法局部调节能力比较弱的问题,以广西的月降水量进行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报精度高、而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预报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南部地区坡地桉树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6
13
作者 朱智强 王旭 +2 位作者 苏永秀 杨怀 夏福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267,共5页
采用偏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广西南部地区2.5万hm22~8a生桉树(Eucalyptus)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蓄积量等生长指标与该地区的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制约坡地桉树生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该地区桉树生长与气候... 采用偏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广西南部地区2.5万hm22~8a生桉树(Eucalyptus)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蓄积量等生长指标与该地区的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制约坡地桉树生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该地区桉树生长与气候因子间存在着较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中成年桉树的树高和单位蓄积量生长主要受最冷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和年降雨量的影响;(2)胸径生长受气象因子的影响较小;(3)4a生桉树受最冷月气温、年平均气温影响较大;(4)2a生桉树幼林平均胸径与最冷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5)尽管降水量丰富,但由于坡地特殊的地形,年降水量仍然是制约广西南部坡地桉树人工林的主要限制因子;(6)广西南部地区太阳辐射较大,不是制约桉树生长的主要因素,故在采用3-PG模型预测桉树生长状况时,太阳辐射不是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坡地 气象条件 典型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宿根蔗生育期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燕丽 丁美花 +2 位作者 冯利平 莫伟华 匡昭敏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54-1559,共6页
利用2000—2011年广西5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的甘蔗生育期及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宿根蔗生长发育变化特征及不同生育期气象条件差异及对宿根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1年广西宿根蔗发株期呈波动推后趋势,延后约2.5 d·... 利用2000—2011年广西5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的甘蔗生育期及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宿根蔗生长发育变化特征及不同生育期气象条件差异及对宿根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1年广西宿根蔗发株期呈波动推后趋势,延后约2.5 d·a^(-1)。发株—茎伸长、全生育期间隔天数均呈明显缩短趋势,分别约约为2.9、2.7 d·a^(-1)。发株—茎伸长期间隔天数年际波动较大,变幅约15 d(16%),但茎伸长—工艺成熟期间隔天数年际变化稳定,变幅仅为4 d(3%)。宿根蔗最大茎高呈逐年上升趋势,增幅为5.3 cm·a^(-1),单茎鲜重呈明显上升趋势,增幅为64.4 g·a^(-1)。(2)宿根蔗全生育期相对湿度呈逐年下降约o.38%·a^(-1);发株—茎伸长期间日照时数呈逐年下降约10 h·a^(-1)。各生育期最低气温、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年际变化较小,其中发株—茎伸长期气象条件的年际变幅明显大于茎伸长-工艺成熟期和全生育期。(3)气温升高缩短了宿根蔗生育期,但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与最大茎高和鲜重均无显著关系。降水量对宿根蔗的发株—茎伸长、全生育期调控作用非常显著,但其对宿根蔗茎伸长—工艺成熟期作用不明显。日照时数对宿根蔗各个生育期发育天数的延长或缩短作用不明显,但在发株—茎伸长期,由日照时数的减少形成的较湿润条件对宿根蔗生长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宿根蔗 生长发育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神经网络集成学习算法气象预报建模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吴建生 刘丽萍 金龙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9-686,共8页
针对BP神经网络在实际气象预报应用中,网络结构难以确定以及网络极易陷入局部解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粒子群集成学习算法的气象预报模型,以BP算法为基本框架,在学习过程中引入粒子群算法,优化设计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和初始连接权... 针对BP神经网络在实际气象预报应用中,网络结构难以确定以及网络极易陷入局部解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粒子群集成学习算法的气象预报模型,以BP算法为基本框架,在学习过程中引入粒子群算法,优化设计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和初始连接权,获得一组合适网络结构和初始连接权,再进行新一轮BP神经网络训练,获得一批独立的神经网络个体,以"误差绝对值和最小"为最优准则,采用线性规划方法计算各集成个体的权系数,生成神经网络的输出结论,以此建立短期气候预测模型。以广西的月降水量进行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学习能力强、泛化性能高,能够有效提高系统预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集成 粒子群优化 最优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模型在甘蔗绵蚜虫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欧钊荣 谭宗琨 苏永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9141-9143,9152,共4页
根据广西甘蔗绵蚜虫发生发展气象生理指标和绵蚜虫历年发生情况资料,建立了误差反传前向网络(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模型模拟结果显示,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报精度都比较高。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甘蔗 绵蚜虫 气象等级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自动气象观测站温度反演陆面温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欧钊荣 谭宗琨 +1 位作者 杨鑫 钟仕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915-13916,共2页
从反演的原理与流程、耦合模型分类规则等方面阐述了应用自动气象观测站温度反演陆面温度(LST)的方法和流程,并介绍了应用Visual Basic 6.0语言工具开发应用自动气象观测站温度反演LST系统软件的方法。
关键词 LST 自动气象站 温度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广西苦楝春季物候变化规律研究
18
作者 李莉 李耀先 +3 位作者 符合 史彩霞 莫建飞 李永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5,共7页
【目的】对广西苦楝春季物候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广西物候资料、气象常规观测数据,结合相应地理空间数据资料,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的物候期受地理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在其... 【目的】对广西苦楝春季物候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广西物候资料、气象常规观测数据,结合相应地理空间数据资料,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的物候期受地理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在其营养时期的物候期受经度影响比纬度影响略大,在其生殖时期的物候期受纬度影响比经度影响大。从气象因子角度和地理因子角度分析可得到大致相同的广西苦楝春季物候变化的规律。【结论】广西苦楝物候期发生的时间是自西向东、自南向北、从河谷平原到山区推迟;对苦楝春季物候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气温,影响时段主要集中在该物候期发生的前1个月到前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气象 空间数据 GIS 变化规律 苦楝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西甘蔗低温冻害区划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何燕 谭宗琨 +2 位作者 李政 丁美花 欧钊荣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1-85,共5页
根据甘蔗生长状况、受害程度与低温冻害强度的关系,分析并确定甘蔗冻害的分级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30 a的气候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建立冻害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计算出1 km×1 km分辨率的广西极端最低气温的空间分布;并根据甘... 根据甘蔗生长状况、受害程度与低温冻害强度的关系,分析并确定甘蔗冻害的分级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30 a的气候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建立冻害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计算出1 km×1 km分辨率的广西极端最低气温的空间分布;并根据甘蔗冻害分级指标,通过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分析广西甘蔗低温冻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广西甘蔗生产的趋利避害和优化布局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甘蔗 冻害区划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西香蕉低温寒害区划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何燕 李政 +4 位作者 谭宗琨 丁美花 欧钊荣 匡昭敏 杨鑫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4,F0002,共6页
低温寒害是影响香蕉生产的主要气象因子,为了更好地了解香蕉低温寒害的特征及规律,并为广西香蕉生产的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香蕉生长状况、受害程度与低温寒害强度关系,分析确定香蕉寒害等级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30a的气候... 低温寒害是影响香蕉生产的主要气象因子,为了更好地了解香蕉低温寒害的特征及规律,并为广西香蕉生产的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香蕉生长状况、受害程度与低温寒害强度关系,分析确定香蕉寒害等级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30a的气候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数据等材料,采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回归分析以及气候资源的小网格推算方法,建立寒害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推算出1km×1km分辨率的寒害指标空间分布;并根据香蕉寒害分级指标,通过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分析广西香蕉低温寒害的空间分布情况,得出广西无寒害和轻度、中度、严重寒害等4个区域的分区结果,并对分区结果进行分析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GIS技术 寒害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