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Ⅱ)、Ni(Ⅱ)与5-氯水杨醛缩乙二胺Schiff碱单、双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O_2^-的催化歧化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贤景春 李瑞廷 +2 位作者 曹高娃 林华宽 朱守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33-836,共4页
A Series of mono and di-nuclear Zn Ni complexes with 5 - chlorosalicylaldehyde -ethylenediamine Schiff base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irs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elemental analysis.UV.IR ... A Series of mono and di-nuclear Zn Ni complexes with 5 - chlorosalicylaldehyde -ethylenediamine Schiff base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irs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elemental analysis.UV.IR spectra and 1H NMR. The Dismutation to O2 free radical has also been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schiff O2- 双核配合物 催化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类锌(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2
2
作者 霍涌前 王升文 +3 位作者 崔华莉 唐龙 李珺 张逢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74-1278,共5页
本文合成了2个新的Schiff碱锌配合物Zn(C13H10NO)2(1)和Zn(C14H12NO)2(2),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9495(2)nm,b=1.0758(2)nm,c=1.2343(3)nm,α=68.318(2)°,β=67.882(3)°,γ=... 本文合成了2个新的Schiff碱锌配合物Zn(C13H10NO)2(1)和Zn(C14H12NO)2(2),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9495(2)nm,b=1.0758(2)nm,c=1.2343(3)nm,α=68.318(2)°,β=67.882(3)°,γ=78.316(3)°,V=1.0824(4)nm3,Z=2,Dc=1.405Mg·m-3,F(000)=472,μ=1.160mm-1;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2.1845(5)nm,b=0.87905(19)nm,c=1.1988(3)nm,β=96.563(3)°,V=2.2870(9)nm3,Z=4,Dc=1.411Mg·m-3,F(400)=1008,μ=1.102mm-1。研究了它们在甲醇、乙醇溶液中的发光行为,结果表明这两个配合物在溶液中发光为金属离子微扰下配体的n-π*的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 锌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配合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向庆华 李建章 +3 位作者 谢家庆 孟祥光 胡常伟 曾宪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2,共4页
按照文献方法合成了钴(II)和铁(II)Schiff碱配合物,研究了它们作为模拟过氧化物酶在缓冲溶液中以及在三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CTAB,Brij35,LSS)胶束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反应,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配合物物质的量比和胶束微环境对金属... 按照文献方法合成了钴(II)和铁(II)Schiff碱配合物,研究了它们作为模拟过氧化物酶在缓冲溶液中以及在三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CTAB,Brij35,LSS)胶束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反应,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配合物物质的量比和胶束微环境对金属配合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反应有明显的影响;本文所提出的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催化苯酚氧化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数学模型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配合物 过氧化氢 苯酚 催化动力学 氧化 金属胶束 过氧化物酶 工业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腙类Schiff碱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有娟 马辉 +1 位作者 韩玉民 张秀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9-744,共6页
A new hydrazone Schiff base(N,N′-bis[1-(5-Br-2-methoxyphenol-6-yl)methylidene]benzil dihydrazone)(1)and its copper(II)complex Cu2(L)2·H2O·0.25CH3OH(2)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elemental ... A new hydrazone Schiff base(N,N′-bis[1-(5-Br-2-methoxyphenol-6-yl)methylidene]benzil dihydrazone)(1)and its copper(II)complex Cu2(L)2·H2O·0.25CH3OH(2)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elemental analysis,1H-NMR and single-crystal X-ray analysis.The crystal of the complex(2)belongs to triclinic,space group Pī with a=12.993(13),b=14.454(15),c=16.291(17),α=102.309(14)°,β=91.327(14)°,γ=95.526(15)°,V=2972(5)3,Dc=1.642 g/cm3,Z=2,Mr =1469.77,μ(Mo Kα)=3.467mm-1,F(000)=1464.The complex(2)forms a 1D chain-like structure constructed by noncovalent interaction of Cu…N and Cu…Br and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The adjacent chains are further interconnected into a 3D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 by the interaction of Br…Br.The fluorescence of the title compounds(1)and(2)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 铜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葡萄糖、乳糖Schiff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与DNA作用的电子光谱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卓立宏 郭应臣 +1 位作者 乔占平 王宏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D 葡萄糖、乳糖Schiff碱与醋酸锌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D 葡萄糖缩水杨酰肼锌(Ⅱ)[Zn(C13H17N2O7)2]和乳糖缩对羟基苯甲酰肼锌(Ⅱ)[Zn(C19H27N2O12)·(CH3COO)·2H2O]配合物。用元素分析、MS、IR、1HNMR和TGA DTA进行了结构表征。... D 葡萄糖、乳糖Schiff碱与醋酸锌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D 葡萄糖缩水杨酰肼锌(Ⅱ)[Zn(C13H17N2O7)2]和乳糖缩对羟基苯甲酰肼锌(Ⅱ)[Zn(C19H27N2O12)·(CH3COO)·2H2O]配合物。用元素分析、MS、IR、1HNMR和TGA DTA进行了结构表征。电子光谱研究表明:目标配合物与DNA可发生一定的插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葡萄糖 乳糖 锌(Ⅱ)配合物 schiff DNA 电子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Zn(Ⅱ)Schiff碱配合物的光谱分析及其对超氧离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贤景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5-728,共4页
以水杨醛为原料,通过与混酸作用制备了5-硝基水杨醛,将其与盐酸氨基脲缩合制备出一种Schiff碱配体,用Cu(Ⅱ)和Zn(Ⅱ)分别与配体在70℃左右的恒温水浴中反应1.5 h,合成出了新型Schiff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 以水杨醛为原料,通过与混酸作用制备了5-硝基水杨醛,将其与盐酸氨基脲缩合制备出一种Schiff碱配体,用Cu(Ⅱ)和Zn(Ⅱ)分别与配体在70℃左右的恒温水浴中反应1.5 h,合成出了新型Schiff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摩尔电导率、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和测试,采用蛋氨酸光照法测定了配合物对超氧离子的催化歧化作用。结果表明,该Schiff碱配体及其配合物,组成确定,热力学稳定性高,在核黄素光照产生.O2-的体系中,配合物都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对超氧离子有很强的催化歧化作用,尤其是双配体铜配合物活性最强,对人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硝基水杨醛 schiff 催化歧化作用 Cu(Ⅱ) Zn(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链冠醚Schiff碱-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其PL和EL特性
7
作者 俞天智 苏文明 +6 位作者 李文连 洪自若 华瑞年 初蓓 李明涛 李斌 辛琦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3-826,共4页
合成了一种含萘酚基的开链冠醚Sch iff碱-锌配合物ZnL(其中配体化合物H2L是N,N′-双(2-羟基-1-萘亚甲基)-3,6-二氧杂-1,8-三甘醇二胺)。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 合成了一种含萘酚基的开链冠醚Sch iff碱-锌配合物ZnL(其中配体化合物H2L是N,N′-双(2-羟基-1-萘亚甲基)-3,6-二氧杂-1,8-三甘醇二胺)。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成功地制备了基于该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结果表明,ZnL配合物的溶液或固体薄膜在385 nm紫外光激发下发光峰为455 nm,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亮度达到650 cd/m2,在电压为9.5 V左右,最大效率达到0.63 c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链冠醚 schiff碱-锌配合物 荧光光谱 有机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席夫碱锌配合物的制备及催化环氧己烷与二硫化碳共聚反应
8
作者 吴佩熹 周明伟 徐小鹏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24-2032,共9页
本文成功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席夫碱锌配合物催化剂,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结构和纯度进行了确认。将该配合物应用于3,4-环氧环己烷羧酸甲酯(MeOBH)与二硫化碳(CS_(2))的共聚反应研究的共聚反应体系,系统考察... 本文成功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席夫碱锌配合物催化剂,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结构和纯度进行了确认。将该配合物应用于3,4-环氧环己烷羧酸甲酯(MeOBH)与二硫化碳(CS_(2))的共聚反应研究的共聚反应体系,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50~110℃)、反应时间(1~16 h)等参数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90℃、催化剂用量为0.1 mol%、反应时间为8 h的条件下,共聚物产率达71%,数均分子量(Mn)为8056 g/mol。结构分析证实共聚物主链由MEOBH开环单元与硫代碳酸酯结构交替排列组成,DSC测试表明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8.5℃。机理研究显示,锌配合物催化剂通过路易斯酸作用活化环氧化合物单体,并促进CS2的亲核进攻,实现了链增长的可控过程。该催化体系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为功能性含硫高分子材料的绿色合成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硫代碳酸脂 席夫碱-锌配合物催化剂 聚合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杨醛缩苯胺双Schiff碱和吡啶配体的Zn(Ⅱ)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4
9
作者 苏钽 朱东霞 +2 位作者 仇永清 陈徽 王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61-1364,共4页
以实验测定的晶体结构为基础,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计算4个水杨醛缩苯胺类双Schiff碱和吡啶为配体的Zn(Ⅱ)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并结合有限场(FF)方法得到二阶NLO系数.结果表明,在4个五配位配合物中,双Schiff碱... 以实验测定的晶体结构为基础,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计算4个水杨醛缩苯胺类双Schiff碱和吡啶为配体的Zn(Ⅱ)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并结合有限场(FF)方法得到二阶NLO系数.结果表明,在4个五配位配合物中,双Schiff碱配体的共轭性减弱,在Schiff碱配体引入叔丁基以及连接双Schiff碱的桥对配合物的结构影响很小.同时4个配合物的配键性质、原子电荷分布、前线分子轨道能级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但引入叔丁基改变了配合物前线分子轨道组成,Zn—O配位键的极性有所加强,从而使配合物的极化率和二阶NLO系数增加,而连接两个Schiff碱的桥对配合物二阶NLO性质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配合物 水杨醛缩苯胺双schiff 二阶NLO系数 密度泛函理论(DFT) 有限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酰腙类Schiff碱的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解庆范 陈延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09-2216,共8页
采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3种酰腙的锌配合物[Zn(Lss)(phen)(DMF)](1)、{[Zn(HLdis)]2·2CH3OH}n(2)和[Zn(Baf)2]·CH3OH(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并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它们晶体结构。1和3的晶... 采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3种酰腙的锌配合物[Zn(Lss)(phen)(DMF)](1)、{[Zn(HLdis)]2·2CH3OH}n(2)和[Zn(Baf)2]·CH3OH(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并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它们晶体结构。1和3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Zn(Ⅱ)的配位数为6;2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Zn(Ⅱ)的配位数为5。3的前驱体是一种吡唑啉类化合物(C15H14N2O3,Pzl),它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Pzl与锌离子配位时发生分子重排,开环产物HBaf以酰腙结构与Zn(Ⅱ)配位形成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 锌配合物 晶体结构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锌改性介孔硅对毒死蜱的吸附与缓释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红军 林粤顺 +3 位作者 李舒静 徐华 陈铧耀 周新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72-2281,共10页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水杨醛和锌离子为改性剂,通过共缩聚法合成席夫碱锌配合物改性MCM-41(Zn-MCM-41),并以毒死蜱为模型药物,制备了毒死蜱/席夫碱锌配合物改性MCM-41缓释体系。利用XRD、N2吸附-脱附、FTIR、DSC和XPS对MCM-4...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水杨醛和锌离子为改性剂,通过共缩聚法合成席夫碱锌配合物改性MCM-41(Zn-MCM-41),并以毒死蜱为模型药物,制备了毒死蜱/席夫碱锌配合物改性MCM-41缓释体系。利用XRD、N2吸附-脱附、FTIR、DSC和XPS对MCM-41、氨基改性MCM-41(NH2-MCM-41)、水杨醛席夫碱改性MCM-41(SA-MCM-41)的结构、毒死蜱的分布形态和Zn-MCM-41的配位情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MCM-41在改性前后对毒死蜱的吸附量,并着重探究了其对毒死蜱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以及缓释性能。结果表明,APTES和水杨醛席夫碱改性后的MCM-41仍具有较为有序的介孔结构。MCM-41对毒死蜱的吸附量为54 mg·g^(-1),Zn-MCM-41的吸附量为186 mg·g^(-1),相对于MCM-41,其吸附量增加了244%。改性前后的MCM-41对毒死蜱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分别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毒死蜱/席夫碱锌配合物改性MCM-41缓释体系的释药行为可用Riger-Peppas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其药物释放由Fick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席夫碱锌 毒死蜱 吸附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Cu((C_(14)H_(10)N_2O_2))(C_5H_5N)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7
12
作者 卢文贯 冯小龙 +1 位作者 刘宏文 王少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6-210,共5页
The novel copper?complex with salicylaldehyde benzoylhydrazone and pyridine ligands, Cu(C14H10N2O2)(C5H5N),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thermal analysis. The crystal structure ... The novel copper?complex with salicylaldehyde benzoylhydrazone and pyridine ligands, Cu(C14H10N2O2)(C5H5N),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thermal analysi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with space group P21/c. The cell parameters are: a=1.6362(9)nm, b=1.7140(9)nm, c=1.2255(7)nm, β=105.168(9)°, V=3.317(3)nm3, Z=8, Dc=1.525g·cm-3, μ(MoKα)=1.334mm-1, F(000)=1560. The structure wasrefined to final R1=0.0376, wR2=0.0909. The copper?ion lies in a distorted square planar environment composed of two oxygen atoms, one nitrogen atom of tridentate acyhydrazone Schiff base ligand and one nitrogen atom of the pyridine ligand. CCDC: 193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Cu(C14H10N2O2)(C5H5N) 合成 schiff 酰腙 铜(Ⅱ)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核锌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13
13
作者 朱必学 阮文娟 +2 位作者 袁瑞娟 曹小辉 朱志昂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05-1210,共6页
由不同长度的烷氧链桥连的新型双二元席夫碱配体 (DiSchiffbasedimers)与醋酸锌反应合成锌的双核配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在同单核锌配合物比较的基础上 ,讨论了烷基链长度及溶剂... 由不同长度的烷氧链桥连的新型双二元席夫碱配体 (DiSchiffbasedimers)与醋酸锌反应合成锌的双核配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在同单核锌配合物比较的基础上 ,讨论了烷基链长度及溶剂对双核锌配合物谱学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双核锌配合物在DMSO中倾向于采取伸展式构型。具有较长桥链的双核锌配合物 (B10 Zn2 )在CHCl3 或CH2 Cl2 中光谱红移 ,是由于分子内烷基链的柔性使得两端亚席夫碱单元间相互接近 ,在金属离子与亚席夫碱共轭π体系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弱相互作用 (metal πinteraction) ,呈闭合式构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双核锌配合物 合成 谱学表征 构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Ⅱ)-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树祥 刘春丽 田来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4-117,共4页
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配合物是研究磷酸吡哆醛催化氨基酸酶反应极好的模型体系,而且它们又具有抗菌,抗癌活性,因此,得到了人们的重视[1,2],但对其配合物的稳定性却研究极少,为此我们合成了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配体(记为A配体... 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配合物是研究磷酸吡哆醛催化氨基酸酶反应极好的模型体系,而且它们又具有抗菌,抗癌活性,因此,得到了人们的重视[1,2],但对其配合物的稳定性却研究极少,为此我们合成了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配体(记为A配体,缩写为Sal:A,A=G,甘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氨基酸 水杨醛 三元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希夫碱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小菁 张丽影 +3 位作者 刘宝全 王剑锋 李春斌 范圣第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73,共4页
合成了5种氨基酸希夫碱Sal-Gly(甘氨酸希夫碱)、Sal-Glu(谷氨酸希夫碱)、Sal-Met(甲硫氨酸希夫碱)、Sal-Tyr(酪氨酸希夫碱)、Sal-Arg(精氨酸希夫碱)及其金属锌离子配合物共10种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 合成了5种氨基酸希夫碱Sal-Gly(甘氨酸希夫碱)、Sal-Glu(谷氨酸希夫碱)、Sal-Met(甲硫氨酸希夫碱)、Sal-Tyr(酪氨酸希夫碱)、Sal-Arg(精氨酸希夫碱)及其金属锌离子配合物共10种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系列希夫碱 金属锌配合物 合成及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及非天然氨基酸席夫碱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3
16
作者 钟国清 陈娅如 +1 位作者 臧祥生 栾绍嵘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97-602,共6页
Three new complexes of N salicylidenamino acid with Zn?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of the obtained complexe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molar conductance, infrared spect... Three new complexes of N salicylidenamino acid with Zn?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of the obtained complexe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molar conductance, infrared spectra, TG DTA and X ray powder diffraction. The three complexes have the compositions of Zn(sal β ala)·H2O(1),Zn(sal γ aba)·H2O(2),Zn(sal DL met)·1.5H2O(3)(sal=salicylidene,β ala=β alanine,γ aba=γ aminobutyric acid,DL met=DL methionine) and the molecular formula of ZnC10H11O4N, ZnC11H13O4N, ZnC12H16O4.5NS respectively. Infrared spectra of the complexes indicate that water has been coordinated.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es of the complexes show that the first weight loss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water contents, and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final residues are zinc oxide. The results of indexes to the X ray powder diffraction data indicate that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three complexes belong to triclinic system. The lattice parameters are:a=1.9522nm,b=1.3904nm,c=2.0235nm,α=97.33°,β=98.66°,γ=99.05° for 1;a=1.3944nm,b=2.0880nm,c=2.4455nm,α=92.99°,β=95.48°,γ=96.18° for 2;a=2.1892nm,b=1.9171nm,c=1.4546nm,α=94.76°,β=95.09°,γ=94.12° for 3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席夫碱 锌(Ⅱ)的配合物 合成 表征 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指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天然氨基酸与双肽席夫碱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国清 郭应臣 +2 位作者 栾绍嵘 臧祥生 陈娅如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17-820,共4页
合成了两种新的对甲砜基苯丝氨酸水杨醛锌 ( )配合物和双甘肽水杨醛锌 ( )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热重 -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对 XRD数据进行了指标化 。
关键词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 双甘肽 水杨醛 席夫碱 锌(Ⅱ)配合物 合成 表征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啉类席夫碱锌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策 赵少丹 +1 位作者 王鹏 李冠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07-1211,共5页
以喹啉-8-甲醛和苯甲酰肼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席夫碱结构的Zn^(2+)荧光探针N-(喹啉-8-亚甲基)苯甲酰肼(L),用FTIR、NMR对探针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检测Zn^(2+)的机理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化合物L对Zn^(2+)有优良的选择性,最大荧光波长为... 以喹啉-8-甲醛和苯甲酰肼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席夫碱结构的Zn^(2+)荧光探针N-(喹啉-8-亚甲基)苯甲酰肼(L),用FTIR、NMR对探针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检测Zn^(2+)的机理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化合物L对Zn^(2+)有优良的选择性,最大荧光波长为523 nm,对Zn^(2+)检测限为4.1×10-8mol/L。化合物L与Zn^(2+)形成了物质的量比为1∶1的配合物(L-Zn),其机理为三齿的配体通过喹啉氮原子、席夫碱亚胺氮原子和酰胺羰基氧原子与Zn^(2+)配位,形成稳定的稠环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喹啉 Zn2+ 席夫碱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Cu(Ⅱ)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小芳 冯小强 杨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9-412,共4页
采用电化学和光谱法,研究了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中加入DNA后,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式量电位正移;席夫碱Cu(Ⅱ)配合物使DNA的最大吸收峰强度增强,DNA使... 采用电化学和光谱法,研究了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中加入DNA后,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式量电位正移;席夫碱Cu(Ⅱ)配合物使DNA的最大吸收峰强度增强,DNA使席夫碱Cu(Ⅱ)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增强。表明席夫碱Cu(Ⅱ)配合物以嵌插模式与DNA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Cu( ii)配合物 鲱鱼精DNA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酰腙铜(Ⅱ)和锌(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抗菌活性(英文) 被引量:6
20
作者 海士坤 娄淑芳 仇晓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6-912,共7页
合成了一对结构类似的双核铜和锌配合物,Cu_2(L^1)_2(1)和[Zn_2(L^2)_2(CH_3OH)_2](2),其中L^1和L^2分别是2-溴-N′-(2-羟基-5-甲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_2L^1)和2-氯-N′-(2-羟基-5-甲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_2L^2)的二价阴离子,通过元... 合成了一对结构类似的双核铜和锌配合物,Cu_2(L^1)_2(1)和[Zn_2(L^2)_2(CH_3OH)_2](2),其中L^1和L^2分别是2-溴-N′-(2-羟基-5-甲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_2L^1)和2-氯-N′-(2-羟基-5-甲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_2L^2)的二价阴离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配合物1以三斜晶系P1空间群结晶,其晶体学参数:a=0.914 11(6)nm,b=1.180 04(7)nm,c=1.359 36(9)nm,α=101.928(2)°,β=91.399(2)°,γ=107.873(2)°,V=1.359 3(2)nm3,Z=2,R_1=0.054 0,wR_2=0.118 9,GOF=0.970。配合物2以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结晶,其晶体学参数:a=1.216 97(9)nm,b=1.214 96(9)nm,c=1.212 83(9)nm,β=110.939(1)°,V=1.674 8(2)nm^3,Z=2,R1=0.034 1,wR_2=0.068 9,GOF=1.024。X射线分析表明2个化合物都是中心对称的双核配合物,其中配合物1中的Cu原子是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配合物2中的Zn原子是四方锥配位构型。还通过MTT法研究了这两个配合物的抗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色假单胞菌)和抗真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黑曲霉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铜配合物 锌配合物 双核配合物 晶体结构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