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2010年上海世博会系列规划项目并获嘉奖
1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5-95,共1页
上海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力量,精心编制完成了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户外广告设施整治规划及市政设施配套规划等一系列规划项目,为上海市推进迎世博600天各项规划设计工作做出了应... 上海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力量,精心编制完成了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户外广告设施整治规划及市政设施配套规划等一系列规划项目,为上海市推进迎世博600天各项规划设计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0年上海世博会 城市规划 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 控制性详细规划 设施配套 户外广告 设计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心规划 惠泽千秋——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50周年巡礼
2
《上海城市规划》 2007年第5期23-30,共8页
1规划院概况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规划院)建于1957年8月,是国内技术力量雄厚的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和甲级工程咨询单位。下属单位有上海市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新农村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关键词 设计研究院 精心规划 城市规划 上海市 设计单位 工程咨询 农村规划 浦东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景建设的上海市智慧公园规划设计框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根发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上海生态之城发展等目标导向下,基于上海市现有智慧公园实践,提出面向场景建设的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应用框架。框架的核心是紧密围绕生态、生活、生命价值,以提升市民端的互动式使用、公园端的精准式服务、政府端...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上海生态之城发展等目标导向下,基于上海市现有智慧公园实践,提出面向场景建设的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应用框架。框架的核心是紧密围绕生态、生活、生命价值,以提升市民端的互动式使用、公园端的精准式服务、政府端的全局式决策3方面能力为方向,结合对城市公园的核心功能、发展诉求,以及新理念、新兴信息技术方法等的认识,融入大数据人本、物联网检测器等技术方法,进而对生态环境监测、绿色资源运管、全过程游客服务、数字科教互动、数据多源融合等功能模块进行设计,以期提升对现有智慧公园智慧场景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一体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公园 功能框架 场景建设 绿色生命管理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的社区规划演进——以上海市为例
4
作者 王睿 赵蔚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0,共8页
社区规划是当前“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在基层落实的主要工具,通过统筹社区发展的空间、时间与社会治理等要素,使规划能够更深入地介入日常生活。伴随着存量时代城市更新的整体目标,上海自2016年以来开展了多阶段的社区层面规划实践... 社区规划是当前“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在基层落实的主要工具,通过统筹社区发展的空间、时间与社会治理等要素,使规划能够更深入地介入日常生活。伴随着存量时代城市更新的整体目标,上海自2016年以来开展了多阶段的社区层面规划实践。通过梳理社区规划从微更新、行动规划走向综合性规划的动因和背景,总结形成社区规划的“上海模式”,包括其作为综合性规划的目标定位、与现有规划体系的多层次衔接、按需编制的定制型内容、“时空人”统筹的编制方法和多元协作的编制过程。面向未来,提出社区规划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公共资源适应性调控的提升方向,以期为更多城市的社区规划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分钟社区生活圈 社区规划 城市更新 上海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获中国环境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5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5,共1页
2009年2月6日,由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第二届(2009)中国环境艺术奖”评选活动揭晓,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获中国环境艺术奖——杰出贡献奖;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上海市黄浦区雕塑规划... 2009年2月6日,由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第二届(2009)中国环境艺术奖”评选活动揭晓,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获中国环境艺术奖——杰出贡献奖;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上海市黄浦区雕塑规划》《上海市中环线(浦西段)景观规划》两项目荣获中国环境艺术奖(设计类)最佳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设计 环境艺术 上海市 中国 设计研究院 专业委员会 评选活动 文化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视角下上海市国际包容性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佳丽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1期140-145,共6页
国际劳动力要素的涌入,为全球城市带来了更多的智力、劳力支持,这成为其不断发展以及成功的核心动力,作为国内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上海的国际居民在总量、空间布局和人员结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同时,上海作为东道主在接纳国际人... 国际劳动力要素的涌入,为全球城市带来了更多的智力、劳力支持,这成为其不断发展以及成功的核心动力,作为国内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上海的国际居民在总量、空间布局和人员结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同时,上海作为东道主在接纳国际人口方面也逐渐表现出异域文化空间内涵不足、缺乏公众参与途径、社会融合度低等问题。通过对比研究国外城市先进经验,探索提升上海市国际包容性的针对性策略,包括丰富异域文化空间内涵、开拓国际居民融入城市的途径、保障国际居民的市民权利和权益,以及鼓励国际居民参与城市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居民 包容性 社会融合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郊区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影响研究
7
作者 钮心毅 来佳莹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7,共9页
从职住空间结构、生活空间结构两个维度入手,探究上海郊区轨道交通(以下简称“轨交”)对2011—2021年间上海市域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使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出的居住—就业和居住—游憩联系,计算两年度功能多中心指标、郊区轨交站点... 从职住空间结构、生活空间结构两个维度入手,探究上海郊区轨道交通(以下简称“轨交”)对2011—2021年间上海市域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使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出的居住—就业和居住—游憩联系,计算两年度功能多中心指标、郊区轨交站点周边地区相应联系的变化,以分析郊区轨交对市域功能多中心演变的作用;比较两年度各就业及公共活动中心联系范围、能级的变化,以分析郊区轨交对中心体系演变的作用。研究发现,在职住空间结构上,上海郊区轨交整体促进了市域功能单中心趋势加强,对市域居住—就业功能联系极化发展有明显作用,并在中心能级和服务范围上均改变了就业中心体系;在生活空间结构上,郊区轨交局部推动了市域功能多中心发展,对市域居住—游憩功能联系分散化起到的作用并不突出,仅起到了扩大公共活动中心在郊区服务范围的作用。郊区轨交给职住空间结构、生活空间结构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效应。要实现上海市域多中心规划目标,需分两个维度认识郊区轨交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分类制定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轨交 职住空间结构 生活空间结构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存量发展时代的上海强度分区规划技术方法优化研究——基于多要素互动反馈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邹玉 骆悰 朱春节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共7页
上海较早开展强度分区规划的技术方法研究。现行的开发强度管控制度已执行了10余年,在上海的规划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了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的要求。上海已经转入了注重存量发展的新时代;强... 上海较早开展强度分区规划的技术方法研究。现行的开发强度管控制度已执行了10余年,在上海的规划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了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的要求。上海已经转入了注重存量发展的新时代;强度分区主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从为增量空间开发制定统一规则,转向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依据强度分区的基本特点,从问题导向和趋势导向出发,研究上海强度分区规划技术方法的优化路径;提出以现状与规划数据库分析为基础,依托综合交通模型,构建总规分解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规划分区制定技术框架,以实现强度和高度的协同统一、“人口—用地—交通—形态”的互动反馈。最后,延伸探讨精细化管控的若干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分区规划 技术方法 多要素互动反馈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及规划提升策略研究
9
作者 李梦芸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9,共8页
在推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日益重要。目前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认识、价值理念和策略方法等方面不足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跨领域关联衔接并提供规划应对思... 在推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日益重要。目前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认识、价值理念和策略方法等方面不足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跨领域关联衔接并提供规划应对思路,分析生物多样性本身的层次与尺度特征以及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国土空间规划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领域及要素。最后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包括构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框架,并提出总体层面和详细层面的规划策略,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物多样性 国土空间规划 影响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量发展背景下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优化思路研究
10
作者 金山 赵宝静 +1 位作者 乐芸 何颖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
存量发展背景下控制性详细规划如何转型,既是上海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上海加快推进高水平城市更新实践的关键着力点。在回顾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实践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存量发展阶段控规面临的新特点... 存量发展背景下控制性详细规划如何转型,既是上海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上海加快推进高水平城市更新实践的关键着力点。在回顾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实践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存量发展阶段控规面临的新特点、新要求与新挑战,探讨存量阶段控规的转型方向,提出存量阶段控规编制和管理的着力点,包括增加用途管控弹性、优化建筑布局管控、创新规划技术方法、丰富编制组织类型和完善多方参与形式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发展 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海 规划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商圈地区停车规划策略研究——基于上海市三个商业中心停车调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明才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2期43-50,共8页
我国正处于快速机动化时期,直面小汽车迅猛增长带来的停车问题及引发的城市交通、环境等问题,尤其是大城市车多地少,停车问题更为严峻。长期以来,我国大城市习惯于增加供给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1]。然而,发达国家的停车规划实践表... 我国正处于快速机动化时期,直面小汽车迅猛增长带来的停车问题及引发的城市交通、环境等问题,尤其是大城市车多地少,停车问题更为严峻。长期以来,我国大城市习惯于增加供给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1]。然而,发达国家的停车规划实践表明,大城市必须转变停车规划策略,从充分供给转向需求管理才能治愈停车难的顽疾[2]。选取上海3个停车规划策略不同的地点作为案例,研究发现如果合理运用停车总量限制、增加停车后步行距离、增加停车收费的策略,可以在对地区活力影响很小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停车需求。停车规划策略应该基于地区详细的停车调查,每个地点适用的停车规划策略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 规划策略 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中长期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研究 被引量:2
12
《上海城市规划》 2011年第2期86-87,共2页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相当部分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资源问题。上海是水质型缺水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供水水源日趋紧张,供水水源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本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研究针对...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相当部分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资源问题。上海是水质型缺水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供水水源日趋紧张,供水水源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本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研究针对上海现有水源供水能力不足、水源水质下降、水源安全保障程度低等问题,结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规划 城市供水 上海市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长 城市总体规划 供水水源 水资源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理念、制度与规划转型辨析——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周文娜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39,共7页
城市更新的转型涉及理念转型、制度转型和规划转型3个层面。在更新概念和价值取向变化趋势下,城市更新理念随之发生转变,当前上海市城市更新存在增长主义、空间品质、多元治理并存的更新思路。城市发展方式的改变推进着更新制度的转型,... 城市更新的转型涉及理念转型、制度转型和规划转型3个层面。在更新概念和价值取向变化趋势下,城市更新理念随之发生转变,当前上海市城市更新存在增长主义、空间品质、多元治理并存的更新思路。城市发展方式的改变推进着更新制度的转型,基于经济、社会、体制等维度解析更新制度内涵,探讨上海在法规体系、管理体系、实施体系等方面的更新制度转型。在城市更新的规划转型方面,随着规划实施模式不断丰富,包括“公有”模式、“共享”模式和“社区赋能”模式等,上海在规划体系、方案编制、实施机制等方面也进行了诸多探索。最后,提出未来上海城市更新还应关注多方利益协商,并对更新理念、更新方式、更新方案、政策供给、治理机制等内容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制度设计 规划实施权 土地发展权 公共利益 利益协商 规划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深化规划研究》课题通过评审
14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101,共1页
2010年3月26日,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深化规划研究》课题成果评审会顺利召开,与会专家同意该课题成果通过评审。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城市规划 上海市 评审会 设计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编制探索--以《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为例 被引量:56
15
作者 葛岩 唐雯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1期9-16,共8页
街道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街道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复杂工作。编制街道设计导则,对于推动人性化街道建设、街道回归公共空间属性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从上海... 街道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街道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复杂工作。编制街道设计导则,对于推动人性化街道建设、街道回归公共空间属性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从上海城市的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地域特点进行了积极探索。导则借鉴国际相关实践经验,明确了导则定位、引导要素和引导方式,并在导则内容、工作组织等方面体现出创新价值,为未来其他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编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 设计导则 转型发展 以人为本 慢行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TOD的大都市区外围轨道站点规划管控研究——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吕雄鹰 潘海啸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35,共9页
"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用地总量锁定,上海进入存量用地更新的新时代。在中心城空间结构、建设用地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部分城市功能转移至外围地区。综合考虑轨道站点交通区位和功能定位,引入E-TOD概念,将轨道站点分为近郊... "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用地总量锁定,上海进入存量用地更新的新时代。在中心城空间结构、建设用地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部分城市功能转移至外围地区。综合考虑轨道站点交通区位和功能定位,引入E-TOD概念,将轨道站点分为近郊型E-TOD、新城型E-TOD和特殊型E-TOD3类。结合上海市松江区案例实践,从用地布局、开发强度、交通接驳设施和路网布局等方面,提出3类E-TOD空间布局模式、分圈层管控要素、优化用地配比、引导有序开发等规划策略,为超大城市外围地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OD 外围地区 轨道站点圈层 规划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格局下超大城市郊区乡村有机更新策略研究——以上海市近郊、远郊乡村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蒋姣龙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69,共8页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更新,以使乡村发展跟上时代步伐。超大城市郊区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的主战场,其乡村更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从分析乡村有机更新的内涵入手,总结上海市郊区乡村地区的总体特征和政策规划,分析其...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更新,以使乡村发展跟上时代步伐。超大城市郊区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的主战场,其乡村更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从分析乡村有机更新的内涵入手,总结上海市郊区乡村地区的总体特征和政策规划,分析其郊区乡村有机更新的内容和主体特征,并围绕区位特点重点分析上海近郊、远郊地区乡村有机更新的思路。以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汇中村和金山区吕巷镇白漾村为例,探讨近郊、远郊乡村有机更新规划策略,以期为超大城市乡村有机更新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超大城市 郊区 乡村有机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及实施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郭淳彬 徐闻闻 《上海城市规划》 2012年第6期55-59,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2012年5月中旬市政府批复该规划。规划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以人为本的思路,提出了上海生态的总体格局。并从规划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2012年5月中旬市政府批复该规划。规划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以人为本的思路,提出了上海生态的总体格局。并从规划体系、政策法规以及管控方法方面进行思考,以落实生态网络规划,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核心理念 总体格局 规划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背景下上海市村庄体系规划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晓娟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从上海农村现状建设发展来看,主要问题是村庄总体发展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不均衡、不协调现象比较突出。规划集建区范围内和毗邻集建区的村庄,推进"三个集中"的力度不够,城乡二元差异明显",城中村""、厂中村&qu... 从上海农村现状建设发展来看,主要问题是村庄总体发展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不均衡、不协调现象比较突出。规划集建区范围内和毗邻集建区的村庄,推进"三个集中"的力度不够,城乡二元差异明显",城中村""、厂中村"现象严重;中远郊由于农业集约化和郊区城镇化带来的"空心村""、空壳村"现实矛盾较为突出。在功能定位上,上海村庄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四重功能,应进一步强化"三个集中",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根据现状村庄规模、区位、环境、产业、历史文化资源和风貌特色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建设用地集约化减量化的要求,未来村庄体系规划分为4种类型,包括融入型村庄、保护型村庄、保留完善型村庄和撤并型村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村庄体系 融入型村庄 保护型村庄 保留完善型村庄 撤并型村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背景下上海市城乡规划发展战略研究探索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玉鑫 《上海城市规划》 2012年第5期1-8,共8页
从分析上海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入手,对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解析,包括产业升级与空间约束,人口规模与空间压力,生态环境和空间瓶颈,城市格局和空间矛盾等方面。围绕"世界城市、亚太都会、国家门户、区域龙头"的定... 从分析上海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入手,对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解析,包括产业升级与空间约束,人口规模与空间压力,生态环境和空间瓶颈,城市格局和空间矛盾等方面。围绕"世界城市、亚太都会、国家门户、区域龙头"的定位设想,提出推进上海城市转型发展的区域联动、产业升级、文化繁荣三大发展战略,明确民生、生态、交通三大保障体系,并探索一条上海迈向智慧城市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 城乡规划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