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号优秀方案——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设计 |
宛素春
王珊
张健
傅岳峰
王进
|
《城市建筑》
|
2005 |
0 |
|
2
|
面向建筑设计专业的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探究——以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环境心理学课程实践为例 |
赵睿
|
《高等建筑教育》
|
2015 |
0 |
|
3
|
高校校园社会防灾功能探析——以北京工业大学校园为例 |
陈喆
马水静
佘怡宁
|
《新建筑》
|
2008 |
5
|
|
4
|
北京工业大学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模式研究 |
张健
吕元
胡斌
|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5
|
重视赛后利用,促进体教结合——北京工业大学奥运羽毛球馆赛后利用构想 |
魏宏远
张建
胡斌
|
《建筑与文化》
|
2005 |
1
|
|
6
|
中美现代城市规划教育教学对比思考 |
张建
吴娜
|
《高等建筑教育》
|
2012 |
10
|
|
7
|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的本源——浅析高新技术产业区项目策划与生态规划 |
韩林飞
明思龙
王海燕
|
《规划师》
|
2003 |
11
|
|
8
|
基于城市文明的城市设计与环境创造——以北京为例浅谈规划设计的前期历史研究 |
戴俭
|
《规划师》
|
2003 |
3
|
|
9
|
城市规划设计的特色与本源 |
韩林飞
|
《建筑与文化》
|
2005 |
2
|
|
10
|
洪涝灾害下村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 |
王志涛
赵文博
郭小东
朱孟华
|
《城市与减灾》
|
2024 |
0 |
|
11
|
北京城市形象与景观规划设计 |
刘悦
|
《美术之友》
|
2009 |
0 |
|
12
|
北京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双井老工业区转型研究 |
任睿
|
《华中建筑》
|
2007 |
9
|
|
13
|
历史城区地块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以北京外城为例 |
郑祎
戎卿文
戴俭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碳乡”融合背景下乡村低碳公共建筑设计探索 |
何勇杰
陈喆
魏钰丰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Zero·综合体——南京中华门轨交站点周边城市更新与建筑综合体设计 |
李欣玥
李翔宇(指导)
|
《建筑技艺(中英文)》
|
2024 |
0 |
|
16
|
停车换乘综合体设计——南京中华门轨交站点周边城市更新与建筑综合体设计 |
刘淙
李翔宇(指导)
|
《建筑技艺(中英文)》
|
2024 |
0 |
|
17
|
高密度城市SOHO商业住宅的未来路径——基于两个北京SOHO的后评价研究 |
许宇昕
连菡汀
|
《中外建筑》
|
2024 |
0 |
|
18
|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概念内涵、运行逻辑及应用实践 |
于洋洋
罗罡辉
于昭
|
《城乡规划》
|
2025 |
0 |
|
19
|
向世界级城市学习:天津市滨海新区CBD慢行交通规划 |
熊文
黎晴
邵勇
李娟
|
《城市交通》
|
2012 |
24
|
|
20
|
保存欠佳型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以北京长辛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为例 |
孙书同
杨昌鸣
郑天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