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elin-13通过Nrf2-焦亡通路抑制RANKL诱导的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
1
作者 王超 邹秀强 +1 位作者 刘晓 殷照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3-348,408,共7页
目的关节假体磨损颗粒诱发骨溶解是导致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的主要原因。Apelin-13是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肪因子家族成员。本文拟探讨Apelin-13通过Nrf2-焦亡通路抑制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RANKL刺激RAW264.7小鼠巨噬... 目的关节假体磨损颗粒诱发骨溶解是导致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的主要原因。Apelin-13是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肪因子家族成员。本文拟探讨Apelin-13通过Nrf2-焦亡通路抑制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RANKL刺激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同时加入Apelin-13和Nrf2抑制剂ML385。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Sham组,RANKL组,RANKL+Apelin-13组(Apelin-13组)和RANKL+Apelin-13+ML385组(ML385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P染色法检测破骨细胞的生成,ELISA法检测IL-1β和IL-18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焦亡蛋白和抗氧化应激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0.1、1、10 nmol/L和25 nmol/L剂量的Apelin-13对巨噬细胞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Apelin-13显著抑制了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且呈剂量依赖性。Apelin-13增加了抗氧化应激蛋白表达,并抑制了焦亡蛋白水平,这一保护效应被ML385所抵消。结论Apelin-13通过Nrf2途径抑制RAW264.7细胞的焦亡和破骨细胞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13 假体周围骨溶解 破骨细胞 NRF2 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氧合酶在炎症相关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单锴 周姗姗 +2 位作者 李茜 周克茹 李春保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5,共19页
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是一类含有非血红素铁的双加氧酶,在人体中广泛表达,并在多种活化的免疫细胞和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LOX催化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相应的氢过氧化物。这些代谢物在生理条件下调节血管功能、肾脏功能、生殖... 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是一类含有非血红素铁的双加氧酶,在人体中广泛表达,并在多种活化的免疫细胞和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LOX催化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相应的氢过氧化物。这些代谢物在生理条件下调节血管功能、肾脏功能、生殖系统功能和免疫防御,而在病理条件下导致疼痛、发热和炎症,进而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在人体内发现6个LOX基因,其可以通过可变剪切和蛋白修饰机制形成更多种效应蛋白。6大类LOX分别具有不同的表达谱、底物偏好性和代谢产物,因此也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工。本文从LOX的分布和代谢特性入手,综述了它们与炎症相关疾病的关系,从生物化学角度介绍了LOX的表达与活性调控机制并展望了靶向LOX功能缓解相关病理损伤的营养学和临床医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合酶 炎症 多不饱和脂肪酸 脂质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瑞替尼治疗中重度斑秃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韵卜 毕凌波 +7 位作者 王超凡 杜怡梅 卢昌佩 苏彤 赵敏 林雪雯 孙蔚凌 范卫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观察巴瑞替尼治疗中重度斑秃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接受>6个月传统治疗但无明显毛发再生的中重度斑秃患者[脱发严重程度评估工具(SALT)评分≥25],予口服巴瑞替尼2mg/d(若用药12周后SALT评分较用药前降低≤20%,增加剂量至4mg... 目的:观察巴瑞替尼治疗中重度斑秃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接受>6个月传统治疗但无明显毛发再生的中重度斑秃患者[脱发严重程度评估工具(SALT)评分≥25],予口服巴瑞替尼2mg/d(若用药12周后SALT评分较用药前降低≤20%,增加剂量至4mg/d),用药后4周、12周及24周门诊随访,进行SALT评分、研究者整体评估(IGA)评分及安全性评价。结果:43例患者均完成了24周的随访,其中13例用药后12周增加剂量至4mg/d。用药24周后,72.1%的患者头皮毛发覆盖面积>80%,51.2%的患者IGA评分较基线改善≥2分。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巴瑞替尼治疗中重度斑秃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巴瑞替尼 JANUS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非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比较
4
作者 王剑 钱成 +6 位作者 顾建平 高立兵 公茂峰 刘亮 倪国庆 彭鹏 陈国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4-721,共8页
目的比较两种非腘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技术指标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和附属... 目的比较两种非腘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技术指标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和附属南京医院首选小腿深静脉入路(45例)和健肢股静脉入路(74例)行CDT治疗的急性下肢混合型DVT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比较两组间血管穿刺和置管技术成功率,以及成功置管的CDT静脉穿刺次数、置鞘时间、置管时间、溶栓时间、溶栓剂用量和相关并发症(包括静脉穿刺及抗凝溶栓相关并发症),不同解剖节段溶栓效果和至少随访12个月临床疗效。结果选择小腿深静脉入路、健肢股静脉入路成功置管CDT患者分别为31例、58例,技术成功率分别为68.89%(31/45)、78.38%(58/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小腿深静脉入路组21例(67.74%)置鞘成功需2针次以上穿刺;健肢股静脉入路组置鞘时间明显少于小腿深静脉入路组[(1.84±0.87)min比(10.52±6.13)min,P<0.001],但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小腿深静脉入路组[(41.60±13.31)min比(20.06±4.46)min,P<0.001]。健肢股静脉入路组、小腿深静脉入路组溶栓时间分别为(5.34±1.43)d、(5.06±1.18)d(P=0.354),但健肢股静脉入路组溶栓剂用量较多[(352.16±71.98)万U比(284.68±77.64)万U,P<0.001]。末次随访显示,小腿深静脉入路组股腘静脉通畅率程度明显高于健肢股静脉入路组(P=0.037)。两组间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发生率、静脉功能不全流行病学和经济研究-生活质量/症状(VEINES-QOL/Sym)问卷调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腿深静脉入路CDT与健肢股静脉入路CDT相比,可更好地清除腘静脉和股浅静脉内血栓,提高股腘静脉通畅率,但在减少PTS发生和改善患者VEINES-QOL/Sym上并无明显优势,且对小腿深静脉穿刺置鞘技术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置管溶栓 胫静脉 股静脉 穿刺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俞海荣 陈申 +5 位作者 黄静宜 张园园 李孟超 崔焱 季明辉 沈洁淼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3619-3624,3637,共7页
背景隐性误吸缺乏临床表现,易导致误吸性肺炎等并发症,而目前国内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的了解国内吞咽障碍患者中隐性误吸的现状,探究隐性误吸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22年1... 背景隐性误吸缺乏临床表现,易导致误吸性肺炎等并发症,而目前国内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的了解国内吞咽障碍患者中隐性误吸的现状,探究隐性误吸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22年12月—2024年1月通过便利抽样法在南京市4所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和南京市江宁区东山医院)康复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的吞咽障碍患者中选取212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并采用进食评估问卷调查(EAT-10)得分和Barthel指数评估吞咽困难风险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透视荧光吞咽检查(VFSS)或软式喉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诊断患者是否误吸以及误吸的类型。本研究将所有吞咽过程中均没有发生误吸的患者归为无误吸组,所有吞咽过程中出现至少1次隐性误吸的患者归为隐性误吸组,所有吞咽过程中出现至少1次显性误吸但未出现隐性误吸的患者归为显性误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隐性误吸和显性误吸的影响因素。结果吞咽障碍患者中隐性误吸占47.2%(100/212)、显性误吸占13.2%(28/212)、无误吸占39.6%(84/212)。在128例误吸患者中,隐性误吸占78.1%(100/128),显性误吸占21.9%(28/1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AT-10得分(OR=1.076,95%CI=1.028~1.126,P=0.002)、性别(女性为对照,OR=2.231,95%CI=1.103~4.509,P=0.025)和意识状况(意识受损为对照,OR=0.334,95%CI=0.123~0.911,P=0.032)是隐性误吸的影响因素;EAT-10得分(OR=1.113,95%CI=1.046~1.184,P=0.001)和自评健康状况差(OR=0.194,95%CI=0.041~0.923,P=0.039)是显性误吸的影响因素。结论吞咽障碍患者中隐性误吸发生率较高,且EAT-10得分越高、男性和意识受损者发生隐性误吸的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误吸 隐性误吸 显性误吸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对屋尘螨诱导的鼻黏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6
作者 王雨洁 李茜 +5 位作者 昂扬 龙云 张明燕 张婷 潘晗 陈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4,共7页
目的探讨氢气(H_(2))对屋尘螨提取物(HDM)诱导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并推测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NEPC细胞随机分为4组:NC组(不做任何处理)、HDM组(10μg/m L HDM构建AR体外模型)、HDM+H_(2)组、H_(2)组。... 目的探讨氢气(H_(2))对屋尘螨提取物(HDM)诱导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并推测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NEPC细胞随机分为4组:NC组(不做任何处理)、HDM组(10μg/m L HDM构建AR体外模型)、HDM+H_(2)组、H_(2)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Calcein/PI试剂盒法检测细胞活性与细胞毒性,ROS试剂盒法检测细胞氧化应激,RT-qPCR法检测细胞中TNF-α、IL-6、IL-1β的m RNA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NLRP3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活力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DM组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HDM+H_(2)组较HDM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1)。细胞活性与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DM组的红色荧光显著增加,标志细胞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HDM+H_(2)组与HDM组相比红色荧光显著减少,标志细胞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ROS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DM组绿色荧光显著增加(P<0.01),HDM+H_(2)组与HDM组相比绿色荧光显著减弱(P<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DM组中IL-6、IL-1β以及TNF-α的m RNA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HDM组相比,HDM+H_(2)组中IL-6、IL-1β以及TNF-α的m RNA含量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DM组NLRP3的表达明显增加(P<0.001);与HDM组相比,HDM+H_(2)组细胞中NLRP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H_(2)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少促炎因子释放来保护HDM诱导的HNEPC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人鼻黏膜上皮细胞 氢气 氧化应激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注射引起臀部硬化性脂肪肉芽肿
7
作者 葛诗琪 何芳 +5 位作者 陈怡雯 陈其雷 袁缘 徐圣经 张美华 张敏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0-352,共3页
患者女,35岁。双臀部肿块伴触痛半年。皮肤科检查:双侧臀部可见约鸡蛋大的肿块,触摸位置较深,质硬,有压痛,活动度较差,与周围组织黏连。皮损组织病理:组织内局部见脂肪坏死,大小不一的脂质空泡细胞周围包绕着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伴... 患者女,35岁。双臀部肿块伴触痛半年。皮肤科检查:双侧臀部可见约鸡蛋大的肿块,触摸位置较深,质硬,有压痛,活动度较差,与周围组织黏连。皮损组织病理:组织内局部见脂肪坏死,大小不一的脂质空泡细胞周围包绕着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伴肉芽组织形成,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多量炎细胞浸润。诊断:硬化性脂肪肉芽肿。治疗手术切除,术后随访半年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脂肪肉芽肿 黄体酮 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对海人藻酸癫痫大鼠模型癫痫发作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8
作者 陈艳 余艳华 +2 位作者 陈季南 李圣华 李军荣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310,共8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海人藻酸癫痫大鼠癫痫发作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于大鼠海马组织注射海人藻酸制备癫痫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癫痫模型组和甘草酸干预组(25 mg/kg组和50 mg/kg组),观察各组癫痫发作潜伏期及严重...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海人藻酸癫痫大鼠癫痫发作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于大鼠海马组织注射海人藻酸制备癫痫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癫痫模型组和甘草酸干预组(25 mg/kg组和50 mg/kg组),观察各组癫痫发作潜伏期及严重程度、监测急性发作期异常脑电活动,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CA3区神经元损伤程度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甘草酸25 mg/kg组和50 mg/kg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延长[(109.33±42.84)min对(51.17±22.31)min,t=-2.950,P=0.015;(109.50±35.79)min对(51.17±22.31)min,t=-3.388,P=0.007],模型制备后6 h内达≥Ⅳ级发作频次减少[(2.83±0.75)次对(5.00±1.55)次,t=3.081,P=0.012;(2.67±1.75)次对(5.00±1.55)次,t=2.445,P=0.035],脑电图痫样放电减少。癫痫发作急性期,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数目减少且少于假手术组[(40.33±5.69)个对(72.33±7.51)个;t=5.886,P=0.004],甘草酸25 mg/kg组和50 mg/kg组神经元数目增加且多于模型组[(58.33±2.52)个对(40.33±5.69)个,t=-5.014,P=0.007;(57.00±6.25)个对(40.33±5.69)个,t=-3.418,P=0.027]。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HMGB1表达水平[积分光密度值(IOD)]升高且高于假手术组[(3.79±0.50)×10^(6)IOD对(2.16±0.45)×10^(6)IOD;t=-4.216,P=0.014],甘草酸25 mg/kg组和50 mg/kg组海马CA3区HMGB1表达水平下降且低于模型组[(2.50±0.52)×10^(6)IOD对(3.79±0.50)×10^(6)IOD,t=3.090,P=0.037;(2.66±0.44)×10^(6)IOD对(3.79±0.50)×10^(6)IOD,t=2.955,P=0.042]。免疫印迹法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HMGB1表达水平(相对灰度值)高于假手术组(1.19±0.17对0.54±0.14;t=-5.078,P=0.007),甘草酸25 mg/kg组和50 mg/kg组海马组织HMGB1表达降低且低于模型组(0.65±0.04对1.19±0.17,t=5.286,P=0.028;0.58±0.13对1.19±0.17,t=4.953,P=0.008)。结论甘草酸可延长癫痫模型大鼠发作潜伏期、降低发作严重程度、减少脑电图痫样放电,并缓解海马神经元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组织HMGB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红藻氨酸 甘草酸 海马 神经元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免疫组织化学 印迹法 蛋白质 大鼠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源菌属在尿液中的分离与意义
9
作者 张添添 李飞杨 周玉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寡源菌属在尿标本中的分离与意义,提高临床对该菌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3例尿培养检出寡源菌的病例资料,并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院3例病例中1例患者为无症状菌尿,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进行保肾、... 目的探讨寡源菌属在尿标本中的分离与意义,提高临床对该菌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3例尿培养检出寡源菌的病例资料,并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院3例病例中1例患者为无症状菌尿,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进行保肾、控制血糖等支持治疗后好转;2例临床诊断为感染,分别给予磷霉素、莫西沙星治疗后好转。该院3例病例结合文献报道的85例病例复习显示,59例患者为无症状菌尿,27例患者为尿路感染,2例患者有尿失禁症状(不除外尿路感染引起)。尿道寡源菌对除氟喹诺酮类外的多数抗菌药物敏感,但解脲寡源菌表现为体外药敏不确定。结论寡源菌在泌尿系统中以定植为主,也可以引起尿路感染,该菌在少数尿失禁患者中也可分离到,与尿失禁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该菌种间抗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临床应正确认识该菌在尿标本中检出的意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源菌 解脲寡源菌 尿道寡源菌 尿路感染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窦种植的临床应用进展
10
作者 郑悦 张森林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2-555,共4页
穿窦种植是在上颌后牙区植入长种植体,向前上方倾斜30°~45°,穿过上颌窦,种植体尖端进入上颌窦前壁和鼻腔外侧壁之间的骨质内,种植体可获得3层骨皮质固位:上颌骨牙槽嵴、上颌窦底壁和上颌窦前壁。初期稳定性高,为即刻修复提供... 穿窦种植是在上颌后牙区植入长种植体,向前上方倾斜30°~45°,穿过上颌窦,种植体尖端进入上颌窦前壁和鼻腔外侧壁之间的骨质内,种植体可获得3层骨皮质固位:上颌骨牙槽嵴、上颌窦底壁和上颌窦前壁。初期稳定性高,为即刻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适用于上颌窦严重气化、上颌后牙区严重骨量不足和上颌窦前下壁呈L形或凹形等情况下的种植体植入。与颧种植相比,穿窦种植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颧种植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窦 种植 上颌骨萎缩 上颌窦 初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颊针疗法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镇痛的影响
11
作者 朱冬雪 陈香香 +3 位作者 谢亚运 汪伟 吕洁 郁万友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颊针疗法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7例,男48例,女39例,年龄65~85岁,BMI 22~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颊针疗法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7例,男48例,女39例,年龄65~85岁,BMI 22~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颊针组(n=44)和对照组(n=43)。颊针组于麻醉诱导前行颊针疗法,留置30 min;对照组直接进行麻醉诱导。手术结束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配方:舒芬太尼2.0μg/kg、帕洛诺司琼0.25 mg加入生理盐水150 ml,负荷量5 ml,背景量2 ml/h,单次剂量1.5 ml。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后2、6、24、48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48 h术后恶心呕吐(PONV)、嗜睡、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颊针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2、6、24 h的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量、补救镇痛率和PONV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48 h嗜睡、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麻醉诱导前行颊针疗法,可以降低术中麻醉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改善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需求以及PONV的发生率,有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针 老年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珠菌血流感染47例临床与病原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12
作者 张添添 王欢 +3 位作者 陈莉 冯利芬 孙艳霞 韩亚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7-974,共8页
目的分析念珠菌血流感染(CBSI)患者的临床、病原学特征,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1月—2024年9月47例C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科室分布、感染菌种分布、耐药性,以及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结果47例CBSI患者共检出念珠菌51株... 目的分析念珠菌血流感染(CBSI)患者的临床、病原学特征,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1月—2024年9月47例C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科室分布、感染菌种分布、耐药性,以及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结果47例CBSI患者共检出念珠菌51株,主要来源重症监护病房(ICU;25例,53.2%),肠瘘外科(8例,17.0%),呼吸内科(4例,8.6%)等科室;检出菌种以白念珠菌(29株,56.9%)、热带念珠菌(7株,13.7%)、光滑念珠菌(6株,11.8%)、近平滑念珠菌(6株,11.8%)为主。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11.5%(3/26)。根据预后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26例(55.3%)和预后不良组21例(44.7%),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入住ICU、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消化道出血/穿孔、手术治疗(病灶清除、引流或疏通梗阻)几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显示:消化道出血/穿孔是CBSI患者不良预后潜在的危险因素(OR=11.156,95%CI:1.434~86.809,P=0.021)。结论CBSI菌种检出以白念珠菌为主,消化道出血/穿孔可能是影响CBSI患者预后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该类患者一般病情危重,应尽早发现并采取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限于样本量不大,仍需进一步研究加以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念珠菌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笋膳食纤维对鸡肉肌原纤维蛋白乳液乳化稳定性、流变行为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扶庆权 徐家君 +3 位作者 徐彦恺 张伟 陈全战 葛鑫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6-131,共6页
调控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乳液特性对乳化型肉制品品质至关重要,本实验以鸡胸肉为原料提取肌原纤维蛋白制备乳液,添加不同含量竹笋纤维(0.5%、1.0%、1.5%、2.0%、2.5%),同时以不添加竹笋膳食纤维作为空白对照(0%),通... 调控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乳液特性对乳化型肉制品品质至关重要,本实验以鸡胸肉为原料提取肌原纤维蛋白制备乳液,添加不同含量竹笋纤维(0.5%、1.0%、1.5%、2.0%、2.5%),同时以不添加竹笋膳食纤维作为空白对照(0%),通过测定乳液表观稳定性、Turbiscan稳定指数(TSI)、液滴粒径、流变特性以及微观结构和油水界面蛋白吸附含量,研究竹笋膳食纤维对肌原纤维蛋白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竹笋膳食纤维的添加显著改善了乳液的乳化稳定性,降低了乳液TSI值(1.35~0.71)和液滴粒径(36.89~22.55μm),增加了乳液的粘度(0.61~1.67 Pa∙s)、储能模量(0.81~44.3 Pa)和损耗模量(2.06~6.97 Pa)。激光共聚焦结果表明,油滴表面的界面蛋白含量随着竹笋膳食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竹笋膳食纤维含量为2.5%时,乳液贮藏稳定性最好,在4℃贮藏7 d未出现分层现象。综上,竹笋膳食纤维作为一种有前途的乳化剂在乳化型肉制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纤维 肌原纤维蛋白乳液 稳定性 流变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LK2基因突变与一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任重远 陶琴 +4 位作者 张郁青 程维礼 张莱 梁晴 方旭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2-298,共7页
目的对肌球蛋白轻链激酶2(MYLK2)基因c.704C>T(p.S235L)突变导致1例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DCM)进行分析,探讨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观察性研究。收集2012年3月至2023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1例72... 目的对肌球蛋白轻链激酶2(MYLK2)基因c.704C>T(p.S235L)突变导致1例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DCM)进行分析,探讨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观察性研究。收集2012年3月至2023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1例72岁男性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48例的临床资料,并采集外周血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筛选可能的致病基因,通过Sanger测序进行一代验证。结合家系成员基因型与表型的关联性,通过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致病基因进行挑选和筛查。结果该家系筛查出包括先证者(Ⅱ5)在内的5例DCM患者(Ⅱ2、Ⅲ3、Ⅲ5、Ⅲ7),且基因检测发现均存在MYLK2基因的c.704C>T(p.S235L)突变。其他家系成员未见异常,均无临床表型,排除家族性DCM。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该突变位点在多个物种之间保守性较高,氨基酸突变后极性发生改变,突变型MYLK2和野生型MYLK2蛋白二级结构无明显差异,三级结构突变位点处发生了变化。结论MYLK2基因c.704C>T(p.S235L)突变可能导致家族性D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基因突变 蛋白质结构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睡眠障碍及精神疲劳的研究
15
作者 韦存胜 薛莹莹 +4 位作者 李倩 俞晓蓉 曹萌 江俊莹 陈雪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睡眠质量及精神疲劳程度。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22年8月至2024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江宁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因慢性病住院检查的年龄>65岁患者222例,根据CSV... 目的探讨老年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睡眠质量及精神疲劳程度。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22年8月至2024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江宁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因慢性病住院检查的年龄>65岁患者222例,根据CSVD评分分为CSVD(CSVD评分≥1分)组148例和无CSVD组(CSVD评分=0分)74例,CSVD组分为睡眠良好患者117例和睡眠不良患者31例。所有患者在足够配合以及状态良好时进行睡眠质量、疲劳以及神经心理量表评估。结果CSVD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睡眠质量评分、睡眠障碍评分、疲劳自评总分和精神疲劳评分明显高于无CSVD组(P<0.01);睡眠质量评分、睡眠障碍评分和精神疲劳评分是CSVD的危险因素(P<0.05)。CSVD组中睡眠不良患者精神疲劳评分明显高于睡眠良好患者[(4.13±1.15)分vs(2.50±1.92)分,P<0.01]。结论老年CSVD患者更容易出现睡眠质量下降及精神疲劳,且睡眠质量差的老年CSVD患者与睡眠良好者相比更易出现精神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睡眠障碍 精神疲劳 全球疾病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定量参数预测胃癌分化程度及HER-2表达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刘悦 张慧 +2 位作者 周清清 余玉盛 张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5-731,共7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术前预测胃癌分化程度及HER-2表达的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经病理确诊并行能谱CT扫描的50例胃癌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标本中HER-2蛋白的表达。测量能...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术前预测胃癌分化程度及HER-2表达的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经病理确诊并行能谱CT扫描的50例胃癌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标本中HER-2蛋白的表达。测量能谱CT动脉期及静脉期40、70、100 keV单能量图像中病灶的CT值(CT_(40keV)、CT_(70keV)、CT_(100keV))、碘浓度(IC)、有效原子序数(Z_(eff)),并计算归一化碘浓度(NIC)、归一化有效原子序数(NZ_(eff))、能谱曲线斜率(λHU)、动脉增强指数(AEF)、细胞外容积(ECV)。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析能谱CT各定量参数对胃癌分化程度及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效能。结果:低分化组能谱CT动脉期参数CT_(40keV)、CT_(70keV)、CT_(100keV)、λHU、IC、NIC、Z_(eff)及ECV均高于中/高分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CV的单参数预测效能最佳,AUC为0.871,灵敏度75.9%,特异度95.0%。多参数联合的预测效能优于单参数,AUC为0.937,灵敏度86.7%,特异度95.0%(Delong,P<0.05)。HER-2阳性组能谱CT动脉期参数CT_(40keV)、CT_(70keV)、λHU、IC、NIC、Z_(eff)及静脉期参数λHU、IC、NIC、Z_(eff)均大于HER-2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动脉期参数Z_(eff)的单参数预测效能最佳,AUC为0.784,灵敏度77.3%,特异度75.0%。多参数联合的预测效能优于单参数,AUC为0.858,灵敏度81.8%,特异度83.3%(Delong,P<0.05)。结论:能谱CT定量参数对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及HER-2表达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有望为患者术前个性化临床治疗的制定和预后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HE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焦点小组访谈法的医院科研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巫蓉 陆婷婷 +2 位作者 胡丹 陈鸣声 朱靖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南京市某三甲医院科研现状及限制科研发展的因素,为医院科研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在全院范围内以立意抽样方法选取300人共开展了19场访谈。结果:医院的科研实力会限制医院专科的发展,医院存在内... 目的:分析南京市某三甲医院科研现状及限制科研发展的因素,为医院科研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在全院范围内以立意抽样方法选取300人共开展了19场访谈。结果:医院的科研实力会限制医院专科的发展,医院存在内部各科室科研能力差异较大、专利转化率低等问题。医务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主要困难是临床工作和科研任务的矛盾突出,缺乏系统科研思维指导、信息化建设落后等。结论:增强学科间合作,建立以正向激励为主的多形式科研激励制度,针对不同医务人员的需求给与帮助和扶持,发挥中心实验室科研保障作用,实现医院科研全面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突破医院科研发展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小组访谈 医院科研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K-SVD的深度学习电阻抗块稀疏成像方法研究
18
作者 王琦 杨雨晗 +4 位作者 李秀艳 段晓杰 汪剑鸣 孙玉宽 冯慧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0-1377,共8页
针对电阻抗层析成像逆问题的病态性和非线性,提出一种基于DK-SVD的电阻抗块稀疏图像重建方法。该算法通过多层感知器为每组测量数据提供最优的模型参数,以适应数据集的多样性,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并在稀疏编码阶段采用迭代收缩阈值算法... 针对电阻抗层析成像逆问题的病态性和非线性,提出一种基于DK-SVD的电阻抗块稀疏图像重建方法。该算法通过多层感知器为每组测量数据提供最优的模型参数,以适应数据集的多样性,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并在稀疏编码阶段采用迭代收缩阈值算法加快收敛速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K-SVD算法重建图像的结构相似性可达到0.95以上,误差可控制在0.1左右,平均重建速度为0.034 s,有效地提高了电阻抗层析成像的质量和效率,且经进一步实验证明了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噪声鲁棒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电阻抗层析成像 块稀疏 DK-SVD 图像重建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基因构建的IgA肾病风险预测模型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19
作者 陈梦星 宗慧敏 张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71-1681,共11页
目的:筛选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糖基化相关基因并分析免疫细胞浸润情况。方法: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IgAN数据集,筛选糖基化相关差异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 目的:筛选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糖基化相关基因并分析免疫细胞浸润情况。方法: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IgAN数据集,筛选糖基化相关差异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SVM-RFE)和随机森林树算法进一步筛选糖基化相关最优特征基因(the optimal feature gene,OFG),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和Nephroseq v5外部数据库验证OFG差异表达。基于OFG绘制IgAN预测列线图,分析免疫细胞浸润,构建ceRNA网络。结果:经过筛选首次报道了3个OFG,α-N-乙酰神经氨酸α-2,8-唾液酸转移酶1(ST8 alpha-N-acetylneuraminide alpha-2,8-sialyltransferase 1,ST8SIA1)、硫酸软骨素合酶1(chondroitin sulfate synthase 1,CHSY1)和磷脂酰肌醇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亚基H(phosphatidylinositol N-acetylglucosaminyl transferase subunit H,PIGH),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提示OFG对IgAN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显示,和对照组相比,IgAN组CD8+T细胞、CD4+幼稚T细胞、活化CD4+记忆T细胞、静息树突状细胞以及静息肥大细胞等浸润显著增加,而幼稚B细胞、浆细胞、静息CD4+记忆T细胞、活化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浸润明显减少。OFG与活化CD4+记忆T细胞、静息CD4+记忆T细胞、CD4+幼稚T细胞、幼稚B细胞等相关。验证实验结果也表明与微小病变性肾病相比,IgAN中CHSY1和PIGH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ST8SIA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肾病和微小病变性肾病中OFG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成功构建了一个包含117个lncRNA、67个miRNA和3个OFG的ceRNA网络。结论:ST8SIA1、CHSY1和PIGH可能是诊断和治疗IgAN的潜在靶点,结合浸润细胞免疫和ceRNA网络,为IgAN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糖基化 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药物基因多态性分析对安徽皖南地区高血压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参考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万淑君 张梦莹 +4 位作者 陈其雷 钟民 朱小龙 张莺莺 吕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目的:分析皖南地区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及利尿剂药物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为高血压药物基因检测工作和个性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2021年7月至2023年... 目的:分析皖南地区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及利尿剂药物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为高血压药物基因检测工作和个性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839例高血压住院患者药物基因检测信息,分析各基因位点分布频率。结果:ACE(I/D)I/I、I/D及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2.1%、46.0%、11.9%;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DRB1)(1165G>C)G/G、G/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3%、40.0%、51.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GTR1)(1166A>C)A/A、A/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2%、9.8%、0.0%;CYP2C9*3(1075A>C)*1/*1、*1/*3及*3/*3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1.3%、8.7%、0.0%;CYP2D6*10(100C>T)*1/*1、*1/*10及*10/*10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0%、36.6%、38.4%;CYP3A5*3(6986A>G)*1/*1、*1/*3及*3/*3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0%、39.0%、54.0%;钠尿肽前体蛋白A(NPPA)(2238T>C)T/T、T/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7.9%、2.1%、0.0%。此外,皖南地区多个药物相关基因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与中国其他地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皖南地区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具有一定偏向性,且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开展高血压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对皖南地区高血压药物个体化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药物 药物代谢酶基因 药物作用靶点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个体化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