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镀镀层与金属粉末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增典 陈磊 +1 位作者 李德刚 黄保雷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4-66,82,共3页
为研究机械镀镀层性能与原料粉之间的关系,采用325,800目球形颗粒状锌粉和325目球状锌-10%(质量分数)铝粉混合球磨成的片状锌-铝复合粉制成3种机械镀镀层,考察了金属原料粉及形成镀层的SEM形貌。结果表明:采用片状锌-铝复合粉制备的镀... 为研究机械镀镀层性能与原料粉之间的关系,采用325,800目球形颗粒状锌粉和325目球状锌-10%(质量分数)铝粉混合球磨成的片状锌-铝复合粉制成3种机械镀镀层,考察了金属原料粉及形成镀层的SEM形貌。结果表明:采用片状锌-铝复合粉制备的镀层致密,片状颗粒排列整齐;用325、800目锌粉制备的镀层均存在一定的空隙率,且随颗粒粒度的减小而减小。盐雾试验结果显示,随粒度的减小、10%铝的添加及片状化处理,镀层光亮度提高、密实度增加,耐蚀性提高。电化学阻抗研究表明,3种镀层表面光滑性和耐蚀性依次为采用片状锌-铝复合粉最好,800目球形颗粒状锌粉次之,325目球形颗粒状锌粉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镀镀层 耐蚀性 特性 锌粉 片状锌-铝复合粉 SEM形貌 盐雾试验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薄片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汉财 王红娟 +1 位作者 彭峰 余皓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86-890,共5页
以乙酸锌为原料,采用丙三醇常压回流法制备了二维片状纳米结构ZnO(简称ZnO蒲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示差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ZnO薄片进行了表征,发现ZnO薄片是由30-40nm的均匀小颗... 以乙酸锌为原料,采用丙三醇常压回流法制备了二维片状纳米结构ZnO(简称ZnO蒲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示差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ZnO薄片进行了表征,发现ZnO薄片是由30-40nm的均匀小颗粒自组装而成,薄片厚度100-200nm,长和宽为2-3μm。以氙灯模拟可见光为光源,以ZnO薄片为催化剂,对苯酚和甲基橙进行了催化降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见光下照射3h,笨酚的降解率可达88.6%,矿化率达63.1%;该方法制备的ZnO薄片在可见光下对甲基橙的催化降解性能优于采用乙二醇常压回流法制得的ZnO粉末;ZnO薄片的最佳焙烧温度为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材料 可见光 光催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铬达克罗涂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唐谊平 尉成栋 +2 位作者 曹华珍 侯广亚 郑国渠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47,87,共4页
无铬达克罗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高效防腐蚀表面处理工艺。综述了无铬达克罗涂料中铬酐替代物的钝化性能及其研究进展,梳理了无铬达克罗涂料主要成分鳞片状锌粉的制备工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高性能无铬钝化技术、高活性和大径厚比... 无铬达克罗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高效防腐蚀表面处理工艺。综述了无铬达克罗涂料中铬酐替代物的钝化性能及其研究进展,梳理了无铬达克罗涂料主要成分鳞片状锌粉的制备工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高性能无铬钝化技术、高活性和大径厚比鳞片状锌粉的制备技术是今后无铬达克罗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铬达克罗 无铬钝化 鳞片状锌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锌粉改性对水性硅酸钾富锌防腐蚀涂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三喜 丁俊勇 王松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3,7,共4页
为了提高片状锌粉在水性涂料应用中的分散性和耐腐蚀性能,以硅烷和硝酸镧共同改性片状锌粉,并以其制备水性硅酸钾富锌防腐蚀涂料。通过X射线能谱仪(EDS)、扫描电镜(SEM)、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锌粉改性前后表面成分、耐腐蚀性的变化及其... 为了提高片状锌粉在水性涂料应用中的分散性和耐腐蚀性能,以硅烷和硝酸镧共同改性片状锌粉,并以其制备水性硅酸钾富锌防腐蚀涂料。通过X射线能谱仪(EDS)、扫描电镜(SEM)、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锌粉改性前后表面成分、耐腐蚀性的变化及其对富锌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硅烷与硝酸镧共同改性后,在锌粉表面检测到Si与La元素,沉降30 min后沉降体积仅为0.6 m L/g,在质量分数5.0%的Na Cl溶液浸泡4 d后锌粉仅有小部分腐蚀,改性锌粉所制涂料涂层表干时间缩短20%,在3.5%Na Cl溶液中浸泡14 d后涂层仍处于服役中期,防腐蚀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硅酸钾富锌防腐蚀涂料 片状锌粉 改性 硅烷 硝酸镧 防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能球磨制备一维纳米片状锌粉的碰撞模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蔡晓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1,15,共3页
利用Benjaminm碰撞模型推导出适用于高能研磨制备片状锌粉研磨过程中研磨时间t与粉体片厚L和粒度D50的计算关系式,该模型也可推广应用到高能球磨制备其他一维纳米片状金属及合金粉体,通过建立球磨过程的碰撞模型,可以计算出粉体各技术... 利用Benjaminm碰撞模型推导出适用于高能研磨制备片状锌粉研磨过程中研磨时间t与粉体片厚L和粒度D50的计算关系式,该模型也可推广应用到高能球磨制备其他一维纳米片状金属及合金粉体,通过建立球磨过程的碰撞模型,可以计算出粉体各技术指标之间的关系,实现指导试验研究过程、优化工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研磨 片状锌粉 Benjaminm碰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压片玉米、烟酸和蛋氨酸锌对泌乳早期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冷静 刘鸿 +3 位作者 朱仁俊 杨舒黎 苟潇 毛华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9-22,共4页
本研究选择泌乳早期的经产奶牛40头随机分成4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各试验组奶牛日粮中分别添加蒸汽压片玉米(蒸汽压片组)、烟酸和蛋氨酸锌(添加剂组)、蒸汽压片玉米+烟酸和蛋氨酸锌(蒸汽压片+添加剂组)。观测其对泌乳早期奶牛产奶量... 本研究选择泌乳早期的经产奶牛40头随机分成4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各试验组奶牛日粮中分别添加蒸汽压片玉米(蒸汽压片组)、烟酸和蛋氨酸锌(添加剂组)、蒸汽压片玉米+烟酸和蛋氨酸锌(蒸汽压片+添加剂组)。观测其对泌乳早期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蒸汽压片+添加剂组和蒸汽压片组的奶牛乳蛋白率和乳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剂组奶牛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产奶量、4%FCM、乳脂率和非脂固形物都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乳中体细胞数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提示,蒸汽压片玉米、烟酸及蛋氨酸锌具有提高泌乳早期奶牛的产奶量和改善乳品质的作用;各组日粮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大小为蒸汽压片+添加剂组>蒸汽压片组>添加剂组>对照组,奶牛日粮中混合添加蒸汽压片玉米、烟酸及蛋氨酸锌效果优于分别添加蒸汽压片玉米和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蒸汽压片玉米 烟酸和蛋氨酸锌 产奶量 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钢结构设施的防腐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宏宇 张松 何巍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5期152-155,共4页
针对沿海钢结构设施的腐蚀情况及目前常用防腐涂料的性能,优选了3种重防腐涂料——环氧富锌底漆、环氧玻璃鳞片中间漆、聚氨酯面漆。讨论了环氧树脂、锌粉、玻璃鳞片、聚氨酯改性树脂的选择方法,并提出了适合涂料涂装的表面处理技术和... 针对沿海钢结构设施的腐蚀情况及目前常用防腐涂料的性能,优选了3种重防腐涂料——环氧富锌底漆、环氧玻璃鳞片中间漆、聚氨酯面漆。讨论了环氧树脂、锌粉、玻璃鳞片、聚氨酯改性树脂的选择方法,并提出了适合涂料涂装的表面处理技术和施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富锌涂料 环氧玻璃鳞片涂料 聚氨酯涂料 表面处理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压片玉米、烟酸和蛋氨酸锌对泌乳早期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酮体阳性率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冷静 刘鸿 +3 位作者 朱仁俊 杨舒黎 苟潇 毛华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5-18,共4页
选择泌乳早期的经产奶牛40头随机分成4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各试验组奶牛日粮中分别添加蒸汽压片玉米(蒸汽压片组)、烟酸和蛋氨酸锌(添加剂组)、蒸汽压片玉米+烟酸和蛋氨酸锌(蒸汽压片+添加剂组)。研究其对泌乳早期奶牛血液生化指标... 选择泌乳早期的经产奶牛40头随机分成4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各试验组奶牛日粮中分别添加蒸汽压片玉米(蒸汽压片组)、烟酸和蛋氨酸锌(添加剂组)、蒸汽压片玉米+烟酸和蛋氨酸锌(蒸汽压片+添加剂组)。研究其对泌乳早期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酮体阳性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蒸汽压片+添加剂显著提高血糖、降低β-羟丁酸和游离脂肪酸(P<0.05),饲喂蒸汽压片组和添加剂组也具有同样的趋势,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均具有使甘油三酯升高和降低乙酰乙酸、丙酮、总胆固醇、尿素氮浓度的趋势,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缩短奶牛从酮体阳性转变为阴性的时间。蒸汽压片玉米、烟酸及蛋氨酸锌混合使用的效果优于分别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蒸汽压片玉米 烟酸和蛋氨酸锌 血液生化指标 酮体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合成防辐射导电涂料用超细铜粉 被引量:15
9
作者 钟莲云 吴伯麟 贺立勇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6-79,共4页
采用化学合成法可低成本制备超细铜粉.以金属锌和五水硫酸铜为原料,用氨水调节pH值,研究了硫酸铜浓度、氨水加入量、反应温度等对超细铜粉粒径大小的影响,获得了制备亚微米级超细铜粉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温度为50~55℃,浓度为0 6mol/L的4... 采用化学合成法可低成本制备超细铜粉.以金属锌和五水硫酸铜为原料,用氨水调节pH值,研究了硫酸铜浓度、氨水加入量、反应温度等对超细铜粉粒径大小的影响,获得了制备亚微米级超细铜粉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温度为50~55℃,浓度为0 6mol/L的400mL硫酸铜溶液中,加入8mL氨水(φ=25%)可制得视密度(自然堆积时单位体积的质量)较小的0 1μm超细铜粉.通过球磨改性使其呈片状、鳞片状,减少了用作导电涂料时铜粉的用量,降低了导电涂料的电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粒 化学合成 亚微米 超细铜粉 球磨 片状铜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振动研磨法制备达克罗用片状锌粉及性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方玉 赵麦群 +1 位作者 高鹏 李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3-57,共5页
以电解锌粉为原料,采用高能振动研磨法对片状锌粉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考察不同的研磨介质对片状锌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中干磨片状锌粉效率高且制备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和结合强度好;采用蒸馏水研磨所得的锌粉氧化较为严重,活性锌... 以电解锌粉为原料,采用高能振动研磨法对片状锌粉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考察不同的研磨介质对片状锌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中干磨片状锌粉效率高且制备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和结合强度好;采用蒸馏水研磨所得的锌粉氧化较为严重,活性锌含量低,用其制备涂层的结合强度最差;氮气中研磨锌粉,粉末不易破碎,活性锌含量最高,所得涂层耐腐蚀性和结合强度不如空气介质。片状锌粉经抛光处理明显提高涂层的结合强度和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研磨 电解锌粉 片状锌粉 达克罗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富锌涂料中锌粉的改性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正宇 曾为民 马玉录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2年第2期81-87,共7页
为了改善无机富锌涂料中片状锌粉分散性差、易团聚、易腐蚀的缺点,通过硅烷偶联剂KH560和硝酸铈对片状锌粉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利用极化曲线测试筛选出锌粉表面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对比改性前后锌粉对富锌涂料的物理性能及耐蚀性的变化... 为了改善无机富锌涂料中片状锌粉分散性差、易团聚、易腐蚀的缺点,通过硅烷偶联剂KH560和硝酸铈对片状锌粉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利用极化曲线测试筛选出锌粉表面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对比改性前后锌粉对富锌涂料的物理性能及耐蚀性的变化。结果表明:KH560最佳改性条件是偶联剂用量为12%(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60℃,pH值为8,反应时间为60min;硝酸铈改性锌片/锌粉在反应温度为室温、pH值为7、反应时间为60 min的工艺条件下的最佳用量为0.010%(质量分数)。改性锌粉在水中的分散性得到提升。改性锌粉的施工性、干燥时间、附着力有显著变化。改性锌粉制备的涂层腐蚀电流降低约1个数量级,极化电阻提高约1个数量级,涂层的耐蚀性有明显提高,硝酸铈改性涂层具有最低的钝化电流和最小的腐蚀速率,长效保护建议采用硝酸铈改性锌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富锌涂料 片状锌粉 改性 硅烷偶联剂 硝酸铈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磨法制备鳞片状锌铝合金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立瑶 陈上 +2 位作者 吴显明 丁心雄 于小林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26,共6页
为了提高片状锌铝粉的生产水平,本文以球形锌铝合金粉体为原料,采用湿法棒磨的方式制备鳞片状锌铝合金,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比表面仪以及遮盖率仪对制备的鳞片状锌铝合金的粒径分布、微观形貌、比表面积以及水面遮盖率进行了表... 为了提高片状锌铝粉的生产水平,本文以球形锌铝合金粉体为原料,采用湿法棒磨的方式制备鳞片状锌铝合金,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比表面仪以及遮盖率仪对制备的鳞片状锌铝合金的粒径分布、微观形貌、比表面积以及水面遮盖率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磨棒级配、棒磨时间、棒磨机转速、棒磨助剂种类等工艺参数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硬脂酸为棒磨助剂时,棒磨级配中适当增加直径较大的磨棒比例,选择相对较快的棒磨转速(150~200 r/min)和适中的棒磨时间(12~20 h)可获得较好的棒磨效果;由正交实验可知,各因素对产品水面遮盖率的影响顺序为:棒磨时间>棒磨机转速>棒磨级配>棒磨助剂种类;最优水平组合为高分子F作为棒磨助剂,棒磨级配为B组合,棒磨转速150 r/min,棒磨时间16 h。最优水平组合条件下得到的产品片状化程度高且颜色光亮,平均粒径为12.83μm,比表面积为2402.3 cm^2/g,水面遮盖率达到3856 c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磨法 鳞片状锌铝合金 棒磨助剂 粒径分布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片状碱式氯化锌的制备及形貌研究
13
作者 赵一波 范天博 +4 位作者 王新安 刘森 郭洪范 李莉 李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96-1702,共7页
碱式氯化锌的化学式为Zn_(5)(OH)_(8)Cl_(2)·H_(2)O。是一种新型的锌源添加剂,在饲料行业广泛应用。本文以ZnCl_(2)为原料,采用氨气沉淀法,直接制备直径10~60μm的微米级六方片状碱式氯化锌。采用XRD、SEM、激光粒度仪对产品进行... 碱式氯化锌的化学式为Zn_(5)(OH)_(8)Cl_(2)·H_(2)O。是一种新型的锌源添加剂,在饲料行业广泛应用。本文以ZnCl_(2)为原料,采用氨气沉淀法,直接制备直径10~60μm的微米级六方片状碱式氯化锌。采用XRD、SEM、激光粒度仪对产品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通氨速率,陈化时间和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对产品形貌的影响。在ZnCl_(2)浓度为2.0 mol/L,通入NH_3的流量为300 mL/min,时间1 h,反应温度80℃,陈化时间5 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收率达到49.06%,形貌完好、晶型完整。利用Morphology程序对碱式氯化锌生长习性进行理论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由温度引起的(003)晶面显露程度变化是导致宏观形貌非理想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氯化锌 六方片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用单组份鳞片型环氧富锌防锈底漆的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小牧 王雷 +1 位作者 雍涛 王瑞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2期47-50,62,共5页
以亚麻油脂肪酸改性的E12环氧树脂为成膜物,添加催干剂异辛酸钴溶液促进涂膜的表干,加入一定比例的鳞片状锌粉和玻璃鳞片,复配纳米镍钛合金粉和超细磷铁粉,制得单组份鳞片型环氧富锌防锈底漆,不但大大降低了单位面积内的耗锌量和涂层厚... 以亚麻油脂肪酸改性的E12环氧树脂为成膜物,添加催干剂异辛酸钴溶液促进涂膜的表干,加入一定比例的鳞片状锌粉和玻璃鳞片,复配纳米镍钛合金粉和超细磷铁粉,制得单组份鳞片型环氧富锌防锈底漆,不但大大降低了单位面积内的耗锌量和涂层厚度,而且提高了涂层的屏蔽性能和抗蚀性能;单组份鳞片型环氧富锌底漆的涂层性能符合HG/T 4342—2012和HG/T 3668—2020的要求,与双组份环氧富锌底漆相比,具有干燥快、耐盐雾性能好、锌粉含量低和施工性易操作等优点,尤其耐盐雾性能突出,达22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组份 鳞片状锌粉 富锌底漆 干燥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片状Zn-Al基合金粉制备及其耐蚀性
15
作者 张枫 陈上 +3 位作者 吴显明 龙芮涞 吴秀婷 刘晶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1-246,共6页
以球形Zn-Al-Mg-Ce四元合金粉为原料,采用湿法球磨制备鳞片状Zn-Al-Mg-Ce合金,研究了三乙醇胺为助磨剂下球磨级配,球磨时间,球磨转速对片状粉体微观形貌的影响以及不同助磨剂对产品比表面积,粒径分布,水面遮盖率的影响。在最佳球磨条件... 以球形Zn-Al-Mg-Ce四元合金粉为原料,采用湿法球磨制备鳞片状Zn-Al-Mg-Ce合金,研究了三乙醇胺为助磨剂下球磨级配,球磨时间,球磨转速对片状粉体微观形貌的影响以及不同助磨剂对产品比表面积,粒径分布,水面遮盖率的影响。在最佳球磨条件下制备了鳞片状的Zn-Al,Zn-Al-Mg合金粉,测定了三种片状合金粉用于达克罗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磨球级配为C组,500 r/min下球磨9 h时粉体片状化程度较好。不同助磨剂所得产品的参数表明使用三乙醇胺和聚乙二醇为助磨剂,均能获得片状化程度好,粒径适当,且光亮度高的鳞片状合金粉。中性盐雾试验表明含Zn-Al-Mg-Ce片状合金粉涂层耐腐蚀性明显表现出高于其他两种,由Tafel曲线计算的腐蚀电流小于其他两者,证实了以其为涂层基体具有较优的耐腐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Zn-Al-Mg-Ce合金 无铬锌铝涂层 防腐蚀 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