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比活度〔甲基-~3H〕-胸腺嘧啶核苷的制备
1
作者 王晓静 郑宗琪 +1 位作者 郭振 朱青 《同位素》 CAS 2001年第3期205-209,共5页
以 (5 - F3 ) -胸腺嘧啶核苷 (Td R)为前体 ,采用 Pd O/ Ba SO4 为催化剂 ,在 2 .5 mo L/ L KOH水溶液中进行催化卤氚取代反应。获得的标记物比活度为 9.1TBq/ g,与目前所用方法制备的标记物比活度 3TBq/ g相比提高 2倍。标记物放化纯度... 以 (5 - F3 ) -胸腺嘧啶核苷 (Td R)为前体 ,采用 Pd O/ Ba SO4 为催化剂 ,在 2 .5 mo L/ L KOH水溶液中进行催化卤氚取代反应。获得的标记物比活度为 9.1TBq/ g,与目前所用方法制备的标记物比活度 3TBq/ g相比提高 2倍。标记物放化纯度 >95 % ,示踪灵敏度可提高 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3H]-TdR 高比活度 制备 [甲基-^3H]-核苷 放射性比活度 标记 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H—胸腺嘧啶核苷参入法测定甲亢病人T淋巴细胞功能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
2
作者 丁绚 于宪 +3 位作者 余翠丽 肖智敏 余爱琴 刘冬年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41-43,共3页
本文测定了正常人和四组甲亢病人(n=117)外周血T淋巴细胞(T 细胞)和血清中T_3T_4含量,结果显示:1、四组甲亢病人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健康人;2、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病情缓解、T_3T_4正常、T 细胞功能逐渐恢复;
关键词 甲亢 甲状 T淋巴细胞 3H—核苷参入法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平安 邹力 +2 位作者 何其敏 杨平 赵海专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9-201,共3页
利用抗胸腺嘧啶核苷激酶 (TK)单克隆抗体 ,建立增强化学发光法 (ECLA) ,检测血清中的TK。在肿瘤病人中 ,肺癌的TK阳性率为 91 5 % ,直肠癌为 90 0 % ,胃癌为 90 6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急非淋白血病 (ANLL)、淋巴瘤分别为 ... 利用抗胸腺嘧啶核苷激酶 (TK)单克隆抗体 ,建立增强化学发光法 (ECLA) ,检测血清中的TK。在肿瘤病人中 ,肺癌的TK阳性率为 91 5 % ,直肠癌为 90 0 % ,胃癌为 90 6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急非淋白血病 (ANLL)、淋巴瘤分别为 93 3% ,6 5 0 %和 91 6 % ;非肿瘤病人TK的阳性率为 4 2 %。 2 0 7例体检健康人群血清均为阴性 ,TK含量明显低于各肿瘤组病人 (P <0 0 0 1) ,而与非肿瘤病人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胃癌和直肠癌病人的TK阳性率明显高于癌胚抗原(CEA)的阳性检出率 (P <0 0 0 5 )。结论 :血清TK含量大于 5pmol/L可判定为异常 ;ECLA检测TK对ALL、淋巴瘤、肺癌、胃癌和直肠癌等有较高的诊断效果 ,将会成为肿瘤筛查、恶性程度和预后观察的工具。而且本法具有特异性好 ,结果易于观察且可长期保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激酶 增强化学发光法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4-硫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研究
4
作者 王健 翟红秀 +1 位作者 李德鹏 张晓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0-244,共5页
提出了一种高效合成3',5'-O-二乙酰基-4-硫胸腺嘧啶核苷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目标产物产率可达93.9%以上。以二氧六环做溶剂,反应温度102℃,乙酰化胸腺嘧啶核苷与P2S5的摩尔比为1∶1.2,微波功率700W辐... 提出了一种高效合成3',5'-O-二乙酰基-4-硫胸腺嘧啶核苷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目标产物产率可达93.9%以上。以二氧六环做溶剂,反应温度102℃,乙酰化胸腺嘧啶核苷与P2S5的摩尔比为1∶1.2,微波功率700W辐射8分钟,即可高收率得到3',5'-O-二乙酰基-4-硫胸腺嘧啶核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 4-硫核苷 微波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嵚 杨丰 +1 位作者 张景海 陈英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5-149,155,共6页
目的为了对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whitespotsyndromevirus,WSSV)中最为保守的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 (WSV TS)基因 ,进行该病毒的系统发育学研究。方法通过GenBankTM 数据库和DNAMAN分析系统 ,对不同生物来源的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进行... 目的为了对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whitespotsyndromevirus,WSSV)中最为保守的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 (WSV TS)基因 ,进行该病毒的系统发育学研究。方法通过GenBankTM 数据库和DNAMAN分析系统 ,对不同生物来源的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进行同源性比较并构建了该基因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 :WSV TS的氨基酸序列与来自高等生物 ,特别是同哺乳动物有着很高的同源性 ,而与多种病毒的同源性较低。结论WSV ts基因是WSSV基因组中最为保守的基因 ,其进化树的构建对于理解WSSV的进化地位有重要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合成酶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同源性分析 系统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取代雌二醇-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
6
作者 程克光 初相伍 +3 位作者 刘观艳 苏春华 邓胜平 潘红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2,共7页
以雌二醇为原料,在K2CO3碱性条件下,与二溴烷烃反应生成醚类化合物,继而与尿嘧啶或胸腺嘧啶反应,共合成16个新型3-取代雌二醇-嘧啶类衍生物(化合物5~20),并采用MTT法对其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对人乳腺癌MCF-... 以雌二醇为原料,在K2CO3碱性条件下,与二溴烷烃反应生成醚类化合物,继而与尿嘧啶或胸腺嘧啶反应,共合成16个新型3-取代雌二醇-嘧啶类衍生物(化合物5~20),并采用MTT法对其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对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人卵巢癌SKOV-3、人肺癌NCI-H460和人胃癌MGC-803细胞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连接链长为2的尿嘧啶单接产物5和双接产物6、连接链长为8的尿嘧啶单接产物17、连接链长为2和6的胸腺嘧啶双接产物8和16对MCF-7具有良好的增殖抑制活性;化合物5和6对MDA-MB-231细胞株具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化合物17同时对SKOV-3细胞株也呈现优良的增殖抑制活性。连接链长为6的尿嘧啶单接产物13对MGC-803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最高。总之,3-取代的雌二醇-嘧啶类衍生物对MCF-7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要优于其他受试肿瘤细胞株。3-取代雌二醇-尿嘧啶衍生物比3-取代雌二醇-胸腺嘧啶衍生物具有更好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取代雌二醇 尿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免疫荧光法标记海马脑片齿状回新增殖神经元的方法
7
作者 邓锦波 赵善廷 牛艳丽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9-871,共3页
关键词 溴脱氧尿核苷 免疫荧光法 BrdU标记技术 海马脑片 神经元 齿状回 核苷 细胞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大肠杆菌的核苷磷酸化酶合成胸苷 被引量:10
8
作者 沈荣坤 邱蔚然 孙南翔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6期701-706,共6页
通过大肠杆菌(E.coli)核苷磷酸化酶的转脱氧核糖基作用,从胸腺嘧啶和2'-脱氧核苷合成胸苷。优化了以dU为底物合成胸苷的反应条件。以30mmol/L dU为底物其合成胸苷的转化率可达55.3%;以dA、dC、dU... 通过大肠杆菌(E.coli)核苷磷酸化酶的转脱氧核糖基作用,从胸腺嘧啶和2'-脱氧核苷合成胸苷。优化了以dU为底物合成胸苷的反应条件。以30mmol/L dU为底物其合成胸苷的转化率可达55.3%;以dA、dC、dU、dG的混合物为底物转化率为52.6%;以DNA降解后的2'-脱氧核苷混合液作底物,反应液中胸苷浓度从9.2mmol/L提高到17.9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 大肠杆菌 核苷磷酸化酶 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Pt(NH3)2Cl2]与核苷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唐雯霞 张才芬 戴安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1年第4期423-430,共8页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37℃、pH=5.5、0.1M NaClO4介质中cis[Pt(NH_(3))_(2)Cl_(2)]和DNA组成物——鸟嘌呤核苷、腺嘌呤核苷、胞嘧啶核苷及胸腺嘧啶核苷的作用。发现顺-[PtⅡ(NH_(3))_(2)]与前三种核苷能生成组成为1:1、1:2二种络合物,与...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37℃、pH=5.5、0.1M NaClO4介质中cis[Pt(NH_(3))_(2)Cl_(2)]和DNA组成物——鸟嘌呤核苷、腺嘌呤核苷、胞嘧啶核苷及胸腺嘧啶核苷的作用。发现顺-[PtⅡ(NH_(3))_(2)]与前三种核苷能生成组成为1:1、1:2二种络合物,与胸腺嘧啶核苷不作用。所测得一级和二级表观生成常数,以及作用初速分别有如下大小次序:Guo>Ado>Cyt>>Thy;Guo>Ado>Cyt>>Thy.在所得结果基础上讨论了顺-[Pt(NH_(3))_(2)Cl_(2)]和癌细胞中DNA作用的可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 嘌呤核苷 鸟嘌呤核苷 分光光度法 生成常数 DNA作用 N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K/GCV系统对骨肉瘤MG-63细胞杀伤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桦栋 吕智 +2 位作者 冯毅 刘小丽 侯慧铭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的TK/GCV系统对骨肉瘤MG-63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所产生的旁观者效应。方法:脂质体介导TK基因体外转染骨肉瘤MG-63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转染是否成功,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与未转染细胞的转染效率。将未转染...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的TK/GCV系统对骨肉瘤MG-63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所产生的旁观者效应。方法:脂质体介导TK基因体外转染骨肉瘤MG-63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转染是否成功,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与未转染细胞的转染效率。将未转染的骨肉瘤MG-63细胞分为3组,实验1组用转染TK/GCV的细胞上清液与原培养液按1/10、1/7、1/5、1/2比例混和液培养;实验2组用0.22μm滤器过滤的转染后的细胞上清液与原培养液按1/10、1/7、1/5、1/2比例混和液培养;对照组用培养液培养,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分别测定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骨肉瘤细胞对TK/GCV系统的敏感性。结果:经TK基因转染的MG-63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有大量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TK基因的细胞转染效率可达75.5%。6 d后MT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1组中各比例浓度的混合培养液对细胞的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中1/10、1/7比例浓度的混合培养液对细胞的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TK基因转染的MG-63细胞随GCV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脂质体介导的TK/GCV系统能够通过旁观者效应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基因治疗 脱氧核苷激酶(TK) 丙氧鸟苷(GCV) 旁观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深低温保存对胸骨组织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宜人 王勇杰 +1 位作者 王明钊 沈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深低温保存对胸骨组织活力的影响。方法切取SD大鼠胸骨后立即放入含有低钾右旋糖酐(LPD)冻存液的冻存管,在程序降温仪降至-80℃后投入液氮,分别保存1、15、30、60、120 d后对胸骨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加入3H-胸腺嘧啶核...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深低温保存对胸骨组织活力的影响。方法切取SD大鼠胸骨后立即放入含有低钾右旋糖酐(LPD)冻存液的冻存管,在程序降温仪降至-80℃后投入液氮,分别保存1、15、30、60、120 d后对胸骨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加入3H-胸腺嘧啶核苷(TdR)以做标记,使用β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组织细胞吸收情况和培养上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与冷冻前比较,低温保存1 d后胸骨组织培养上清中ALP活性开始降低,15 d降至最低,以后基本保持稳定。低温保存1 d后,3H-TdR掺入率降至90.02%。冷冻15 d以后3H-TdR掺入率降至73.9%,以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深低温保存后胸骨组织保留70%~80%的活力,损伤主要发生在冷冻早期,ALP活性检测和3H-TdR体外组织培养是测定胸骨组织活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保存 组织活力 碱性磷酸酶 3h-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CD44V6、GATA-3的表达变化及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开蕾 张二春 彭钧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CD44变异体6(CD44V6)、鸟嘌呤腺嘌呤胸腺嘧啶腺嘌呤序列结合蛋白3(GATA-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2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60例尿路上皮增生组... 目的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CD44变异体6(CD44V6)、鸟嘌呤腺嘌呤胸腺嘧啶腺嘌呤序列结合蛋白3(GATA-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2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60例尿路上皮增生组织CD44V6、GATA-3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病理分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二者阳性表达的差异。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尿路上皮增生组织中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59/120)、13%(8/60),GATA-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114/120)、62%(37/60),二者CD44V6、GATA-3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病理分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D44V6、GATA-3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CD44V6、GATA-3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且肿瘤病理分级越高二者阳性表达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肿瘤 CD44变异体6 鸟嘌呤嘌呤嘌呤序列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TK1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云 田兴松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10期801-803,共3页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TK1)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2013年1月—2016年7月,乳腺癌患者79例,均给予新辅助化疗,检测患者化疗前后血清TK1水平。结果显示,TNM分期Ⅲ期患者血清TK1水平为(4.11±0.98)×10^(-12)...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TK1)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2013年1月—2016年7月,乳腺癌患者79例,均给予新辅助化疗,检测患者化疗前后血清TK1水平。结果显示,TNM分期Ⅲ期患者血清TK1水平为(4.11±0.98)×10^(-12) mol/L,明显高于Ⅱ期患者(P <0.05);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化疗后血清TK1为(2.03±0.98)×10^(-12) mol/L,均明显低于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患者(P <0.05);TK1降低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47.00个月和55个月,明显高于TK1升高组(P <0.05)。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TK1水平与TNM分期有关,同时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TK1变化与化疗疗效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核苷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对于喉癌细胞的增殖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成元 肖水芳 李学佩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1-353,共3页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对于喉癌细胞系Hep-2的促进增殖作用。方法采用氚胸腺嘧啶(H3-thymidine,H3-TDR)掺入方法观察不同药物作用下ADM对于喉癌细胞系Hep-2增殖的影响。结果在ADM浓度为1×10-10、1×10-9、1...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对于喉癌细胞系Hep-2的促进增殖作用。方法采用氚胸腺嘧啶(H3-thymidine,H3-TDR)掺入方法观察不同药物作用下ADM对于喉癌细胞系Hep-2增殖的影响。结果在ADM浓度为1×10-10、1×10-9、1×10-8mol/L时均可以显著促进Hep-2细胞增殖(t=-2654.8、P<0.01,t=-1732.3、P<0.01和t=-836.5、P<0.01),三组浓度的ADM促进Hep-2增殖作用差别有显著性(F=18.5,P<0.01),且有剂量依赖性(r=0.9996,P<0.01)。加入ADM受体阻断剂ADM(22-52)Hep-2细胞的H3-TDR掺入量与单纯ADM孵育组掺入量差别有显著(t=2721.5,P>0.05)。Hep-2细胞经ADM孵育后分别加入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MAPK/MEK)阻断剂PD098059、蛋白激酶A(proteinkinaseA,PKA)阻断剂H-89、H3-TDR掺入量与单纯ADM刺激组掺入量差别有显著意义(t=2723.8,P<0.01、t=2095.2,P<0.01〉;但加入P38MAPK通路阻断剂SB202190后,H3-TDR掺入量与单纯ADM刺激组差别无显著性。(t=121.83,P>0.05)。结论肾上腺髓质素对于喉癌细胞Hep-2的增殖有促进作用,阻断ADM受体后Hep-2细胞生长受抑制,ADM促进Hep-2细胞生长信号可以通过MEK、PKA通路起作用,未发现p38MAPK参与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髓质素 增殖作用 喉癌细胞系HEP-2 HEP-2细胞 P38MAPK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PD098059 SB202190 protein M受体阻断剂 ADM 细胞生长 mol/L 剂量依赖性 掺入量 药物作用 细胞增殖 h-8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体外培养^3H—TdR掺入法药敏试验临床观察
15
作者 薛军 唐世超 +1 位作者 刘慕琴 尤宁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药敏试验 3 掺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NG诱发犬胃癌过程细胞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人敏 江绍基 +1 位作者 萧树东 王年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4期357-360,共4页
本研究利用实验犬胃癌模型,采用纤维胃镜活检,体外胃粘膜培养掺入~3H-TdR 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 ENNG 诱发犬胃癌过程的细胞增殖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犬正常胃粘膜向癌前、癌发展,细胞标记指数(LI)出现三期变化,最初期下降,接着细胞 LI... 本研究利用实验犬胃癌模型,采用纤维胃镜活检,体外胃粘膜培养掺入~3H-TdR 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 ENNG 诱发犬胃癌过程的细胞增殖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犬正常胃粘膜向癌前、癌发展,细胞标记指数(LI)出现三期变化,最初期下降,接着细胞 LI 不断增高,最终处于相对高值的平坦期(P【0.01),说明细胞增殖速率加快。T_S 有延长趋势,但十分缓慢,表现相对恒定。T_C 逐渐缩短,与实验前的 T_C 差异呈高度显著性(P【0.01)。正常胃粘膜向癌演变过程中,胃粘膜的增殖区逐渐扩大,显示细胞的去分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动力学 放射自显影 ~3h-胸腺嘧啶核苷 实验性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建洪 赵刚平 邢怡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32-234,共3页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rapamil)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uman retinalpig-ment epithelium,hRPE)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方法:含不同浓度维拉帕米的条件培养液作用于培养的hRPE细胞后,利用细胞计数和MTT比色试验观察...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rapamil)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uman retinalpig-ment epithelium,hRPE)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方法:含不同浓度维拉帕米的条件培养液作用于培养的hRPE细胞后,利用细胞计数和MTT比色试验观察维拉帕米对培养的hRPE细胞的作用,同时采用氚标胸腺嘧啶核苷(3H-thymidine,3H-TdR)掺入试验测定维拉帕米对培养的hRPE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维拉帕米在实验所设的浓度范围均能抑制培养的hRPE细胞的增殖和DNA合成,在浓度为10,50,100,200μm ol/L时其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6.72%,37.25%,58.21%,79.54%(P<0.01);cpm值分别为对照组的0.81,0.61,0.52,0.44倍(P<0.01)。结论:维拉帕米对培养的hRPE细胞增殖和DNA合成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上皮细胞增殖 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hRPE细胞 细胞DNA合成 钙通道阻滞剂 核苷 条件培养液 MTT比色 增殖抑制率 mol/L 不同浓度 试验观察 细胞计数 浓度范围 抑制作用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基因突变致成人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 被引量:2
18
作者 谭蓓 冯云路 +3 位作者 吴东 朱以诚 陈钰 钱家鸣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分析1例成人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及其家系线粒体病相关基因应用NimbleGen固相芯片进行目标区域捕获测序。结果该患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假性胃肠... 目的探讨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分析1例成人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及其家系线粒体病相关基因应用NimbleGen固相芯片进行目标区域捕获测序。结果该患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假性胃肠梗阻、脑白质病、恶液质、周围神经病、眼外肌无力及多种代谢紊乱。基因检测发现TYMP基因c.217G>A纯合突变为该患者的致病突变,患者父母(近亲婚配)及姐姐均为该突变杂合子,该突变为新发突变。结论经基因检测确诊TYMP基因新发突变致成人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 核苷酸磷酸化酶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提取物对人全血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玮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5-186,共2页
关键词 冬虫夏草提取物 人细胞免疫功能 核苷 尿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抗病毒新药素比伏(替比夫定)述评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铁军 王亚红 邹文爽 《中国社区医师》 2008年第10期20-20,共1页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要目标是清除或持久性抑制乙肝病毒(HBV)在体内的复制,从而减轻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病变,减少和阻止肝硬化及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乙肝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泰诺...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要目标是清除或持久性抑制乙肝病毒(HBV)在体内的复制,从而减轻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病变,减少和阻止肝硬化及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乙肝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泰诺福韦、依曲西他平、L-脱氧胸腺嘧啶、Ly582563、B-LF4C、恩替卡韦。其中,阿德福韦、泰诺福韦、Ly582563是嘌呤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依曲西他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抗病毒新药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嘌呤核苷类似物 依曲西他平 慢性乙型肝炎 肝细胞性肝癌 脱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