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操作看得见的“场”——增强现实(AR)在K-12教育的实证案例之七 被引量:3
1
作者 蔡苏 刘恩睿 张鹏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第6期72-74,共3页
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在生活中难以直接观察。增强现实(AR)技术和体感自然交互技术可以将这一类的内容可视化,促进学生的概念理解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 增强现实 物理教学 磁场 场的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相遇问题的虚实情境构建——增强现实(AR)在K-12教育的实证案例之十 被引量:4
2
作者 蔡苏 孙健 +1 位作者 金鹏 李江旭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第11期67-69,共3页
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学科时,可以有效将虚拟的数学符号与现实的数学情境连接起来。本文以小学数学学科中的相遇问题为例,自主设计开发AR应用程序,探究其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影响,并将其与二维Flash动画做出比较。实验... 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学科时,可以有效将虚拟的数学符号与现实的数学情境连接起来。本文以小学数学学科中的相遇问题为例,自主设计开发AR应用程序,探究其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影响,并将其与二维Flash动画做出比较。实验结果表明,AR与Flash均有助于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负荷,提升学生学业成绩。但采用AR探究的实验组,在各维度的平均数均高于对照组。此外,数据显示,情境的真实感与学生情境迁移能力成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科 数学情境 相遇问题 FLASH动画 案例 实证 教育 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虚实结合的数学世界——增强现实(AR)在K-12教育的实证案例之一 被引量:6
3
作者 蔡苏 刘恩睿 +1 位作者 吴超 王宇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第12期74-76,共3页
增强现实(AR)在理科教育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与潜力,数学中的空间几何、逻辑推理等知识的学习可以充分运用增强现实技术的抽象内容可视化、情境性学习、自然交互等特点。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国内外关于增强现实在数学中应用的案例,然后... 增强现实(AR)在理科教育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与潜力,数学中的空间几何、逻辑推理等知识的学习可以充分运用增强现实技术的抽象内容可视化、情境性学习、自然交互等特点。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国内外关于增强现实在数学中应用的案例,然后介绍北京师范大学"VR/AR+教育"实验室的三个数学AR应用的实证研究,最后探讨了目前增强现实技术在数学教学应用中的特点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增强现实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数学 数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技术探秘微观细胞——增强现实(AR)在K-12教育的实证案例之十一 被引量:4
4
作者 蔡苏 李毓檀 +1 位作者 赵茜 聂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第12期66-68,共3页
细胞部分的学习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比较重要。然而,细胞结构微小且复杂,光学显微镜无法进行清晰的观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在课堂中受到客观条件限制难以进行。本文介绍了增强现实(AR)技术对细胞结构教学的实验案例,展... 细胞部分的学习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比较重要。然而,细胞结构微小且复杂,光学显微镜无法进行清晰的观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在课堂中受到客观条件限制难以进行。本文介绍了增强现实(AR)技术对细胞结构教学的实验案例,展示了AR技术既能展现微观的细胞结构,亦能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与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生物学习 细胞结构 教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交互环境训练自闭症儿童动作和认知能力——增强现实(AR)在K-12教育的实证案例之八 被引量:3
5
作者 蔡苏 杨阳 +1 位作者 常珺婷 朱高侠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第7期150-152,共3页
自然交互技术支持以真实的肢体动作与系统进行交互,建立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联系,在增强现实(AR)技术为基础的虚实融合学习环境创造更为自然的交互体验。本文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VR/AR+教育”实验室基于手势识别设备的自然交互... 自然交互技术支持以真实的肢体动作与系统进行交互,建立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联系,在增强现实(AR)技术为基础的虚实融合学习环境创造更为自然的交互体验。本文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VR/AR+教育”实验室基于手势识别设备的自然交互系列游戏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研究,阐述了自然交互技术与增强现实相结合的环境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在未来,仍需要教育工作者、技术专家等多方人员的共同参与研究自然交互与教育更好的融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交互 特殊教育 自闭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境感知的校园导览系统——增强现实(AR)在K-12教育的实证案例之四 被引量:5
6
作者 蔡苏 吴超 王沛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第2期118-120,共3页
情境感知作为一种强交互形态,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一大热点内容。本文基于增强现实(AR)、位置服务和移动计算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地理导航与文化浏览一体化的校园导览系统。系统以Android手机平台为客户端,包含校园热点新闻推送、校园地... 情境感知作为一种强交互形态,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一大热点内容。本文基于增强现实(AR)、位置服务和移动计算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地理导航与文化浏览一体化的校园导览系统。系统以Android手机平台为客户端,包含校园热点新闻推送、校园地理位置导航、校园建筑(群)定向搜索、校园文化导览等以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为核心的服务与功能。旨在为校内外人员提供一个熟悉校园地理文化环境的综合服务体,同时探索移动增强现实和位置服务等技术应用于校园导览的效果,为"智慧校园"的子系统设计提供思路,同时也为K-12教师创建有教育意义的户外探究活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校园 位置服务 增强现实 移动计算 校园导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虚拟看成像——增强现实(AR)在K-12教育的实证案例之五 被引量:2
7
作者 蔡苏 杨阳 何思凝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第4期74-77,共4页
增强现实(AR)在物理学科中可以发挥出其形象化抽象内容、构建学习情境、支持自然交互的优势,为学生打造更为丰富真实的实验环境。本文以凸透镜成像为例,讲述了计算机辅助学习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VR/AR+教育"实验室的基... 增强现实(AR)在物理学科中可以发挥出其形象化抽象内容、构建学习情境、支持自然交互的优势,为学生打造更为丰富真实的实验环境。本文以凸透镜成像为例,讲述了计算机辅助学习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VR/AR+教育"实验室的基于AR的凸透镜成像教具的实证研究,体现了AR对Flash和体感设备支持的实验环境不足的改善、提升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作用。最后,对未来AR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物理实验 凸透镜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技术探究化学微观世界——增强现实(AR)在K-12教育的实证案例之三 被引量:1
8
作者 蔡苏 王涛 蔡瑞衡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第2期115-117,共3页
微观世界的学习一直是化学学习中的重难点。初中生思维发育尚不成熟,在接触化学初期,难以正确想象微观世界中的化学变化。增强现实技术(AR)具备的可视化、情境性学习、自然交互等特点,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提高学生的学习... 微观世界的学习一直是化学学习中的重难点。初中生思维发育尚不成熟,在接触化学初期,难以正确想象微观世界中的化学变化。增强现实技术(AR)具备的可视化、情境性学习、自然交互等特点,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简要分析国内外关于AR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案例,通过介绍北京师范大学"VR/AR+教育"实验室对化学AR应用的实证研究,探讨目前AR技术在化学学科中应用的特点,并对未来AR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化学 教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学习指导者元数据框架国际标准提案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青 李莹 +1 位作者 余云涛 李晟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8年第1期54-57,共4页
介绍了我国提出的国际标准提案项目ISO/IEC 19788-1《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在线学习指导者元数据第1部分:框架》的编制背景、国内外相关标准、提案技术内容及对国内产业的影响。该提案为在线指导者信息的描述、存储表示及交换提供... 介绍了我国提出的国际标准提案项目ISO/IEC 19788-1《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在线学习指导者元数据第1部分:框架》的编制背景、国内外相关标准、提案技术内容及对国内产业的影响。该提案为在线指导者信息的描述、存储表示及交换提供了元数据信息模型,并规定了在线学习指导者的核心数据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指导者 元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应用——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 被引量:43
10
作者 崔京菁 马宁 余胜泉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4-50,共7页
翻转课堂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重大变革,但缺乏对学习者个体知识建构过程、学习生成的内容及关联、群体智慧对个体支持形式及程度等隐性内容的关注及其可视化呈现。为此,文章构建了以优化个体认知结构、联结群体意义智慧为导向,以协同知... 翻转课堂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重大变革,但缺乏对学习者个体知识建构过程、学习生成的内容及关联、群体智慧对个体支持形式及程度等隐性内容的关注及其可视化呈现。为此,文章构建了以优化个体认知结构、联结群体意义智慧为导向,以协同知识建构和生成性教学理念为核心的基于知识图谱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依托学习元平台的知识图谱工具,在深圳市某实验小学语文古诗词——《凉州词》的教学中进行了该模式的应用。通过对《凉州词》中学生生成的初级知识图谱、高级知识图谱和群体知识图谱进行分析,文章验证了知识图谱良好的学习效果,有利于推动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知识图谱 学习元平台 生成性教学 古诗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认知网络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崔京菁 马宁 余胜泉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6年第11期54-59,共6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教育范式的本质变革,解决了传统课堂存在的诸多问题。然而在泛在学习环境中,翻转课堂缺乏对学习连接和网络建构过程的关注。如何借助适合泛在学习环境的新型学习资源组织方式,来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运用、实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教育范式的本质变革,解决了传统课堂存在的诸多问题。然而在泛在学习环境中,翻转课堂缺乏对学习连接和网络建构过程的关注。如何借助适合泛在学习环境的新型学习资源组织方式,来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运用、实现学习者群体智慧的共享和个体知识经验的进化,成为了文章研究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基于学习元的社会认知网络,在中学学科中开展了个体、群体及双重认知网络所建构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并将可进化的物化资源与人力资源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人与知识的深度互动,体现了学习者知识获取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社会认知网络 学习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知识建构视角下教师混合式研训的组内交互及知识建构层次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马宁 李亚蒙 何俊杰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3,共7页
群体知识建构强调群体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建构知识。群体交互的质量直接影响知识建构的层次。文章基于以协同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师混合式研训模型,从面对面研训阶段切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探讨教师的组内交互特征、... 群体知识建构强调群体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建构知识。群体交互的质量直接影响知识建构的层次。文章基于以协同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师混合式研训模型,从面对面研训阶段切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探讨教师的组内交互特征、群体知识建构层次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个体知识建构与群体知识建构的结合、群体目标、适当的认知冲突等可促进教师的群体知识建构,而中心人物对群体知识建构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研训 群体知识建构 认知冲突 交互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