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升平储气库盖层密封性划分标准及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舒萍 高涛 +1 位作者 王海燕 梁树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2-276,共5页
盖层密封性是储气库密封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建库参数的重要依据。以升平储气库为例,通过盖层岩性、厚度分布、物性、微观孔喉结构对盖层密封性进行了定性评价,通过突破压力实验和测井参数分析,建立了升平储气库盖层突破压力... 盖层密封性是储气库密封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建库参数的重要依据。以升平储气库为例,通过盖层岩性、厚度分布、物性、微观孔喉结构对盖层密封性进行了定性评价,通过突破压力实验和测井参数分析,建立了升平储气库盖层突破压力计算模型,实现了对盖层密封性定量评价,并相应建立了该储气库盖层密封性划分标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升平储气库盖层密封性较好,密封级别属于强—较强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盖层 密封性 突破压力 火山岩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聚合物驱现场试验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霞 孙建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8-101,共4页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应用历经12年,聚合物驱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系统完善的油藏工程配套技术。聚合物驱对象逐步由主力油层转向二类油层,为了积极探索三类油层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大庆油田分别在萨南、萨中、萨北开发区,...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应用历经12年,聚合物驱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系统完善的油藏工程配套技术。聚合物驱对象逐步由主力油层转向二类油层,为了积极探索三类油层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大庆油田分别在萨南、萨中、萨北开发区,对葡萄花、萨尔图、高台子油层开展了三类油层聚合物驱现场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井距条件下,三类油层可以实现低分子量聚合物的连续注入;聚合物驱在三类油层中的应用,见到了一定的增油降水效果,中心井区综合含水平均下降幅度为5—7个百分点;聚合物驱过程中,表外储层没有得到有效动用,表内储层动用厚度没有明显增加;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注聚参数条件下的储层动用状况认为,三类油层聚合物驱更适合采取低分子量、相对高浓度的注入方式;从各试验区的总体效果来看,大庆油田三类油层应用聚合物驱技术,预计可提高采收率5个百分点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类油层 聚合物驱 增油降水 动用状况 注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浊度法用于检测大庆油田三元体系中的聚合物浓度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洪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6-369,共4页
采用浊度法检测大庆油田三元复合体系中的聚合物浓度时,碱和表面活性剂会影响聚合物浓度的检测结果。为了更准确地测定三元复合体系中的聚合物浓度,开展了浊度法的改进研究,通过盐析-萃取分析法消除三元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影响,采用加... 采用浊度法检测大庆油田三元复合体系中的聚合物浓度时,碱和表面活性剂会影响聚合物浓度的检测结果。为了更准确地测定三元复合体系中的聚合物浓度,开展了浊度法的改进研究,通过盐析-萃取分析法消除三元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影响,采用加大醋酸用量的方法消除碱的影响,考察了改进浊度法在测定现场油井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改进的浊度法消除了三元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和碱对聚合物浓度检测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用改进的浊度法测定室内三元体系中的聚合物浓度,可使相对误差由未改进前的2.00%数50.25%降至-4.40%数2.00%;现场用于测量喇嘛甸油田强碱三元复合试验区油井采出液中的聚合物浓度的相对误差为1.90%数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体系 聚合物浓度 浊度法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井套管的腐蚀及防护理论、实验与应用——大庆油田油水井套管土壤腐蚀性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孟令遵 刘丽梅 +2 位作者 陈民 李劲松 李福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4,125,共3页
针对油田油水井套管发生腐蚀渗漏的现象 ,分析了土壤腐蚀性的相关参数 .结果表明 ,土壤电阻率、土壤氧化 -还原电位、土壤理化性质等对套管的腐蚀起决定性作用 ;根据贝克曼综合评价指数 ,确定土壤腐蚀性 ,评价结果为大庆油田大部分土壤... 针对油田油水井套管发生腐蚀渗漏的现象 ,分析了土壤腐蚀性的相关参数 .结果表明 ,土壤电阻率、土壤氧化 -还原电位、土壤理化性质等对套管的腐蚀起决定性作用 ;根据贝克曼综合评价指数 ,确定土壤腐蚀性 ,评价结果为大庆油田大部分土壤为强腐蚀等级 ,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渗漏 氧化-还原电位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开发断块型油藏注采参数调整--以大庆油田北二西F断裂两侧断块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吕端川 吴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3-816,共4页
为了实现断块型油藏安全有效的水驱开发,需要保证断裂面两侧断块内现有注采关系下的平衡地层压力差小于断裂的最大静摩擦力。文中以断块为计算单位,把相同井网下注水井作为注液单元,采油井作为采液单元,求取断块内平衡地层压力。将断裂... 为了实现断块型油藏安全有效的水驱开发,需要保证断裂面两侧断块内现有注采关系下的平衡地层压力差小于断裂的最大静摩擦力。文中以断块为计算单位,把相同井网下注水井作为注液单元,采油井作为采液单元,求取断块内平衡地层压力。将断裂两侧断块内平衡地层压力差值与断裂最大静摩擦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F断裂两侧断块内现有注采条件下的平衡地层压力差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但断块平衡地层压力比原始地层压力高,可以通过降低采油井的井底流压,使断块内平衡地层压力回落至原始地层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开发 断块型油藏 平衡地层压力 注采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萨北区块中渗透砂岩油藏凝胶调剖剂运移吸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葛罗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9-125,共7页
大庆油田萨北区块中渗透砂岩油藏经过长期三元复合驱,出现了三元复合体系窜流,导致采收率下降,需要通过凝胶型调剖剂来改善三元复合驱的驱替效果。为了确定三元复合驱条件下凝胶型调剖剂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明确其对最终采收率的贡献,开... 大庆油田萨北区块中渗透砂岩油藏经过长期三元复合驱,出现了三元复合体系窜流,导致采收率下降,需要通过凝胶型调剖剂来改善三元复合驱的驱替效果。为了确定三元复合驱条件下凝胶型调剖剂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明确其对最终采收率的贡献,开展了凝胶型调剖剂在地层运移中的动态吸附滞留特性研究。利用长度为250 cm的填砂管模型(7个取样点),测试了未成胶聚合物凝胶调剖剂注入过程中各取样点采出液的聚合物质量浓度、体系黏度,以及驱替液与石英砂的微观形貌,研究了调剖剂在运移过程中在岩石上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剪切黏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在驱替液和石英砂表面吸附的微观形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调剖剂注入过程中,聚合物累计吸附量随注入量增加呈指数增加,而吸附速率随注入量增加呈线性递减。此外,调剖剂黏度动态下降是由黏度剪切和吸附滞留造成的。该研究明确了凝胶型调剖剂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的吸附滞留变化规律,对于优选体系、合理调配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以及采油现场调剖作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型调剖剂 动态吸附 吸附量 吸附速率 动态黏度 萨北区块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地震反演可行性研究及应用——以大庆长垣北部油田为例 被引量:49
7
作者 李占东 赵伟 +2 位作者 李阳 彭政 张海翔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7-806,共10页
为解决开发地震反演可行性和精细储层刻画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频补偿的曲线重构方法。根据测井曲线不同频率尺度反映不同砂岩特征的特点,利用高频恢复、低频补偿方法重构"拟波阻抗"曲线。反演可行性分析实验表明,通过曲... 为解决开发地震反演可行性和精细储层刻画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频补偿的曲线重构方法。根据测井曲线不同频率尺度反映不同砂岩特征的特点,利用高频恢复、低频补偿方法重构"拟波阻抗"曲线。反演可行性分析实验表明,通过曲线重构反演、模拟退火算法引入以及密井网反演等关键技术,能够加强结果稳定性的优化,提高薄储层预测精度;同时,正演模拟和反演实践证明,在大套泥岩中含有薄砂层的地质条件下,开发地震对刻画2 m薄层砂岩是可行的。而对于小于2m以下的薄砂层,仅当泥岩围岩在2 m以上的泥包砂型薄砂层能够进行分辨。井-震联合沉积相研究主要修正了河道侧积体识别、河道连通关系、河道规模变化、河道组合关系和河道期次划分等5个方面。规模较大的分流河道含油性好,形成较好的注采不完善型剩余油;小型分流河道局部含油性好,但河道窄小,以井网控制不住型剩余油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退火 井-震联合 多期河道 开发地震反演 大庆长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沉积微相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伊振林 回琇 +2 位作者 张保国 王晓光 杜丙录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27,123-124,共6页
分析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沉积环境,指出不同沉积微相储集性能与含油性之间关系,为后期开发调整提供依据.研究野外露头、岩心及化验资料等,在确定研究区沉积环境基础上,分析沉积微相展布特征,指出沉积微相与含油性之间关系.结果表明... 分析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沉积环境,指出不同沉积微相储集性能与含油性之间关系,为后期开发调整提供依据.研究野外露头、岩心及化验资料等,在确定研究区沉积环境基础上,分析沉积微相展布特征,指出沉积微相与含油性之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为以辫状河为主的冲积扇,主要发育扇中和扇缘亚相,依据各微相类型的岩性、沉积构造及测井曲线形态等特征,将扇中亚相分为辫流水道、辫流砂岛和漫流带等微相,扇缘亚相分为径流水道和泛洪带微相.不同沉积旋回内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规律:下部中期旋回砂体呈连片状,厚度大,延伸范围广;中部中期旋回砂体以宽带状为主,厚度较薄,延伸范围较窄;上部中期旋回砂体以窄条带状为主,厚度薄,延伸范围窄.储层物性稍差的侧缘—漫流带及砂体井控程度较低的窄条带状砂体是剩余油挖潜的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冲积扇 岩石相 克拉玛依油田 六中区 克下组 含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内非均质储层内部窜流规律实验研究——以大庆喇嘛甸油田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卢祥国 高建崇 +3 位作者 何欣 魏伟 苏延昌 裴秀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8-125,共8页
大庆喇嘛甸油田厚油层以多段多韵律为主要特征,深入认识窜流规律对于进一步挖潜剩余油至关重要。为此,采用层内非均质岩心,对层内非均质储层内部窜流规律实验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注入量为0~0.4 PV水驱阶段,高渗透层注入端分流率略低... 大庆喇嘛甸油田厚油层以多段多韵律为主要特征,深入认识窜流规律对于进一步挖潜剩余油至关重要。为此,采用层内非均质岩心,对层内非均质储层内部窜流规律实验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注入量为0~0.4 PV水驱阶段,高渗透层注入端分流率略低于采出端,中、低渗透层则相反;在注入量为0.4 PV至水驱结束阶段,高渗透层采出端分流率大幅度增加,中渗透层分流率大幅度降低,低渗透层分流率小幅度减小。随岩心渗透率级差增大,采出端与注入端各小层窜流程度减小,层间干扰作用减小。随水驱开发的不断进行,层间窜流程度先减小后增大。随注入速度增加,高渗透层采出端与注入端分流率差值增加,窜流程度增强。采取提高水井注入速度的方式可以达到增大注入压力的目的,但由于高渗透层吸液量增幅远大于中、低渗透层,加之储层内部窜流作用的影响,扩大波及体积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同时提高水井注入速度还对注入端、采出端和地面设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采取增加高渗透层渗流阻力措施才是提高注入压力的有效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 窜流规律 分流率 影响因素 物理模拟 喇嘛甸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机械采油系统能耗测试与计算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秀芬 乔晶鹏 姜民政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74,共4页
为提高机械采油节能降耗的管理水平 ,根据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确定出一套机械采油井能耗计算公式 .利用喇嘛甸油田生产日报中的油井相关参数 ,应用该套公式即可计算出机械采油井的能耗 .经现场测试并计算 ,2 5口抽油机井耗电实测值与计... 为提高机械采油节能降耗的管理水平 ,根据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确定出一套机械采油井能耗计算公式 .利用喇嘛甸油田生产日报中的油井相关参数 ,应用该套公式即可计算出机械采油井的能耗 .经现场测试并计算 ,2 5口抽油机井耗电实测值与计算值的相对偏差为 0 .5 1% ,2 0口潜油电泵井输入功率的实测值与计算值的相对偏差为 0 .61% .结果表明 ,该套公式计算精度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甸油田 机械采油系统 能耗 测试 计算 计算公式 电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外围油田低渗透裂缝发育储层缝控窜流通道发育井层及方向精准判识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沙宗伦 姚兰 李承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72,共10页
针对已有窜流通道判识方法考虑因素不全面、不适用于裂缝发育储层的问题,按照“识裂缝、判趋势、定方向”的思路,注水井以剖面测试数据为主、采油井以全井生产数据为主,创建流度分析法识别裂缝发育井层,明确窜流层位;集成发展以隶属度... 针对已有窜流通道判识方法考虑因素不全面、不适用于裂缝发育储层的问题,按照“识裂缝、判趋势、定方向”的思路,注水井以剖面测试数据为主、采油井以全井生产数据为主,创建流度分析法识别裂缝发育井层,明确窜流层位;集成发展以隶属度区间函数、主客观组合赋权为核心的模糊数学分析法,判别注采井窜流趋势;首次建立面积井网注入水推进速度计算模型,制定小层级窜流通道判别标准,实现小层级窜流通道的有效识别。结果表明,C45区块发育各类程度窜流通道共14条,与示踪剂测试结果相近;从注入水推进速度计算结果看,误差仅为5.94%;新方法可有效解决假性窜流通道及多向连通作用影响,实现窜流通道的精准识别。研究成果可为改善大庆外围油田的资源开发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发育井层 小层级窜流通道 变启动压力梯度 注入水推进速度 假性窜流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注采制度下成片套管损坏机理的模拟研尧——以大庆萨尔图油田南八区中块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喜庆 李自安 尹中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3-228,共6页
以往对大庆萨尔图油田南八区中块套损机理的研究表明,与油田生产相关的注水压力、区块压差和浸水域是影响成片套损发生的主要因素。高压注采能够使块体内部产生流体压差,流体压差对块体产生推动力,当作用于块体的推动力大于抗滑力时,块... 以往对大庆萨尔图油田南八区中块套损机理的研究表明,与油田生产相关的注水压力、区块压差和浸水域是影响成片套损发生的主要因素。高压注采能够使块体内部产生流体压差,流体压差对块体产生推动力,当作用于块体的推动力大于抗滑力时,块体将沿着滑动面向压力低值区发生蠕动滑移,当滑移达到一定距离时,就会造成油水井套管的变形或错断。根据高压注采制度下油藏流—固耦合效应,提出了摸拟成片套损的数学模型及检验标准,在发生成片套损的大庆萨尔图油田南八区中块,设计了具有不同浸水域和区块压差的方案,通过对每种方案的模拟表明,只要南八区中块的注水压力和区块压差分别控制在12.4 MPa和0.8 MPa以下,浸水域不超过60 %,区块稳定系数就小于1.0~1.2,就不再发生成片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采 成片套损 套损机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喇嘛甸油田聚驱后压堵驱剩余潜力挖潜可行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冶 程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116,共8页
喇嘛甸油田聚驱后后续水驱区块剩余油分布零散、无效循环严重、有效挖潜手段少。为解决喇嘛甸油田聚驱后后续水驱区块剩余潜力挖潜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在搞清剩余油分布状况、压堵驱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压堵驱选井原则。... 喇嘛甸油田聚驱后后续水驱区块剩余油分布零散、无效循环严重、有效挖潜手段少。为解决喇嘛甸油田聚驱后后续水驱区块剩余潜力挖潜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在搞清剩余油分布状况、压堵驱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压堵驱选井原则。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压驱方式的驱替液类型、压堵方式的堵剂。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压驱方式增液、增油幅度均好于普通压裂,其中一类油层后续水驱井增液幅度是普通压裂的2.8倍,增油幅度是普通压裂的2.0倍,二类油层后续水驱井增液幅度是普通压裂的2.5倍,增油幅度是普通压裂的2.4倍;压堵方式能够起到封堵作用,但并不能达到降水、增油的效果。研究成果明确了压堵驱方式挖潜聚驱后高含水采油井厚油层剩余潜力的可行性,可为后期压堵驱选井选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甸油田 聚驱后 厚油层 剩余油 无效循环 压驱 压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石墨烯量子点起泡剂的制备及性能
14
作者 吴景春 代勇辉 +3 位作者 石芳 殷鹏 蓝斌斌 张春龙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41-1848,共8页
为制备一种稳泡能力较强,降黏与起泡能力优异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起泡剂,采用柠檬酸水热法制备了GQDs,然后对其进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功能改性,制备了两亲性石墨烯量子点型起泡剂(D12-5-GQDs)。采用FTIR、纳米... 为制备一种稳泡能力较强,降黏与起泡能力优异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起泡剂,采用柠檬酸水热法制备了GQDs,然后对其进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功能改性,制备了两亲性石墨烯量子点型起泡剂(D12-5-GQDs)。采用FTIR、纳米粒度电位仪、UV-Vis对D12-5-GQDs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通过评价静/动态吸附量、界面张力、起泡高度和分流率,阐明了不同实验条件下D12-5-GQDs的发泡能力、稳泡剂协同特性以及降黏调驱等能力。结果表明,温度31℃时,质量浓度1.0 g/L的D12-5-GQDs的能力最佳,15 min内载液量可达187 mL;D12-5-GQDs应用范围在30~350℃,质量浓度1.0 g/L的D12-5-GQDs水溶液在350℃时起泡体积仍能>200 mL;D12-5-GQDs的抗吸附能力较强,最终平衡吸附量约为0.18 mg/g;质量浓度1.0 g/L的D12-5-GQDs溶液调驱能力较好,级差4.6与16.6对应的高、低渗最终分流率之比分别为61∶38和70∶29;D12-5-GQDs在0.5 PV(孔隙体积)的注入量下可迅速起效调驱,并在1.5 PV左右使分流率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泡剂 石墨烯量子点 泡沫复合驱 稠油热采 提高采收率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注采无效循环治理的做法及效果 被引量:33
15
作者 黄伏生 陈维佳 +2 位作者 方亮 黄修平 陶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2,共3页
喇嘛甸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以后,油田注水、产液能耗量高,给控制油气生产成本带来了极大难度。因而,从油田实际动态开发资料入手,结合近两年的取心井资料结果,总结了特高含水后期,在控制无效注采循环和强化措施挖潜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方面... 喇嘛甸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以后,油田注水、产液能耗量高,给控制油气生产成本带来了极大难度。因而,从油田实际动态开发资料入手,结合近两年的取心井资料结果,总结了特高含水后期,在控制无效注采循环和强化措施挖潜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方面的做法,在实际工作中表明,对控制油田产量递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控制油田开发成本具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无效注采 控制方法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污水配制高分子高浓度聚合物驱油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苏延昌 刘德宽 +1 位作者 高峰 姚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2-84,共3页
大庆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过程中暴露出四个突出矛盾:一是采出污水外排污染环境,同时带来清水供应紧张;二是聚合物驱油成本较高,需进一步提高效益;三是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能否成为高效驱油剂;四是调驱结合能否解决聚合物突进问题。通... 大庆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过程中暴露出四个突出矛盾:一是采出污水外排污染环境,同时带来清水供应紧张;二是聚合物驱油成本较高,需进一步提高效益;三是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能否成为高效驱油剂;四是调驱结合能否解决聚合物突进问题。通过几年来污水有效利用技术攻关,提出了采用高浓度、超高分子聚合物驱油技术方法。该技术与调剖方法相结合解决了聚合物突进问题,试验达到阶段采收率增加15.28%的好效果。矿场试验表明,清水配制母液、污水稀释高浓度超高分子聚合物驱,不仅可以实现污水利用,而且还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 超高分子聚合物 清水 油田污水 聚合物溶液 矿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储层动用状况及综合调整方向 被引量:27
17
作者 赵伟 赵云飞 +1 位作者 王莉明 任海滨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6-28,共3页
针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高度分散及挖潜难度增大的实际状况 ,在精细解剖各类储层基础上 ,对河流 三角洲沉积的各类储层成因模式及非均质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取心井水洗资料及最新完钻井水淹解释成果搞清了不同类型储层目... 针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高度分散及挖潜难度增大的实际状况 ,在精细解剖各类储层基础上 ,对河流 三角洲沉积的各类储层成因模式及非均质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取心井水洗资料及最新完钻井水淹解释成果搞清了不同类型储层目前动用状况 ,确定了不同沉积环境各类储层剩余油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研究认为 ,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潜力主要集中在泛滥分流平原环境沉积的厚油层内部。通过系统完善各套开发层系储层的注采关系 ,采取多种途径进行精细挖潜 ,是今后油田综合调整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甸油田 储层 动用状况 调整方向 剩余油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油井合理地层压力及流压界限 被引量:21
18
作者 宋考平 高群峰 +2 位作者 甘晓飞 穆文志 吴家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8-100,共3页
为减少油田耗水量 ,降低套管损坏速度 ,根据喇嘛甸油田室内高压物性、相对渗透率和现场实际情况 ,研究了特高含水期不同地层压力开采时 ,溶解气对原油黏度以及原油黏度对采收率的影响 .用经济评价方法确定出喇嘛甸油田各套井网油井的合... 为减少油田耗水量 ,降低套管损坏速度 ,根据喇嘛甸油田室内高压物性、相对渗透率和现场实际情况 ,研究了特高含水期不同地层压力开采时 ,溶解气对原油黏度以及原油黏度对采收率的影响 .用经济评价方法确定出喇嘛甸油田各套井网油井的合理地层压力和流压界限 .结果表明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合理地层压力为饱和压力 ,即 10 .7MPa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合理流压基础井网为 6.5MPa ,一次加密井网为 5 .6MPa ,二次加密井网为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地层压力 流压界限 原油黏度 剩余油饱和度 油水相对渗透率 体积系数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调剖效果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吴赞校 周群 +2 位作者 石志成 纪平 刘国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8-129,共2页
通过对喇嘛甸油田阴阳离子聚合物、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试验效果的分析研究 ,总结了聚合物驱调剖井动态反映特点 ,证实了对油水井间为河道砂体、油层内非均质严重、渗透率级差大的井进行阴阳离子聚合物、复合离子聚合物化学调剖能够封堵... 通过对喇嘛甸油田阴阳离子聚合物、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试验效果的分析研究 ,总结了聚合物驱调剖井动态反映特点 ,证实了对油水井间为河道砂体、油层内非均质严重、渗透率级差大的井进行阴阳离子聚合物、复合离子聚合物化学调剖能够封堵高渗透条带 ,降低聚合物采出浓度、扩大波及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调剖效果 嗽嘛甸油田 渗透率 驱油效果 注入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注采无效循环识别方法 被引量:25
20
作者 黄修平 黄伏生 +1 位作者 卢双舫 方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8,82,共4页
利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并借助各种动静态资料,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注采无效循环状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搞清了特高含水期储层内无效循环的形成条件、分布状况和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形成了一套判别油层内注采无效循环通道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喇嘛甸油田 特高含水期 无效循环 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