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谢家沟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韦延光 王建国 +3 位作者 邓军 张志启 林吉照 闫顺令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230,共7页
山东谢家沟金矿是新发现的产于玲珑型花岗岩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对3个成矿阶段含矿流体的温度、压力和成分分析表明,矿床属于浅成中温热液矿床.含矿流体的演化是从高温向低温、从低盐度、低密度向高盐度、高密度的转变.Ⅰ成矿阶段流体包... 山东谢家沟金矿是新发现的产于玲珑型花岗岩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对3个成矿阶段含矿流体的温度、压力和成分分析表明,矿床属于浅成中温热液矿床.含矿流体的演化是从高温向低温、从低盐度、低密度向高盐度、高密度的转变.Ⅰ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20~350 ℃,盐度为2.7%~6.6%,密度为0.498~0.886 g/cm3;Ⅱ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70~330 ℃,盐度为3.6%~8.4%,密度为0.571~0.959 g/cm3;Ⅲ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50~290 ℃,盐度为5.8%~10.6%,密度为0.724~1.158 g/cm3.流体成分以CO2和H2O为主,尚有CO、CH4、H2S、SO2、N2等,流体中CO2含量与矿石金品位正相关.据不同类型包裹体共生组合及流体演化特征,认为流体的不混溶性是导致大量金沉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不混溶作用 地质意义 谢家沟金矿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垩纪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耗散结构分析
2
作者 申维 耿朝雷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对白垩纪若干重大地质事件进行了分析,认为海底火山作用的发生和演化是一个动力学过程,海底火山的非平衡定态失稳是在非平衡态下宏观体系的自组织现象具体表现;大洋缺氧事件发生是同位素的共生组合、赋存状态和分散状... 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对白垩纪若干重大地质事件进行了分析,认为海底火山作用的发生和演化是一个动力学过程,海底火山的非平衡定态失稳是在非平衡态下宏观体系的自组织现象具体表现;大洋缺氧事件发生是同位素的共生组合、赋存状态和分散状态在特定条件下开放地球化学系统所处的非平衡定态的质和量的局域扰动触发定态失稳的结果;超静磁带事件意味着地球核幔相互作用和外核流体运动可能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地球磁场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维持一种空间或时间的有序结构。这种结构为系统发生能量耗散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 非线性 白垩纪 重大地质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渝页1井页岩气吸附能力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67
3
作者 武景淑 于炳松 李玉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48,共9页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其中大部分的天然气以吸附态存在。为了探讨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天然气吸附能力和主控因素,对渝页1井的岩芯进行了系统地采样,并做了孔隙结构和体积、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成熟度测...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其中大部分的天然气以吸附态存在。为了探讨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天然气吸附能力和主控因素,对渝页1井的岩芯进行了系统地采样,并做了孔隙结构和体积、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成熟度测定和等温吸附实验。实验测试结果显示,饱和吸附量VL在1.25~3.90 m3/t,平均为2.17 m3/t;Langmuir压力常数pL在1.90~9.48 MPa,平均为3.69 MPa。饱和吸附量与微孔体积具有负相关,与中孔体积和宏孔体积具有正相关。粘土矿物通过对微孔和中孔体积的控制来影响页岩的吸附能力,石英含量通过对宏孔体积的控制来影响页岩吸附能力。有机碳含量对页岩的吸附能力主要由其较发育的宏孔隙控制,另外,还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有机碳表面的亲油性对气态烃较强的吸附能力以及气态烃在无定形和无结构基质沥青体中的溶解作用等。当Ro>2.0%时,饱和吸附量与Ro呈正相关,这可能与高成熟有机质中纳米级显微裂缝的发育导致宏孔体积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 吸附能力 有机碳含量 矿物成分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卢氏—栾川地区铅锌矿成矿多样性分析及成矿预测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长明 邓军 +1 位作者 张寿庭 燕长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74-1080,共7页
河南省卢氏-栾川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的衔接部位,是中国重要的钼、钨、铅、锌多金属成矿区。通过控矿地质条件与成矿环境多样性分析,将研究区铅锌矿划分为3种成因类型:岩浆热液交代型铅锌矿床、MVT型铅锌矿床和SEDEX型铅... 河南省卢氏-栾川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的衔接部位,是中国重要的钼、钨、铅、锌多金属成矿区。通过控矿地质条件与成矿环境多样性分析,将研究区铅锌矿划分为3种成因类型:岩浆热液交代型铅锌矿床、MVT型铅锌矿床和SEDEX型铅锌矿床。在此基础上,利用“成矿专属性”和“成矿多样性”相结合的找矿思路,对矿区不同类型矿床成矿进行远景评价,指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多样性 成矿预测 铅锌矿 河南卢氏-栾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铜多金属矿成矿时空结构 被引量:56
5
作者 王长明 张寿庭 邓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8-484,共7页
成矿时空结构是将成矿的构造体系、流体系统及矿床定位结合,从时间演化的角度来考察矿床(体)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储控矿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构关系。对大兴安岭南段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构造演化规律、铜多金属成矿带-锡铅锌铜... 成矿时空结构是将成矿的构造体系、流体系统及矿床定位结合,从时间演化的角度来考察矿床(体)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储控矿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构关系。对大兴安岭南段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构造演化规律、铜多金属成矿带-锡铅锌铜矿带-铅锌铜矿带的空间展布格局、由燕山早期向中晚期演化的成矿时序结构、二叠系基底岩系和燕山期岩浆岩组成的“二元物质结构”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这四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大兴安岭南段铜多金属矿的成矿时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时空结构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体制转换与成藏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高帮飞 邓军 +1 位作者 王庆飞 徐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1,15,共4页
构造体制转换在控制油气成藏中起着决定作用。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可分为直接和间接2种方式。前者指构造体制转换使盆地构造应力场强度和性质发生变化,于盖层岩系中发育各种形式褶皱和断裂构造,组成了流体输运—定位网络,使物质和能量在... 构造体制转换在控制油气成藏中起着决定作用。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可分为直接和间接2种方式。前者指构造体制转换使盆地构造应力场强度和性质发生变化,于盖层岩系中发育各种形式褶皱和断裂构造,组成了流体输运—定位网络,使物质和能量在盆地内重新分布;而后者指构造体制转换引起盆地沉积场、温度场及化学场等变化,并最终控制油气生、运、储。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典型实例的剖析,认为多板块相互作用是盆地大规模成藏作用发生的根本动力,它控制着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样式;同时,致使盆地不同部位形成差异升降和反转构造2种不同的构造样式。盆地中部构造作用微弱地带形成差异升降,而盆地边缘构造作用强烈部位发育反转构造。受其控制,盆地中部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而盆地边缘则发育构造圈闭。抬升作用形成的区域不整合以及构造反转作用形成的断裂和裂隙系统,构成了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油气发生垂向和侧向运移,最终在反转构造上升盘或隆起与坳陷转换部位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体制转换 多板块相互作用 反转构造 差异升降 成藏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陆相碎屑岩层系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7
7
作者 金文正 万桂梅 +2 位作者 崔泽宏 王俊鹏 杨孝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58,共10页
四川盆地构造变形样式复杂,并且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陆相碎屑岩层系油气成藏条件复杂。通过对四川盆地基本构造样式分析、碎屑岩层系油气圈闭类型及典型油气成藏模式综合分析后认为,四川盆地整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构造变形区,由西至东可... 四川盆地构造变形样式复杂,并且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陆相碎屑岩层系油气成藏条件复杂。通过对四川盆地基本构造样式分析、碎屑岩层系油气圈闭类型及典型油气成藏模式综合分析后认为,四川盆地整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构造变形区,由西至东可以划分为川西—川西北前陆盆地区、川中隆起区、川东—川东南隔挡式褶皱变形区,不同构造变形区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模式,分别为"近源下生上储裂缝型成藏模式"、"远源不整合输导型岩性成藏模式"、"近源断裂疏导型背斜成藏模式",并认为基底古隆起、分带差异构造变形、分层差异构造变形是该种成藏模式的主要成因,对后期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差异构造变形 成藏模式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地区含煤岩系微量元素特征及含铂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夏庆霖 赵鹏大 +2 位作者 成秋明 张振飞 周云满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7,共7页
采用浓集化学光谱(C-OES)、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等方法对滇东地区晚古生代及中、新生代21件含煤岩系全岩样品的22种微量元素及化学组分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各时代含煤岩系均有不同程度Pt与Pd富集现象,... 采用浓集化学光谱(C-OES)、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等方法对滇东地区晚古生代及中、新生代21件含煤岩系全岩样品的22种微量元素及化学组分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各时代含煤岩系均有不同程度Pt与Pd富集现象,且Pd/Pt<1。其中,下石炭统万寿山组含煤岩系富集As,Pt,B,Au,Pd,V,Sb,U,Pb,W等元素;下二叠统梁山组含煤岩系富集B,Mo,As,Pt,U,W,Pb,Pd,V等元素;上二叠统宣威组含煤岩系富集Pt,Cu,Mo,Pd,As,V,Ag等元素;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含煤岩系富集As,B,Pb,Pt,Pd,U,W,Sb,Mo,Zn,Ag等元素;上新统茨营组褐煤富集Pt,As,Pb。结合沉积环境、火山活动等地质分析,宣威组含煤岩系中Pt-Pd-Cu等元素富集可能与二叠纪玄武岩(峨眉山玄武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岩系 铂族元素 微量元素 滇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丹东五龙矿区石英脉型金矿床的黄铁矿标型特征研究 被引量:47
9
作者 周学武 李胜荣 +2 位作者 鲁力 李俊建 王吉中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1-238,共8页
详细研究了辽宁丹东五龙矿区石英脉型金矿床中黄铁矿的产状、形态、成分、硫同位素及热电效应等特征, 提取了五龙金矿黄铁矿中重要的成因和找矿信息。首次利用黄铁矿微量元素的三角形图解对矿区深部远景及其外围靶区内矿脉的矿化远景进... 详细研究了辽宁丹东五龙矿区石英脉型金矿床中黄铁矿的产状、形态、成分、硫同位素及热电效应等特征, 提取了五龙金矿黄铁矿中重要的成因和找矿信息。首次利用黄铁矿微量元素的三角形图解对矿区深部远景及其外围靶区内矿脉的矿化远景进行了预测, 不仅为五龙金矿的成因研究提供了可信的矿物学依据, 而且对五龙矿区深部及其外围靶区内矿脉的矿化远景进行了有效的评价, 认为五龙金矿系中—浅成岩浆热液成因的金矿床, 矿区深部及其外围的220号脉、38号脉、2号脉的金矿化远景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型特征 黄铁矿 石英脉型金矿 五龙矿区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