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网络构建与生态系统韧性的超大城市生态修复空间识别——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辰星 王泽童 +6 位作者 杨淼 赵兴华 潘垚辰 冯启源 郑力夫 王欣妍 严岩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626-4637,共12页
超大城市面临复杂的内生发展压力和人为风险,也更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的影响和胁迫,面向超大城市的生态修复需要着重考虑如何通过生态修复的工程实践提升城市的生态系统韧性。城市化过程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空间造成侵占和频... 超大城市面临复杂的内生发展压力和人为风险,也更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的影响和胁迫,面向超大城市的生态修复需要着重考虑如何通过生态修复的工程实践提升城市的生态系统韧性。城市化过程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空间造成侵占和频繁扰动,生态修复的可实施空间破碎化显著,识别更加精准的生态修复空间、确定更加明确的修复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生态网络与生态安全格局建立了“生态系统抵抗力—生态源地恢复力—生态廊道适应力”的城市生态韧性三维评估体系,基于生态系统抵抗力、生态源地恢复力和生态廊道适应力的构建保护修复空间识别方法,并在北京市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51处生态源地,占北京非建设空间的21.88%,共206条生态廊道,均主要分布于生态涵养区内,为北京提供生态屏障及主要生态产品。(2)生态系统抵抗力指数较低,北部深山、西部灵山-百花山和东部边缘山区相对较好;生态源地恢复力较好,生态廊道适应力整体不高,亟需加强生态廊道的功能恢复。(3)识别出7277.07 km^(2)生态修复空间,占北京非建设空间的55.21%。为城市生态修复提供了一套基于生态系统韧性的保护修复空间识别方法体系,为北京市生态修复工程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地区超大城市面向保护和发展协调的生态修复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韧性 生态网络 生态修复 空间识别 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青年的圣地:北京鲁迅旧居的精神文化标识——以鲁迅迁居西三条21号100周年纪念特展为视角
2
作者 姜异新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91,共13页
在鲁迅迁居北京西三条21号百年之际,提炼出“文艺青年的圣地”的精神文化标识,具有重要的新时代意义。这是将民族魂的精神本体置于百年中国现当代史的经纬中进行观照与考量后标绘出的思想坐标。自迁居于此,鲁迅通过创办刊物,组建社团,... 在鲁迅迁居北京西三条21号百年之际,提炼出“文艺青年的圣地”的精神文化标识,具有重要的新时代意义。这是将民族魂的精神本体置于百年中国现当代史的经纬中进行观照与考量后标绘出的思想坐标。自迁居于此,鲁迅通过创办刊物,组建社团,引领示范,锻造大批文艺战士。“老虎尾巴”书桌上的煤油灯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光源,西三条21号成为中国新文学的记忆之场。此后才有了上海时期更多左翼青年的追随,及其逝世后革命圣地延安以鲁迅命名的鲁迅艺术文学院对于文艺干部培养的制度化。正是因为当年的文艺青年许广平、王冶秋成长为新文化的中坚力量,在特殊历史时期采取机智的策略,西三条21号才得以有效保护,成为中国近现代名人故(旧)居保护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旧居 文化标识 西三条21号 文艺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3
作者 李瑞芬 李晖 +1 位作者 李华 李敏倩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3,共6页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合作社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强烈。信贷融资作为合作社重要的资金来源方式,存在供求失衡、融资成本高、贷款难等问题。为探究合作社信贷融资的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对合作社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合作社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强烈。信贷融资作为合作社重要的资金来源方式,存在供求失衡、融资成本高、贷款难等问题。为探究合作社信贷融资的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对合作社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固定资产、品牌、信用等级、财务制度建设、专职财会人员、盈余分配、政府政策扶持和年度财务公开情况对合作社信贷融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提升合作社信贷融资能力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信贷融资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变化及与地面沉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龙 蒋小伟 +10 位作者 李玉梅 罗勇 崔文君 田苗壮 王树芳 田芳 许亮 刘元章 沙特 王新惠 齐鸣欢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92-1806,共15页
北京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2010年以来,北京实施了地下水压采、限采、生态补水等积极措施来缓解严重的地下水超采问题。为进一步分析2010年以来多项水资源管理措施的实施对区域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的影响,本... 北京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2010年以来,北京实施了地下水压采、限采、生态补水等积极措施来缓解严重的地下水超采问题。为进一步分析2010年以来多项水资源管理措施的实施对区域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的影响,本文基于长序列监测数据,分析2010~2020年间区域地下水动态演化特征,量化不同措施对地下水水位下降减速的贡献,研究地下水水位回升条件下土层变形特征。结果表明:①2010~2020年,平原区地下水水位下降速度减缓,在冲积平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仍持续下降,在冲积扇扇顶、扇中、扇缘及冲积平原的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出现大幅抬升现象。②潮白河冲积扇顶、扇中和扇缘处地下水水位大幅抬升主要受潮白河生态补水影响;地下水压、限采是其他区域地下水水位大幅抬升的主要原因;生活用水的增加是导致冲积平原地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③监测时段内第三和第四含水层组为主要沉降层,年沉降速率为11.07~12.80 mm/a;第一、二含水层地层出现少量回弹,最大累计回弹量为5.6 mm。④水位抬升导致土体发生剪切膨胀,在此过程中地层存在两种变形模式,一种是与地下水水位变化同步的弹性变形,另一种是滞后于地下水水位变化的残余变形。本文研究成果为掌握不同水资源管理措施的效果,开展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及地面沉降精准防控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北京平原区 地下水水位 降水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潮白河中下游第四系沉积物还原性无机硫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陈吉吉 荆红卫 +7 位作者 沈秀娥 郭婧 杨庆 席玥 徐蘇士 郭华明 高志鹏 陶蕾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35-2744,共10页
基于岩芯采样、室内连续分级提取,沉积物、地下水关联分析,以及水体矿物饱和度指数(SI)等,探究潮白河中下游地区第四系沉积物还原性无机硫(RIS)含量分布、赋存形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第四系沉积物RIS各组分含量自高到低分别... 基于岩芯采样、室内连续分级提取,沉积物、地下水关联分析,以及水体矿物饱和度指数(SI)等,探究潮白河中下游地区第四系沉积物还原性无机硫(RIS)含量分布、赋存形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第四系沉积物RIS各组分含量自高到低分别为黄铁矿硫(CRS)>单质硫(ES)>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CRS、ES和AVS含量分别占RIS的80.1%、13.4%和5.56%,67%的点位CRS/AVS>3.中上游地区沉积物中RIS含量低于下游,四个含水层中RIS含量自浅向深分别为84.3,37.4,39.1和10.5mg/kg,整体呈降低趋势.RDA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TOC含量、CRS/AVS值、含水率是影响研究区域RIS含量和赋存形态的重要因素,前者同时受地下水pH值、铁/硫比,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后者同时受地下水COD_(Mn)和ORP值的影响.地下水中FeS的SI值在零值附近浮动,FeS_(2)的SI>0.研究区域沉积物中RIS基本不受人为扰动影响,硫化物活性和生物有效性低,沉积物主要通过AVS沉淀/溶解以及ES歧化反应影响地下水中SO_(4)^(2-)、硫化物、Fe、As的浓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性无机硫 空间分布 赋存形态 第四系沉积物 地下水 潮白河冲洪积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演化、驱动因素及预防防治建议
6
作者 赵龙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86-1498,共13页
【研究目的】北京市平原区是中国北方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典型区域,持续多年的地下水过度开采不仅导致深层含水层系统性亏空,更诱发了大范围的地面沉降灾害。自2010年起,北京市通过实施严格的地下水压采政策,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等跨流... 【研究目的】北京市平原区是中国北方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典型区域,持续多年的地下水过度开采不仅导致深层含水层系统性亏空,更诱发了大范围的地面沉降灾害。自2010年起,北京市通过实施严格的地下水压采政策,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等跨流域水资源调配措施,使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然而,这些综合治理措施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及其调控效果尚未得到系统揭示。【研究方法】基于长序列水准、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2010—2020年间地面沉降演化特征,并量化了地面沉降发育中各因素的贡献度。【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速率经历了快速增大(2010—2012年)、增速减缓(2013—2014年)、波动变化(2015—2017年)和快速减缓(2018—2020年)4个阶段。标准差椭圆显示,第一至三阶段椭圆质心发生东移,第四阶段中心发生南移,揭示南部地区地面沉降仍然快速发展。量化结果显示,第二承压含水层(AquiferⅢ)和第三承压含水层(AquiferⅣ)为地面沉降发育主控层位,二者合计贡献率超过65%,其中第一至三阶段AquiferⅢ对地面沉降发育的贡献最大,但其贡献率逐渐减小,到第四阶段AquiferⅣ贡献度超过AquiferⅢ。水资源管理政策实施是导致AquiferⅢ贡献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与上升并存的新形势,建议优化地下水资源配置,实施“以浅补深、以表补地”的调控策略,并加强供水管网覆盖,以减少深层地下水开采。同时,需重点监测沉降—上升过渡带的差异沉降风险,研究其成灾机理与复合型灾害模式,构建适应沉降—上升耦合作用的地表变形防控体系,保障区域地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随机森林 北京平原区 地下水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型城市出租车油电转型过程中的清洁矿产循环利用潜力预测:以北京为例
7
作者 李欣萍 李华姣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7,共10页
在交通行业加快低碳化转变背景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战略,而公共交通电气化是其中重要环节。为描述特大型城市出租车系统的清洁矿产存量及其结构,本文以北京城市出租车为例,整合物... 在交通行业加快低碳化转变背景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战略,而公共交通电气化是其中重要环节。为描述特大型城市出租车系统的清洁矿产存量及其结构,本文以北京城市出租车为例,整合物质流分析方法和多元异构数据,量化城市出租车中锂、钴、镍、锰、铝、铂、钯、铑等8种清洁矿产的存量,并讨论在城市出租车加速电动化及锂电池正极技术进步情景下,清洁矿产存量的累积模式和报废回收潜力。研究结果发现:2011—2022年北京城市出租车系统中清洁矿产总存量达5000万t,十年内清洁矿产存量增长超57倍,金属锂、锰等约占总存量的65%。在基线情景下,清洁矿产总存量为2.5万t;在出租车系统加速电动化情景下,2023—2050年清洁矿产总存量仅为基线场景的70%;在锂电池正极技术进步情景下,清洁矿产总存量最低,不足基线情景的50%,由此可见,锂电池正极技术的发展对节约清洁矿产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在出租车系统及锂电池双加速情景下,清洁矿产总存量下降至1.5万t,锂存量占总存量的约3/4,电动化和锂电池技术的发展使锂供应面临重大挑战。本文研究估算了北京城市出租车系统的清洁矿产材料存量,对北京的案例研究不仅有助于与工业化国家的类似城市进行比较,也有助于为其他类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出租车系统 清洁矿产存量 锂电池技术发展 城市矿产 循环利用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藜麦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8
作者 李晟涵 崔立刚 +1 位作者 徐超 赵波 《河南农业》 2025年第6期28-30,共3页
由于淡水资源逐渐减少,食品生产和市场发展亟需探索新的方向。虽然基因工程能提高作物的耐盐性和抗旱性,但目前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较长时间和巨大的资源投入。因此,耐盐性高、抗旱性强和营养品质丰富的藜麦,有望成为2... 由于淡水资源逐渐减少,食品生产和市场发展亟需探索新的方向。虽然基因工程能提高作物的耐盐性和抗旱性,但目前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较长时间和巨大的资源投入。因此,耐盐性高、抗旱性强和营养品质丰富的藜麦,有望成为21世纪维持世界人口高速增长的理想新作物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于食物的要求逐渐由“要吃饱”向“要吃好”发生转变。藜麦的种子富含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是人类重要的食物资源,具有巨大的工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品质 市场发展 耐盐性 抗旱性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孙葆丽 高泳 +4 位作者 李圣鑫 叶凡希 赵月 赵艺桦 吕方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探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在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中的理论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内涵和赛后发展原则。研究认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北京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探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在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中的理论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内涵和赛后发展原则。研究认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北京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对北京冬奥遗产明晰自身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系统的发展本质、平衡的发展向度、统一的发展愿景和关联的发展效应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基于此,研究将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内涵总结为“冬奥遗产与生态环境共容”“冬奥遗产与社会发展共融”以及“冬奥遗产与经济发展共荣”,同时提出以人为本、协调共治、共建、共享和循序渐进4项赛后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期为北京冬奥遗产的赛后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北京冬奥会 可持续发展 冬奥遗产 联合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成的时代背景、思想逻辑与现实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葆丽 王猛 +8 位作者 李圣鑫 叶凡希 侯琨 牛奔 张彬 赵月 宋奇然 吕方 赵艺桦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作为《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后首届从筹办之初就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至遗产规划与管理的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在奥运遗产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为世界做出了新的典范,贡献了中国智慧。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 作为《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后首届从筹办之初就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至遗产规划与管理的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在奥运遗产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为世界做出了新的典范,贡献了中国智慧。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成的时代背景、思想逻辑和现实价值进行探究,以期取得对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认知。研究表明: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可持续发展全球化、我国“两个一百年”重要历史节点以及奥运会可持续性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生成,思想引领、目标体系、实践方针、长效原理和科学应变构成了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成的思想逻辑,并在个人、国家和全球三重视野下展现了其独特的现实价值,为奥运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北京冬奥会 可持续发展 冬奥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科学全民科普教育一体化建设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晓鸿 熊金玉 +1 位作者 田楠 赵卫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152,共7页
地球科学科普教育是新时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全民地球科学素养、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对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地球科学科普教育是新时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全民地球科学素养、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对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对现阶段我国地球科学全民科普教育一体化建设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目前主要存在科普基地资源分配不均衡,发展后劲不足;地球科学科普目标群体针对性不强,科普内容创作和科普传播形式均有待进一步创新发展;基层单位对科普工作重视不够,高水平科普队伍建设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地球科学科普宣传效果难以定量评价,科普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明显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是优化地球科学科普基地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快高校科技场馆科普化进程;二是细化地球科学科普目标群体,不断创新发展科普形式;三是加强高校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科普积极性;四是规范地球科学科普宣传效果评价体系,有效提高科普宣传效果等相关参考建议,以期充分发挥高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普主力军作用,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全民科普教育 一体化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1年北京足尺路面环道中心站沥青路面服役性能观测数据集
12
作者 周兴业 王旭东 +7 位作者 肖倩 谢国瑞 杨光 关伟 单伶燕 刘旭 吴将丰 吴洋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4期293-315,共23页
全寿命周期内沥青路面服役性能观测,对于路面设计和养护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取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内的服役性能长期演化数据,本研究基于北京大杜社公路材料腐蚀与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中心站——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环... 全寿命周期内沥青路面服役性能观测,对于路面设计和养护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取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内的服役性能长期演化数据,本研究基于北京大杜社公路材料腐蚀与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中心站——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环道(简称北京足尺路面环道中心站),开展沥青路面加速加载试验,获取各类路面结构全寿命周期内的车辙深度、结构弯沉、平整度、抗滑性能等长期演化数据,覆盖了2016-2021年间足尺路面环道19种沥青路面结构在6000万次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下的试验结果,通过数据采集设备的定期检定或校准、增加每次数据采集的平行试验次数、控制相邻检测周期服役性能变化幅度等方法保证数据质量。本数据集可用于分析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内各类服役性能的长期演化现象及影响因素、揭示性能衰变机理,为建立各类服役性能的预估模型和设计模型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役性能 车辙深度 结构弯沉 平整度 抗滑性能 全寿命周期 沥青路面 足尺路面环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1年北京市某区腹泻病例粪便中肺炎克雷伯菌的病原学和分子特征分析
13
作者 张爽 赵娟 +11 位作者 刘畅 王海瑞 杨茜 王会波 王园园 李辉 张建涛 张振东 陈楠 李颖 张茂俊 田睿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5-749,757,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腹泻病例粪便中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的病原学和分子特征。方法收集2018-2021年北京市某区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样本,进行KP分离培养鉴定,对KP分离株进行耐药表型检测和全基因组测序,测序结果进行多...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腹泻病例粪便中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的病原学和分子特征。方法收集2018-2021年北京市某区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样本,进行KP分离培养鉴定,对KP分离株进行耐药表型检测和全基因组测序,测序结果进行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并建立全基因组系统进化树,同时分析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结果2018-2021年共检测粪便样本1103份,KP总检出率10.43%(115/1103),与其他致泻病原的混合感染率为42.61%(49/115)。女性阳性检出率稍高,为12.47%(61/489),16~45岁的青壮年检出最多,在1月、4~5月和8~9月3个时间段分别出现阳性小高峰。病例消化道症状以恶心为主,多为水样便。115株KP菌株耐药率前3位为氨苄西林、四环素和磺胺异噁唑,共有29株菌株对3类以上抗生素耐药。菌株共分为72种序列型(Sequence type,ST),其中ST23型最多,系统进化树显示菌株可分为4个主要分支,其中有14株ST23型菌株与高毒力NTUH-K2044参考株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结论北京市某区腹泻病例粪便样本中持续存在KP感染,女性、青壮年易感。本地区KP耐药情况严峻,ST型多样,且存在与高毒力菌株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ST23型致病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药敏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漂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滚刀受力及磨损规律研究
14
作者 杨志勇 邵小康 +4 位作者 王鹤然 江玉生 张治港 刘招伟 李清宪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8,共8页
漂石地层具有粒径大、强度高、磨蚀性强等工程地质特征,针对漂石地层盾构隧道掘进时滚刀磨损问题,结合北京地铁16号线榆~宛区间工程实例,采取离散元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漂石地层盾构正面滚刀受力及磨损规律展开研... 漂石地层具有粒径大、强度高、磨蚀性强等工程地质特征,针对漂石地层盾构隧道掘进时滚刀磨损问题,结合北京地铁16号线榆~宛区间工程实例,采取离散元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漂石地层盾构正面滚刀受力及磨损规律展开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滚刀安装半径增加,掘进过程中滚刀侧向力与滚动力均出现呈线性增长,而滚刀法向力与安装半径之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2)滚刀侧向力、滚动力和法向力与刀盘贯入度均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在相同贯入度时,随着刀盘转速的增大,滚刀所受侧向力与滚动力呈线性增大,但滚刀的法向力基本保持不变;3)随安装半径增大,滚刀磨损量线性增加,滚刀所受侧向力和滚动力与磨损量具有明显相关性。研究结论对漂石地层盾构选型,刀具设计及布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漂石地层 滚刀 离散元数值模拟 刀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岳型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估: 以北京市为例
15
作者 刘伟 代萍 +1 位作者 赵方雷 崔可欣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8-177,共10页
为消除山岳型景区安全风险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景区运营安全的影响,提出一种山岳型景区风险评估方法。首先,识别山岳型景区风险因素,从人员、设备设施、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构建山岳型景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构建模糊贝叶斯网络(FBN)... 为消除山岳型景区安全风险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景区运营安全的影响,提出一种山岳型景区风险评估方法。首先,识别山岳型景区风险因素,从人员、设备设施、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构建山岳型景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构建模糊贝叶斯网络(FBN)模型评估风险概率,构建层次分析(AHP)模型评估风险损失,并提出一种改进的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评估山岳型景区综合安全风险;最后,以北京市山岳型景区的安全风险评估为例,验证该风险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网络(BN)的山岳型景区风险评估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山岳型景区风险因素复杂且各个层级之间存在依赖关系的问题;BN与三角模糊数的结合,既能充分利用专家经验,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家意见的主观性;山岳型景区关键风险因素为危险游乐设施检测不到位、森林防火设施配置/设置不足、危险游乐项目防护围栏设置不到位、落石与山体滑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岳型景区 安全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模糊贝叶斯网络(FBN) 层次分析(AHP) 最低合理可行准则(ALA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副中心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演化研判、工作重点及深化方向
16
作者 赵华甫 郝士横 +2 位作者 杨春 吴克宁 黄勤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3期10-12,共3页
北京市通州区作为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两个试点县之一,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本文基于通州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实践,立足区域土壤资源本底,研判土壤演化形势,提出土壤名称校准与完善、土壤类型定界校核、优化数字土壤制图、深化... 北京市通州区作为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两个试点县之一,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本文基于通州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实践,立足区域土壤资源本底,研判土壤演化形势,提出土壤名称校准与完善、土壤类型定界校核、优化数字土壤制图、深化土壤质量评价等夯实三普工作路径,提出推进土特产适宜性评价、开展城市土壤分类专项研究、需求导向加密布点等工作深化方向,为全市全面推进土壤三普提供经验和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北京城市副中心 土壤演化 工作重点 深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管理数字化建设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耿娇娇 金衍 詹亚力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66,共6页
国家全面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管理数字化是教育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撑教育决策科学化、教育管理精准化、教育服务便捷化,服务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积极... 国家全面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管理数字化是教育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撑教育决策科学化、教育管理精准化、教育服务便捷化,服务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积极顺应数字化潮流,充分挖掘数据效能,利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管理,着力构建了一套集管理、监测、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智能平台,有效解决了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了治理效能,是教育数字化的成功实践,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管理 数字化建设 学籍管理 专业实践 典型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北京城区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文洁 杨文凯 +1 位作者 邓岳飞 李文杰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以北京六环以内的核心城区为例,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敏感因素对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的影响,从而构建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地下... 以北京六环以内的核心城区为例,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敏感因素对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的影响,从而构建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以适宜性好和较好为主,占比60.11%,地质环境条件较好,总体比较适宜地下空间开发,活动断裂、水源地分布和古河道分布3个敏感因素是制约研究区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地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性评价 地下空间 敏感因素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风险演变及其对驱动因素的响应--以北京生态涵养区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林 赵中秋 +1 位作者 宋东阳 裴小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31-4041,共11页
基于1990~2020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建立了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30a间北京生态涵养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究,并使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自然与人为因素对景观生态风险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与... 基于1990~2020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建立了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30a间北京生态涵养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究,并使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自然与人为因素对景观生态风险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与耕地为主,1990~20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呈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增加,耕地、草地、未利用地减少的趋势.近30a间,景观生态风险持续下降,中、较高、高生态风险区分别下降8.45%、13.66%、8.13%,低、较低生态风险区分别增加2124.34,1247.96km^(2),在空间尺度上呈现正相关性.单因子探测中,人为干扰度、NDVI、高程是驱动景观生态风险变化的主要因素,双因子交互探测结果全部呈现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人为干扰度与其他因子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风险演变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揭示了30a间北京生态涵养区土地利用格局与景观生态风险变化,探究了景观生态风险演变的驱动因素,为北京生态涵养区保持生态稳定、促进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土地利用 北京生态涵养区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丰台科丰桥新建雨水管涵施工期周边用地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窦一 侯婉清 +4 位作者 徐浩 姜伟玲 孙畅 问瀚之 王晓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0,106,共6页
极端暴雨事件和排水设施不足极易导致城市雨洪发生,基于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的大型雨水管涵建设则是城市防御雨洪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北京丰台科丰桥新建雨水管涵工程为对象,引入风险链理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MIDAS/GTS数值模拟法,评估... 极端暴雨事件和排水设施不足极易导致城市雨洪发生,基于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的大型雨水管涵建设则是城市防御雨洪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北京丰台科丰桥新建雨水管涵工程为对象,引入风险链理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MIDAS/GTS数值模拟法,评估了该工程施工期周边用地风险。研究表明:(1)该工程施工期周边不同地类风险等级不同,周边土体变形集中在工程外侧0~18 m范围内,其中0~4 m为变形高危区;(2)该工程与城市地下管线相交点周围80 m范围内土体变形呈上隆起趋势,交点0~12 m区域为隆起高危区,需进行重点风险监测预警。综合而言,本文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同类工程质量监测、施工期周边用地风险防范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管涵 周边环境 施工期 风险评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