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民族交融语境下的宜红古茶道与文化共同体生成 |
刘礼堂
张旻霏
李敏瑞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四川茶业文化遗产的景观考古学思考 |
李凯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茶文化助力鹤峰茶产业发展的探索 |
王志博
张琳
王东辉
陈昌鸿
张月芳
张具权
胡强
|
《中国茶叶》
|
2024 |
1
|
|
|
4
|
宋代利州路蜀道茶马贸易初探 |
雍林璋
|
《茶叶》
|
2024 |
0 |
|
|
5
|
凤阳邑文旅的创新性发展与动因研究 |
陈丽媛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4 |
0 |
|
|
6
|
从“唐蕃古道”到“茶马古道”:论西藏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及其意义 |
刘立云
保罗
|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
7
|
陕西泾阳茯砖茶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遗产传承 |
孙志国
定光平
钟儒刚
熊晚珍
刘之杨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8 |
2
|
|
|
8
|
茶马古道与盐运古道、丝绸之路的关系——基于词与物的古道类型学研究 |
陈保亚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
9
|
论丝绸之路向茶马古道的转型——从词与物的传播说起 |
陈保亚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
10
|
遗产廊道视域中滇藏茶马古道价值认识 |
王丽萍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3
|
|
|
11
|
陆路佛教传播路线西南转向与茶马古道的兴起 |
陈保亚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
12
|
西藏西部考古新发现的茶叶与茶具 |
霍巍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29
|
|
|
13
|
滇藏茶马古道线形遗产区域保护研究 |
王丽萍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
14
|
“一带一路”视野下西南茶马古道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 |
刘礼堂
冯新悦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2
|
|
|
15
|
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保护层次研究 |
王丽萍
|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7
|
|
|
16
|
唐宋与吐蕃间的西北茶叶之路 |
陆离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
17
|
茶马古道的概念、研究瓶颈与开拓方向——历史学科的视角 |
宋时磊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
18
|
昌都:茶马古道上的枢纽及其古代文化——兼论茶马古道的早期历史面貌 |
石硕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9
|
|
|
19
|
茶马古道特色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 |
刘兴全
杨俊坤
|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
20
|
南诏大理国与吐蕃及东南亚地区的茶叶贸易初探 |
张海超
|
《农业考古》
|
2020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