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技术与资本耦合:数字媒介时代健身直播秀传播的内在逻辑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磊 王庆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7,共9页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数字媒介时代健身直播秀传播的内在逻辑、现实问题和优化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推动健身直播秀的高效发展、助力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快速实现提供镜鉴。研究发现,健身直播秀作为互联网...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数字媒介时代健身直播秀传播的内在逻辑、现实问题和优化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推动健身直播秀的高效发展、助力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快速实现提供镜鉴。研究发现,健身直播秀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对于身体技术、媒介技术和资本具有天然的依赖性。在数字媒介时代下,身体技术规训成为健身直播秀传播的仪式化表征,媒介技术赋能为健身直播秀传播创设了便利的平台基础;平台技术资本化为健身直播秀传播提供了内在驱动力,传播技术资本化为健身直播秀传播提供了外在诱导力。同时,数字媒介时代健身直播秀传播也导致产生了传播受众思考判断力不佳、传播平台隐蔽性剥削变强、传播主体内容生产低俗化增多、传播环境狂欢跟风化凸显、传播走势不确定性增加等现实问题。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了针对性优化策略:提高网民体育媒介素养,提升受众思考判断能力;发挥数字政府引领功效,形成多主体性协同治理格局;打破传播内容生产内卷化,引导健身直播秀理性传播;借力区块链技术优势,完善体育网络情绪引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介 健身直播秀 秀场直播 云健身 身体技术 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轮学科评估及其对新闻传播学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骆正林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3-160,共8页
第四轮学科评估与双一流、博士点深度关联,它对国内高校的影响是长期、深刻和持续的。本文对四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新闻传播学的评估数据进行研究,考察新闻传播学在四轮评估中学科实力变动情况,研究学科评估对新闻传播学未来的影响... 第四轮学科评估与双一流、博士点深度关联,它对国内高校的影响是长期、深刻和持续的。本文对四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新闻传播学的评估数据进行研究,考察新闻传播学在四轮评估中学科实力变动情况,研究学科评估对新闻传播学未来的影响。研究认为,学科评估绘制的"学科地图"满足了社会的知情权,给高校学科建设带来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评估对新闻传播院校的学科与学位点建设、科研与人才竞争,以及社会服务等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数据具有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倾向,它无法评判人的道德伦理和精神价值。因此,我们在肯定学科评估的管理价值的同时,还应该创造一种能够平衡"数据专制"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评估 新闻传播学 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声誉 教育管理数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民生电视新闻浮出水面——兼论《南京零距离》等栏目的题材意义和传播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那长春 《当代传播》 2003年第6期35-37,共3页
在南京等地区骤然涌现的城市民生电视新闻是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类型。本文通过廓清它的出场语境,审读其外部特征,揭示其本体特性,厘定它与相关节目类型的关系,在题材分类意义上完成对它的概念命名和界定,为正在迅猛发展中的这一电视类... 在南京等地区骤然涌现的城市民生电视新闻是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类型。本文通过廓清它的出场语境,审读其外部特征,揭示其本体特性,厘定它与相关节目类型的关系,在题材分类意义上完成对它的概念命名和界定,为正在迅猛发展中的这一电视类型传播实践阐明其题材意义和传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南京市 电视新闻 民生新闻 社会新闻 传播价值 群众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思“出版”:一个传播学的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秦艺丹 韦嘉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92,共15页
中国出版研究长期以来在建制与知识的双重层面上面临困境。通过对中国出版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中国出版学界形成了三种有关出版的话语,这些话语根植于出版的历史实践,与国家和业界需求结合较为紧密,从实践层面很好地回应... 中国出版研究长期以来在建制与知识的双重层面上面临困境。通过对中国出版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中国出版学界形成了三种有关出版的话语,这些话语根植于出版的历史实践,与国家和业界需求结合较为紧密,从实践层面很好地回应了中国出版业发展面临的热点与难题,但在理论层面则略显薄弱。从其他临近学科中汲取资源,或有助于拓展出版研究的想象力。从传播研究的视角来看,中国出版研究对传播研究的接受存在一定的偏向与盲点,总体而言更青睐美国大众传播研究范式,对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理论等传播研究的另类范式重视不足,但这些研究范式都曾对出版问题有过关注,有助于出版话语与研究边界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 出版研究 学科边界 知识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以26家新闻出版企业为研究样本
5
作者 牟向前 于德山 王俊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新闻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指出版发行行业借助技术革新、市场服务优化以及管理流程提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持续增长。本研究基于TOE理论框架,以26家涵盖出版、发行、数字出版、新闻及新媒体出版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新闻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指出版发行行业借助技术革新、市场服务优化以及管理流程提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持续增长。本研究基于TOE理论框架,以26家涵盖出版、发行、数字出版、新闻及新媒体出版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QCA组态视角探索新闻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存在四条组态路径(三大类:技术-环境驱动、组织-环境驱动、技术-组织-环境综合驱动),四条路径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2)新闻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多重并发”和“殊途同归”特点,研发创新是重点,政府引导或投入是重要驱动力;(3)新闻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不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的关键因素;(4)推动新闻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需匹配新闻出版专项政策,营造因地制宜的产业政策环境;提升新闻出版技术创新效率,打造出版与本地文化的共融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出版产业 高质量发展 影响因素 组态路径 数字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伦理失范的思考 被引量:84
6
作者 靖鸣 娄翠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3,共5页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为传媒业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传播伦理失范现象。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伦理失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新闻偏见、新闻失衡难以被发现和控制;二是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被削弱;三是公众的信息...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为传媒业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传播伦理失范现象。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伦理失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新闻偏见、新闻失衡难以被发现和控制;二是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被削弱;三是公众的信息安全和著作权得不到基本保障;四是智能推荐易使受众深陷"信息茧房",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文章从传播学角度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伦理失范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伦理失范 新闻偏见 “信息茧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图时代”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被引量:9
7
作者 卜新章 李培林 《当代传播》 2003年第3期47-47,46,共2页
在大众文化的深刻影响下,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趋于简单化、表面化,排斥对文字符号的理解性、深刻性与想象性.'读图'恰恰适应了这样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阅读、学习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 “读图时代” 网络新闻传播 新闻图片 图文编辑 专题图片 深度报道 图片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支撑与融通 被引量:18
8
作者 顾理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1-144,共4页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给新闻传播业提出了诸多新命题,也给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闻传播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创新能力培养这样一个核心,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给新闻传播业提出了诸多新命题,也给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闻传播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创新能力培养这样一个核心,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回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坚持技能学习、创新训练和社会服务这样一种人才融通培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大数据 新闻传播教育 创新能力 融通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中国电视新闻新模式——关于《南京零距离》的谈话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幸 景志刚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0-62,共3页
《南京零距离》作为一档新闻资讯类栏目 ,自 2 0 0 2年 1月 1日开播以来 ,不断引发着江苏乃至全国电视观众与业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它的出现 ,不仅盘活了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 ,而且拉动了江苏电视的整体局面 ,甚至与其他同类电视新... 《南京零距离》作为一档新闻资讯类栏目 ,自 2 0 0 2年 1月 1日开播以来 ,不断引发着江苏乃至全国电视观众与业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它的出现 ,不仅盘活了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 ,而且拉动了江苏电视的整体局面 ,甚至与其他同类电视新闻节目一道 ,改变了江苏电视观众的晚间收视习惯 :最受瞩目的节目 ,由电视剧、娱乐节目变为了电视新闻。《南京零距离》不仅“练内功” ,从节目内容、构成方式、传播方式、内部运行管理上处处创新 ,而且也“练外功” ,即真正将电视的媒体资源优势转化为更具广泛意义的社会资源优势 ,面向百姓 ,面向大众 ,进行全方位的电视服务 ,被大家誉为自己的“百姓电视”。《南京零距离》在社会大平台上探索电视新闻改革 ,为“全球化”背景下本土电视新闻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此 ,本刊专门为《南京零距离》开设“个案研究” ,约请相关专业人士发表各自的高见 ,意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对由《南京零距离》引发的关于中国电视新闻的诸多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零距离》 中国 电视新闻 模式 电视栏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断提升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质量和水平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晓锋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0,共2页
推动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 推动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推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新发展”列为七项“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之一,将进一步深化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院 新闻传播人才 中共中央宣传部 质量 新闻宣传工作 人才培养机制 高等学校 宣传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融合背景下美国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德山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7-138,共2页
近些年来,美国的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各种媒介之间的介质与内容融合日益加剧。以美国苹果公司为代表,其个人化的媒介接受设备越来越小巧化、多功能化和多媒体化;同时,以谷歌、Facebook、Twitter为代表的搜索引擎、社会化网络与自... 近些年来,美国的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各种媒介之间的介质与内容融合日益加剧。以美国苹果公司为代表,其个人化的媒介接受设备越来越小巧化、多功能化和多媒体化;同时,以谷歌、Facebook、Twitter为代表的搜索引擎、社会化网络与自媒体发展势头强劲,其自身已经具备一般信息乃至新闻信息传播的功能,吸引了巨量受众,并逐渐形成新型的信息传播、信息消费方式与赢利模式,由此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新闻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的受众数量、质量与信息消费时间等关键因素,进而影响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传播教育 美国 新闻信息传播 FACEBOOK TWITTER 新闻传播学教育 多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术史研究的方法与路径——兼评《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 被引量:2
12
作者 骆正林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7-121,共5页
近年来传播学术史研究在我国传播学界逐渐兴起。近期阅读胡翼青的《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一书,对传播学术史研究方法与路径选择有了许多新思考。传播学术史研究应当通过知识社会学的手法破除历史神话,提示学术背后的权力关系,... 近年来传播学术史研究在我国传播学界逐渐兴起。近期阅读胡翼青的《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一书,对传播学术史研究方法与路径选择有了许多新思考。传播学术史研究应当通过知识社会学的手法破除历史神话,提示学术背后的权力关系,并超越文本依赖,从研究主体的关系与行动的角度入手讲好学术故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还原学术史的鲜活面貌,激发传播理论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术史 知识社会学 意识形态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难点 被引量:4
13
作者 骆正林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4,共2页
新世纪,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迎来了大发展时期。新闻传播学教学也遇到巨大的挑战。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要解决以下难题:从“信息传播”角度重建新闻理论模式;在科学分工和必要融合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专业;学科基础由文... 新世纪,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迎来了大发展时期。新闻传播学教学也遇到巨大的挑战。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要解决以下难题:从“信息传播”角度重建新闻理论模式;在科学分工和必要融合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专业;学科基础由文学转向社会学;确立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基础;确立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特点;在教材建设方面寻找新的权威;教学形式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科建设注重技术和艺术完美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 教育 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的生产标准与政治信息的传播 被引量:2
14
作者 骆正林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2,共5页
随着全球传媒商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传媒更加具有工业生产的特征,生产者按照"新闻标准"生产出"新闻产品",受众则是生产流水线末端的消费者。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个主要的新闻生产标准,... 随着全球传媒商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传媒更加具有工业生产的特征,生产者按照"新闻标准"生产出"新闻产品",受众则是生产流水线末端的消费者。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个主要的新闻生产标准,即政治标准、专业标准和商业标准。当前我国媒体生存同样具有三个并存的新闻生产标准。当新闻生产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政府必须尊重媒体的新闻生产规律,有效传播政治信息,为国家发展创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生产 政治传播 舆论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新闻把关原理规范政治信息传播 被引量:2
15
作者 骆正林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60,共11页
新闻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每个环节上都站着不同的把关人,他们按照特定的价值标准对新闻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西方新闻事业的产生与权力和资本有着天然的渊源,来自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一直是新闻把关的重要力量。文章先... 新闻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每个环节上都站着不同的把关人,他们按照特定的价值标准对新闻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西方新闻事业的产生与权力和资本有着天然的渊源,来自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一直是新闻把关的重要力量。文章先研究了把关人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西方政府新闻把关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政府如何对新闻生产进行把关。文章指出,随着公民社会的到来,政府应该在尊重新闻生产规律的基础上对媒体进行把关,并且应该少用"硬把关"多用"软把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生产 把关人理论 舆论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制新闻传播中的法律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平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75,共4页
新闻法律关系的正确运用和实现,是新闻传播制度化和法律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梳理法制新闻与新闻法制的关系、新闻法制中法律关系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等知识的基础上,主要探讨当前法制新闻传播中存在的法律关系问题,并提出正确处理这些... 新闻法律关系的正确运用和实现,是新闻传播制度化和法律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梳理法制新闻与新闻法制的关系、新闻法制中法律关系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等知识的基础上,主要探讨当前法制新闻传播中存在的法律关系问题,并提出正确处理这些法律关系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新闻传播 新闻法制 新闻法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教士报刊对近现代中国新闻事业的传播示范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6-158,共3页
一、以连续出版物的形式传播思想观念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刚到中国时,清政府禁止传教。马礼逊遂会同助手米怜在离中国不远、且有华人聚居的英属殖民地马六甲开展工作。1815年,他们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以达到宣传宗教思想、影... 一、以连续出版物的形式传播思想观念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刚到中国时,清政府禁止传教。马礼逊遂会同助手米怜在离中国不远、且有华人聚居的英属殖民地马六甲开展工作。1815年,他们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以达到宣传宗教思想、影响华人的目的。此时,在马礼逊和米怜的故乡——19世纪的英国,阅读报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中国 传教士 新闻事业 传播 报刊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示范 连续出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图像新闻传播技术史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德山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3-36,共4页
中国图像新闻传播技术史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研究中将关注三个核心问题,即中国图像新闻传播技术历史的分期问题、图像传播技术与图像新闻的互动关系和中国图像新闻传播... 中国图像新闻传播技术史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研究中将关注三个核心问题,即中国图像新闻传播技术历史的分期问题、图像传播技术与图像新闻的互动关系和中国图像新闻传播技术的社会文化观照。这三个核心问题基本构成中国图像新闻传播技术史研究的纵轴与横轴,体现出研究的学科价值、人文追求与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新闻 传播技术史 技术与图像符号 社会文化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电视新闻节目互动传播研讨暨外宣协作会会议纪要
19
作者 王嘉 孙可嘉 +1 位作者 周茹 吕正标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对外宣传协作会 2003年 电视 新闻节目 互动传播研讨会 会议纪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交互:文学图书短视频内容生产及传播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永昶 尹心悦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5-20,共6页
在视觉时代,文学与影像形成有机的联结,一方面文学跨越纸质媒介以短视频的形式获得了视觉化呈现,另一方面影像从文学中汲取养分从而表现出文学的气韵。文学图书短视频承载了丰富的内容,讲述了文学作品的创作故事、图书出版的幕后故事和... 在视觉时代,文学与影像形成有机的联结,一方面文学跨越纸质媒介以短视频的形式获得了视觉化呈现,另一方面影像从文学中汲取养分从而表现出文学的气韵。文学图书短视频承载了丰富的内容,讲述了文学作品的创作故事、图书出版的幕后故事和读者阅读过程中的个人故事。文学图书短视频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多元创作模式,主要表现为金句展示与朗读模式、内容解读与书评模式、轻知识科普模式、真人访谈与讲座模式以及剧情设计与演绎模式。在传播方面,文学图书短视频通过垂直细分领域和差异化运营、提供互动空间、内外部联动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等策略触达更多的受众。文学图书短视频会在阅读与观看的双向交互中赋能数字化阅读及出版行业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图书 短视频 内容生产 传播 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