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评价储层孔隙度的控制因素 被引量:13
1
作者 沈立成 黄思静 +3 位作者 刘洁 张萌 武文慧 阳国进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0-616,共7页
储层岩石孔隙度受多种因素控制 ,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是储层地质学中的难点之一。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 W地区某油层组的样品进行拟合 ,取不同的门槛值 ,得到不同的拟合方程。根据这些方程分析了其地质意义 ,并得出结论 ... 储层岩石孔隙度受多种因素控制 ,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是储层地质学中的难点之一。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 W地区某油层组的样品进行拟合 ,取不同的门槛值 ,得到不同的拟合方程。根据这些方程分析了其地质意义 ,并得出结论 :(1 )面孔率与各种地质因素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 ,复相关系数 R=0 .97885 (门槛值为 2 .8~ 0 .3 3时 ) ;(2 )通过实际应用的检验 ,说明在已知参数的情况下 ,逐步回归方程可以预测储层质量并评价其控制因素 ;(3 )在 W地区某油层组中 ,浊沸石溶蚀率和长石溶蚀率是对面孔率贡献最大的参数 ;(4 )压实作用 ,浊沸石、长石和石英的胶结作用是较重要的影响因素 ,碳酸盐胶结物和岩屑溶蚀率 ,埋藏深度 ,杂基含量 ,碎屑的分选和粒度等对面孔率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弱 ;(5 )碳酸盐、浊沸石、长英质胶结作用和杂基含量不利于储层孔隙发育 ,长石溶蚀率、浊沸石溶蚀率、岩屑溶蚀率、粒间体积、颗粒直径和分选程度都有利于孔隙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逐步回归方法 储层 孔隙度 面孔率 成岩因素 沉积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萨杏油田河道砂岩厚油层夹层分布特征 被引量:22
2
作者 付志国 石成方 +1 位作者 赵翰卿 张永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58,共4页
通过对油田河道砂岩厚油层内部夹层的分布状况及河流相沉积环境中夹层的成因分析,结合油田目前夹层识别的技术现状,将河道砂岩厚油层内部夹层划分为单元间及单元内两大类。通过单砂体到单一点坝再到砂体内部夹层的描述思路,实现了侧积... 通过对油田河道砂岩厚油层内部夹层的分布状况及河流相沉积环境中夹层的成因分析,结合油田目前夹层识别的技术现状,将河道砂岩厚油层内部夹层划分为单元间及单元内两大类。通过单砂体到单一点坝再到砂体内部夹层的描述思路,实现了侧积夹层的三维数字化表征,建立了水平状夹层三维地质模型,在储层深层次描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分别描述了它们的分布特征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指出了夹层研究的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 夹层 厚油层挖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坨油田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被引量:8
3
作者 柯光明 郑荣才 高红灿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7,共9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对济阳坳陷胜坨油田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从中识别出超短期、短期和中期3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其中超短期和短期旋回...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对济阳坳陷胜坨油田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从中识别出超短期、短期和中期3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其中超短期和短期旋回层可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和对称型两种基本结构类型。根据旋回的结构变化特征又可细分为低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非对称型、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非对称型、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近完全-完全对称型和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5种亚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不同结构类型的超短期和短期旋回层序的沉积序列,以及较短周期旋回在较长周期旋回中的叠加样式、变化规律和分布模式,为沙二段1~3砂组进一步的小层砂体划分、等时追踪对比、砂体几何形态和储层结构描述等精细地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旋回结构 叠加样式 沉积序列 沙二段 胜坨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icrosoftExcel在砂岩的三角分类图上完成碎屑成分投点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思静 黄喻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3-216,共4页
该文提供了利用流行办公软件 Microsoft Excel绘制砂岩三角分类图和在三角图中进行砂岩成分投点的新方法 ,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可在同一个三角分类图中进行数以千计样品的碎屑成分投点 ,解决了沉积学。
关键词 MicrosoftExcel 砂岩三角分类 砂岩碎屑成分投点 沉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