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加坡医院优质服务管理学习体会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张红梅
薛平
梁慧萍
侯平花
李建丽
-
机构
山西省汾阳医院护理部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处
山西潞安集团总医院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省长治市妇幼保健院
-
出处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5期620-622,共3页
-
文摘
本文介绍了新加坡医院的策略规划模式和笔者的参观学习体会,提出了医院优质服务的六个基本认识,同时也提出了具体操作方法,即做好医院优质服务管理需要的六项必要工作,包括善于倾听患者建议,掌握患者心理,要注重关键流程的管理,注重服务的分析测量,要突出特性,关注患者投诉并竭尽所能,培育员工的同理心。
-
关键词
医院
优质服务
管理
-
Keywords
hospital
quality service
management
-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多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DWI鉴别乳腺良恶病变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刘永波
-
机构
山西潞安集团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16-1219,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基于多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rs-EPI)技术的DW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20例,分别行基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技术的DWI和rs-EPI DWI,比较两种采集方法及不同病变组织间ADC值差异,绘制ROC曲线,比较两种DW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效能。结果 ss-EPI DWI和rs-EPI DWI中正常腺体组织、良性病灶及恶性病灶ADC均值分别为(1.89±0.15)×10-3 mm2/s、(1.36±0.26)×10-3 mm2/s、(1.10±0.27)×10-3 mm2/s和(1.89±0.16)×10-3 mm2/s、(1.41±0.23)×10-3 mm2/s、(0.96±0.25)×10-3 mm2/s。相同方法不同组织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方法所获得各组织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s-EPI DWI中以1.25×10-3 mm2/s、rs-EPI DWI中以1.20×10-3 mm2/s为ADC诊断乳腺恶性病变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0%、69%、0.775和90%、84%、0.925。结论与ss-EPI DWI相比,rs-EPI DWI可提高鉴别乳腺良恶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关键词
扩散磁共振成像
乳腺肿瘤
诊断
鉴别
-
Keywords
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reast neoplasms
Diagnosis
differential
-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刘建新
李彪
武红斌
-
机构
山西潞安集团总医院
-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817-821,共5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的骨水泥灌注量、灌注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50例共218个椎体行椎体成形术,其中胸椎73个椎体,腰椎138个椎体,骶椎7个椎体,共218个椎体。手术在DSA监视下进行。根据椎体形态、破坏范围及穿刺点位置选择进针途径。结果150例218个椎体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成功率100%,胸椎注入骨水泥2~5ml,平均3.5ml;腰椎注入3~8ml,平均5.5ml;骶椎4~7ml,平均5.5ml。术后疼痛完全缓解134例,89.3%;部分缓解15例,10%;无效1例,0.7%。150例中渗漏至椎间盘12例,硬膜外囊10例,椎旁静脉丛3例,椎旁软组织4例,骨水泥外漏发生率13.3%。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缓解或消除由椎体转移性肿瘤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椎体
转移性肿瘤
-
Keywords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Vertebral body
Metastatic tumor
-
分类号
R738.1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静脉溶栓疗法的护理
被引量:9
- 4
-
-
作者
王海花
-
机构
山西潞安集团总医院
-
出处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2期83-84,共2页
-
-
关键词
心肌梗死病人
静脉溶栓疗法
急性心肌梗死
行溶栓治疗
活体组织检查
病人安置
冠状动脉再通
持续性胸
-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动脉内溶栓治疗36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刘建新
李彪
武红斌
高浚峰
-
机构
山西潞安集团总医院介入中心
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2期109-111,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行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6例起病至溶栓时间在4~24h之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发现闭塞血管后,用注射泵缓慢注射尿激酶行局部溶栓治疗,并通过导引导管造影,了解闭塞再通情况。结果36例中治愈16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显效率80.5%,总有效率97.2%。结论动脉插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是治疗脑梗死有效的治疗手段。
-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插管溶栓
尿激酶
-
Key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Intra-artery thrombolysisacute
Urokinase
-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815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