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超大城市城中村改造中的空间协同生产机制研究——以上海市普陀区红旗村为例 |
陈杰
王祯
宋代军
卢为民
潘浩之
|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上海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研究 |
戴慎志
|
《上海城市规划》
|
2016 |
14
|
|
3
|
绿道规划理论实践及其在我国城市规划整合中的对策研究 |
金云峰
周聪惠
|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
2012 |
54
|
|
4
|
城市遗产及其保护体系研究——关于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辨 |
周俭
|
《上海城市规划》
|
2016 |
40
|
|
5
|
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研究 |
戴慎志
|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6
|
上海市总体城市设计中水系肌理的分区方法研究 |
俞静
|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7
|
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基于38个重点城市七普人口与规划人口的比较分析 |
王伟
欧阳鹏
蒋雅婷
陈懿慧
|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海绵城市设计中PP模块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研发运用 |
杜翠亭
杜昊霖
|
《花卉》
|
2025 |
0 |
|
9
|
我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实施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夏南凯
赵学彬
燕雁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0
|
机制设计理论对城市规划的启示——兼议《城乡规划法》 |
李阎魁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1
|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 |
沈清基
吴斐琼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0
|
|
12
|
新形势下深化城市住房规划的探讨——1994-2005年上海住房次级市场动态变化研究的启示 |
张国武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3
|
互动体验性的外部开放空间设计——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广场体系规划研究 |
张莺
俞静
|
《规划师》
|
2006 |
1
|
|
14
|
创建行动导向下美丽乡村联创联建的规划设计方法探索 |
陈晨
刘冰洁
张轶佳
刘竹阳
陈智杰
|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5
|
凯文•林奇的时间城市设计思想解析与启示 |
胡杨
秦昕祎
王德
蔚丹
|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6
|
迈向白色景观:寒地城市中小河流滨水空间居民冬季户外活动的环境特征偏好研究 |
余洋
孟凡钰
郭旗
|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7
|
时空行为视角下道路拥堵机制与策略研究——以上海翔殷路隧道为例 |
胡杨
王德
任熙元
陈子浩
张扬帆
|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8
|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发展战略研究 |
朱合华
骆晓
彭芳乐
李晓军
刘春彦
|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9
|
|
19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子系统”规划方法研究 |
金云峰
刘颂
李瑞冬
刘悦来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3 |
39
|
|
20
|
基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近代公园文化服务评估研究——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例 |
戴代新
刘颂
张桐恺
|
《风景园林》
|
2019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