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B与VLBI联合确定“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点的位置 被引量:21
1
作者 曹建峰 黄勇 +3 位作者 胡小工 黄倩 李培佳 陈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24-1729,共6页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击月球,准确撞击位于月球"丰富海"的预定区域。国内USB和VLBI测控网对撞月过程进行了跟踪测量。撞月飞行段可描述为相对于月心参考系的椭圆轨道,其偏心率约为0.3。本文利用统计...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击月球,准确撞击位于月球"丰富海"的预定区域。国内USB和VLBI测控网对撞月过程进行了跟踪测量。撞月飞行段可描述为相对于月心参考系的椭圆轨道,其偏心率约为0.3。本文利用统计定轨方法,联合USB和VLBI数据确定"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点的位置。通过对撞月前100km×15km环月轨道的测轨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测距系统误差及光压系数参数,并应用于撞月段的短弧轨道计算。将地面接收到卫星信号的最后时刻判定为撞击时刻,根据撞月轨道计算了该时刻"嫦娥一号"在月固系中的位置。为判断该位置是否在月面,结合月面数值高程模型ULCN2005,由该点的月面经纬度确定了该点的月面高程。通过比较由轨道计算得到的落点高程与ULCN2005提供的高程差异,评估了撞月点计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 硬着陆 精密定轨 USB VLBI ULCN20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重力场对“嫦娥一号”近月轨道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曹建峰 黄勇 +1 位作者 胡小工 陈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8-1004,共7页
2008年12月6日"嫦娥一号"卫星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变轨试验,卫星距离月球表面最近处约为15km,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试验期间,国内USB和VLBI测控网进行了跟踪测量,获取了卫星不同飞行高度的测轨资料。通过对变轨试验期间的USB和V... 2008年12月6日"嫦娥一号"卫星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变轨试验,卫星距离月球表面最近处约为15km,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试验期间,国内USB和VLBI测控网进行了跟踪测量,获取了卫星不同飞行高度的测轨资料。通过对变轨试验期间的USB和VLBI测量数据的定轨计算,分析了月球重力场误差对于绕月低轨卫星的影响,计算表明,尽管目前的月球重力场模型高阶项由于没有月球背面的测量数据而不准确,但对绕月低轨卫星的定轨精度提高仍然有重要帮助。分析了VLBI数据对绕月低轨卫星定轨的贡献,比较了USB数据单独定轨以及USB和VLBI联合定轨两种情况,结果表明VLBI数据的加入可有效提高定轨精度。该工作对于我国后续月球探测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重力场 “嫦娥一号” 精密定轨 USB VL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中的Sagnac效应 被引量:25
3
作者 武文俊 李志刚 +4 位作者 杨旭海 雷辉 陈亮 成璇 冯初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36-941,共6页
结合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提出了在卫星运动情况下Sagnac效应解决方案。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是基于地球同步卫星进行的。地球同步卫星在各种摄动力的影响下,相对于地面上的某点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作小幅度日周期性运动。Sag... 结合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提出了在卫星运动情况下Sagnac效应解决方案。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是基于地球同步卫星进行的。地球同步卫星在各种摄动力的影响下,相对于地面上的某点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作小幅度日周期性运动。Sagnac效应与卫星和地面观测站的位置密切相关,卫星的运动直接导致了Sagnac效应也具有日周期变化的特征。使用高精度实测卫星轨道数据对Sagnac效应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由卫星运动引起的Sagnac效应值具有与卫星运动一致的周日变化规律特征,大小达到几百皮秒的量级,与传统的将同步卫星作为静止点处理相比,提高了Sagnac效应误差的修正精度。该方案对于各种高精度卫星时间比对技术和卫星导航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gnac效应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卫星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二号探测器轨道确定与支持 被引量:12
4
作者 董光亮 樊敏 +1 位作者 李培佳 黄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7-463,共7页
针对嫦娥二号探测器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距月面100km高度捕获月球、完成既定任务后飞往日地第二拉格朗日平动点等飞行轨道方面的新特点,分析了定轨预报策略,利用事后精密轨道,全面评估了关键变轨点定轨预报和变轨后快速定轨的精度,其... 针对嫦娥二号探测器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距月面100km高度捕获月球、完成既定任务后飞往日地第二拉格朗日平动点等飞行轨道方面的新特点,分析了定轨预报策略,利用事后精密轨道,全面评估了关键变轨点定轨预报和变轨后快速定轨的精度,其中,近月制动前3h定轨预报至近月点的位置误差为1km,速度误差为0.3m/s。利用不同月球引力场模型进行环月轨道精密定轨,根据实测数据残差分析和精密星历比对的结果,采用SGM100h引力场模型的定轨残差均方根最大。此外,针对嫦娥二号扩展任务,分析了不同测轨条件下的定轨精度,测量数据残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扩展任务中途修正前的定轨弧段内,测距、时延和时延率数据的残差分别为5m,5ns和1p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二号 任务设计 定轨策略 月球引力场 日地L2点 定轨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分群的抗差Kalman滤波在GPS/BDS融合精密单点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琰 张传定 +4 位作者 胡小工 宋叶志 马绍龙 唐成盼 李冉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9-774,779,共7页
抗差Kalman滤波是控制GNSS动态导航定位中观测异常的有效算法,当应用到GPS/BDS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时,会出现某些历元定位精度甚至不如单一系统定位精度高,这主要是因为同一接收机接收的不同种类卫星... 抗差Kalman滤波是控制GNSS动态导航定位中观测异常的有效算法,当应用到GPS/BDS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时,会出现某些历元定位精度甚至不如单一系统定位精度高,这主要是因为同一接收机接收的不同种类卫星观测量的随机特性不同,使得观测量验后残差的分布特性不一致,抗差估计时随机特性不同的观测量验后残差互比,反而对某一系统优质数据也进行了降权,导致定位结果出现偏差,减弱了GPS/BDS融合精密单点定位的优势。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卫星分群的抗差Kalman滤波算法,并应用到GPS/BDS融合精密单点定位中,算法的核心是在每一历元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时根据卫星类型分类构建方差膨胀因子,给出了算法的实施步骤,最后通过MGEX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算法应用到GPS/BDS融合精密单点定位中,相较传统的抗差Kalman滤波算法在东、北、天三个方向分别提高了34.6%、33.3%、31.0%,同时表明该算法提高了GPS/BDS融合精密单点定位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差估计 KALMAN滤波 卫星分类定权 GPS/BDS 精密单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探测器三程多普勒建模与算法实现 被引量:10
6
作者 曹建峰 黄勇 +3 位作者 刘磊 张宇 郑爱武 胡松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4-309,共6页
针对高精度深空探测多普勒应用,提出了一种间接使用中心天体、航天器的速度与加速度进行多普勒建模的方法。避免了计算机字长截断误差、星历表插值误差对建模精度的影响。使用该算法对环火星探测器进行了连续1周的多普勒计算,通过常规... 针对高精度深空探测多普勒应用,提出了一种间接使用中心天体、航天器的速度与加速度进行多普勒建模的方法。避免了计算机字长截断误差、星历表插值误差对建模精度的影响。使用该算法对环火星探测器进行了连续1周的多普勒计算,通过常规的距离差分方法检验了算法的正确性,对计算的1小时多普勒数据进行10阶多项式拟合,拟合后数据残差小于0.002 mm/s.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多普勒结果正确,计算精度较常规距离差分算法在精度上得到1个量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多普勒 观测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历拟合的短弧运动学定轨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睿 胡小工 +1 位作者 黄勇 何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6-422,共7页
当导航卫星在姿轨控和轨道恢复期间,传统的统计定轨理论难以实现精密定轨。首次提出了基于10参数星历拟合的短弧运动学定轨方法,建立和推导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和定轨解算方法。其优点在于不仅能够反映卫星运动的物理学特征,提高了速度和... 当导航卫星在姿轨控和轨道恢复期间,传统的统计定轨理论难以实现精密定轨。首次提出了基于10参数星历拟合的短弧运动学定轨方法,建立和推导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和定轨解算方法。其优点在于不仅能够反映卫星运动的物理学特征,提高了速度和轨道预报精度,而且不需要累积数据,实现近实时快速计算,克服了动力学法定轨发散和单点定位无法获得速度信息的不足。对COMPASSM-01导航卫星实测数据的处理表明,10分钟短弧运动学定轨的位置精度优于10m,速度精度为2cm/s,预报5分钟轨道精度为15.02m,满足了短弧跟踪条件下RDSS对轨道精度的要求,实现了卫星精密定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定轨 轨道机动 钟差 运动学法定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电离层中VLF辐射源在海面上产生的场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凯 潘威炎 苗永瑞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用于对潜通讯的星载的ELF/VLF发射无线处于300~400km高度的电离层F2层。本文将星载的天线理想化为一偶极子,电离层看成随高度变化的非均匀各向异性等离子体,分析计算了VLF发射天线在海面上产生的场。
关键词 偶极子 非均匀 等离子体 电离层 VLF发射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观测数据提高InSAR干涉测量精度的分析 被引量:41
9
作者 金双根 朱文耀 《遥感信息》 CSCD 2001年第4期8-11,共4页
利用地面 GPS连续观测资料进行分析不同时间地表形变规律和修正中性大气对 In
关键词 GPS 大气延迟 季节性变化 遥感 InSAR干涉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距测量的概念、定义与精度评估方法 被引量:17
10
作者 韩春好 刘利 赵金贤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1-2425,共5页
伪距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观测量,伪距的测量精度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导航定位精度。从伪距测量的基本概念入手,给出了伪距、钟差、真距(传播时间)、设备时延、观测时刻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探讨了设备时延测定与伪距测量... 伪距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观测量,伪距的测量精度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导航定位精度。从伪距测量的基本概念入手,给出了伪距、钟差、真距(传播时间)、设备时延、观测时刻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探讨了设备时延测定与伪距测量精度评估的方法与技术状态设置等问题,并给出了几点结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测量 伪距 钟差 设备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板块运动学模型的台站选取 被引量:19
11
作者 金双根 朱文耀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3期56-60,共5页
国际地球参考架 (ITRF)和板块运动模型的台站选取标准都具有随意性 ,直接影响地球参考架和板块运动模型的精度和可信度。提出了一种确定刚体板块内台站的新方法 ,即从ITRF2 0 0 0速度场利用 7参数转换得到的各台站运动速度残差 ,使其向... 国际地球参考架 (ITRF)和板块运动模型的台站选取标准都具有随意性 ,直接影响地球参考架和板块运动模型的精度和可信度。提出了一种确定刚体板块内台站的新方法 ,即从ITRF2 0 0 0速度场利用 7参数转换得到的各台站运动速度残差 ,使其向刚性板块运动逼近 ,通过多次循环 ,从而确定各板块的刚性台站 ,可更好地定向地球参考架和建立高精度板块运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运动学模型 空间大地测量 国际地球参考架 ITRF 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板块运动和形变及其边缘现今相对运动 被引量:14
12
作者 金双根 朱文耀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2年第2期57-60,共4页
环太平洋构造系是地球的一巨大构造系 ,集汇聚型、分离型和转换型板块边界于一体 ,是全球火山、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基于空间大地测量技术长期观测得到的速度场 ,分析了太平洋板块的运动和形变 ,并利用空间技术测定太平洋边缘地带转换断... 环太平洋构造系是地球的一巨大构造系 ,集汇聚型、分离型和转换型板块边界于一体 ,是全球火山、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基于空间大地测量技术长期观测得到的速度场 ,分析了太平洋板块的运动和形变 ,并利用空间技术测定太平洋边缘地带转换断层、洋中脊扩张以及海沟边界汇聚与俯冲相对运动速度 ,获得了太平洋板块及板内的现今运动特征。结果表明 :太平洋板块整体以 70 .1mm/a向西北移动 ;北太平洋板块具有刚性特征 ,而南太平洋板块东西向存在拉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欧拉矢量 相对运动 太平洋板块 地震 形变 板块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无线电双向时间比对模型及试验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利 朱陵凤 +2 位作者 韩春好 刘晓萍 李超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9-196,共8页
星地时间同步是卫星导航系统的一个关键技术,是实现卫星导航定位的基础.针对星地时间同步问题,讨论了一种星地无线电双向时间比对方法,详细推导了该方法中星地上下行伪距的归算模型,给出了星地钟差的实用计算模型.该方法通过上下行伪距... 星地时间同步是卫星导航系统的一个关键技术,是实现卫星导航定位的基础.针对星地时间同步问题,讨论了一种星地无线电双向时间比对方法,详细推导了该方法中星地上下行伪距的归算模型,给出了星地钟差的实用计算模型.该方法通过上下行伪距求差,消除了对流层延迟、卫星星历误差和地面站站址坐标误差等共有误差影响,与信号频率有关的电离层延迟也被很大程度地削弱,从而大大提高了时间比对精度.最后,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星地无线电双向时间比对精度能够达到约0.34ns,验证了理论方法和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技术 其它诸多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RIS系统自主在轨实时定轨的实现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邢楠 曹建峰 +3 位作者 李培佳 黄勇 胡小工 王小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3-540,共8页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空间对地观测项目的实施,对卫星平台的自主在轨实时定轨提出了新的需求。由法国发展的DORIS实时定轨系统虽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对地观测平台,但该系统从未公布其原始数据和数据处理的技术细节,因此本文尝试利用DO...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空间对地观测项目的实施,对卫星平台的自主在轨实时定轨提出了新的需求。由法国发展的DORIS实时定轨系统虽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对地观测平台,但该系统从未公布其原始数据和数据处理的技术细节,因此本文尝试利用DORIS地面主控站提供的ENVISAT标准格式多普勒数据,假设星上自主定轨时采用相同的数据,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仿真)自主实时定轨。计算表明仅考虑简单的非球形引力模型,对于位置误差1km,速度误差1m/s的初始条件,2小时后滤波趋于稳定,滤波精度为十米量级,速度精度为厘米每秒级。为提高滤波计算效率,对坐标系统转换进行简化后,定轨精度仍在十米量级。基于DORIS仿真测量数据滤波计算表明,随着测量精度的提高和每圈观测弧段的增加,滤波计算的精度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广卡尔曼滤波 DORIS ENVISAT 轨道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的VLF发射环天线在海面上产生的场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凯 潘威炎 苗永瑞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1期21-26,共6页
用于对潜通讯的星载的ELF/VLF发射环天线处于350km高度的电离层F2层。作为最简单的模型,将环天线理想化为一个磁偶极子,电离层理想化为具有锐边界均匀各向异性等离子体,分析计算了VLF环天线在海面上产生的场。
关键词 环天线 磁偶极子 等离子体 ELF/VL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空间激光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耿林 张忠萍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19-925,共7页
对国外在激光技术应用于空间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以激光在空间技术中的用途为索引,对国外在此类应用中所开展的研究项目、技术状态和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其中有些技术已比较成熟,有些技术尚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希望... 对国外在激光技术应用于空间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以激光在空间技术中的用途为索引,对国外在此类应用中所开展的研究项目、技术状态和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其中有些技术已比较成熟,有些技术尚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希望提供更多的信息,供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空间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状星系的颜色星等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海滨 刘成则 +1 位作者 张波 常瑞香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7,共7页
在Sloan数字巡天计划第二批释放的数据中选择了15257个面向的盘状星系,统计研究它们的颜色星等关系.结果表明3个颜色g-r、r-i、r-z均与r波段的绝对星等有紧密的相关关系,即:越亮的星系,颜色越红,而且色指数弥散越小.并且简单讨论了观... 在Sloan数字巡天计划第二批释放的数据中选择了15257个面向的盘状星系,统计研究它们的颜色星等关系.结果表明3个颜色g-r、r-i、r-z均与r波段的绝对星等有紧密的相关关系,即:越亮的星系,颜色越红,而且色指数弥散越小.并且简单讨论了观测到的颜色星等关系对盘状星系的恒星形成历史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 基本参数 分类 颜色 光度 质量 半径 丰度 形成 星系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型旋涡星系及其盘的颜色星等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化南 邵正义 +1 位作者 沈世银 肖泉宝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8,共8页
从Sloan数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第二批释放的数据(Data Release Two,简称DR2)中,选择了395个在r波段亮于15等的晚型旋涡星系作为样本,研究了这些星系及其盘的颜色星等关系.结果表明晚型旋涡星系及其盘的三个颜色g-r,r-z和g-... 从Sloan数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第二批释放的数据(Data Release Two,简称DR2)中,选择了395个在r波段亮于15等的晚型旋涡星系作为样本,研究了这些星系及其盘的颜色星等关系.结果表明晚型旋涡星系及其盘的三个颜色g-r,r-z和g-z均与r波段的绝对星等有紧密的相关关系:越亮的星系(或盘),颜色越红,而且星系的相关性比盘的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 旋涡 星系 基本参数(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脉泽诊断测试技术
19
作者 杨浩 蔡勇 +1 位作者 张为群 翟造成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3-586,共4页
描述了一个已经工作的氢脉泽长期运转时判断其工作状态好坏所需要的测试技术。这些技术对于氢脉泽的工作,特别是长期连续运转时工作点的放置、最佳工作状态的保持以及它的长期频率性能的了解和计算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说明了脉泽“基... 描述了一个已经工作的氢脉泽长期运转时判断其工作状态好坏所需要的测试技术。这些技术对于氢脉泽的工作,特别是长期连续运转时工作点的放置、最佳工作状态的保持以及它的长期频率性能的了解和计算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说明了脉泽“基线”数据和调谐数据的产生和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氢脉泽 诊断 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宇宙中“寻亲”
20
作者 赵君亮 《地理教学》 2007年第8期7-8,4,共3页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欧洲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外星行星Gliese 581c,一些媒体赋予这颗行星“第二地球”之关誉,更有人称其为“人类未来的家园”;有关这颗行星的数据,一些媒体报道混乱,有些提法...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欧洲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外星行星Gliese 581c,一些媒体赋予这颗行星“第二地球”之关誉,更有人称其为“人类未来的家园”;有关这颗行星的数据,一些媒体报道混乱,有些提法也不够严谨。除此之外,由于这一新发现源于间接推算,很多人对其科学性心存疑虑。为此,本刊转载《文汇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赵君亮的撰文,回答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上海天文台 人类居住 天文学家 人类未来 行星 媒体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