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萌 蔡淦 +3 位作者 李甫 龚彪 张振超 邵家东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8-522,共5页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广泛运用于肝胆胰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术后胰腺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医疗难度。目前临床用于预防内...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广泛运用于肝胆胰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术后胰腺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医疗难度。目前临床用于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西药有限,且具有诸多禁忌症和不良反应。中医药在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方面有效,可降低相关实验室指标,且有整体调节、无特殊禁忌症、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但由于中医药的复杂性及处方的个体差异性,目前仍难以得到明确的循证证据,且相关基础研究较少,中医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目前仍难以明确阐述。本文归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等内容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中医药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腺炎 临床应用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性肾病发病机制和中医药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潘圆未 王水英 +4 位作者 孙亚林 郭蕴萍 王林 平键 金周慧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217,共5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嘌呤饮食的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此导致的尿酸性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近年来,对尿酸性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治疗手段也有提升空间,而中医药针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嘌呤饮食的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此导致的尿酸性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近年来,对尿酸性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治疗手段也有提升空间,而中医药针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良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就尿酸性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中医药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性肾病 发病机制 中医药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用药规律及辨治思路探讨
3
作者 赵亦卿 朱惠蓉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用药规律及辨治思路。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收集整理相关文献,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相关方剂进行...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用药规律及辨治思路。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收集整理相关文献,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相关方剂进行频次、性味、归经统计,并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72篇文献,涉及方剂88首、中药213味,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有甘草、酸枣仁、茯苓、白芍、柴胡、当归等,四气以寒、平、温为主,五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肝、脾、肺、心、肾为主,关联规则10条,聚类方3个。结论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常用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辨治思路以调和阴阳为基本原则,注重养血以安心神、潜阳以定心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肿瘤相关性失眠 用药规律 辨治思路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惠蓉 丁一上 +1 位作者 成虹 段艳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6期145-147,共3页
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是中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我校附属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实践,就如何进行中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验室规划先行,构建实验共享平台,开放实验室,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 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是中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我校附属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实践,就如何进行中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验室规划先行,构建实验共享平台,开放实验室,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附属医院 中医药 开放实验室 实验共亨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3个不同病程阶段中医药干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黄敏华 徐燕 +4 位作者 姚成增 符德玉 徐帮杰 周宇芳 赵燕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三个不同病程阶段,运用益心气、温心阳、补心肾三种不同治法进行中医药干预,旨在观察不同病程阶段中医药干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征和相关生物学信息变化情况。方法:90例明确诊断为...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三个不同病程阶段,运用益心气、温心阳、补心肾三种不同治法进行中医药干预,旨在观察不同病程阶段中医药干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征和相关生物学信息变化情况。方法:90例明确诊断为CHF的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型患者,每个证型各30例。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3个中心共同完成。入选患者均给予标准化治疗,再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不同中药治疗:心气虚者予以独参汤(人参)加减;心阳虚者予以芪附(黄芪、附子)汤加减;心肾阳虚者给予真武汤合鹿角丸(茯苓、白芍、白术、附子、生姜、鹿角、桂心、甘草)加减。随访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脑利钠肽(BNP)、血浆凝血酶原、肾素、血管紧张素II(AngⅡ)、醛固酮、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SD)、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左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心气虚组患者LVDD、BNP、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心阳虚患者BNP、肾素、血管紧张素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心肾阳虚患者BNP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3组患者治疗后心衰疗效分别为66.67%、76.67%、66.67%,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76.67%、80.00%、80.00%,3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CHF的不同病程阶段给予中医药干预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中医证候,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对于病程初期心气虚阶段患者,应早期中医药干预治疗,可通过改善神经-内分泌水平,抑制RAAS激活,从而抑制早期心室重塑,延缓CHF进一步恶化,有利于CHF患者的预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气虚 心阳虚 心肾阳虚 脑利钠肽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心超 心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大肠癌及其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6
作者 程悦蕾 朱惠蓉 张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9期2219-2224,共6页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西医治疗以手术、放化疗为主。但由于手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发生率相当高,导致病人生存期不高;且放化疗等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严重时致使患者不能耐受。故在大肠癌术后各阶段配合以中医中...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西医治疗以手术、放化疗为主。但由于手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发生率相当高,导致病人生存期不高;且放化疗等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严重时致使患者不能耐受。故在大肠癌术后各阶段配合以中医中药治疗,对缓解化疗不良反应、增强化疗疗效、术后调整机体功能、降低复发率与转移率、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近年来相关专著、期刊报道等文献资料的查阅,从学术经验及临床研究两方面对大肠癌及其术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加以归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中医药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卫生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华 马俊坚 +3 位作者 王见义 史万忠 王雨浔 李巧妹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11期15-16,共2页
随着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的深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课题组对全国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卫生资源 优化配置 医疗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周亚男 徐燕 严世芸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83-1786,共4页
扩张型心肌病是以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常伴有心律失常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病因未明,预后不良,病死率高,现代医学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目前中医学者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收到较为满意疗效,笔者从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扩张型心肌病是以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常伴有心律失常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病因未明,预后不良,病死率高,现代医学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目前中医学者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收到较为满意疗效,笔者从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方法(包括辨证论治、古方今用、自拟方、中成药液等)综述了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药治疗进展,说明中医药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存在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病因病机 治疗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元基因组学的人体系统生物学新方法:中医药现代化的契机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旭 赵宇峰 +2 位作者 胡义扬 刘平 赵立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2期202-212,共11页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一种卓越的医学体系,具有完整的中医理论和丰富的诊疗经验,但其宏观、抽象和复杂等特性使得中医药学很难被国际主流医学界所理解和接受。人体系统生物学从整体出发,用"组学&q...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一种卓越的医学体系,具有完整的中医理论和丰富的诊疗经验,但其宏观、抽象和复杂等特性使得中医药学很难被国际主流医学界所理解和接受。人体系统生物学从整体出发,用"组学"手段研究由人的细胞和共生微生物细胞共同构成的人体这一"超级生物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与中医药基于整体观的理念和方法论不谋而合,为中医药学与国际主流医学界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有可能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一个契机。因此,本文在总结人体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方法、技术特点与优势,及其在疾病、健康、中医药等复杂系统研究中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体系统生物学为理论框架、基于功能元基因组学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策略,有望为中医药研究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系统生物学 中医药现代化 肠道菌群 功能元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防治策略 被引量:13
10
作者 高月求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5-37,共3页
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CHB)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开展不够、客观化的疗效评价指标重视程度欠缺等。在今后的临床防治工作中,应紧密结合CHB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充分发挥中医药调整人体功能状... 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CHB)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开展不够、客观化的疗效评价指标重视程度欠缺等。在今后的临床防治工作中,应紧密结合CHB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充分发挥中医药调整人体功能状态包括免疫功能状态的特色和优势,开展中医药调控CHB免疫应答的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在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时,除了注重患者的症状,还要积极应用生化学、病毒学、病理学等替代结局指标,以提高疗效评价的客观性;在临床研究中,尽可能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公认性。充分发挥我国CHB防治的中西医结合优势,必将造福广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自噬极化效应在糖尿病性溃疡愈合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应用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啸明 柳国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950-954,共5页
糖尿病性溃疡(DU)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治疗难度高,而且愈合机制不明确。DU愈合延迟的主要原因是慢性炎症窗口期过长,巨噬细胞在其愈合过程中承担关键角色。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控制炎症期的长短,而自噬被认为与巨噬细胞极化趋向密... 糖尿病性溃疡(DU)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治疗难度高,而且愈合机制不明确。DU愈合延迟的主要原因是慢性炎症窗口期过长,巨噬细胞在其愈合过程中承担关键角色。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控制炎症期的长短,而自噬被认为与巨噬细胞极化趋向密切相关。现有自噬调节剂付诸于临床应用有限,中医药有可能成为理想自噬诱导剂,并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溃疡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巨噬细胞自噬极化效应在糖尿病性溃疡愈合中的作用以及中医药应用前景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溃疡 巨噬细胞 自噬 极化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分析及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荇 《卫生经济研究》 2009年第4期40-41,共2页
通过对上海市10家三级综合性医院2005-2007年有关数据的分析,论述了医疗服务补偿结构的变化使"以药补医"的模式正在改变,同时也产生了现行政策无法弥补的亏损缺口,导致了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日渐削弱。为此,必须尽快完... 通过对上海市10家三级综合性医院2005-2007年有关数据的分析,论述了医疗服务补偿结构的变化使"以药补医"的模式正在改变,同时也产生了现行政策无法弥补的亏损缺口,导致了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日渐削弱。为此,必须尽快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可持续发展 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中免疫抑制性细胞及中医药对其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侯怡飞 苏琳 +3 位作者 邹纯朴 陈晓 张慧敏 胥孜杭(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7-505,共9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以过度激活的T细胞产生的异常免疫应答为主要特征。在机体免疫系统内,免疫抑制性细胞主要包括髓源抑制细胞(MDSCs)、调节性T细胞(Tregs)、调节性B细胞(Bregs)、巨噬细胞(Mφ)等,它们可以预防T细胞等免...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以过度激活的T细胞产生的异常免疫应答为主要特征。在机体免疫系统内,免疫抑制性细胞主要包括髓源抑制细胞(MDSCs)、调节性T细胞(Tregs)、调节性B细胞(Bregs)、巨噬细胞(Mφ)等,它们可以预防T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的异常活化和增殖,维持免疫稳态。近年来随着对银屑病研究的深入,发现银屑病中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存在异常表现,可能影响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但根据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医学尤其是中医药对银屑病中免疫抑制性细胞的探讨明显匮乏,故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银屑病中免疫抑制性细胞的募集和功能变化以及中医药对此类细胞的调控作用,旨在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上延缓银屑病进程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免疫抑制性细胞 中医药 MDSCS TRE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JAK/STAT3通路防治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毕瑜婷 郑超 +5 位作者 张景豪 游丽萍 蒋昊辰 朱晓骏 余卓 孙学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7-120,共4页
JAK/STAT3信号通路与细胞生长、分化、细胞周期和细胞运动性等一系列过程有关,能够作为胞外细胞因子与胞内基因表达的直接介导。近年来,国内文献对于中医药通过JAK/STAT3信号通路调控炎症、防治纤维化、调控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 JAK/STAT3信号通路与细胞生长、分化、细胞周期和细胞运动性等一系列过程有关,能够作为胞外细胞因子与胞内基因表达的直接介导。近年来,国内文献对于中医药通过JAK/STAT3信号通路调控炎症、防治纤维化、调控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等有许多的研究,但还未见系统的回顾和综述,故综述中医药通过JAK/STAT3通路防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3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超茅 程雯 +1 位作者 李园园 高建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49-3957,共9页
目的基于临床信息系统分析总结真实世界的数据,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健康信息系统确诊的糖尿病肾病的门诊或住院患者的诊疗信息,建... 目的基于临床信息系统分析总结真实世界的数据,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健康信息系统确诊的糖尿病肾病的门诊或住院患者的诊疗信息,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Excel 2010软件统计高频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使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分析关联规则,采用web节点建构药对关联网状图;运用SPSS 25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477例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DKD患者,在1203条方剂信息中,涉及中药462种;使用频数排名前5位的中药分别是黄芪、黄精、石斛、山茱萸、麦冬;使用频数前5类的中药类别分别是补气药、补阴药、清热燥湿药、活血调经药、息风止痉药;在30味高频药物中,苦、甘、辛药味最为常见;药性寒、温数量接近;归脾经、肝经、肺经、肾经居多;关联规则提示,药物组合中置信度最高的组合为地龙-当归-僵蚕,因子分析共得到5个有效因子,累积贡献率为47.33%。结论中医药治疗DKD在补益气血阴阳的同时,兼顾对瘀血、湿邪和痰饮的治疗,结合证型,可考虑使用黄芪、黄精、石斛、山茱萸、麦冬、金蝉花等药物的使用,清热燥湿药物如黄连、黄芩、黄柏可适当加入,为使邪有去处,大黄、车前子或可增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真实世界研究 中药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362
16
作者 葛继荣 +12 位作者 王和鸣 郑洪新 罗毅文 王金榜 赵咏芳 万小明 卢敏 何承建 董忠 周红军 李刚 孙善斌 林晓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17-1725,共9页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通过文献检索和评价,结合医师问卷调查,经专家组讨论、征求中医药专委会委员意见和咨询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建议,对《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进行了详实修订...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通过文献检索和评价,结合医师问卷调查,经专家组讨论、征求中医药专委会委员意见和咨询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建议,对《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进行了详实修订。2020版共识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和诊断、中医学的病因病机、治则、辨证施治、临床推荐意见、临床疗效评价和监测、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等,增加了临床表现腰膝酸软、骨密度测量临床指征、骨质疏松脆性骨折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中医病因、针灸治疗和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标准等内容。本共识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旨在为临床医师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 中药 辨证施治 治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联合化疗在结直肠癌临床治疗作用中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6
17
作者 伊凡 王子怡 +3 位作者 刘少康 马燕 汪慧 邓皖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8-154,共7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系统的评价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运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PubMed等相关数据库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和检索,搜集关于... 目的:运用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系统的评价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运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PubMed等相关数据库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和检索,搜集关于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并运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评分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试验中共涉及7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有效性方面,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CRC试验组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相比较,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中医症候疗效、不良反应、降低化疗对患者的毒副反应及试验室检查等相关方面的结局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临床上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CRC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对于改善CRC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化疗 结直肠癌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领域类器官研究进展与中医药应用展望 被引量:2
18
作者 曲笑啸 陈清光 陆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11-215,共5页
胰岛移植和干细胞移植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类器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快了实现该方法的速度。文章对类器官的概念及其在糖尿病领域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分析了目前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基础研究的实验模型应用情况,指出类器官模... 胰岛移植和干细胞移植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类器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快了实现该方法的速度。文章对类器官的概念及其在糖尿病领域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分析了目前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基础研究的实验模型应用情况,指出类器官模型较传统动物模型或细胞模型不仅表现出对高科技实验室技术的适用性及遗传基因的易操纵性,还是一个更具生物生理病理学特征的模型。展望了类器官技术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领域的应用前景,在研究中药对疾病细胞及组织病理改善的作用机制,丰富中药药理作用,探索细胞间信号传递及基因表达情况等方面具有优势,有助于未来结合更多现代科学技术探索中药在防治糖尿病机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糖尿病 中医药 应用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抑郁中医药治疗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栾玉玲 周利红 冯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17-220,共4页
肿瘤相关性抑郁是患者确诊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以情绪明显持续性低落为特征的心理障碍,具有致病因素多、难治愈、复发率高等特点,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可导致患者抑郁状态的产生,而抑郁情绪又... 肿瘤相关性抑郁是患者确诊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以情绪明显持续性低落为特征的心理障碍,具有致病因素多、难治愈、复发率高等特点,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可导致患者抑郁状态的产生,而抑郁情绪又会影响疾病的治疗,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和转移。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影响着疾病的进展。中医药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小,患者接受度高和复发率低的优点,这使得中医药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关注。文章从中医药治疗的理论渊源、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方面做了介绍,对临床多元化治疗方法做了概括,为改善患者情绪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病机 中医药治疗 抑郁 综述 多元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博武 高月求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10-214,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以免疫功能异常为主要机制的肝脏疾病,需要通过抗病毒和调控免疫的协同治疗来清除受感染的肝细胞并建立长期的病毒控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HBV免疫耐受与免疫力低下有关,与祖国医学中“正虚”概...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以免疫功能异常为主要机制的肝脏疾病,需要通过抗病毒和调控免疫的协同治疗来清除受感染的肝细胞并建立长期的病毒控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HBV免疫耐受与免疫力低下有关,与祖国医学中“正虚”概念密切相关。从中医药对慢性乙型肝炎固有免疫(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细胞、肝脏巨噬细胞)和适应性免疫(调节Th1/Th2平衡、调节CD_(4)^(+)/CD_(8)^(+)平衡、调节Th17/Treg平衡)的调控作用,对中医药调控CHB免疫功能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调节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