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社会支持现状,为探索针对性的社区心理干预方法和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静安区600名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进行横...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社会支持现状,为探索针对性的社区心理干预方法和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静安区600名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记忆障碍自评表(AD8)、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抑郁量表(G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ADL能力量表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ADL能力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评估,预警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ADL能力、社会功能状况的相关性。结果:600位社区老年人纳入研究,平均年龄72.49±9.55岁。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性质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ADL能力、社会支持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年龄和文化程度是老年人ADL能力和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和退休前职业性质对老年人的ADL能力和社会支持状况无影响(P>0.05)。结论:文化程度低、退休前从事体力劳动的高龄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文化程度低的高龄老年人的ADL能力下降明显,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因此,应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宣教力度,探索有效的社区干预方法和服务模式,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患者攻击行为与多巴胺D4受体(dopamine D4 receptor,DRD4)基因第3外显子(exonⅢ)48 bp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VNTR)多态性及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患者攻击行为与多巴胺D4受体(dopamine D4 receptor,DRD4)基因第3外显子(exonⅢ)48 bp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VNTR)多态性及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就诊的双相障碍患者共173例,根据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评分将其分为攻击组(研究组)和非攻击组(对照组)。分别进行一般情况调查、气质性格问卷(Temperature and Character Inventory,TCI)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DRD4 exonⅢ48 bp VNTR多态性位点。用SHEsis软件进行基因型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度检验及组间基因型频率的差异分析,用χ~2检验和t检验分析双相障碍患者攻击行为与DRD4基因多态性及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调查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到DRD4 exonⅢ48 bp VNTR的6种等位基因和9种基因型,2组最常见的是4次重复等位基因。2组间DRD4基因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P=0.018)。研究组寻求新奇、伤害避免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26,P=0.000),合作性、自我定向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00)。研究组携带长重复等位基因的患者寻求新奇、伤害避免维度评分高于携带短重复等位基因的患者(P=0.000,P=0.006),合作性维度评分低于携带短重复等位基因的患者(P=0.038)。结论·双相障碍患者攻击行为与DRD4 exonⅢ48 bp VNTR之间可能存在关联。双相障碍攻击行为患者具有冲动、寻求刺激、探索、害怕不确定、报复心强、自私自利等人格特征,携带长重复等位基因患者人格异常更显著。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12个条目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F-12)在中医内科门诊患者中使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2013例患者完成SF-12后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验,同时评估患者就诊、缺勤和睡眠状况,并完成患者健康问卷(Pati...目的:评估12个条目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F-12)在中医内科门诊患者中使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2013例患者完成SF-12后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验,同时评估患者就诊、缺勤和睡眠状况,并完成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中文版以检验其平行效度和区分效度。结果:SF-12得分与就诊次数、缺勤天数、PHQ-9得分、GAD-7得分、睡眠问题得分均呈负相关(r=-0.08^-0.63,P<0.05或0.01)。共提取出"躯体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两个因子,解释方差53.3%。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条目12归属于PCS的结构模型优于其他结构模型(RMSEA=0.070,GFI=0.964,CFI=0.943)。不同健康状态患者的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86(95%CI:0.86~0.87)。结论:12个条目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在中医内科门诊人群中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适合在该人群中使用,但建议应用时修改标准计分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社会支持现状,为探索针对性的社区心理干预方法和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静安区600名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记忆障碍自评表(AD8)、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抑郁量表(G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ADL能力量表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ADL能力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评估,预警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ADL能力、社会功能状况的相关性。结果:600位社区老年人纳入研究,平均年龄72.49±9.55岁。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性质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ADL能力、社会支持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年龄和文化程度是老年人ADL能力和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和退休前职业性质对老年人的ADL能力和社会支持状况无影响(P>0.05)。结论:文化程度低、退休前从事体力劳动的高龄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文化程度低的高龄老年人的ADL能力下降明显,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因此,应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宣教力度,探索有效的社区干预方法和服务模式,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文摘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患者攻击行为与多巴胺D4受体(dopamine D4 receptor,DRD4)基因第3外显子(exonⅢ)48 bp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VNTR)多态性及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就诊的双相障碍患者共173例,根据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评分将其分为攻击组(研究组)和非攻击组(对照组)。分别进行一般情况调查、气质性格问卷(Temperature and Character Inventory,TCI)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DRD4 exonⅢ48 bp VNTR多态性位点。用SHEsis软件进行基因型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度检验及组间基因型频率的差异分析,用χ~2检验和t检验分析双相障碍患者攻击行为与DRD4基因多态性及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调查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到DRD4 exonⅢ48 bp VNTR的6种等位基因和9种基因型,2组最常见的是4次重复等位基因。2组间DRD4基因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P=0.018)。研究组寻求新奇、伤害避免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26,P=0.000),合作性、自我定向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00)。研究组携带长重复等位基因的患者寻求新奇、伤害避免维度评分高于携带短重复等位基因的患者(P=0.000,P=0.006),合作性维度评分低于携带短重复等位基因的患者(P=0.038)。结论·双相障碍患者攻击行为与DRD4 exonⅢ48 bp VNTR之间可能存在关联。双相障碍攻击行为患者具有冲动、寻求刺激、探索、害怕不确定、报复心强、自私自利等人格特征,携带长重复等位基因患者人格异常更显著。
文摘目的:评估12个条目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F-12)在中医内科门诊患者中使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2013例患者完成SF-12后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验,同时评估患者就诊、缺勤和睡眠状况,并完成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中文版以检验其平行效度和区分效度。结果:SF-12得分与就诊次数、缺勤天数、PHQ-9得分、GAD-7得分、睡眠问题得分均呈负相关(r=-0.08^-0.63,P<0.05或0.01)。共提取出"躯体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两个因子,解释方差53.3%。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条目12归属于PCS的结构模型优于其他结构模型(RMSEA=0.070,GFI=0.964,CFI=0.943)。不同健康状态患者的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86(95%CI:0.86~0.87)。结论:12个条目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在中医内科门诊人群中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适合在该人群中使用,但建议应用时修改标准计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