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药草乌十二味片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阿拉坦敖日格乐 包勒朝鲁 +1 位作者 萨础拉 那生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建立蒙药草乌十二味片的显微、薄层鉴别方法和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并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考察用药安全性,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以晶纤维、菊糖、草酸钙针晶、大型导管、厚壁细胞为指标,鉴别本品中宽筋藤、土木... 目的:建立蒙药草乌十二味片的显微、薄层鉴别方法和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并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考察用药安全性,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以晶纤维、菊糖、草酸钙针晶、大型导管、厚壁细胞为指标,鉴别本品中宽筋藤、土木香、茜草、接骨木、诃子肉;以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为对照品,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环己烷-乙酸乙酯-氯仿(10∶1∶1)展开,鉴别本品中的土木香;以大叶茜草素为对照品,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乙醚(60~90℃)-丙酮(4∶1)展开,鉴别本品中的茜草;HPLC法对茜草中大叶茜草素进行含量监控,用ODS色谱柱,甲醇-水-四氢呋喃(310∶90∶3)为流动相,在250 nm波长下测定;取小鼠40只,最大给药量(22.5 g/kg)灌胃1 d(相当于临床用药334.87倍),连续观察14d。结果:方法可有效鉴别本品中宽筋藤、土木香、茜草、接骨木、诃子肉等5味药材,HPLC法在0.16~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大叶茜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103.1%,RSD 1.11%,含量限度为不得少于0.035%;观察14 d后小鼠无死亡现象,状态良好。结论:方法可有效控制本品质量;本品毒性很小,临床应用安全可靠(>10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十二味片 定性鉴别 含量测定 急性毒性实验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成药孟根乌苏-18味丸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包勒朝鲁 乌日娜 +2 位作者 红梅 佟海英 那生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59-2265,共7页
目的:观察孟根乌苏-18味丸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最大允许浓度(0.4 g·m L-1)在6 h内灌胃给予小鼠孟根乌苏-18味丸混悬液两次(0.2 m L/10 g),观察14天,考察其急性毒性反应;大鼠每天分别灌... 目的:观察孟根乌苏-18味丸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最大允许浓度(0.4 g·m L-1)在6 h内灌胃给予小鼠孟根乌苏-18味丸混悬液两次(0.2 m L/10 g),观察14天,考察其急性毒性反应;大鼠每天分别灌胃给予孟根乌苏-18味丸高、中、低剂量(3.67 g·kg-1、1.84 g·kg-1、0.92 g·kg-1)1次,连续给药180天,停药观察60天。结果:孟根乌苏-18味丸最大耐受量>16 g·kg-1(相当临床用量的436.36倍)。给药180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孟根乌苏-18味丸高剂量组ALB、UREA、AST、TBIL、CHOL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中剂量ALB、UREA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出现蛋白管型伴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停药60天后,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动物的一般状况、体质量、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等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肾脏器质性病变出现了恢复趋势。结论:孟根乌苏-18味丸大鼠灌胃给药的基本安全剂量为0.92 g·kg-1(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根乌苏-18味丸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安全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寒水石化灰小剂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陆景坤 徐易德 +2 位作者 赵立元 尹若熙 景慧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寒水石化灰小剂的抗癌活性、免疫调节作用及抗菌活性。方法:利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寒水石化灰小剂的含药血清,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S180腹水瘤细胞和人食道癌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及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牛津杯... 目的:研究寒水石化灰小剂的抗癌活性、免疫调节作用及抗菌活性。方法:利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寒水石化灰小剂的含药血清,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S180腹水瘤细胞和人食道癌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及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牛津杯法测定寒水石化灰小剂体外的抗菌活性。结果:寒水石化灰小剂含药血清抑制S180和人食道癌细胞增殖,对人食道癌细胞的抑制与5-氟尿嘧啶(5-Fu)有协同作用;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但对5-Fu所致的小鼠脾细胞转化率降低有抑制作用;汤剂浓度在0.25 g·mL-1以上表现有抗菌活性。结论:体外实验表明,寒水石化灰小剂能抑制S180腹水瘤细胞和人食道癌细胞增殖,显著逆转免疫抑制剂体外诱导的小鼠脾细胞转化率降低,抗菌活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水石化灰小剂 抗癌 免疫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材胡德日奈都日吉德的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包勒朝鲁 那生桑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726-731,共6页
目的:建立蒙药胡德日奈都日吉德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15年版相关方法,对胡德日奈都日吉德杂质、水分、灰分、浸出物进行检测;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大戟二烯醇为对照,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0∶1)为... 目的:建立蒙药胡德日奈都日吉德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15年版相关方法,对胡德日奈都日吉德杂质、水分、灰分、浸出物进行检测;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大戟二烯醇为对照,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0∶1)为展开剂,用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对胡德日奈都日吉德进行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大戟二烯醇为对照,在545 nm波长下对胡德日奈都日吉德的活性成分萜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胡德日奈都日吉德三批样品杂质在0.69%~0.75%之间,平均值为0.72%,RSD为4.26%;水分含量在7.68%~7.74%之间,平均值为7.72%,RSD为0.03%;总灰分0.20%~0.22%之间,平均值为0.21%,RSD为2.86%;酸不溶性灰分在0.21%~0.23%之间,平均值为0.22%,RSD为4.82%;浸出物1.24~1.35之间,平均值为1.31%,RSD为4.64%。在供试品的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总萜在0.6720~5.3790 m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7.48%,RSD为0.478%,3批样品总萜含量在25.67~35.94 mg/g之间,均含量为31.03 mg/g。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制定蒙药胡德日奈都日吉德药材(按干燥品计算)中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不得过1%,10.0%,0.4%、0.4%;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0%;总萜含量不得少于20 mg/g。本办法可用于蒙药胡德日奈都日吉德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胡德日奈都日吉德 大戟二烯醇 总萜 薄层色谱 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莲十味片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苏苗 红梅 +1 位作者 阿拉腾敖日格勒 包勒朝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研究雪莲十味片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筛选出雪莲十味片提取总黄酮最佳路线,以芦丁为对照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片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雪莲十味片总黄酮提取最佳方法为75%的乙... 目的:研究雪莲十味片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筛选出雪莲十味片提取总黄酮最佳路线,以芦丁为对照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片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雪莲十味片总黄酮提取最佳方法为75%的乙醇溶液,在55℃下,超声提取50 min。平均提取量12.27 mg/g。结论:优选出的最佳工艺简单易行,能够大大提高雪莲十味片的总黄酮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莲十味片 总黄酮 正交实验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胆粉及其替代品对阿糖胞苷致血小板减少模型外周血象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青春 娜仁其木格 +2 位作者 朱翔慧 王宏宇 白长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9-784,共6页
目的:观察熊胆粉和熊去氧胆酸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外周血象、骨髓巨核细胞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研究蒙药熊胆有效替代品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阿糖胞苷诱发血小板减少模型,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泼尼松、... 目的:观察熊胆粉和熊去氧胆酸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外周血象、骨髓巨核细胞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研究蒙药熊胆有效替代品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阿糖胞苷诱发血小板减少模型,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泼尼松、蒙药熊胆(中、高)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中、高)剂量7组,并相应进行灌胃治疗。治疗10 d后,对比观察各组外周血象、脾及胸腺脏器指数和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及巨核细胞计数明显减少,脾脏脏器指数增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第10天恢复正常;治疗后,各治疗组PLT、WBC及巨核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泼尼松组WBC计数减少,脾脏脏器指数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蒙药熊胆高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高剂量组尤为显著。结论:熊胆粉及熊去氧胆酸对阿糖胞苷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模型小鼠均有治疗作用,熊去氧胆酸有望代替熊胆作为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粉 熊去氧胆酸 阿糖胞苷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外周血象 骨髓巨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朱日亨滴丸治疗冠心病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慕桂娟 陆景坤 +4 位作者 王跃武 孙雨辉 那生桑 孙宇鑫 胡玉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0-434,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蒙药方剂朱日亨滴丸治疗冠心病的分子作用机制和潜在活性成分。方法通过文献挖掘、数据库检索收集整理朱日亨滴丸各味药材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分析筛选;利用PharmMapper在线工...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蒙药方剂朱日亨滴丸治疗冠心病的分子作用机制和潜在活性成分。方法通过文献挖掘、数据库检索收集整理朱日亨滴丸各味药材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分析筛选;利用PharmMapper在线工具预测朱日亨滴丸所含化合物的潜在靶点;通过MAS 3.0在线工具对朱日亨滴丸的化合物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应用Cytoscape软件建立朱日亨滴丸的"化合物-靶点-药物网络模型"和"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模型",并对网络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网络拓朴学分析结果显示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非受体1型(PTPN1)、视黄酸受体RXR-α(RXRA)、3-磷酸肌醇依赖蛋白酶1(PDPK1)、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等是朱日亨滴丸的主要靶点;介数及网络度排序在前面的20个化合物有16个化合物为基础方中广枣、肉豆蔻、檀香的化合物,三味药材各占1/3。广枣、肉豆蔻、檀香的平均介数值均高于其他药材化合物平均介数,其中,广枣的平均介数最高。通路富集结果表明,朱日亨滴丸对与冠心病发病机制相关的生物学途径主要有:黏着斑、胰岛素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Fc&RI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 PPA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朱日亨滴丸与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多存在共靶。结论朱日亨滴丸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作用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广枣、肉豆蔻、檀香是方中最重要的三味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日亨滴丸 网络药理学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