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背景下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及培养的路径探索——基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的样本分析
1
作者 段玉山 卢晓旭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共5页
培养地理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已成为当前地理教育学科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迫切要求。本文梳理了人工智能素养的概念,界定了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内涵,提出了包括人工智能知识、应用技能、态度与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观... 培养地理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已成为当前地理教育学科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迫切要求。本文梳理了人工智能素养的概念,界定了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内涵,提出了包括人工智能知识、应用技能、态度与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观等五个维度的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结构体系,并开发了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评估工具。本文对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人工智能素养现状进行评估,发现其人工智能素养处于中等水平,态度与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相对较高,应用技能和知识较为薄弱。本文提出了优化地理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设置、促进教师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方式转型、强化师范生的人工智能实践应用等提升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的路径,成效有待实践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素养 师范生 地理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包容:华东师范大学数字支教研究报告
2
作者 李彦垒 刘泽民 +2 位作者 周雯静 朱丹 赵琳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26,共19页
为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相结合,助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于2022年启动“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教育”项目。华东师范大学立足数字包容理念,组织300余名师生团队为云南省寻甸县10所小学提供了为期一年的数字支... 为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相结合,助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于2022年启动“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教育”项目。华东师范大学立足数字包容理念,组织300余名师生团队为云南省寻甸县10所小学提供了为期一年的数字支教服务。通过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模式等举措,探索构建了政府引导、高校助力、社会参与的数字支教新模式。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系统评估了项目在缓解区域教育数字鸿沟、促进教育数字包容方面的实践成效。研究发现,数字支教项目有效夯实了乡村学校数字化转型基础,提升了乡村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培养了乡村学生数字素养,有效缓解了区域教育数字鸿沟。基于此,研究认为高校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数字支教成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常态化实践;同时,还需在国家层面完善数字支教的政策供给和协同推进机制。总体而言,数字支教项目构建了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升赋能、数字资源共享的教育帮扶新模式,这一探索不仅对推进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启示,也为全球教育数字包容的实践创新贡献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包容 数字支教 数字鸿沟 乡村教育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实践问题教学开展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改的路径初探——基于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孔翔 白佳伟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5-49,共5页
专业基础课承载着专业启蒙与价值启迪的双重使命,但学生往往面临课程内容多、专业基础薄弱等挑战。因而有必要适应课程特点,通过高质量的混合式教学,在课程思政教改中提升课程的育人功能。华东师范大学的人文地理学课程面对育人元素多... 专业基础课承载着专业启蒙与价值启迪的双重使命,但学生往往面临课程内容多、专业基础薄弱等挑战。因而有必要适应课程特点,通过高质量的混合式教学,在课程思政教改中提升课程的育人功能。华东师范大学的人文地理学课程面对育人元素多且杂、学生专业认同不高、专业理论知易行难等困境。为此,本研究通过选种“责任田”优化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聚焦专业相关实践问题,探索形成了混合式教学支撑的课程思政模式。实践有效提升了课程的深度和温度,对于其它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教改具有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 实践问题探究能力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简介 被引量:1
4
作者 师社言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合称“四史”。尽管彼此之间存在差异,但它们都以历史学为基础,可视为一个亲缘学科群。它们在时段上前后相续、彼此重叠、难以切割。从研究对象和内容上看,“四史”之间各有侧重,但也... 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合称“四史”。尽管彼此之间存在差异,但它们都以历史学为基础,可视为一个亲缘学科群。它们在时段上前后相续、彼此重叠、难以切割。从研究对象和内容上看,“四史”之间各有侧重,但也存在交集,很难构筑起区隔彼此的疆界。可以说,“四史”之间的学科边界彼此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中共党史还是新中国史抑或改革开放史,都可纳入社会主义发展的宏观历史和整体脉络之中。质言之,“四史”在论域和时段上都无法明确界分,理应对它们展开整合性研究,并在这一进程中逐渐厘清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 改革开放史 逻辑关系 学科边界 中国史 华东师范大学 整合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近10年被引情况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稿源结构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万会 张晶 +1 位作者 李艺 林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0,共7页
利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统计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2005—2014年所发论文在此期间被引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学科间的差异比较大.数学发文最多,但被引较少;地学文章的篇均被引率最高;有些学科近几年的发文数量在逐渐减... 利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统计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2005—2014年所发论文在此期间被引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学科间的差异比较大.数学发文最多,但被引较少;地学文章的篇均被引率最高;有些学科近几年的发文数量在逐渐减少,有篇均被引率较高的地理和统计,也有篇均被引率较低的物理、电子通信、化学化工等.(2)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在地学和生命科学学科.(3)特约综述、专栏和专辑非常有利于期刊影响力的提升.(4)校外论文和英文论文篇均被引率分别远远低于校内的和中文的论文,其中校外论文和英文论文大部分是数学文章.(5)各年发表的论文呈现出在第4或第5年达到被引高峰.经分析得出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结论,可以为期刊稿源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 被引频次 篇均被引率 影响因子 稿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SCI引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万会 张晶 +1 位作者 李艺 王善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2-158,共7页
检索和统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历年来被SCI引用情况,分析和讨论不同时期和各学科被SCI引用频次.结果表明:在进入21世纪以后,学报的SCI引用显著增长;河口海岸学领域的专刊论文,有较高的被引频次;在高被引作者和高被引论文... 检索和统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历年来被SCI引用情况,分析和讨论不同时期和各学科被SCI引用频次.结果表明:在进入21世纪以后,学报的SCI引用显著增长;河口海岸学领域的专刊论文,有较高的被引频次;在高被引作者和高被引论文中,按学科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数学、生命科学、河口海岸学、地理和环境科学等.在全部的SCI引用中,数学、生命科学和河口海岸学所占比例高达90%,这反映了我校学科传统优势;但近5年来,环境科学的比例有显著提高.最后,此基础上总结出学报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本文的研究是利用SCI统计数据来评价非SCI来源期刊,并指导其发展的一个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科技期刊 SCI 引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诠释学的经典与经典诠释学——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潘德荣先生访谈 被引量:8
7
作者 潘德荣 孙义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41,共5页
一、诠释学在中国 孙义文:潘老师,您好!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从2008年到2010年,明确以“诠释”、“解释”、“释义”作为文章标题的期刊论文每年都超过3000篇,每年又有30多位不同专业的博士所写的毕业论文标题中用这些词语,其中... 一、诠释学在中国 孙义文:潘老师,您好!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从2008年到2010年,明确以“诠释”、“解释”、“释义”作为文章标题的期刊论文每年都超过3000篇,每年又有30多位不同专业的博士所写的毕业论文标题中用这些词语,其中竟然还有很多是自然科学的。甚至,我们去搜索引擎上搜索词语“诠释”,可以得到超过一亿的相关结果;在日常生活中,“诠释”已经成为一个日常用语,有关诠释的学问成为一门显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诠释学 华东师范大学 终身教授 搜索引擎 2010年 2008年 期刊论文 文章标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IE收录华东师范大学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郑伟 饶昇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5-140,共6页
对华东师范大学1981-2005年间被SCIE收录的论文从数量、学科分布、作者排序、被引次数和发表期刊等几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科技成果评价方法对该校科学研究的现状、实力和水平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 SCIE 华东师范大学 科技论文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长的轨迹——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5年来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杜成宪 李世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3,共6页
首先,对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1980-2005年25年间的400多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就完成数量,专业方向和主要领域进行了总的分析。然后,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5年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1980-1992年为恢复起步期,1993-1999年为发展转型... 首先,对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1980-2005年25年间的400多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就完成数量,专业方向和主要领域进行了总的分析。然后,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5年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1980-1992年为恢复起步期,1993-1999年为发展转型期,2000-2005年为深化创新期;再分阶段对这400多篇论文,按论文数量、选题、方法运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折射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成长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系 研究生学位论文 分析 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体育俱乐部制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丁秀娟 吴超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5-68,共4页
对华东师范大学学生体育俱乐部现状进行分析 ,针对管理、会员、场地、经费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俱乐部教学管理科学化、业余训练组织合理化、体育设施资源共享。
关键词 学生体育 俱乐部制 华东师范大学 业余训练 俱乐部教学 体育设施资源 理科 对策研究 对策措施 合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校就业指导现状调查及思考——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的启示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智涛 高洁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华东师范大学 毕业生 就业情况 就业指导 调查报告 高等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人 文明 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12
作者 戴立益 孟钟捷 苟健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9,13,共7页
劳动教育是培养青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是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华东师范大学紧紧围绕“... 劳动教育是培养青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是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华东师范大学紧紧围绕“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打造“3L”学习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开发校内外资源、建设评价体系以及与基础教育的良性互动等方面,深入探索具有华东师大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劳动教育模式,以激发大学生创新劳动活力、实现人的全面而个性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新时代 华东师范大学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公平感与人的社会行为——记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沙龙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秀艳 童世骏 +7 位作者 王韬洋 文军 吴健 阎光才 杨向东 郁振华 张文明 赵晔琴 《哲学分析》 2016年第2期168-181,共14页
郭秀艳(以下简称"郭"):各位学者、同学们,大家好!感谢大家能够在这样风雨交加的天气里准时赶来。今天我们交流的话题是"不公平感与人的社会行为"。不公平感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人们发现公平准则被破坏时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 郭秀艳(以下简称"郭"):各位学者、同学们,大家好!感谢大家能够在这样风雨交加的天气里准时赶来。今天我们交流的话题是"不公平感与人的社会行为"。不公平感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人们发现公平准则被破坏时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且公平和正义是许多学科都有所涉及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公平感 青年学者 社会行为 华东师范大学 沙龙 行为反应 多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建构当代中国的社会信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李向平教授访谈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向平 李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共5页
为人须知足,做事知不足,问学不知足。李峰:李老师您好!很高兴能再次和您讨论一些宗教社会学的议题,据我所知,您最初是从事思想史研究,此后您还从事过近代佛教史的研究,后来进入宗教社会学领域,上海大学设立社会学博士点后,您一直招收... 为人须知足,做事知不足,问学不知足。李峰:李老师您好!很高兴能再次和您讨论一些宗教社会学的议题,据我所知,您最初是从事思想史研究,此后您还从事过近代佛教史的研究,后来进入宗教社会学领域,上海大学设立社会学博士点后,您一直招收宗教社会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您能简单谈谈此中的学术历程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生导师 社会信仰 当代中国 李向平 哲学系 宗教社会学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美学的价值及其发展——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朱志荣教授访谈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志荣 刘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共5页
刘阳(以下简称刘):朱老师,您好!很高兴和您围绕实践美学这个话题作一次愉快的思想对话。据我所知,您是我国当代著名关学家蒋孔阳先生的高足,但上世纪90年代您追随蒋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时,研究方向并非实践美学,那么,您是如何关... 刘阳(以下简称刘):朱老师,您好!很高兴和您围绕实践美学这个话题作一次愉快的思想对话。据我所知,您是我国当代著名关学家蒋孔阳先生的高足,但上世纪90年代您追随蒋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时,研究方向并非实践美学,那么,您是如何关注起实践美学来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生导师 朱志荣 中文系 价值 博士学位 9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范五先生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海宪 陈枝清 胡文华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洪范五先生是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该文以档案为基础,阐述了洪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十年里,在图书馆业务规范建设、创建新型图书分类法、完成图书整编、注重人才培养、倡导资源共享理念、建立完整的总馆-分馆体制、积极开展参... 洪范五先生是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该文以档案为基础,阐述了洪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十年里,在图书馆业务规范建设、创建新型图书分类法、完成图书整编、注重人才培养、倡导资源共享理念、建立完整的总馆-分馆体制、积极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等方面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范五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华东师大文脉 打造一流学术品牌——写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50周年之际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建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2,共2页
在国家“十五”计划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即将启动之际,在华东师范大学经过两轮“211工程”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并将以新的姿态进入新的更好的发展时期的时候,我们欣喜地迎来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5... 在国家“十五”计划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即将启动之际,在华东师范大学经过两轮“211工程”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并将以新的姿态进入新的更好的发展时期的时候,我们欣喜地迎来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50周年的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版 科研工作者 师生 华东师范大学 学报 连续出版物 文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系科研工作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国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5-6,共2页
1981年我作为国家资助的出国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两年后回校工作.不久就被推荐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编委.之后长期担任了《学报》和计算机系之间的联络工作.本文想就《学报》在反映我校计算机系科研工作方面作一简... 1981年我作为国家资助的出国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两年后回校工作.不久就被推荐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编委.之后长期担任了《学报》和计算机系之间的联络工作.本文想就《学报》在反映我校计算机系科研工作方面作一简要回顾,以庆贺《学报》创刊50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报 连续出版物 华东师范大学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客观贝叶斯国际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19
作者 汤银才 徐进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0-670,共1页
2011客观贝叶斯国际研讨会(The 2011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Objective Bayes Methodology)于011年6月11日至15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逸夫楼)召开.会议的宗旨是讨论贝叶斯方法,特别是客观贝叶斯统计分析的理论,探讨... 2011客观贝叶斯国际研讨会(The 2011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Objective Bayes Methodology)于011年6月11日至15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逸夫楼)召开.会议的宗旨是讨论贝叶斯方法,特别是客观贝叶斯统计分析的理论,探讨客观贝叶斯方法的最新动态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此次会议是客观贝叶斯国际研讨会的第九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研讨会 WORKSHOP 学术交流 统计分析 逸夫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怀历史,开创未来——丁平兴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60周年院庆大会上的发言
20
作者 丁平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25,共3页
华东师范大学是我国河口海岸研究的创始单位,在以陈吉余院士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带领与垂范下已走过60多年历程.从最早只有5人的河口研究室,发展到目前在国内外均具有重要影响的河口海岸研究“国家队”.近期我们在梳理《学报》历年刊发... 华东师范大学是我国河口海岸研究的创始单位,在以陈吉余院士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带领与垂范下已走过60多年历程.从最早只有5人的河口研究室,发展到目前在国内外均具有重要影响的河口海岸研究“国家队”.近期我们在梳理《学报》历年刊发的专辑时,发现了陈吉宇院士在1995年主持出版的关于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和深水航道治理与港口建设的专辑,又重温到2017年10月18日丁平兴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60周年院庆大会上的发言稿,启发颇深.特别是他们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传统与特色,既是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保贵财富,对于其他单位、其他学科科学研究又都具有借鉴意义,值得发扬光大.现刊载丁平兴教授的发言稿,介绍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的创业与发展史,交流在60年的历程中逐步形成的传统与特色,期望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口海岸 华东师范大学 《学报》 陈吉余 院庆 最大浑浊带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