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ystal growth,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Pr^(3+)-doped 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 single crystals 被引量:1
1
作者 Dai-Ni Wang Shou-Lei Xu +4 位作者 Xiang-Yu Wang Si-Yao Li Xing Hong Bernard A.Goodman Wen De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583-590,共8页
The development of blue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iodes(LEDs)has produce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for Prdoped materials that can absorb blue light,especially crystals,and we now report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 The development of blue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iodes(LEDs)has produce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for Prdoped materials that can absorb blue light,especially crystals,and we now report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for high-quality Pr-doped single crystals of 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YSZ)grown by the optical floating zone(FZ)method.X-ray diffraction(XRD)and Raman spectroscopy showed that all of the single crystal samples were in the cubic phase,whereas the corresponding ceramic samples contained a mixture of monoclinic and cubic phase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and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spectroscopy showed that Pr was present as the Pr^(3+)ion in ceramic rods and single crystals after heating to high temperatures.The absorption and photoluminescence excitation(PLE)spectra of the Pr-doped YSZ crystals measured at room temperature showed strong absorption of blue light,while their photoluminescence(PL)spectra showed five emission peaks at 565 nm,588 nm,614 nm,638 nm,and 716 nm under450 nm excitation.The optimum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crystal prepared using 0.15 mol%Pr_(6)O_(11),and those with higher concentrations showed evidence of quenching of the luminescence properties.In addition,the color purity of Pr-doped YSZ single crystal reached 98.9%in the orange–red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ysz)single crystal praseodymium-doped optical floating zone method luminesc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SZ超细粉末的溶胶——凝胶法制备 被引量:12
2
作者 唐超群 章天金 吴新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49-52,共4页
应用溶胶-凝胶方法合成了YSZ(Zr02+9mol%Y3O3)超细粉末。对凝胶形成超细粉末的热分解及晶化过程用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一差热(TG-DTA)等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溶胶一凝胶法制备YSZ超细... 应用溶胶-凝胶方法合成了YSZ(Zr02+9mol%Y3O3)超细粉末。对凝胶形成超细粉末的热分解及晶化过程用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一差热(TG-DTA)等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溶胶一凝胶法制备YSZ超细粉末的反应过程分为:水份和有机溶剂的挥发;有机基团的燃烧和无定形Zr02的形成;无定形Zr02向立方相Zr02的转变三个阶段。在470℃时,凝胶转变为YSZ固溶体,形成立方相Zr02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ysz 超细粉末 立方相 二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YSZ的Xe^+离子辐照效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向霞 祖小涛 +5 位作者 张传飞 王治国 朱莎 曾光廷 霍永忠 王鲁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5-408,共4页
 200keVXe+离子辐照使单晶YSZ由无色透明变成紫色透明,结果表明,能量为200keV,注量为1×1017cm-2的Xe+离子辐照YSZ单晶产生的损伤高达350dpa,在损伤区产生高密度的缺陷,但仍然没有发生非晶化转变。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产生吸收...  200keVXe+离子辐照使单晶YSZ由无色透明变成紫色透明,结果表明,能量为200keV,注量为1×1017cm-2的Xe+离子辐照YSZ单晶产生的损伤高达350dpa,在损伤区产生高密度的缺陷,但仍然没有发生非晶化转变。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产生吸收带的注量阈值大约为1016cm-2。注量为1×1016cm-2和1×1017cm-2的样品,吸收带峰值分别位于522nm和497nm。光吸收带可能与Zr阳离子最近邻的氧空位捕获电子形成的F型色心和Y阳离子近邻的氧离子捕获空穴形成的V型色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ysz Xe^+ 氙离子 重离子辐照效应 光学性能 吸收光谱 陶瓷材料 TEM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在钛表面制备Co-YSZ/HAp纳米复合涂层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周成 黄龙门 +2 位作者 唐毅 倪永金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0-595,共6页
采用复合电沉积和电泳沉积两步法在钛基体上制备了Co-YSZ/HAp纳米复合涂层,与只采用电泳沉积法在钛基体上制备纳米HAp单一涂层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能量散射谱对复合涂层的微观形貌,纳米HAp外层表面形貌,晶相... 采用复合电沉积和电泳沉积两步法在钛基体上制备了Co-YSZ/HAp纳米复合涂层,与只采用电泳沉积法在钛基体上制备纳米HAp单一涂层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能量散射谱对复合涂层的微观形貌,纳米HAp外层表面形貌,晶相,复合涂层的断面形貌及元素组成分布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粘结-拉伸实验测定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Co-YSZ/HAp纳米复合涂层与钛基体的结合强度明显高于纳米HAp单一涂层与钛基体的结合强度,说明复合涂层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 复合电沉积 纳米复合涂层 羟基磷灰石(HAp) 氧化钇稳定二氧化锆(ys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YSZ的Xe^+辐照损伤的电子显微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向霞 祖小涛 +2 位作者 吴继红 朱莎 王鲁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97,共3页
 不同注量200keVXe+注入YSZ单晶样品的电子显微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辐照注量的增加,缺陷簇的密度增大,在1×1015~1×1016cm-2Xe+注量,缺陷簇密度迅速增大,形成间隙型位错环;当Xe+注量增大到1×1017cm-2,缺陷簇密度的增加变...  不同注量200keVXe+注入YSZ单晶样品的电子显微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辐照注量的增加,缺陷簇的密度增大,在1×1015~1×1016cm-2Xe+注量,缺陷簇密度迅速增大,形成间隙型位错环;当Xe+注量增大到1×1017cm-2,缺陷簇密度的增加变得缓慢,并且有直径为2~4nm的Xe气泡析出。选区电子衍射花样表明YSZ样品没有产生非晶化转变。在Xe+辐照的离位率高达约350dpa的情况下,YSZ晶体没有非晶化,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注入的Xe+以气泡形式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ysz Xe+辐照 透射电子显微镜 辐照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EPR谱和TEM对YSZ单晶辐照损伤的研究
6
作者 祖小涛 封向东 +2 位作者 雷雨 朱莎 王鲁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09-1912,共4页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YSZ单晶的辐照效应。200 keV的Xe和400 keV的Cs离子注入[111]取向的YSZ单晶中,注量均为5×1016cm-2。EPR结果表明辐照产生了共振吸收位置g‖=1.989和g⊥=1.869、对称轴为[111]...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YSZ单晶的辐照效应。200 keV的Xe和400 keV的Cs离子注入[111]取向的YSZ单晶中,注量均为5×1016cm-2。EPR结果表明辐照产生了共振吸收位置g‖=1.989和g⊥=1.869、对称轴为[111]的六配位Zr3+顺磁缺陷。Cs辐照产生了比Xe离子辐照多约150倍的六配位Zr3+顺磁缺陷。两种样品的剖面电子显微分析表明没有发现非晶化转变,但是Cs离子辐照的样品在损伤集中区域产生了密度较高的缺陷。因此,EPR谱和电子显微观察均说明在相同离位损伤(约160 dpa)的情况下,Cs离子辐照比Xe离子辐照产生了更多的缺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Cs离子是化学活性的而Xe离子却是惰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sz单晶 离子辐照 辐照缺陷 电子顺磁共振谱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鹏程 赵运才 +3 位作者 刘明 王慧鹏 马国政 王海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69-9076,共8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面对日趋复杂的工作环境,传统的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ttria partially stabilized zirconia)热障涂层材料在高于1200℃的环境下服役时,易出现相变、烧结收缩严重等问题,降低了涂层的隔热性能,同时伴随有一定...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面对日趋复杂的工作环境,传统的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ttria partially stabilized zirconia)热障涂层材料在高于1200℃的环境下服役时,易出现相变、烧结收缩严重等问题,降低了涂层的隔热性能,同时伴随有一定的体积变化而加速涂层的剥落,需要研发性能更好的热障涂层以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新一代热障涂层分为以下几类:(1)掺杂稀土氧化物改性YSZ热障涂层;(2)萤石或焦绿石结构热障涂层;(3)钇铝石榴石或磁铁铅矿热障涂层;(4)钙钛矿结构热障涂层。其中,采用稀土氧化物掺杂对YSZ进行改性的热障涂层由于可以有效降低热障涂层的热导率,提高其高温相稳定性、高温抗氧化性、高温抗腐蚀性能等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几种有希望代替传统YSZ涂层的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稀土氧化物包括CeO_(2)、Sc_(2)O_(3)、Gd_(2)O_(3)、La_(2)O_(3),对不同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其中掺杂CeO_(2)可降低涂层的热导率,使其耐Na_(2)SO_(4)腐蚀能力增强,并提高其热稳定性;掺杂Sc_(2)O_(3)不仅降低涂层的热导率,还大大提高其相稳定性,使涂层在1500℃高温下经过长时间热处理后仍然保持单一的t'相;掺杂Gd_(2)O_(3)可有效提高其耐热腐蚀性,但过量掺杂会降低涂层的力学性能;掺杂La_(2)O_(3)可增强涂层的抗烧结能力,有效降低其热导率。本文还对影响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性能的其他因素(如制粉方式、喷涂工艺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今后热障涂层体系的发展趋势及研发思路进行总结,为新型热障涂层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稀土氧化物 热导率 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s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混合固态源PE-MOCVD法制备YSZ薄膜及其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铭飞 姜银珠 +2 位作者 高建峰 王艳艳 孟广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981-1985,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的MOCVD技术,以均匀混合的金属β-二酮鳌合物固态源Y(DPM)3和Zr(DPM)4作为前驱物,在N iO/SDC多孔阳极和多孔-αA l2O3衬底上制备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薄膜.研究了两种衬底对成膜过程和膜的结构以及微结构的影响,...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的MOCVD技术,以均匀混合的金属β-二酮鳌合物固态源Y(DPM)3和Zr(DPM)4作为前驱物,在N iO/SDC多孔阳极和多孔-αA l2O3衬底上制备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薄膜.研究了两种衬底对成膜过程和膜的结构以及微结构的影响,讨论了源区输运机制及薄膜生长动力学.XPS分析结果表明,薄膜中Y和Zr元素的摩尔比低于原始混合源中的Y和Zr元素的摩尔比,当混合源中的Y和Zr元素的摩尔比约为0.35∶1时,可以获得无定形态的8%YSZ薄膜,经高温焙烧转化为单一立方相,其晶粒大小约为100 nm,薄膜的生长速率约为7 nm/m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淀积 微波等离子体 固体电解质 薄膜 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等离子喷涂YSZ热障涂层内应力研究现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远涛 张士陶 +5 位作者 姜涛 郭乐扬 张杨杨 李文戈 刘彦伯 张静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4-32,共9页
使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技术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热障涂层(TBCs)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内应力是影响TBCs系统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过量的内应力会引起微裂纹的产生、扩展,导致YSZ TBCs过早失效。早期内应力主要由喷涂工艺、... 使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技术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热障涂层(TBCs)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内应力是影响TBCs系统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过量的内应力会引起微裂纹的产生、扩展,导致YSZ TBCs过早失效。早期内应力主要由喷涂工艺、基体和粉末条件的不良选择引起,并引起早期裂纹的萌生与扩展。ZrO_(2)高温相变、热生长氧化物(TGO)生长和陶瓷与金属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CTE)失配是TBCs在热服役中内应力的主要来源。在内应力作用下,裂纹在表面陶瓷工作层(TC)/TGO或黏结层(BC)/TGO界面处萌生,扩张并导致涂层脱落失效。目前降低系统内应力以达到延长TBCs热服役寿命的主要思路有干预尖晶石TGO生成,制备复合涂层或使用稀土粒子稳定ZrO_(2)物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TBCs) 大气等离子喷涂(APS)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 内应力 热生长氧化物(T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YSZ/7075铝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新亮 胡永俊 +6 位作者 李艳辉 张欣悦 王岳亮 卢冰文 董东东 马文有 刘敏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1年第5期510-519,共10页
以7075铝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SLM技术制备了7075铝合金和YSZ/7075复合材料试样,并研究了SLM工艺参数及钇稳定氧化锆(YSZ)添加含量对7075铝合金试样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LM成形7075铝合金试样的相对密度,随着激... 以7075铝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SLM技术制备了7075铝合金和YSZ/7075复合材料试样,并研究了SLM工艺参数及钇稳定氧化锆(YSZ)添加含量对7075铝合金试样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LM成形7075铝合金试样的相对密度,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SLM成形试样沿晶界分布着网状裂纹,添加钇稳定氧化锆(YSZ)纳米粉体能明显抑制SLM成形7075铝合金的裂纹;当YSZ添加量为2%、激光功率为270 W、扫描速度为800 mm/s时,试样相对密度为96.62%,平均晶粒尺寸由20.4μm细化至4.26μm,显微硬度为120 HV,试样的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分别为209MPa和196 MPa,是未添加YSZ试样的5.5倍和2倍,延伸率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7075铝合金 钇稳定的氧化锆(ysz)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Surface Morphology of Yttrium-Stabilized Zirconia Films Deposited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on Rolling Assisted Biaxially Textured Substrate Tapes
11
作者 王梦麟 刘林飞 李贻杰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buffer layer yttrium-stabilized zirconia (YSZ) of YBa2CuaO7-σ (YBCO)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films relies on a series of controllabl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In this work, we f...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buffer layer yttrium-stabilized zirconia (YSZ) of YBa2CuaO7-σ (YBCO)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films relies on a series of controllabl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In this work, we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pulsed laser frequency and target crystalline type on surface morphology of YSZ films deposited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PLD) on rolling assisted biaxially textured substrate tapes. Usually two kinds of particles are observed in the YSZ layer: randomly distributed ones on the whole film and self-assembled ones along grain boundaries. SEM images are used to prove that particles can be partly removed when choosing dense targets of single crystalline. Lower frequency of pulsed laser also contributes to a smoother film surface. TEM images are used to view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thin film. Thus we can obtain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prepare a particle-free YSZ buffer layer for YBCO in optimized conditions using PLD. The YBCO layer with nice structure and critical current density of around 5 MA/cm2 can be reached on smooth YSZ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sz Improvement of Surface Morphology of Yttrium-Stabilized zirconia Films Deposited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on Rolling Assisted Biaxially Textured Substrate Tapes P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基陶瓷热障涂层的腐蚀研究进展
12
作者 韩旭 耿洪滨 +2 位作者 王铀 李仰 张晓东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103,共15页
近年来随着航空与航海工业的迅速发展,具有耐高温、长寿命、耐腐蚀等优势的发动机叶片成为开发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的重要一环。热障涂层(TBCs)作为常用的热防护技术,一方面可为发动机叶片部分金属基底提供隔热保护,使其免受... 近年来随着航空与航海工业的迅速发展,具有耐高温、长寿命、耐腐蚀等优势的发动机叶片成为开发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的重要一环。热障涂层(TBCs)作为常用的热防护技术,一方面可为发动机叶片部分金属基底提供隔热保护,使其免受高温气体的影响;但另一方面,更高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使得叶片及其表面TBCs遭受严重的环境沉积物腐蚀,造成过早失效,腐蚀类型主要有热腐蚀、CMAS腐蚀、熔盐腐蚀等。腐蚀已成为限制TBCs工作温度和服役寿命的难题,抗腐蚀防护是目前TBCs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简述了以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陶瓷(YSZ)为主的热障涂层材料的主要特性,再简述了TBCs的不同腐蚀的反应机理,重点从涂层的微观结构设计、梯度涂层的设计、涂层成分改性及掺杂改性等方面与涂层腐蚀过程之间的影响关系出发,阐述了TBCs改性方法与涂层腐蚀的特点。提出未来涂层改进与防护的几种方法,最后对TBCs的腐蚀防护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TBCs)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陶瓷(ysz) 腐蚀失效 热生长氧化物(TGO)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CVD技术制备In_(2)O_(3)紫外光电探测器研究
13
作者 李奕霏 晏长岭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12期47-54,共8页
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方法分别在蓝宝石、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和蓝宝石上p-GaN衬底上生长In_(2)O_(3)薄膜,生长温度为600℃。利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HRXRD)、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霍尔系统对3种薄膜... 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方法分别在蓝宝石、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和蓝宝石上p-GaN衬底上生长In_(2)O_(3)薄膜,生长温度为600℃。利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HRXRD)、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霍尔系统对3种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YSZ基In_(2)O_(3)薄膜的最小半峰宽(FWHM)为0.23°,表面粗糙度为1.99 nm,霍尔迁移率为39.9 cm^(2)/(V·s);蓝宝石基In_(2)O_(3)薄膜中氧空位缺陷最少,占总缺陷比为29.37%,霍尔迁移率达到58.3 cm^(2)/(V·s),实现了FWHM为0.31°、表面粗糙度为3.08 nm的高质量薄膜。最终采用蓝宝石基In_(2)O_(3)薄膜制备出具有1.74×10^(14 )Jones高探测率以及光暗电流比约9165.7的紫外光电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In_(2)O_(3))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 p型氮化镓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 光电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坩埚法生长5 t批量钇稳定立方氧化锆晶体
14
作者 徐家跃 蒋新 +1 位作者 陈宇轩 申慧 《应用技术学报》 2024年第4期385-389,共5页
钇稳定立方氧化锆(YSZ)晶体是重要的人工宝石材料,具有折射率高、色散强、硬度高、理化性能稳定等优点。由于YSZ熔点高达2715℃,通常采用冷坩埚法生长。单炉产量是其技术先进性的主要指标,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产率,研... 钇稳定立方氧化锆(YSZ)晶体是重要的人工宝石材料,具有折射率高、色散强、硬度高、理化性能稳定等优点。由于YSZ熔点高达2715℃,通常采用冷坩埚法生长。单炉产量是其技术先进性的主要指标,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产率,研制出超大功率冷坩埚生长炉,其功率达到160 kW,直径达到1.5 m,成功生长出单炉5 t YSZ宝石晶体,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报道的最高单炉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稳定立方氧化锆 冷坩埚法 晶体生长 宝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热障涂层孔隙率及热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太江 李勇 +3 位作者 李巍 杨二娟 刘刚 杨兰 《材料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26,30,共5页
热障涂层高温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烧结,引起涂层失效。为探索烧结过程对涂层可靠性的影响,采用等离子喷涂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涂层,并对其进行1 000,1 100,1 200,1 300℃高温烧结试验,研究其高温烧结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及热导率... 热障涂层高温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烧结,引起涂层失效。为探索烧结过程对涂层可靠性的影响,采用等离子喷涂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涂层,并对其进行1 000,1 100,1 200,1 300℃高温烧结试验,研究其高温烧结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及热导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引起热障涂层组织结构和热导率均发生变化,稳定状态的孔隙率为12%~14%,在热障涂层服役温度范围内热导率增加到1.25~1.45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 热处理 孔隙率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先进热障涂层的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耿洪滨 宋艺 +3 位作者 张晓东 梁逸帆 王昊 王铀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0-35,共16页
热障涂层利用陶瓷层的隔热性和抗腐蚀性可以有效保护航空发动机或陆用燃气轮机中热端部件的合金基体。然而,不断追求更高的服役温度会导致表面涂层的降解、分层和过早失效。为了满足未来先进热障涂层系统的服役需求,必须开发新的陶瓷材... 热障涂层利用陶瓷层的隔热性和抗腐蚀性可以有效保护航空发动机或陆用燃气轮机中热端部件的合金基体。然而,不断追求更高的服役温度会导致表面涂层的降解、分层和过早失效。为了满足未来先进热障涂层系统的服役需求,必须开发新的陶瓷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先进热障涂层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Yttria partially stabilized zirconia,YSZ)、A_(2)B_(2)O_(7)型化合物、稀土钽酸盐、稀土磷酸盐、高熵稀土陶瓷材料、磁铅石型六铝酸盐氧化物和自愈合材料,分别归纳了它们的性质和性能,总结各种材料现阶段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展望了热障涂层材料的发展方向,为开发新的热障涂层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TBC) 陶瓷材料 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ysz) 稀土钽酸盐 高熵稀土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粘裂纹形状与尺寸对热障涂层陶瓷层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会 周攀虎 +3 位作者 周勇 韩燕 王鹤屿 华万超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18,共5页
采用有限元模拟表征了热障涂层陶瓷层内部不同裂纹形状与涂层表面亮斑形状及尺寸的关系。结果表明,裂纹长度小于1mm时,裂纹的形状效应对陶瓷层表面温度分布和温度高低影响不明显;当裂纹长度超过1mm时,陶瓷层表面亮斑的形状逐渐遵循其内... 采用有限元模拟表征了热障涂层陶瓷层内部不同裂纹形状与涂层表面亮斑形状及尺寸的关系。结果表明,裂纹长度小于1mm时,裂纹的形状效应对陶瓷层表面温度分布和温度高低影响不明显;当裂纹长度超过1mm时,陶瓷层表面亮斑的形状逐渐遵循其内部脱粘裂纹的形状,且裂纹边缘效应(角度越小)越大,其上方陶瓷层表面亮斑形状变化越趋于内部脱粘裂纹形状。不同形状裂纹尺寸和面积对其上方陶瓷层表面最高温度值影响不同,随着裂纹尺寸和面积增加,3种形状裂纹上方陶瓷层表面最高温度也会增加,裂纹尺寸超过0.5mm后,3种裂纹表面温度差值也逐渐增大,圆形裂纹表面温度升高最为显著。因此陶瓷层表面亮斑的尺寸能反映其内部裂纹的实际尺寸大小,且亮斑尺寸与其内部裂纹尺寸之间的关系不受裂纹形状、位置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裂纹形状 温度分布 亮斑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支撑的平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8
作者 肖进 陈磊 +4 位作者 袁洪春 熊超 赵宇 杜文汉 马金祥 《河南科技》 2015年第07X期120-123,共4页
通过相转换流延结合浆料涂覆的方法制备了基于YSZ(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电解质的阳极支撑的平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池阳极具有良好的非对称结构,包括较厚的指状大孔层和较薄的海绵状小孔层。以La0.8Sr0.2Mn O3-δ-YSZ为阴极,电解质厚... 通过相转换流延结合浆料涂覆的方法制备了基于YSZ(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电解质的阳极支撑的平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池阳极具有良好的非对称结构,包括较厚的指状大孔层和较薄的海绵状小孔层。以La0.8Sr0.2Mn O3-δ-YSZ为阴极,电解质厚度为19μm的单电池获得了良好的性能输出,在600oC,650oC和700oC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52MW/cm2,116MW/cm2和204MW/cm2,对应的开路电压分别为1.04V,1.02V和1.0V。结果表明:相转换流延结合浆料涂覆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阳极支撑的平板状SOFC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状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涂层的高温耐久性辨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博宇 杨加胜 +7 位作者 陶诗倩 赵华玉 钟兴华 庄寅 盛靖 倪金星 邵芳 陶顺衍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9-95,共7页
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SZ)作为热障涂层材料广泛应用于复杂高温工况,其优异的高温耐久性主要由不可相变介稳四方相(t′)所贡献。然而,目前对t′相可靠服役温度上限的界定较为模糊,主流观点仍停留在1200℃左右。基于此,采用大气等离... 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SZ)作为热障涂层材料广泛应用于复杂高温工况,其优异的高温耐久性主要由不可相变介稳四方相(t′)所贡献。然而,目前对t′相可靠服役温度上限的界定较为模糊,主流观点仍停留在1200℃左右。基于此,采用大气等离子体喷涂(APS)工艺制备YSZ陶瓷涂层,经不同时效热处理,针对涂层微结构、相组成、烧结收缩和断裂韧性等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24 h@1400℃热处理附加7年室温存放后,陶瓷层未见单斜相;300 h@1400℃和300 h@1600℃热处理涂层中单斜相体积分数分别为3.55%和35.41%,且均未碎裂。300 h@1600℃涂层烧结线性收缩率为0.4%。高温时效热处理同时伴随晶粒生长和孔隙愈合,涂层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随之增加,因而认为APS YSZ涂层可在1400℃下长时间(~300 h)服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ysz) 热障涂层(TBCs) 等离子体喷涂 高温耐久性 相组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状晶结构热障涂层的沉积生长和织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泽飞 杨加胜 +5 位作者 邵芳 赵华玉 钟兴华 庄寅 倪金星 陶顺衍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3期48-54,共7页
等离子体–物理气相沉积(PS–PVD)技术融合了等离子体喷涂(PS)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的优点,沉积效率高、成本相对较低和可制备柱状晶结构涂层。因此,PS–PVD在制备先进发动机热障涂层(TBCs)上备受关注。利用PS–PVD工艺制备... 等离子体–物理气相沉积(PS–PVD)技术融合了等离子体喷涂(PS)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的优点,沉积效率高、成本相对较低和可制备柱状晶结构涂层。因此,PS–PVD在制备先进发动机热障涂层(TBCs)上备受关注。利用PS–PVD工艺制备了多种结构的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YSZ)TBCs,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观察和分析涂层微结构与晶体织构特征。试验表明:制备的YSZ涂层为柱状晶结构,在同一喷涂距离处,沿喷涂斑点中心向外围过渡区域,柱状晶端面由四棱锥结构向菜花状结构转变,单柱状晶具有一定的晶体取向,但不同的柱状晶具有不同的结晶取向,制备态陶瓷层整体未呈现明显的择优取向和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物理气相沉积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涂层 柱状晶结构 择优取向 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